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182900000052

第52章 (五十一) 安 史 之 乱

(五十一)安 史 之 乱

大唐自李渊开朝建国一度繁荣昌盛,到玄宗开元年间,更是盛极一时,称雄世界。

然而在这升平的表象之下,一场空前的危机已酝酿成熟。

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叛,有如一股龙卷风,吹得这座华丽的封建大

厦摇摇欲坠,惊破了皇家的轻歌曼舞。

忘战必危,多年不习战事的唐军一触即溃,曾经不可一世的唐明皇仓皇西逃,大唐江山岌岌

可危。反叛毕竟不得民心,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持续22年之久,的确打得唐王

朝一蹶不振,并从此走向衰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开元末年,唐玄宗“在位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不愿纳谏,不听忠言。”他重用奸臣李

林甫、杨国忠,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对杨国忠深恶痛绝。

当时,唐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奚和契丹,与唐时战时和,很不稳定。唐政府在此设立平卢范

阳等藩镇,加强防御。范阳节度使张守圭,在同契丹的争战中,屡建战功,很得赏识。安禄

山,也正是在此开始发迹的。

安禄山,是营州(今辽宁锦州西)杂种胡人,在讨击契丹的战斗中,安禄山屡立战功,被提拔

为张守圭的偏将,并收为义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安禄山升为平卢军兵马史。安

禄山用金帛贿赂以河北探访史身份到平卢的御史中丞张利贞左右。张回朝后,自然替安禄山

讲好话,玄宗大喜,升禄山为平卢军节度使。自此,安禄山逐渐取得玄宗信任,开始青云直

上。天宝三年(744),安禄山又兼任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又委任其为河东节

度使。自此,安禄山一身兼三镇节度使,把持重兵,又深受玄宗宠爱,其权势之大,可想而

知。他不满足于现有地位,开始窥探玄宗的宝座了,并为此而积极准备。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为收买人心,提拔五百奚、契丹等族人为将军。第二年,又奏请

以三十二蕃将代汉将,得到玄宗同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安禄山已拥兵10余万,雄踞北方

,伺机起事。

天宝十二年(公元725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为宰相。而此时,安禄山的势力,已足以与杨国

忠抗

衡,威胁着杨国忠的地位。杨国忠及太子李亨又多次警告玄宗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可玄宗怎

么也听不进去,安禄山为此对杨国忠恨之入骨。

随着事态发展,安杨矛盾已是昭然若揭,加之此时杨国忠为百姓所痛恨,于是,天宝十四载

(公元755年),11月9日,安禄山矫旨讨伐杨国忠,从范阳起事,举兵10余万,长驱南下。叛

军一路挺进,如入无人之境,沿途郡县,或开城迎降,或弃城逃路。

唐玄宗得到安禄山叛乱消息,最初不相信。等叛军攻至河北,玄宗才仓促布防,然而,唐

政府草成之师,不是安禄山训练有素的蕃将的对手。叛军攻击陈留,太守开城投降。攻荥阳

,守城士兵听到角鼓之声,竟纷坠城下。叛军攻下荥阳后,转而西进,进攻东都洛阳。封常

清率军在武牢迎击,大败,东都失守。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平原(今山东德县)太守颜真卿、

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首先起兵,地方百姓也组织小股武装,抗击叛军,同时也牵制

了叛军西进。

在颜杲卿的影响下,河北17郡重归朝廷。安禄山命其得力干将史思明攻打常山。由于寡不敌

,常山失陷,颜杲卿被俘就义。但不久,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打败史思明,收复常山。接着,

李光弼与郭子仪汇合,大破史思明于恒阳城,史思明坠马落荒而逃,率残部退守博陵(今河

北定县)。

正当唐军由被动变主动之时,玄宗强令哥舒翰出潼关攻陕郡,结果大败,叛军乘势攻下潼

关,直取长安。玄宗狼狈出逃,行至马嵬驿,随行将士杀了奸相杨国忠,又胁迫玄宗赐死杨

贵妃,众怒已平,这才逃至成都。

玄宗自马嵬驿西行,太子李亨被留下宣慰百姓,不久,即皇位,改元至德,这就是唐肃宗

。肃宗即位不久,郭子仪和李光弼领兵5万到达灵武,二人都拜为相。卓越政治家李泌也来

到灵武,协助肃宗。在李泌的建议下,以长子广平王李泌为天下兵马元帅,率唐军讨叛。

自叛乱以来,黄河南北一片混乱,为切断关中与江淮地区的经济联系。公元757年正月,安

禄山派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统兵13万奔袭睢阳。张巡从宁陵引兵三千与许远合兵保卫睢阳

。张巡激励将士昼夜苦战,叛军溃败。后叛军围城,睢阳陷落,张巡、许远慷慨就义。

肃宗即位不久,派敦煌王承采和仆固怀恩向回纥求兵。回纥派兵与郭子仪汇合。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九月,郭子仪等率军在扶风集结,各路大军云集长安西,进行反攻。叛军大败,

当天撤离长安。翌日,长安光复。十月,郭子仪引兵出潼关东进,一路披靡。至张店(今河

南陕县西),郭子仪与回纥兵配合,大败严庄和张通儒,一气攻下陕郡,收复洛阳。安禄山

之子安庆绪惊恐万分,星夜逃奔邺郡(今河南安阳市)。12月,唐肃宗起驾回归旧都。

此时叛军内部发生内讧,先是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称帝,安庆绪杀父称帝,史思明不服其制,

与之明争暗斗。安庆绪败退邺郡后,兵马折损众多,其大将李归仁率部数万到范阳归史思

明。史思明曾意欲降,但发觉肃宗设法削其兵权,遂再度反叛。

史思明重兵在握,安庆绪虽不构成威胁,但也是他称帝的绊脚石。于是,设计杀了安庆绪,

在范

阳称大燕国皇帝,建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立其子史朝义为怀王,镇守相州(邺郡改为相

州)。

九月,史思明引兵南下,这时,唐名相李泌已被排斥,没有抓紧平叛。结果,洛阳再度失守

。

而李光弼镇守河阳,多次击退叛军。这时叛军内部再起内讧,史朝义杀了其父史思明,自立

为帝,为除后患,又派人杀了其兄史朝清。

而唐室则因肃宗病重,拥太子李豫即位,这就是唐代宗。而朝政大权,尽在李辅国之手。

这年九月,唐代宗再派人到回纥求兵讨伐史朝义。十月,以雍王李适为兵马大元帅,仆固怀

恩为副元帅,会同回纥兵进行总反攻。各路大军云集东部以北,欲与叛军决一死战。仆固怀

恩派精兵10万与李光弼配合,在昭觉寺、石榴园一带大破叛军6万,俘2万。最后,史朝义只

带数百骑兵奔郑州而逃。唐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败叛军,叛将纷纷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

,自缢于树林之中。

至此,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首先,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唐朝经济,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几年内变得凋敝不

堪,满目疮痍。《旧唐书》中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井邑榛棘,豺狼所嗥……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全国人口由乱前5 000多万锐减至乱后的不足700万。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小,史

朝义兵败自杀后,唐军本应乘胜彻底消灭叛军残部,而仆固怀恩害怕平叛后失宠,奏请以叛

将留守河北,这样,北方又大部为降将所占据。在平叛过程中,一切将领独占一方,不服中

央管制。从此,唐中央与藩镇不断争斗,持续百余年。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实行,赋役频繁,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这些,都无疑加速了唐的灭亡。因此,不能不说,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