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那……那个人究竟何方神圣?”周立国憋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和李靖忠相同的问题。
郭朝元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手指了指墓碑,“小周,先看看碑上的字,觉得怎样?”
周立国虽是从警,父亲和祖父却都是读书人,小时候临过字帖,见墓碑上字体朴拙险峻,舒畅流丽,识得是魏碑,于是答道:“这一手魏碑笔划严谨、朴厚灵动,笔法古拙劲正,风格上却兼有北派书体的质朴方严和南派书法的疏放妍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造诣很高啊。”
“嗯,不错,能说出这样一番见解,小时候这么多字帖没白临!”郭朝元笑着赞了句。“那个人叫子规,这块碑石上面的字就是他写的。”
“子规?这个代号很特别啊!”“子规”二字显然不是真名,周立国一听便知,想不到此人文武双全,身手甚是了得不说,还写的一手好书法。
郭朝元简单地解释了几句,隐在树后的子规听了,一番记忆又涌上心头,曾经有这么人,也好奇地打听过自己代号的来历——
“欸,幽篁,你们为什么喊老大‘子规’啊?我想了很久都没有头绪,左看右看都和杜鹃没什么关系啊!”
“此‘子规’非彼‘子规’,的确和杜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哇,闻人姐,话说你都和老大那样了,他都没对你说啊,那可是老大最光辉的一段历史!”
“去,死丫头,什么叫那样了,别扯开话题,说重点!”
“好好好,别打,我说我说,那时候我们虽然已经组建了现在这个战队,但还没取名。有一次我们在云贵地区执行任务,追击一股流犯,流犯中有几个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很狡猾,企图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摆脱我们的追捕。如果我们顺途追击,最后极有可能跟丢。于是老大就想借道,抄近路截击对方。”
“借道?向谁借?苗人?”
“闻人姐,你真聪明,一猜就中!”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是古人类起源与扩散的重要地区,历史上存在着夜郎、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民族政权,创造了灿烂的西南夷文化。
在这众多少数民族之中,尤以苗族最为神秘。明清两代,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部苗族聚居区称为苗疆。明代以后推行“以苗治苗”的政策,修建苗疆长城将生苗与熟苗隔绝开来。该长城是明代在南方修建的唯一长城,是古代“治苗”的见证。著名的张家界凤凰古城便是古代的苗疆军事重镇。
那一次流犯逃窜的方向是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雷公山,雷山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雷公山乃苗岭山脉主峰,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榕江县四县之间,由十多个1800米以上山峰组成主峰在雷山县城东32公里处,森林覆盖率达83%,一旦被流犯遁入山林,将给追捕带来极大麻烦,因此子规才想到借道之策。
赞了闻人霓裳一句,幽篁续道:“靠近雷公山,有座朗德寨,如果寨主肯借道,我们就能在那股流犯进山之前截住他们。然而借道并不顺利。”
“怎么说?”
“闻人姐,你可能知道的,也许是历史的原因,迄今,部分苗人对汉人仍存有警惕甚至敌视的心理。寨主虽未拒绝借道,却提出了两个条件。”
“哪两个?”
“一文一武。寨主膝下有有一子一女,儿子塔果是十里八乡、千户苗寨身手最好的小伙,体格健硕,力大无穷,女儿依莲是苗寨里飞出的金凤凰,人长得好看不说,酒量甚豪,精通汉族文化。寨主提出的条件我们这边出一个人,只要能够赢下他这一双儿女,借道不在话下,更会动员全寨助我们擒敌。”
“于是老大就上了?”
“当然!除了他,谁也没百分百的把握。以往执行任务大家都是协同作战,虽然各自亮过本事,毕竟冰山一角,那回我们可真的开眼了。老大先和塔果比,最初避其锋芒,仅用巧劲就把1米9几的大个子降服了。偏偏塔果不服气,硬要和老大比气力,老大为使对方心服口服,就和塔果三拳对轰,结果老大进了三步,而塔果连退七步,右臂酸软得举都举不起来,朗德寨的人都看呆了。”
“老大是技压全场啊。”
注:1.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中国古代文化学者、书法家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2.简言之,生苗是与世隔绝的苗人,而熟苗则是被汉化的,与正常的汉人一般无二,也不会说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