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月梦惊杀
18335500000021

第21章 意外身份,崇文火焚,依兰吐芳芬(2)

“原来伯夷兄还有这个身份,真正令人意外!”无言一阵感慨,又问“南宫小姐,伯夷兄干这门赏金猎人的差事有多少时间了?”

“有七八年了,不过哥哥出名是近两三年的事。三年前,他暗里协助铁无情捕头破了‘幽灵客栈’一案,这才名声大噪。”说起兄长的功绩,南宫若溪很是骄傲。

“嗯”,无言说道,“仵作坊的报告显示,伯夷兄当晚遭多人围攻,身受多处伤创,不过致命的却是当喉一剑,此剑又快又狠,我猜想,即令伯夷兄不受伤,要躲过这一剑恐怕也不容易。伯夷兄的南宫剑法深得令尊大人真传,凶手的剑法却更在他之上。”

“南宫小姐,老朽听说,这赏金猎人和六扇门向来通过专人专线进行联系,那你知不知道,和你兄长联系的是六扇门中的哪一位呢?”久未说话的平叟忽然说道。

此言一出,聪明如无言和金锐都已想到平叟这番问话的用意:赏金猎人与六扇门通过专人专线进行联系,那么每次的任务又由这位专人进行分配和传达。若能找到这名专人,从中整理出七八年来南宫伯夷经历的案子以及涉及的犯人,或能从中找出什么关系或关键线索也说不准。倘若真如南宫若溪所说这是仇杀,那么凶手极有可能与七八年来案子中的某一件或某几件有关。

谁知南宫若溪的回答却令人失望:“或许是六扇门的规矩吧,每次我和大哥问起哥哥,哥哥总是笑而不答。什么嘛,一个是他哥哥,一个是他妹妹,都不能说吗?”

“看来只能明天去问问铁捕头,不知他是否知道抑或方便透露。”金锐说道。无言与平叟纷纷点头。当夜四人一齐在岸芷汀兰阁歇息。无言介绍杨小扬等三人与南宫若溪认识,女子都是自来熟,不多久便“姐姐妹妹”地亲热起来。

次日清晨,无言等四人匆匆用过早点,便策马直奔六扇门,不想却扑了个空,与铁无情错过。细问当值的捕快,昨夜宫内的崇文馆莫名失火,不仅不少书籍档案焚毁,还有三名官员受伤昏迷。君仁正为南宫府一案烦心,闻讯大怒,连夜召铁无情率一队精干捕快入宫,彻查崇文馆失火案。

既访铁无情未果,四人决定改道南宫府,探望南宫夫妇。

来到南宫府,南宫夫妇依然卧床,然而气色已比前日好了许多。无言等人不便打扰,道了安,便来到正厅。南宫若溪在南宫夫妇榻前侍奉,以慰二人丧子之痛。穿过正厅,是一处书房,屋内布置精雅,显见书房主人格调甚高,品味清佳。经皇甫管家介绍,这是南宫夫妇长子、亦即南宫府大少爷南宫伯寅的书房。无言曾听南宫伯夷说过,他这位兄长相貌俊伟,天资聪慧,本应在南宫旭日百年之后承掌南宫府,可惜从小身体孱弱,南宫家的重担才落在次子南宫伯夷肩上。二人相差七岁,平日却是弟弟照料哥哥的多。也为此,南宫伯寅无法习武,只好醉心于书画,聊以遣放心怀,陶冶身心。昔日无言盘桓南宫府时与这位“病少爷”也只几面之缘,只知他们兄弟相亲,极为和睦。彼时南宫若溪尚是个小丫头。

金锐等打量这间书房,但见墙上挂着些书画,描摹着山川湖泊,鸟兽虫鱼,用笔极是地道老练,足见南宫伯寅笔下造诣颇深。只一幅《祭侄文稿》【1】例外。字迹潦草,风骨无存,愈往后愈是软弱无力,白纸上遍布褐色斑点,或大或小,居中更是一团黑褐色污渍,触目惊心。一问皇甫管家才知,此是南宫伯寅新近所书。据闻南宫伯夷遇害清晨,消息传入南宫府,南宫伯寅惊闻噩耗,悲痛难抑,研磨挥毫,抒写《祭侄文稿》以缓解心中悲恸之情。大悲之下,用笔已失章法,末了更因激动而吐血。本就孱弱的身子更是雪上加霜,直晕了过去,现仍卧床不起,容颜日渐憔悴。众人听后不禁感动。细看那落款,果是近作:干仁十三年三月惊闻吾弟罹难,悲痛戚戚,懑懑不能抒,挥笔录文,凌乱不成章。伯寅痛书。无言等人皆唏嘘不止。

正感慨间,金锐忽然闻着一阵浓郁花香,循着香味望去,见窗台放着一盆花草,香味正是由叶片间小花苞中散发出来。

“金兄识得此花么?此花叫依兰花,乃外来异种。”无言看金锐望着出神,出言相告。

“依兰花?”金锐闻言,上前几步,细细打量这盆依兰花,口中喃喃,若有所思。

这时,南宫府下人来报,说道六扇门来讯,总捕头铁无情已带领捕快从宫中返回,得知无言等人曾去拜访,特派人前来相邀,说有要事商议。事不宜迟,四人立马前往六扇门。

注:

1.《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书于公元758年(唐干元元年)。

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本帖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被元人鲜于枢[1]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原卷前后隔水有宋“宣和”、“政和”小玺、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鉴数十方,还有鲜于枢、张晏[2]、周密[3]等人题跋。宋《宣和书谱》有着录,清乾隆时入内府,原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评论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祭侄文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籀,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祭侄季明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

原文:维干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卜(“?”涂去)尔幽宅(“舍”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2.依兰花,(学名:Cananga odorata,别名:香水树、依兰,拉丁名:Cananga odorata)是番荔枝科硬蕊花属的植物。原产于东南亚的爪哇、马来西亚、菲律宾。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台湾、缅甸、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四川、云南、福建、广西等地,一般生于热带地区,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其植株可提炼香精,是世界著名的“绮兰”香油,可制造高级香水。

依兰树形状为小乔木,叶片为椭圆形,花片为狭良型,花朵颜色有黄色、粉红、紫蓝,精油为蒸馏花朵而得,以黄色花朵萃取之淡黄色精油最佳,主要产地为东亚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及澳洲,菲律宾所产之精油为世界最好的品质,依兰在马来西亚被称为「花中之花」,也被称为「香水树」,是香水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香味和夜来香有点类似,但带点丁香及松油的感觉。

依兰可放松神经系统,使人感到欢愉。可舒解愤怒,焦虑、恐慌的情绪。具有催情效果,可改善性冷感与性无能。适合干油性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