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月梦惊杀
18335500000035

第35章 番外(三) 冰火两重天——水无痕 火无影的外传(1)

“五师叔,你教锐儿的‘金刚圈’到底是门什么样的功夫啊?”

“锐儿,‘金刚’本为梵语,意思是金中最刚,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1】。因此‘金刚圈’练至顶峰可抗一切神兵利器,也无惧什么内功外功。”

“既然命名为‘圈’,那它的功效应该在于‘套、取’,对吗?”

“锐儿果然聪明,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既为‘圈’,‘套、取’是其基本。不过师叔传你的‘金刚圈’并非实质上的一个圈环,而是以内力为根基,,以内家真气凝为环形气环,套取对方兵刃与内力,好比‘北冥神功’一类,然兵刃可纳为己用,功力却只能驱之体外,散归尘土,故更近于‘化功大法’一流。”

“‘套、取’是基本,那更高是什么?”

“更高,那是‘融’。”

“‘融’?”

“不错,‘融’者,‘容’也。必先要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才可融会贯通,才可融合百家。师叔惭愧,虽早已突破‘套、取’,在最高之‘融’字一诀,始终未臻高峰,希望锐儿你今后可青出于蓝,超越师叔。”

“嗯,锐儿一定不辜负师叔期望。如果锐儿能融会贯通,是否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哈哈哈,世上哪有永远不败的武功,所谓‘天下无敌’,也只是相对而言,一时风光。何况‘高处不胜寒’,无敌者常寂寞,未必是好事。”

“那‘金刚圈’也并非无往而不利?”

“当然,‘金刚圈’并不是百试不爽,世上仍有它无法‘套、取’,无法‘融合’之物。”

“哦,是什么?”

“套不住、取不来、融不了,天下恐怕仅余水火。”

“水火?那岂不是三师叔、四师叔那样?”

“是啊,说到水火,锐儿,你以后遇到你三师叔与四师叔,倒是可以向他们请教‘融合’之道。因为他们俩已是‘水火相融’。”

“水火相克,如何可以相融?五师叔,你快对我好好讲讲!”

“好,这要从‘七皇并立’说起。”

所谓“七皇并立”,乃是江湖中一冗长繁复之岁月。武林人称之为“七皇”,乃因此七人之武功修为已炉火纯青,登峰造极,非一般人所能成就,就好比端坐于龙椅俯瞰神州苍生的皇帝一样,故名之为“皇”,成皇成帝。

所谓七皇,其一天皇【2】,是东瀛最高统治者,觊觎中州之心不死,习得无上武学——历代皇室不传之秘“碎天绝手”,深藏不露;

其二剑皇,出身皇族,由于对剑极其痴迷,为求剑道极峰,不惜舍弃皇位,一个人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甘愿放弃对自己极为珍贵的东西,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其剑劲极为阴柔,然举手投足极具皇者风范,廿七路“帝王剑法”似君临天下,震慑四方;

其三冰皇、其四海皇实指同一人,碧海及第主人水无痕。其五炎皇,乃是水无痕的孪生兄弟,火无影。水无痕一头蓝发,火无影一头红发,惟此一色之异。火无影居于火浣室,位处石窟之内,幽深隐秘,越向深处越是燥热难当,一般人等闲无法靠近。兄弟俩生来体格异于普通人,外加后天勤修苦练,终于以极阴极阳体质练成“水火龙珠”,内含二人全部功力真元,封存体内;

其六,刀皇,与剑皇相类,此人虽不是出身皇族,可一身功力已登堂入室,刀法更是出神入化,故此江湖中人尊称其为“刀皇”而早已淡忘其本来姓名;

其七本为邪皇。此人生平不详,与第二刀皇及第三猪皇为世交好友。生性古怪且实力非常。这人一出娘胎,任何事都是第一的。他复姓第一,亦是家中第一长子,自其四岁起,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全都第一。论武功,他六岁习武,一年后已不需师傅;他的刀绝对比刀皇绝,剑亦比剑皇好,第一更是当之无愧!可是一来他生性淡泊,不计较名利,只是醉心于武学,而其卓绝天资及其后天苦练恰巧使他成名罢了;二则他脾气古怪,难与人亲近,故此更显得离群索居,曲高和寡。

邪皇在暮年悟出了一套最理想的刀法,名为“魔刀”(作者按:世人普遍认为魔是神的对比,是极度邪恶的象征。而在邪皇看来,这只是最肤浅的一种世俗见解。邪皇认为,魔,其实是臻至最高境界前必经的试探,也是唯一的不二法门。若要成魔,必须一心一意,且要舍神弃佛,离经叛道!无奈人们接受新事物总有个漫长过程,而新事物第一次出现时,又莫不惊世骇俗。因此,邪皇的见解虽然独到新颖,道前人之未道,可彼时对于“正邪”天下人都泾渭分明,非黑即白,所谓“正邪不两立”,完全将二者置于对立的层面,邪皇的论断无异于为邪魔外道辩驳粉饰,邪皇之“邪”也由此而来)。刀法初成的当晚,邪皇为了庆祝而去找猪皇痛饮。烂醉如泥之际,其子第一求胜向其提出挑战,邪皇本不愿应战,因这套刀法还有一个缺点,连诸皇都不敢试,可求胜却以死相求。出于无奈,邪皇只好提出点到为止,可最终却仍因战斗中无法控制魔性而杀死了求胜。在诸皇的孙女小桐的哭声中,邪皇魔性渐消,抱起求胜的尸体痛哭,同时痛悟所谓最理想之刀法亦是最绝情、最扼杀生命之刀法。心灰意冷之际,遂与冷老及小桐退隐生死门,并收小桐为徒。

后“风中之神”聂风为败东瀛霸主绝无神、挽救天下苍生,自甘入魔,练成魔刀。然无法控制心魔,加上老天皇“九转心丹”令其心性大变,险些万劫不复。邪皇思之一切源于自己所创之魔刀,“解铃还须系铃人”,遂决心牺牲自己,与聂风同归于尽。毕生功力运起“天道混元殛”,可惜功亏一篑,邪皇惨烈以身殉道。

邪皇一去,七皇余六。而后为了补足,江湖中人思议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名号,响当当的名号:拳皇。不过此皇并未限定一人,乃是有能者居之。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没有永远不败的武功,永远不败的门派,永远不败的招式,永远不败的人。“天下无敌”四个字万人趋之若鹜,有几人可以达到?即使达到,“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鲜血攀援而上;“无敌”也是相对而言,一时荣宠,岁月无情,茫茫历史长河,“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还不是一场空?所以“拳皇”一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它是一种地位,一种身份。正如绝无神所言,“拳,是实力;有实力者便可得权;故拳即是权,也是称为霸者必经之路。”

“那‘拳皇’究竟花落谁家?”

“武林中人,其实比读书人更为清高与自命不凡,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者大有人在。所以‘拳皇’一席数易其主,有时又长久虚位以待。不过,有一个人,绝对有资格配得上‘拳皇’这一至尊称号。他的武功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他的品性更如青竹腊梅,清傲孤高,不屈不折,所以黑白两道俱俯首称臣。”那个被锐儿称为“五师叔”的人话中突然有几许感慨,舌尖滑过“有一个人”的时候,神情和语调又是激动又是钦慕,又有落寞及唏嘘。

注:

1.金刚:(梵文:vájra,威利:dorje),佛教术语,汉语音译为嚩日罗、伐折罗、伐阇罗,藏语音译为多杰,梵文名词,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中,为因陀罗的武器,也是钻石以及闪电的梵文名称。在大乘佛法经论中,金刚系指法界中有一法是坚固无能截断者,但又因没有另一法可替代或毁坏的缘故,称这不可被毁坏、替换之法为金刚。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小型的杵形法器,也称金刚,来象征因陀罗的雷电。中文又将它译为金刚杵、降魔杵,它的大小类似于日本柔道棒(Yawara),也被当成是一种护身符。

大乘佛教,用此“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因此性无可毁坏,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它,所以称指“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常见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及破斥断见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无了不可得,无因无果,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的邪说谬论。所以经常以金刚来作为般若空慧的象征,代表它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结缚。如《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卷1有提到:“佛问。何谓金刚。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

“金刚”一词被西藏密宗广泛运用。譬如:“金刚乘”,就是“密宗”,是形容无坚不摧的“密乘”;“金刚禅”,就是指“密宗禅法”,是形容战胜外道禅法的“密法”。

2.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号,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乃现今世界中唯一使用皇帝(Emperor)称号的无权君主,以其为首的日本皇室则是世界上现存的皇室,更是日本国家的象征。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书籍记载于1868年)。由于被伪称为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故具有神性),天皇与其家族没有姓(历史学上称其为天皇氏),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其公民权。虽然裕仁以后的日本天皇在美国的迫使下发表了“人间宣言”,宣布具有“神性”的天皇从此不再具有神性。但多数日本人仍认为天皇代表着“神与国家”。概述的图片为日本天皇旗。日本君主现为明仁天皇,年号平成,1989年1月8日,皇太子明仁即位,并自同日起改元“平成”,沿用至今。

日本天皇建立的菊花王朝是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日本的天皇号称“万世一系”,所以这个朝代自日本开国以来便从未间断过,到目前为止已延续了125代天皇,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国祚持续时间最久的朝代。据和《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菊花王朝已传承了125代天皇。由于关键“遗迹”的考古被政府限制,天皇世系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证明。

之所以称为“菊花王朝”,因为日本人特别崇尚菊花。

日本皇室的家徽是16花瓣的菊花,日本武士道的象征是刀。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之一、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说:“菊花与刀,两者构成了同一幅画。”菊与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依为命,对于菊与刀意象的把握,即是对于日本民族心灵史的挖掘。举起刀杀人或剖腹,放下刀赏菊或游冶——如此截然不同的意境,不过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两面。菊花与刀,两种意象,内涵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菊花的凋谢,岂不就是刀的拔出?看似矛盾,但刀拔出人死亡,那种瞬间的形态恰好照应了菊花的凋谢。菊与刀,向死而生,为死而生。菊本身就是死亡的化身,而刀无疑是通向死亡的桥梁。刀成为了菊的工具,菊化为了刀的目的。在菊花的隐喻中,刀和主人都是被动的,杀人是使命,被杀或自杀则是必然;而在刀的语法中,菊代表了不可知的前身和宿命的未来。本尼迪克特写出了菊与刀的不可分离,菊与刀的相得益彰,在死亡的舞台上,二者如影随形。她用写意的笔法准确地把握了一个民族的实质,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底色与基调。

中国的重阳节在日本又称菊节。在这一天,皇太子率诸公卿臣僚到紫宸殿拜谒天皇,君臣共赏金菊、共饮菊酒。10月,天皇再设残菊宴,邀群臣为菊花践行。也许日本皇族族徽上的菊花便是此时镌刻上去的。遥想当年,平安朝留给人们的记忆似乎就是菊黄蟹肥。

日本官方说法:日本天皇没有姓氏,没有户籍。

日本皇室采用宫号(尊称)+名字的方式,比如日本皇太子的女儿被称为”敬宫爱子内亲王”敬宫是宫号,爱子是名字,内亲王(公主)是爵位.他的父亲叫“浩宫德仁”。浩宫是宫号德仁是名字.现任天皇名字是“继宫明仁”继宫是宫号明仁是名字。

日本女子出嫁后改为夫家姓氏,只有嫁给皇室保留娘家姓。

尽管皇族没有姓,但历史上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家族还是有姓氏的。如:橘。如:日本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里:天皇把他的私生子降为平民,赐姓源。像“源”、“平”、“橘”,这三大姓就是历史上皇室后代降为臣籍的赐姓,它们和藤原氏现并称日本四大姓。

但《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