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1836300000002

第2章 做女孩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

父母应该同女儿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因为孩子不仅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抚养,更需要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作为女孩的家长,只有和孩子成为朋友,才能更好地了解她,引导她,进而培养出出色的女孩。

成为女孩最信任的朋友

在很多人眼中,孩子有孩子的朋友,家长有家长的朋友。孩子与朋友在一起学习、玩耍,家长与朋友在一起聚会、聊天。看起来,孩子的朋友是孩子,家长的朋友是大人,彼此之间互不干涉。事实上,家长也应该和自己的孩子成为朋友。

作为家长,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不够融洽,除了从孩子自身找原因外,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平等地将孩子当成朋友一般看待?自己是否还在用长辈的威严拉开与孩子的距离?那么,作为女孩的家长,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呢?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家长要保持一颗童心

家长如果没有一颗童心,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孩子游戏时,你可以与她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使孩子觉得你是她的朋友和伙伴。这时,沟通自然会水到渠成。两代人沟通的艺术,关键的一点在于家长是否“童心未泯”,做不到这一点,孩子对家长就会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

方法二:支持女孩的兴趣爱好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时,非但不支持,反而加以阻拦,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作为家长,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敏喜欢下围棋,每次电视上播放围棋比赛她都看得出神。方格棋盘,黑白相间的棋子,在她的眼里都很神秘,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围棋高手。小敏的父母并不懂围棋知识,为了能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爸爸买了关于围棋的书,妈妈也更加留意有关围棋的电视节目。这使得家长与小敏的交流更多了,共同语言也多了。有时候,一家人在一起谈论围棋,不知不觉中,小敏就会说出她自己的心里话。父母发现,这比专门和孩子谈心更有助于了解孩子。正是这种朋友式的亲情,增强了小敏对父母的信任。同时,围棋技艺的进步,也增强了小敏在学习等各方面的自信。

方法三:家长要适时地放下架子

家长适时地放下架子是与孩子成为朋友的关键。有的家长喜欢高高在上,这会让孩子与你产生距离感。家长要与孩子站在同一个位置上,与她同呼吸、共悲喜,并与她平等地交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看法。

方法四:家长不要做孩子的“损友”

有的家长认为:要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支持她的一切想法,包容她的一切行为。如果这样下去,家长很可能成为孩子的“损友”。

有个小女孩犯了错误,当时她很侥幸地想:爸妈和我是朋友,肯定会原谅我的,我跟他们撒一下娇,他们肯定不会怪我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切记把好“尺度关”,对于孩子犯下的严重错误,家长就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说出惩罚她的原因,让孩子被罚得心服口服。这样,家长既和孩子做好了朋友,又不失家长往日的威严。

通常来说,父母总是把孩子当做教育的对象,给孩子灌输成人世俗的思想,让孩子接受成人眼中的世界,以过来人的语气教育孩子。但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可能幼稚,可能不成熟,但那是她通过自己的双眼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而总结出来的,家长没有权利去扼杀它。家长和孩子成为朋友,能防止两代人之间产生太深的代沟,同时,这种朋友式的亲情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

现实生活中,家长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总想让孩子规规矩矩,把孩子变成小大人。当孩子正兴趣十足地做一件事情,自己没办法完成,满怀希望地要父母帮忙时,有的家长会不耐烦地嚷道:“没空,我正忙着呢!”当孩子玩得兴趣正高以至于把房间搞得一片狼藉时,父母会责怪孩子:“看你把房间弄得,快成猪窝了。”这样的父母太过高高在上,他们忘记了一点:她还是个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指导和关爱,而不是呵斥。

父母应该明白,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硬要用大人世界的要求来对待孩子,势必会发生许多问题和不愉快。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放下自己的成见,试着用“孩子世界”的眼光来了解和认识孩子。

看到别的家长都在为孩子选兴趣班,为了让丹丹以后能有一技之长,妈妈决定给丹丹选报口语和画画班。妈妈带丹丹去学习班试听课程后,觉得老师讲得还不错,就决定给丹丹报名。但丹丹却不同意,妈妈问她原因,她说:“妈妈,我还小,那个班里都是哥哥那么大的同学,等我到他那么大时我再来。”妈妈很生气,她刚想发火,但转念一想:童年就应该快乐,不要过多的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等她自己想学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学的。想到这里,妈妈对丹丹说:“好的,妈妈尊重你的决定,相信你想学东西的时候会告诉我的。”丹丹高兴地点点头。

孩子作为一个具有思想的个体,会站在她独特的角度上观察这个世界。家长们往往不能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从而使家长无法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

老师要求同学们画自己妈妈的脸,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妈妈画得特别漂亮特别完整,而雯雯却只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老师觉得非常奇怪,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也很疑惑,直到有一天,她蹲下来帮雯雯系鞋带,抬头看见雯雯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每次雯雯抬起头看妈妈时,最容易看到的总是妈妈的下巴,那一道弯弯的线就是妈妈的下巴。其实雯雯画出来的是最真实的,而这个困惑只有当父母站到孩子的角度来看时,才能找到它的答案。

父母都希望与孩子和谐相处,希望自己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可很多父母总是让“教训”、“呵斥”、“命令”、“责骂”等成为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渠道。实际上,这些沟通都是消极的,这种沟通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长期生活在这种消极沟通模式下的孩子,往往会封锁自己的心灵,对父母产生敌意。父母只有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实现和孩子的良好沟通。

生活中,孩子经常从自己的视角向家长传递着信息。有时候,家长所处的位置不能有效地接受孩子的信息,由此就出现了沟通的障碍。其实,孩子常常要仰着脸来看父母,一方面是视线的高度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经验、需要与成人不同,她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与成人迥然不同。家长如果能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孩子一样高,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不仅和孩子沟通的障碍没有了,而且相信孩子也会带给家长无尽的快乐和启发。

常与你的女儿谈谈心

每个孩子都有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她还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就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很多时候,孩子的这种行为让家长无法理解,时间一长,孩子和家长间就会出现隔阂。究其根源,主要是父母与孩子在沟通和交流上出现了障碍。一旦出现交流障碍,孩子就会出现上网成瘾、学习不用功、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说谎、逃学、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非正常行为。

莎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愁眉苦脸的,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老师问她:“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莎莎无奈地说:“我每天一回家,爸爸妈妈就问我的学习。除了学习,他们什么也不关心,我和他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了。”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可是,说起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我天天跟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我们的希望都在她身上了。这有什么错吗?”“我每天陪她做作业,好东西都留给她吃,这还不够吗?这不是交流吗?”父母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孩子似乎永远也理解不了他们的苦心。父母苦恼,孩子也苦恼。这就是沟通出了问题,沟通的关键在于倾心交谈。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没有意识到孩子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似乎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是最正确的。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引起孩子的共鸣是关键。而产生共鸣的前提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商讨式的谈话。这样的谈话常会使孩子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家长的想法。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与女孩谈心要有耐心

有些家长过于急躁,常常想通过一两次聊天,就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事实上,家长与孩子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沟通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会适得其反。孩子的气质类型通常可以分为3种: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容易型的儿童比较容易沟通,而困难型和迟缓型的儿童,由于情绪比较消极,很难对环境和父母感到满意,家长如果失去耐心甚至情绪激动,埋怨、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就会使孩子变得不耐烦,由此产生困惑、胆怯、逃避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敌意,亲子关系就有可能长期不和谐。

方法二:把握好与女孩谈话的时机

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良性互动。父母坦诚地、推心置腹地说,孩子认真倾听,及时反馈,并理解父母的话。因此,与孩子交谈也需要环境和时机。当孩子专心于学习及娱乐活动的时候,是不适合进行谈话的。如果这时候父母一定要与孩子进行谈话,孩子往往会心不在焉,甚至产生不耐烦的心理。尽管在父母的要求下,她会坐下来听父母说话,但是,她的心思根本不在父母身上,这种交谈几乎没有效果。

比较好的谈话时机有: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当刚刚吃完晚饭时;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方法三:家长对女孩要讲诚信

和所有的友谊一样,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要讲一个“信”字。说话算数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一位儿童心理医生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妈妈因为女儿不愿与自己沟通,便领着女儿去进行心理咨询,结果发现原因是妈妈将女儿告诉她的“秘密”,在晚饭时不经意地告诉了家里的其他成员,结果哥哥姐姐们以此来取笑这个孩子,从此她再也不肯对妈妈说什么了。可见,家长的“诚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方法四:谈心以“启发”和“说服”为主

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时候,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她的立场思考问题,耐心地启发孩子、说服孩子,而不要试图用家长的权威来压制孩子。对于家长的压制,也许孩子会从表面上服从父母的意思,内心却会对父母产生反感。

把孩子教育好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当家庭教育方法失灵、遭遇挑战时,作为家长,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并遵循尊重、平等、理解、鼓励的原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心靠近自己的心,使家庭教育变得轻松、简单。

做民主家长——与女孩商量后再作决定

家长与孩子既有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学校里讲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家庭教育中也要贯彻民主精神。家长要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给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讲民主,孩子做事会更有积极性。

所谓“民主型家长”,就是指父母要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兴趣,满足她的合理需求,并且尊重孩子处理自身事物的方式和结果,始终与孩子保持亲密的联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这种民主的家庭拥有天下最大的幸福。”这句话道出了“民主型家长”的内涵。

女孩喜欢“民主型家长”,因为在“民主型家长”面前,她的权利能得到尊重。女孩与父母交流有了畅通的渠道,她的各种正当需求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其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强。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让自己成为民主型家长。

方法一:少对女孩发“禁止令”

很多父母都有发“禁止令”的习惯,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给孩子制定了一条条“不”的规则。其实,孩子的天性是什么事情都喜欢尝试一下,以获得直接的经验。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一次尝试胜过家长的十句说教。”父母应该多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尝试她感兴趣的事情。

方法二:不要对女孩实行专制教育

父母对孩子施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缺乏自尊,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相反,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会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孩子虽小,但同样有信任、独立、平等、理解等多方面的需求,民主的父母应懂得尊重孩子的需求、思想、人格,让孩子属于她自己。

张萌的爸爸是一名律师,他十分希望女儿将来也能从事律师方面的工作,这样,他就可以给女儿更多的帮助。但张萌对当律师一点也不感兴趣,她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喜欢画画,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漫画大师。爸爸发现了这一点后意识到,如果强迫张萌,她的天赋是无法从律师中体现出来的,这对她的发展极其不利。于是,爸爸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让女儿自由发展。在民主爸爸的教育和支持下,张萌的成绩一直很优秀,而且屡屡在漫画大赛中得奖,父女关系也一直很好。爸爸对张萌天赋的保护与培养,让她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方法三:家长对女孩的教育要宽严有度

讲民主并不是全听孩子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走向放任。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是爱得理智,严得有度,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只有做到宽严有度,才能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过度的民主与过度的严厉,都会导致孩子身心的畸形发展。过度的民主,会让孩子养成任性和娇气的坏毛病,不利于孩子坚强意志品质和自律习惯的形成;过度的严厉,容易使孩子性格孤僻,抑郁寡欢,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位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在谈到如何做一名民主型家长时,曾提出“淡”、“慢”、“略”、“宽”四个字。淡,是不看重孩子的分数;慢,是话语不唠叨、不训斥;略,是忽略孩子所犯错误,让她有独创精神;宽,是宽容对待孩子,但不纵容和袒护。父母是否民主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成长。民主的家庭是一处轻松、有序、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较独立和自信,也容易承担社会重任,父母和孩子关系也会很融洽。

不侵犯女孩的私人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