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1838400000002

第2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绝不小看自己(1)

牛根生说:“不要小看我们小地方,小地方的人不想则已,一想便是着眼全国的大事!上海有一千多万人,上海的企业只要占领上海,就能做中国的老大老二;北京也有一千多万人,北京的企业只要占领北京,也能做到中国的前几名;而我们呼和才一百多万人,只有像鄂尔多斯广告语说的那样——‘温暖全世界’,才能在全国排上名次。”做企业就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这股虎劲,有了这股虎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

1、动力源于目标,认准了就全力去做

每个人都有目标,可能实现目标的人却不是很多,究其原因是缺少恒心。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摘到成功的果实。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往往是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为目标的实现而行动起来以后,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此时,需要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方法继续干下去,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由成功走向卓越的基石。

大凡取得显著成绩的人,都具备睿智的眼光、极强的行动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睿智的眼光帮助他们确定奋斗目标,行动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既然认准了就不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立即付出行动、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找准了目标不付出行动,或没有目标盲目的奋斗,或有了目标毅力不够坚决,都无法抵达成功的彼岸。

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使你无法越过,如果你被障碍束缚了手脚,原地踏步或向后退缩,纵使理想再崇高、目标再明确,一切也将成为泡影,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困难重重。纵然如此,为什么世界上存在着那么多成功人士呢?因为他们在折磨和苦难中没有驻足,依然全力挺进,失败没有动摇他们实现理想的信心,他们有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与意志,正是这一点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案例一:

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公司

从1978年起,牛根生就在伊利工作,他从一名洗瓶工一直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可以说为伊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伊利也为他记下了辉煌的一页。

然而,1999年,伊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却认为牛根生不再适合担任副总裁的职务,并予以罢免,原因是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牛根生已不再适合担任此职。牛根生在伊利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呼和浩特科技兴市贡献一等奖,呼和浩特市特级劳动模范称号”等等,但面对被免职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他带着自己的荣誉,带着心中的梦想离开了伊利,当时他四十三岁。牛根生深知人才市场上已经不再考虑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因此,决定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公司,心动不如行动,目标确定以后,牛根生就为此付出了行动并坚持不懈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当时,和他一起被伊利免职的还有几名中层干部,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共同策划大展拳脚的方案,再加上牛根生具有多年乳制品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乳业怪才”的称号,更坚定了他们获胜的信心。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牛根生首先就克服了这一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创业之初,被免职的几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伊利的股份,为了筹集资金他们卖掉了股份,凑了100多万元。要想成立公司,区区100万根本不够,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只能一切从俭,以200元租了一间办公室,牛根生兼任董事长和总裁。

牛根生以前的老下属得知此事后,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融资,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很快筹借了700万元。然而困难与挫折不会因偏袒某人而不将磨难降临到他头上。他们筹集资金的消息被人向有关部门告发了。经过调查发现,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竟有700多万元人民币,有关部门准备以非法集资的罪名处理他们。然而,困难并没有让他们放弃目标,心中依然坚守着“认准了就做,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到底”的信念,牛根生和同伴为了澄清事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可结果在很长时间内还是受到了监控。

磨难如雪球,越滚越大,这只是刚刚开始。

蒙牛公司诞生后,兴建厂房是当务之急,他们在呼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找到了一片空闲的土地。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有几棵老头树,虽然这些老头树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是一旦砍掉就会被戴上毁林的帽子,要知道这顶帽子可是不轻啊!但为了兴建厂房,这片老头树不得不砍掉,结果有人把这件事告到了国家林业局,事情顿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后来,在和林格尔县县长的帮助下,他们才在困难中解脱。据牛根生回忆说:“企业新生时,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如今回忆蒙牛初创的过程,用“艰难奋进,顽强拼搏”八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牛根生人如其名,的确具有一股倔强的钻劲,既然有了目标就不畏困难、艰险,为之付出努力,而正是这股劲才使蒙牛集团成为今日乳业中的佼佼者之一。

案例二: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20世纪50年代前后,地产业在香港开始初露端倪。1947年,中国银行曾以每平方英尺251.44元的价钱,投得中环一块官地,创下了当时地价的最高纪录。同时内地资金大量涌进香港,香港的各行各业一度蓬勃,这个时候“联邦特惠税”优惠政策在香港实施,中外商人纷纷涌到香港,社会对土地和楼宇的需要自然日益增加。

香港人口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也激增了好几倍。抗战结束时,香港人口仅有50多万,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口已经超过150万。

资金的涌入,人口的激增,这些都促使香港地产行业逐渐繁荣起来。刚刚从海上转到陆上的霍英东审时度势,看到了机遇,决定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押在地产上。

当时香港的地产市场一向由英资财团垄断,华人很难与他们共享。尽管有人反对霍英东投资地产,但他敢想敢干,而且坚信自己能在英资独霸香港地产市场的情势下,另辟蹊径,闯出一条新路子。1953年6月,霍英东创立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册资金是465万元,霍英东准备以霍兴业堂为旗舰,纵横香港的地产市场。尽管霍英东当时对地产业知之甚少,但是他想在地产行业大展身手。

自从成立霍兴业堂之后,霍英东不再满足于把钱换成黄金储存保值,他想拥有一幢属于自己的大厦。霍英东认为,拥有一幢大厦不但能把现钱和黄金转移到物业上来,安全保险,而且还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身价,也便于在地产界的发展。所以那时,他全部心思放在了大厦上。

后来霍英东了解到香港的世家——利氏家族有意出售位于铜锣湾的使馆大厦。大厦是公寓式结构,建筑面积大、建筑材料好、装修材料高档,是香港当时最大、最高级的大厦之一。

霍英东立即到使馆大厦察看,感觉不错。随即,他亲自去拜见利家当时的掌门人——利铭泽。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利铭泽对霍英东还算尊重,对价钱并没有斤斤计较,双方答应以280万港元成交。随后,霍英东和律师审看了使馆大厦的屋契等资料文件。经过几天的准备,霍英东和利铭泽相邀见面办理买卖手续。见面时,霍英东拎着一个大袋。两人寒暄几句坐下,霍英东连忙把大袋递上去,对利铭泽说:“哦,给你!”霍英东说他既没有支票也没有在银行开户。听霍英东这样一说,利铭泽哭笑不得。但利铭泽心地很好,他对霍英东说:“霍先生,其实买楼也好,做其他生意亦好,不一定全用现金、全部用自己的钱,可以在银行开户口,亦可以向银行借钱……”

当时,要在银行开户、存款,一般要经一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介绍。后来在利铭泽的介绍下,汇丰银行才接纳霍英东的开户、存款要求。霍英东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银行打交道。

经利铭泽两兄弟的指点,霍英东又向汇丰提出贷款的请求。霍英东说,自从与汇丰银行的职员相识后才发觉,原来认识银行里的人是那么重要,因为汇丰借钱给他,只要6厘利息,相当于市面上的1/3。所以,从那时起,霍英东开始千方百计地去结识那些银行的经理们。

霍英东成功地买下使馆大厦后,他开始对外招租。由于使馆大厦属当时的高级楼宇,向来都是住一些外交官,所以新的租客也是以洋人居多。几年之后,霍英东的公司不断扩大,他又成立了一间立信置业公司,专门建造和买卖楼宇。同时,他还成立了一间有荣工程有限公司,利用他原先拥有的各种船只,经营淘海沙和运输海沙业务,后来又从事填海开港等工程业务。

进入地产行业后,霍英东于1953年底购下九龙油麻地榕树头公众四方街至东莞街的一块地盘。这块地皮有10万余英尺,属香港的犹太籍商人嘉道理所有。嘉道理家族财力雄厚,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富豪家族,也是香港的犹太人“第一家族”。

因为霍英东在地产界刚展露头角,与一些大商家并不相识。他说:“那时我并不认识嘉道理,亦无缘与他接触,两家公司之间只是通过书信往来,并各派一名律师办理买卖手续。我还记得,当时的地价很便宜,只是20多元一英尺,花了几十万就买下一块很大的地盘。那是我花钱买下的第一块地,但当时的情况很复杂,我已经付款给嘉道理,办好买卖手续了,但地盘上仍堆满烂铁、烂物,搬迁赔偿问题没有办妥。那时还没有租户法庭,对这类事情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所以搞得自己很头疼……”

霍英东在出租使馆大厦时,他算过一笔账,扣除利息及各项开销,至少七八年之后才能翻本,并不划算。所以他买下四方街地皮,想在那里建楼,建成后,他不想再用来收租,而是想向市民出售。当时楼宇出租,是香港地产行业最盛行的方法。霍英东说:“因为楼房的产权和责任问题解决不了,那时港府不限制楼房的高度,即建一二层,或四五层,政府都不理,政府把地卖给你后,只承认你一个业主,只向你一个业主收地价和地税。若把楼宇分层出售,当时法律上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一些地产商开始觉察到这种经营方式的局限性,于是想改变策略,探求新的售楼方式。他们想出了新方法把楼宇契约切开,即“分契”,然后把楼宇分层出售。那时“分契”在香港并无先例。地产商将楼宇分层出售之后,光顾楼宇的市民确实多了起来,但买主还是局限于一些富人。因此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香港地产市场,仍然不是很活跃。

霍英东筹建油麻地四方街楼宇时,就决定采用分层出售的方式,出售所有楼房。几次的从商经历,使他有了超前于当时地产商的商品意识,一踏入地产行业,就决定把楼宇当成商品,并想办法使楼宇加速进入市场,以此来加快资金周转,缩短投资回收期。霍英东在筹建四方街楼宇之初,为了迅速推销出去,他想到了一种促销的方法:编印楼盘说明书,印上详尽的楼盘情况、价格、交楼日期等等,向买家广泛分发。印发售楼说明书,在当时也是个创举。

至今霍氏集团仍然保存着霍英东发明的第一份售楼说明书,据霍氏集团的一位职员介绍:“霍先生有了编印卖楼说明书的想法后,就交待我们去做这样一本书,还告诉我们到什么地方拿有关的资料。我们就按他的想法编出来。我记得,把编好的资料送到印刷厂的那天晚上,霍先生就坐在印刷机旁,亲力亲为,一边修改资料,一边看工人印刷,因为时间很急,第二天就要派发给市民。结果,说明书大受市民欢迎,这对促销楼宇有明显效果,地产商纷纷效尤,并逐渐成为地产商推销楼宇的必用手法。但其实他那时可能想不到效果会这样好。”霍英东在兴建四方街楼宇时,除了提出印发售楼说明书的新招外,他还发明了促销楼宇和加速资金周转的另一种新方法:“卖楼花。”1953年年底,霍英东找来高露云律师楼的律师和一些职员,一起商量怎样推销四方街新楼。在会议上,霍英东确立了采用卖楼花的方法来销售四方街新楼。在四方街还没动土的时候,霍英东就在售楼说明书上向市民推荐了优越的分期付款出售楼房的新方法。

效果如预期一样,很快地显现出来,楼宇开售的第一天,市民就蜂拥而来。在立信置业有限公司的卖楼接洽处和高露云律师楼,前来交订金买楼的市民排成长龙。第一次分期付款方式成功推出后,霍英东在出售四方街其他楼宇时,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售楼方法,他把第一期的订金降低到总楼价的10%—30%,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买楼。现在“卖楼花”已成为全球地产行业都使用的经营手法,非常普遍。但是霍英东却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和第一个推行的人。事实证明,“卖楼花”是香港地产行业经营手法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这种方法减轻了买家一次支付所有楼款的压力,使得许多普通市民也能介入房地产买卖市场。“卖楼花”方法一经公布,整个香港一改往日都是富人购房的景象,普通大众也卷进了购房热潮中。政府的小职员,月收入两三百元的教师和打工仔,还有普通的家庭妇女……有些人排队预购到“楼花”后,随即把“楼花”转售给别人,一天之间就已经赚一笔,不少人都乐此不疲。

这一销售旺势对霍英东而言,加速了其楼宇的销售,加快资金回收,而且收足买楼者预付的订金后动工兴建楼宇,也使霍英东避免了更大的投资风险。仅在一年多时间里,霍英东就在四方街建起了100多栋、共600多层、约50多万平方英尺的楼宇,甚为壮观。霍英东因此大赚了一笔,转瞬便成为地产界的新秀。而他的投资很少,基本上是靠买家的订金把楼宇建好的。

今天看“卖楼花”是很普通的事情了,但在40多年前,当霍英东第一次提出这个新方法时,在地产界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从涉足地产行业起,霍英东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建楼、售楼。他的目标在不断地前进。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50年代这段时期内,霍英东从做买办起家,后投资股市,频频获利,并用赚得的大部分钱购买土地,成为20世纪初期香港最大的地主,也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大商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