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1838400000004

第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绝不小看自己(3)

1945年,皮尔·卡丹在“帕坎”时装店担任服装设计师。当时,有很多著名演员都在这家时装店订做服装,皮尔·卡丹没有放弃这次机会,设计每套服装时都尽心尽力,力求达到完美。他在技术水平上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众所周知,服装设计也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皮尔·卡丹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创造力而努力。其中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深刻的启迪。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上,因此订单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就这样皮尔·卡丹在服装行业中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1946年,他辞掉了“帕坎”时装店设计师的工作,又来到法国著名服装大师迪奥的时装店工作。在那里,他体会到了服装世界的绚丽多彩,他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学会了制作各种时尚、高雅的时装。

1947年,迪奥服装店以新颖的造型轰动巴黎服装市场,卡丹为能亲自参与“新造型”的设计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高兴。同年,在迪奥公司他又成了大衣和西服部的负责人。

在迪奥服装店工作这两年之间,虽然迪奥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也十分敬重迪奥,可是在“野心”的驱动下,他毫无眷恋的离开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办自己的王国。

1950年,他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钱,在里什庞斯街买下了“帕斯科”缝纫工厂,开始独立创业。

如果说卡丹的服装生涯以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话,那么在自己的公司里就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服装设计巨匠。

同一年里,他首次推出的戏剧服装和面具,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那些别具一格的造型,独具特色的戏装,出神入化的面具无不叫人拍手叫绝。

1953年,在“帕斯科”,皮尔·卡丹举办了首次个人时装展。展出的是他精心设计的成套时装,在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法国巴黎,再加上别出心裁的音乐伴奏和模特们精彩的表演,使此次服装展获得了极大轰动,千姿百态、色彩鲜明的服装样式无一不吸引着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

皮尔·卡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巴黎的大报小报上。一些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都纷沓而至,要求为他们量身订做。1954年,在圣君子旧郊大街上,他开起了第一家时装店。以新款型、新样式创造出了更多令人震惊的新闻。

在法国,高级时装众多繁杂,而顾客数量却有限,当时在巴黎已经有23家“高级时装公司”为这些贵妇名流服务,更夸张的是有些衣服只生产一套。在这种局势下卡丹认为,高级时装所占领的消费者群大为有限,只有占领大部分消费者才能占领法国服装市场,才可能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二战后法国经济直线复苏,妇女都走出家门,为重整家园而融于社会,社会消费量自然大幅度增加。因此,他捕捉住这一天赐良机,将设计重点放在大部分消费者身上,还提出“成衣大众化”的口号,让更多的妇女和男士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这是服装界一个历史性的改革。

毋庸置疑“成衣大众化”在商战中当然是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它是一个创造性的变革。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改变消费结构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情发展总具有两面性,他提出的“成衣大众化”口号,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消费结构,却激怒了保守、嫉妒心极强的同行,他们联合起来打击皮尔·卡丹,咒骂他离经叛道、伤风败俗。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竟合起伙来把卡丹从巴黎女服装业逐了出去。

面对同行的迫害,面对世俗的偏见,皮尔·卡丹并没有被这些吓倒,依然我行我素在逆境中抗争,运用自己新奇的构思、大胆的设想占领了时装市场一个又一个领域。正如他所说的:“我已被人骂惯了。每有一次创新,都会被抨击得一无是处。但是,他们抨击完,紧接着就生产我设计的服装。”现如今“成衣大众化”并没有因卡丹被逐出巴黎女服装业而就此结束。相反,法国时装成衣早已风靡世界,成了法兰西文明的一个象征。

值得称赞的是,卡丹并没有因为各种阻力而停止改革创新的步伐。在此之前,法国时装界可以说是女人的世界,男性服装根本没有一席之地,皮尔·卡丹打破了这种格局,“成衣大众化”风靡之后,一股男性时装的旋风又在法国服装市场刮起了。原来那些被女性时装全部垄断的橱窗里,充满阳刚之美的男性高级时装出现了。

1960年前后,卡丹成立了两家时装店:“亚当、夏娃”专卖店。前者专营男士高档时装、领带及一些专用品;后者专营一些高级女装。他的顾客包括前伊朗皇后、法国总统夫人及英国的温莎夫人等。

男士时装问世后,童装系列的推出,又迅速占领了整个欧洲服装市场。怪诞离奇充满幻想的童装系列,栩栩如生的童装图案,不仅打破了以往童装样式的单调、陈旧,而且还与法国文化一起走向世界。

在报纸上头版用《卡丹时代已经到来》为题,对卡丹的成功大加赞美。

1962年,法国服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奈之下派代表把卡丹请回来,让他出任主席。

皮尔·卡丹,由一个穷小子到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这期间他做过学徒、设计师,无论职位、地位有多低,只要能学到有关服装方面的东西,卡丹都一律用心去学,花心思去研究,他知道成功需要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正是因为这一理念,才使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跃坐上了世界级服装大师的宝座。

4、企业竞争非进则退

众所周知,宇宙飞船一旦发射出去,等待它的只有两种命运:一种是摆脱不了地心引力,半途掉下来;另一种是挣脱地心引力,飞出去。究竟是掉下来,还是飞出去,这要由它的“环绕速度”决定。“环绕速度”高自然能摆脱地心引力,正常前进;“环绕速度”不够快,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宇宙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如果不能高速成长,就只能高速灭亡,不会存在“第三种”状态——静止在半空。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必须将必胜的信念摆在心中首要位置,因为,竞争无情,尤其是商场竞争更是如此,它不会同情弱小者,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成功与失败,不可能存在第三种选择,这已成为一条规律。所以,欲成大事必须有足够的原动力,有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心,时刻做好向前冲刺的准备。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速度,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大做强,很快会被竞争淘汰出局,更不用说占领市场最高点了。

商场竞争只有成功和失败,做不了佼佼者就只能沦为平庸之辈。对于一个新生企业而言,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是必须要做的,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在该行业中脱颖而出,如果长时间周旋在竞争中,很可能被淘汰出去,这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

案例一: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默多克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好争斗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企业家,他虽然与权力机构抗争时处于劣势,但他知道普通人想要什么,他长于经营、善于理财、深谙速度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因而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手缔造了他的传媒帝国。

1973年,要开发另一个新的天地——美国。但是,当默多克来到美国的时候,才发现与他想象的相距甚远,经济一片萧条,工人罢工不断,生产成本暴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报纸不得不关闭。在默多克准备大显身手时,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报纸可以赢利了。

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默多克却有自己的见解:虽然目前的形式,对办报不是很有利,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快速占领这一空当儿,肯定能收到一定的利益。但关键是如何去运做,既然办报不太实际,那么买现成的报纸,利用这家报纸的知名度,对现成的报纸进行购买——整顿——扩大,却是一条快捷而有效的路子。说做就做,他为此事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经过多次的收集信息,默多克得知一家报纸陷入了财政危机,为此兴奋不已的他,迅速筹集了2000万美元将其买下,但事与愿违,报纸虽然卖出了很多,却没有赚到多少钱,这是出乎默多克预料的。因为在他看来,他的澳洲和英国报纸都是从发行量上取得利润的,美国自然也不例外。他没有意识到美国报纸的收入主要靠广告。

虽然这次投资没有为他赢得利润,但默多克的行动力还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他那果断出手,快速运做的经营方式,同样为人们做了一个榜样。

看到自己的行动没有获得预期效果,默多克并没有放弃美国市场,不甘心就这样退出美国报业的历史舞台,于是他花费了1200万美元自己创办了一份报纸——《国民之星》。但是一年之后,《国民之星》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且前景黯淡,并没有吸引多少美国读者。

这个时候,默多克的财政顾问建议他快速脱手。但默多克依然坚持,他认为还会有希望。快速出手不是他应该选择的道路,在前景暗淡的情况下,其他办报人都与他一样处于困境当中,而此时最关键的是要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想出令报业起死回生的办法。这次,默多克同样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他开始了改革,把“国民”二字从报头取下,只剩下一个“星”字,同时增加一个“占星术与咨询”专栏,尽管如此仍未能吸引美国读者的注意。不甘失败的默多克把他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让他把《星》从黑白报纸变成彩色杂志。工夫不负有心人,伊恩来美国两年后,《星》的发行量稳步上升,广告收益源源流入默多克的手中。更重要的是,默多克通过《星》杂志,认识了尼克松总统班子里的许多有权势人物,还认识了许多银行家、律师、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家、报人等社会各界要人,这为他以后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4年,默多克认识了经营《纽约邮报》几十年的多莉·施奇夫人。当时,默多克希望购买该报,但是,多莉·施奇夫人无意出卖该报。1976年,《纽约邮报》销量近50万份,但一年亏损5000万美元。这时多莉·施奇夫人决定将报纸卖给默多克。1976年底,买卖终于成交。拥有悠久历史又颇负影响力的《纽约邮报》,是默多克打入美国关键的一步。同年底,他又买下《纽约杂志》和另一家地区报《乡村之声》,美国舆论立刻大哗。在声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默多克就此时机,快速对《纽约杂志》进行改革,大加改组,削减开支,聘用新人,使《纽约杂志》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渐好了起来,逐渐走上盈利之路。他把《纽约邮报》当作他在美国的旗舰,想以最快的速度在美国占领市场,因此他全力以赴,事必躬亲。在写作上,他让编辑用尖锐醒目的标题来吸引读者。1978年,纽约报业大罢工。他为了让《纽约邮报》早日恢复经营,竟单独做决定,将《纽约时报》、《纽约新闻》的老板甩在一边,与工会达成复工协议。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两家报纸嫉恨。《纽约新闻》广告部组织了一个“埋葬默多克”战役,从各方面抵制《纽约邮报》。

从20世纪80年代,默多克开始意识到,他的发展前途在美国澳洲市场相对较小,虽然他的悉尼《镜报》、安适航空公司盈利不菲,但他想进入电视台却多方受阻。英国《太阳报》盈利颇丰,他认为英国市场潜力不够大。正因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所以又先后在美国买下《波士顿先驱报》和《芝加哥太阳报》。

1982年11月,默多克又买进了《先驱美国人报》,美国的报纸都有个习惯,那就是记者和编辑都喜欢高人一等,用充满优越感的语气来教训读者,报道、评论事物,但是默多克买下后,他实行了大换血,从此改变了美国报纸以往的惯例。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默多克已经成为了美国报纸的风云人物。

当默多克在报纸业的事业已经达到顶峰的时候,他的思想又再一次转轨,眼光盯上了电影、电视、广播。可是美国法律规定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座城市既拥有电视台又拥有报纸,为了消除障隘,顺利进军美国电视市场,组建第四大电视网,默多克又以最快的速度放弃了一部分报业资产,卖掉了《乡村之声报》、芝加哥的《太阳时报》,甚至也放弃了他一度很痴迷的旗舰《纽约邮报》。默多克不仅在资产上“大动干戈”,而且为了便于在美国收购电视台,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加入了美国国籍。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默多克大步快速向前跨越。1985年,他以2.5亿美元巨资购进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50%的股权,这次大手笔收购,虽然让原持股者戴维斯从交易中获得了极高的利益,但默多克认为这十分值得,他认为收购福克斯公司是一次收购大型影片公司资料馆的难得良机。一旦有了福克斯公司,就有了足够的片源为他在海外的电视公司供应节目。对于默多克而言,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如果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将其收购,一定能赢得丰盈的利润。

事实的发展证明,默多克的选择是正确的,1988年,好莱坞发生电视编剧罢工事件,其他电视台都受到了巨大影响,而福克斯电视台由于拥有自己的资料馆和编剧,成功地摆脱了困境。默多克再一次打赢了这场硬仗,他很好的利用了这一难得的机遇,顺势推出了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滑稽喜剧,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与其他电视网拥有上千名员工相比,福克斯仅有员工200多名。在经营上,默多克是一个天才,他能对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预测,并顺势选了一批优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仅仅用3年的时间,福克斯电视台就开始赢利。

现在已经70多岁的默多克依然没有停下他扩张的步伐,仍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调查、谈判,寻找商机。当别人以为他完成电影事业后应该会停下来的时候,他却又涉足了卫星电视领域、图书出版领域。目前,默多克在世界各地已拥有100多家日报、双周刊和十几家周报,这些报纸和周刊遍及全球每一个时区,每周总计约有6000万份的发行量。在英国,有《太阳报》、《泰晤士报》等40%的报纸由默多克控股,在澳大利亚,有2/3的报纸都由默多克控制。不仅如此,默多克还拥有英国的天空电视台、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香港的亚洲卫视,他还计划建立一个全天候的新闻电视网。他的卫星电视市场覆盖了美国、英国、南美、中亚、印度、中国和东南亚。

面对默多克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多人对他投以高度质疑的眼光,有些人对他感到畏惧和厌恶,他被冠上“传媒魔王”的封号。英国一家《密眼》杂志称他为“卑劣的澳洲佬”。而另外一位传媒巨子泰德·特纳曾称默多克为“卑鄙的人”及“危险人物”。但也有些人对他的商业洞察力、获奖能力、快速出击的能力以及创造全球事业王国的能力赞誉有加。虽然人们对默多克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是全世界名气最大的传媒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