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裕民兄赐其大作《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校样,我是一个喜欢追根溯源的人,一看书名,首先想做的是“正名”:为什么称“读书”,而不叫“看书”?
一般认为,看着文字念出声来叫读书,这个答案显然不能令我满意。于是找来清代大学者、龚自珍外公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此书名气极大,被列入古代四大名注,即郦(道元)注《水经》、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李(善)注《文选》、段(玉裁)注《说文》。我们就来读一下这部权威书籍对“读”的注释。
段老先生开篇便亮出通假互训之学,曰“籀,读书也。读与籀,叠韵而互训”;“籀”又通“□”,“□”再通“抽”,绕了四个弯,端出了撒手锏:“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接着又慎重声明:“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我们终于明白,把读书释为念出声来,实属皮相浅层;能够从书中抽扯出、演绎出无穷义蕴,方堪称“读书”!
我们都希望走高端,探无穷。可是,人生有限、光阴荏苒,如何去啃手中书,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找出门径,以求无穷之义蕴?裕民兄老潘识途,“来吾导乎先路”,他的《读书是最美好的事》可为你指点迷津。
路径一:觅法。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方法不对,简直就是读了也白读。裕民兄提供了众多法门,他说:“苏轼用‘抄读法’来加深记忆理解;华罗庚用‘厚薄法’读书由厚读薄,取其精华;陈善爱用‘认理法’,读有字之书,识无字之理,记心中之思。还有所谓‘求异法’‘引申法’‘猜读法’‘写读法’等等,都是前人在读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个人习惯的阅读方法。”
对各类读书法,裕民兄广征博引,做了具体而生动的阐述,拳拳之心,读者当可感知。
此为第一宝:觅法之宝。
路径二:得趣。
读书未必一定求“实用”,有时候,还应该读些“无用”的书。裕民兄引用了汪涌豪教授的话:“人可以带着目的读书,但不能太有目的,正如可以带着目的与人交往,又不能总带着目的,否则会很可怕。”如果把读书仅仅限定在功利范畴内,真是件恐怖的事。因此,读书的关键不在有没有用,而在于有没有趣及如何得趣。
得趣需经历三阶段,首先,你自己要有情趣,俗语说“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无趣者想在书中得趣,犹如拔自己的头发升天。第二,自然是觅趣,寻寻觅觅,在万卷书中寻情觅趣。第三,当然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求趣得趣,这是铁律。
读书得趣,说明你不是利禄之徒,而是个有情趣的人,一个敢于寻知音、也善于觅知音的人。以这种心态读书,哪怕一时知己难求,那寻觅的过程也充满乐趣。
此为第二宝:得趣之宝。
路径三:妙悟。
裕民兄告诉我们,“读书需入心田。真正的读书,应是读者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对话与探讨。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达到‘置身于文内,心与文通,心与作者交融’的境界”。
是的,书读出妙解,获得悟性,是最高层次。你和书中的文字,在刹那间碰撞,迸发出火花,你突然有了妙解,有了冥思苦想也不曾获得的感悟,一定会“惊呼热衷肠”!
甚至,读书会读出你爱书,书亦爱你,书与你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的状态。读者会说,书怎么会爱人呢?那么我问你,山会爱人吗?答案是“会的”。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不厌”说明李白看敬亭山固然不厌,敬亭山看李白也应该“不厌”。李白说的有点云里雾里,辛帅弃疾豪气干云,说得斩钉截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看来,人和物是可以相通的,况且,书是人写的,比山自然多灵气,你能获得书的赞美,你也会受到书的斥责,书为诤友、畏友、益友、挚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连书也喜欢你了,那么,你和书,书和你,已然不分彼此,你融入了书中,书汇入你心中,有了这种血肉相连,同为一体的关系,还怕得不到“无穷之义蕴”吗?只能是“取易卷席如探囊”,N个义蕴也“入吾彀中矣”!
当然,这种机遇不多,此类书亦不会太多,能拥有,是你的福祉,你可以毫无障碍、无约束地“抽绎”,天马行空般地游于“无穷”,拿庄子的话来说,达到“逍遥游”,拿当代哲人的话说,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此为第三宝:妙悟之宝。
三宝自有高下:方法路径是基本,情趣境界是提高,妙悟自如是升华。此三宝者,得一为佳,得二为高,得三为神。若路径通达,属初级阶段;趣味横生,已略有境界;妙得解悟,便有如神助,得无尽藏。
三宝本为佛学语,这里拿来做个话头,用以说明裕民兄此书足以渡人遨游书海。此类意思,裕民兄慧眼已具。他说:“我以为,读书也有这样几种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二是功利的境界,三是生命的境界。”裕民的三境界和在下的“三宝”,次第有所别,但灵犀一点相通两心,为固然。
是为序。
王从仁
2015年11月5日草于云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