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1842900000029

第29章 商品投资篇(2)

在20世纪30年代,宋版书平均一页可值10块银洋,40年代便可卖50~60块,到50年代,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愿出100元人民币收购(当时月人均收入不过20元~30元),到2000年初,文物商店陈列的宋刻医书中的一页,已经标价到80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古籍图书的收藏价值。

古籍图书市场的走势,大体有四个特点:第一,主角是明清版,约占市场总量的 90% 以上,这类书数量庞大,品相、时期、价格和收藏价值也相差很大,总体而言市场价格稳步上升,但升幅较小;第二,宋、元版图书,是高收入收藏者瞩目的焦点,每年的升值率比明清版书要高20% 。由于此类书珍稀,其明清仿版也有收藏价值,仿版书的升值率每年约在15%~20%,前景继续看好;第三,中国善本古书在欧美、日本、香港等拍卖市场的成交价格经常是国内同一品质、同一类别图书成交价的2~3倍,甚至更多;第四,进入拍卖公司的古籍图书,每年竞拍价格的增长率大约10%,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投资价值。

如何获取古籍图书

通常有两个地方:一是拍卖公司,一是古旧书店。前者价格较高,但品质有保证,赝品很少;后者的古籍书源来自民间,书店一般是坐台收购,或上门收购民间古书,然后出售。在书店寻找古籍书,一般要有很大的耐心和超人的眼力。就近现代名著而言,其出版年代虽非久远,但因数量少,文化价值高,也有类似的收藏价值,且初始投入要比古籍图书低得多,因此,古籍图书的收藏家一般也同时收藏近现代名著。

商品投资要避免"一窝蜂"效应

投资理财应避免盲目跟风

“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寓言: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

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他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顿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一位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用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而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月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

巴菲特指出投资中的“旅鼠行为”就是“无意识的模仿同类的行为倾向,无论这样的模仿是多么的愚蠢”。

但是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随大流,不挨揍”。就是说凡事跟着大多数人走,才不会吃亏。其实这句话也许在为人处事上,有些道理,但是在投资理财方面就非常不适合了。

君不见前两年的土族掉渣火烧,极富民族特色的门脸加上诱人的佐料香气,仿佛只要名字跟“掉渣”、跟“土家”略略沾边的烧饼店面,就有排队购买的长龙在绵延。无论繁华的商业一条街、还是胡同里的菜市场,到处都是卖火烧的门面。更不用说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边吃烧饼边行路的吃客了。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早餐点都改卖烧饼了。一条街上,几乎每隔不到50米,就有一家挂着“掉渣”牌子的烧饼店。甚至有的地方相邻而开的烧饼店不下十家。

自2005年3月,掉渣儿烧饼在武汉的第一家店开张之后,就拉开了人们排队买烧饼的序幕,在广告效应带动下,不到半年时间,武汉大街小巷一下冒出几百家烧饼店;与此同时,最初每天3000多张烧饼的销量也逐渐远去。

随之而来的就是混水摸鱼发“掉渣儿”财的人一哄而上。什么掉渣渣、掉掉渣、土掉渣、掉渣王、土家掉渣等等,总之,凡是与“掉渣”有关的词似乎都能与财富划上等号。有挂招牌卖掉渣烧饼的,有收加盟费、招加盟商的,甚至还有超低价处理掉渣配方的。

各大网店上以上千元、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价格公开叫卖土家烧饼的配方、设备材料供货商名录、店头设计标准等系列文件资料,这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得不令“土家烧饼”走向灭亡。

从2005年中期到2006年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湖北恩施土家族风味的创意就由于众多李鬼的纷纷杀入而最终宣告失败。遭遇一窝蜂投资的掉渣烧饼,快速从诞生到鼎盛,再到各式烧饼“百家争鸣”,最后戛然而止,偃旗息鼓,不久悄然退市。

投资上的“一窝蜂”效应带给掉渣烧饼的最后结果就是:大家谁都没得做。掉渣烧饼如昙花一现,随风而逝。不过随风逝去的不只是掉渣烧饼的品牌和销量,还有众多跟风投资者的资金、心血和美好的赚钱愿望。

这不禁让人想起数年前的呼拉圈热潮。当年不论男女老幼,人手一个,不论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连买酱油的小店都在卖呼拉圈。俨然一股全中国人民转起来的势头,当然早期的投资者利润丰厚赚了不少。但是随后投资者一哄而上,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最后不得不纷纷退败。

这说明如果市场需求的改变速度,快过了投资者的应对能力,会带来很糟糕的结局,轻者产品滞销,重者工厂倒闭,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所以奉劝急切致富的投资者,当你面对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产品时,千万不要盲目追风,一哄而上。

在家庭理财投资上,盲目跟风心理也要不得。千万不要看别的投资者赚到钱了,就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投资。但是,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古董投资来说,许多人都没搞清楚关于古董的基本知识,就盲目去“淘宝”,结果花了很多钱,买了大量不值钱的所谓古董。

从某种程度来讲,并没有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投资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冷静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才是上策。如果只单单看某人投资什么理财工具赚了大钱,于是也跟着投资,就有可能做出“捉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

艺术品投资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市场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到了国外还可以继续突破纪录;数千万元一幅画的价格已成家常便饭;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艺术家,一夜之间即成大师;随之,加上伪“专家”推荐,某类画价将会翻一翻甚至将会翻两番。

于是追涨的收藏者,趋之若鹜,各方资本纷纷加入。有媒体报道,前一时期准备投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海外资本单位以亿计量。

投资者只要稍稍留意,就不难看到,近些年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回报率之高,令人跌破眼镜:2004年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以187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6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成交价仅为396万元,8年时间增值4倍;2004年,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209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309万元成交,5年的时间增值近7倍;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65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132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2倍;2004年,陈洪绶的《花鸟图册》以286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时以209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3倍;2005年,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卷》以2750万元成交,在2003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506万元成交,两年时间增值5倍。

望着这令人眩目的数字,许多当年没有投资艺术品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大有倾家荡产买后悔药之势。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但凡投资市场红火的时候,也是风险激增的时候。艺术品市场除了其艺术含量以外,与基金、股票、不动产等一样,也是一个投资市场。是投资,就有风险和回报。如果当某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50%,风险就会骤然增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局者之所以迷,主要是贪婪在作怪。当贪婪作怪时,就忘记了应有的恐惧和堤防心。不仅投资如此,做人也如此。但凡上过骗子当的,或是经济犯罪的,基本上都是由于起了贪心,被别人所利用。

当然这里所说的避免盲目跟风,并不是说所有的跟风都不对,都不好。如果投资者能端正投资理财心态,解决好“何时跟”与“跟到何时”两个问题,跟风就会变成另一种状况。

前几年,小刘几乎尝试过所有的投资方式。饱经风雨的他,认为在理财工具选择上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他买过股票,买过国债,还买过黄金、炒过欧元。

小刘认为自己不是投资专家,对市场没有长远的透视,不是能够最先发现市场机遇的投资者,因此,有自知之明的小刘,每次走的都是“跟风”路线,但他是耳聪目明的跟风者,只要一看到周围有人赚了钱,就迅速跟进;而且,每次操作,都能凭着快进快出小赚一笔,虽然跟投资高手比起来不值得一提,但是时间久了,利润率还是挺不错的。

因此,笔者认为最好不要跟风,但是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另辟蹊径的投资头脑,那就像小刘一样跟风:第一,把准时机快速进入;第二,冷静思考,不要贪心;及时收手,见好就收,这样才不至于被“套牢”;第三,是比其他投资者对信息的把握要提前,多注意与投资擅长者沟通,因为这些人整天都泡在市场里,嗅觉异常灵敏。

仔细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盲目跟风、祛除心中的贪欲、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透支自己的经济等,这些都是理财投资的好习惯,学会用这些好习惯,投资者就已经赚到了一半。

聪明的投资者冷静面对“一窝蜂”效应

在投资理财中,其实“一窝蜂”效应的本质就是"赚钱"效应。在新项目刚刚起步时,大家都看不到其回报率,很少有人大量投资;那些成熟的投资项目,由于大家已经看到了其高额的回报,所以容易趋之若鹜,走“一窝蜂”的投资路线。

这些走“一窝蜂”路线的投资者,大多数是跟风而来,很少是想做长线投资的,大多数是打算赚快钱。事实上,这些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很少能赚到大钱。

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之后,在杂志上看到生产塑料花的信息,觉得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会很有前景。于是决定生产塑料花,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人做此生意,所以当时生产的塑料花利润非常丰厚。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但是后来有很多投资者被塑料花的巨大利润空间所吸引,于是效仿“长江塑料厂”纷纷做起了塑料花,可是市场竞争激烈了,利润越来越低。

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在香港房地产暴跌之时,李嘉诚逆势而行,在人们“一窝蜂”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李嘉诚拒绝跟风卖房,而是认准形式,大胆收购大量地皮和旧楼。他认为香港工商业的前景是好的,香港是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

果然,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股神”巴菲特也是不喜欢盲目跟风的,面对投资,面对利润诱惑,巴菲特从来都是冷静面对。他总是喜欢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

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在1968年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可是当股市一片凯歌,投资者“一窝蜂”入市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第二年,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随后四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此时,唯恐避之不及的投资者们又一窝蜂似的撤出股市,这更加剧了股市的下挫。

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于是在众多投资者撤出股市的时候,巴菲特再一次作出了不同众人的举动,大举购进。

到了2000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大幅上涨,人们纷纷倾囊投资。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

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投资者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股神”巴菲特不盲目跟风的借口。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够巧妙应对“一窝蜂”效应,就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带来大收益。

商品投资——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新项目投资—--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投资项目,大家往往都持有观望态度,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枪打出头鸟,于是饱受中国保守式教育的人们都不太愿意做这种出头鸟。

可是在投资中,要想获胜,就必须能够克服人性弱点,学会理性判断分析,认清市场发展方向和趋势,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者要学会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投资市场总在恐惧与贪婪之间徘徊,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可以永远贪婪地享受投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应该学会在平稳中看到风险,在风险中贪婪的看到收益,正如美国股市1929年的崩溃是以投资者后期获取数十倍的收益作为回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