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99

第99章 裴松之为史作注,永垂不朽

裴松之(372—451)南朝史学家。字世期。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初仕晋,拜殿中将军。入宋,征为国子博士。后任中书侍郎。奉诏注《三国志》,开创注史新例,宋文帝赞日“此为不朽”。子裴驷亦以注史著称,有《史记集解》。

毛泽东爱读《三国志》,也爱读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文,即“裴注”。他予裴松之注以很高的评价。

195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届七中全会上说:颜师古注《前汉书》,李贤注《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就是尽量使你了解,而且反反复复。1960年初,他在读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以后说:“为了搞经济学,要参考一下古代人怎样搞学问。像《史记》这样的文章和后来人对它的注释,都很严格、准确。裴松之注《三国志》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在此前后他在读《后汉书·光武帝纪》时,于天头写了一则批语说:“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欤?譬如积薪,后来居上。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29—130页)

李贤,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章怀太子,他主持的《后汉书注》,翔实丰富,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是传世的不朽著作。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裴松之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于元嘉六年完成,注文竟有三十余万字,略少于原著。他查阅了魏晋时期一百四十二家史籍,参考了二百余种文献,对《三国志》进行了补充缺漏、疏其详略、考信纠误式的全方位注释。这大大地充实了陈寿《三国志》,毛泽东对此颇为满意。据现见他为《三国志》写的各传眉批,很多就是为裴注文字所作的,如《武帝纪》所引袁宏《汉纪》载汉帝诏,眉批:“此等语竟被利用”;所引《献帝传》载禅代众事诸奏章,眉批:“尧幽囚,舜野死”;《刘表传》所引司马彪《战略》记有诱杀宗贼(地方豪强),眉批:“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全琮传》所引《江表传》载全琮密表,眉批:“都是废话”,等等。(同上,第140、141、162页)

《三国志》裴注所引用的魏晋时人所著史书,除极少数如《华阳国志》有完本,大多都已失传。此中所引很多有为毛泽东感兴趣的内容,如《吕蒙传》所引《江表传》孙权劝吕蒙、蒋钦读书的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