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1846700000022

第22章 “画霸”毕加索(1)

一生专注于女人的身体,他爱她们,画她们

“毕加索需要一个缪斯,一个能启发他灵感的女人,一个在他的生活里走来走去的生命。正是这个人的存在,使他找到了色彩的和谐、光与影的对比以及线条和符号等等一切自然的魔力,并以此来展现身体和灵魂的联系。也正是这些联系,促使毕加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创新。”

天才的“画霸”

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年),生于西班牙马拉加,卒于法国木甘。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立体派)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毕加索是西班牙南部小镇人,7岁(一说4岁)在父亲指导下画画,8岁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4岁进入巴塞罗那隆哈美术学校(其父在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1个月时间完成,他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15岁时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罗那美术与工业展;16岁进入西班牙最高美术学府——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一些大师的作品,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19岁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但观众反应平平,后与友人首次前往巴黎,居住蒙马特区,此后长期生活与工作在巴黎和法国;20岁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毕加索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在他一生中,从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20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他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过。

毕加索是个一生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第一时期是“蓝色”,第二时期是“玫瑰红”,第三时期是“黑人”,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分成分解和综合2种形式),第五时期是“新古典主义”,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最后是“抽象主义”。

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他的才能在于,在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绘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他曾经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1937年4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1952年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熟悉的名作。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某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个画家之首。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他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大概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画家里最长寿的——92岁,作品最多的——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说他是“画霸”,实在名副其实(有人甚至称他是“一头西班牙斗牛”)。

毕加索一生勤奋刻苦,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是“画,再画”。他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到朋友家作客,有时竟画得满墙都是。他习惯于夜间通宵工作,为画好一幅画,几次、10几次易稿,同一主题的画有时连画几十幅。毕加索为他的画奋斗了一生,直到逝世当天还作画到凌晨3点。

对毕加索的一生,世人的评价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那是因为,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被称为“风月场的老手”,以及其他许多性格、为人上的缺点。他的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坐在安乐椅中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探索,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

毕加索的女人无数,他13岁那年就爱上一名少女,并有了性的体验。他先后结婚2次(欧嘉、杰奎琳),与他同居的情妇至少有6个(费尔南德、艾娃、玛丽、多拉、方斯华姿、吉纳维夫),她们为他生了至少4个儿女。(他甚至还有多个同性伴侣。)他爱女人,爱她们的身体,爱她们身体上的特点。他的一双炯炯有光的黑眼睛,愣愣地盯着女人的特点,在他画笔下表现得纤毫毕露。

毕加索一生的创作,无不是在异性给予的灵感中进行。似乎一旦得到女性的溺爱,他就能把自己的潜能奇妙地通过绘画发挥出来。女人是他艺术祭台上的牺牲品,也是他艺术创造的源泉。

毕加索一生都受性的诱惑,他在作品与生活中都全身心地享受性的乐趣。据艺术评论家让·克莱尔说:“毕加索每次换个女人,也是每次换个标准、换个视觉,因为他要全部占有女人,直至她的视觉;这时他自己也换了个人。”如果狄德罗知道了,会说这是极佳的心理临床学。

他创作了大量关于接吻、拥抱、交媾、兽性、男女生殖器、暴露癖或狂欢题材的画。在过去的几年里,毕加索色情艺术巡回展曾登陆过许多国家(据说最初只有巴黎、蒙特利尔、巴塞罗那愿意接受)。他的带有色情场面的作品,大多色彩纵容而笔法挥洒,在造型上给人很丰富的想象余地。

但是也有人说,毕加索“谁都不爱,除了自己和绘画”。

1904年(23岁),毕加索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

1912年(31岁),毕加索与费尔南德分手。

1933年(52岁),费尔南德出版回忆录。

在巴黎蒙马特山斜坡上有一个小广场,其旁边很久以来就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小楼房。在这座小楼里,曾住过像高更这样的艺术巨人,以及一大批最终未能成名的画家、作家、诗人。这座建筑物很像塞纳河上妇女们曾经用来洗衣物的那种船,所以被人形象地称作“洗衣船”。这就是毕加索的栖身地——拉维南路13号。自此毕加索在这里开始他在法国的定居,并连续住了5年。

“洗衣船”只有底层一个水龙头。毕加索在挥笔创作的间歇,常常注意到一位褐发碧眼、正当芳华的美貌法国姑娘在提水。他几次想找机会与她接近都没成功。他私下通过邻居打听到,这位美女模特名叫费尔南德。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个飘雨的日子,就像一只翩翩飞来的燕子,毕加索把她带进自己画室。

走进毕加索房间,费尔南德吃惊地发现,这里简直是个杂乱的仓库:靠墙零放着许许多多蓝色的绘画;还有一幅刚刚完成的铜版画,画中一对夫妻正坐在桌旁吃饭,桌上放着一个酒瓶、一个空杯子、一个空盘子和一块面包,丈夫歉意地把头扭向一边,但一只手仍搂着妻子的肩膀。费尔南德看着这对艰难度日、患难与共的夫妻,心中有无限感慨。这时,毕加索也将手搭在她的肩上,托起她的下巴,俯下头去……毕加索堕入了情网。事实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挚关系的开始。而她——费尔南德走入了毕加索的世界,成为他的第一任正式情人。

和费尔南德在一起,毕加索长成为一个成熟男人,再也不是那种只知在妓院追逐女人和只想着自己的轻浮少年,他不再需要频频光顾红灯区了。毕加索给她画了几幅肖像画。年轻的他们在一起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纵酒狂欢、恶作剧、吸食鸦片……虽然生活贫困,但毕加索的画风却变得日益明快,他的创作由阴冷的蓝色时期进入热烈的粉红色时期。

1908年毕加索为费尔南德画了立体派肖像《坐在椅中、手持扇子的女人》。翌年他们在一起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愉快,他们之间愈来愈疏远。费尔南德试图重新唤醒他的兴趣和往日热情,开始做一些不固定的家务事。但是,她在毕加索身上所唤醒的却是他偶尔爆发的怒火。秋天,毕加索和费尔南德终于搬离“洗衣船”的陋室,他们带着饲养多年的猫,住进克里希大街11号一间宽敞明亮、兼作画室的公寓。

1911年(30岁),毕加索邂逅艾娃·谷维。

1915年(34岁),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那年,毕加索在巴黎克里希大街附近艾尔米塔什啤酒店认识了一位美貌、苗条的女子玛塞尔·汉伯特(即艾娃)。她的丈夫也是一名画家,叫马西库。马西库为了绘画整天废寝忘食,常使玛塞尔感到孤独和冷清。毕加索被她的温柔恬静所吸引,他内心炽热的火焰也点燃了她的热情。不久,他们便各自背着自己的爱人,一块到郊区亚威农谈情说爱,游山玩水。毕加索又一次堕入情网。

而费尔南德无法忍受毕加索移情别恋,就同一位未来主义画家私奔了。自此,毕加索与费尔南德长达9年的同居生活结束。

毕加索与玛塞尔干脆搬到农庄同居。他爱她,并亲切地称她艾娃。艾娃在毕加索的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位置,他常在自己作品上签以“我爱艾娃”、“我的朱丽叶·艾娃”等字样。春天一到,他俩就避开众人,到法国南部乌韦兹河畔的索尔格镇,租下一座外观简陋、唤作“风铃”的小庄园。艾娃给毕加索带来了新的安定和秩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毕加索也结束了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生活。秋天,他和艾娃搬到塞纳河左岸的蒙帕尔纳斯区。“洗衣船”和克里希大街那种贫穷却狂放的岁月正式告一段落。翌年12月14日艾娃病逝,毕加索悲痛欲绝。情人的去世、战争爆发造成朋友们的失散,使他深深陷入孤苦之中。

1917年(36岁),毕加索认识舞者欧嘉·科赫洛娃,并因此与芭蕾舞界有接触。

1918年(37岁),毕加索与欧嘉结婚。

1921年(40岁),毕加索与欧嘉的长子保罗出世。

1925年(44岁),毕加索创作《三舞女》,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

1929年(48岁),毕加索创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与欧嘉姻婚危机。

1935年(54岁),6月毕加索与欧嘉及保罗分居。

1955年(74岁),欧嘉逝世。

那年,毕加索受芭蕾舞导演科克托的邀请来到意大利罗马,观看他编导的《游行》。其中,一位容貌姣好、眼睛里总有一丝高贵的忧郁的芭蕾舞女演员引起了毕加索的注意,使他忘却了艾娃,重新燃烧起炽热的情火。欧嘉是俄国一位上校的女儿,从小喜欢芭蕾舞,但成功之门却久久不向她开启。欧嘉的异国风采,使她成为毕加索眼中迷人的尤物,成为他一见倾心的恋人。而欧嘉则是想通过成为毕加索的妻子,以攀上她所渴望的社会地位。

当舞团离开巴塞罗那转往南美洲演出前,欧嘉决定随毕加索留下。此年秋天他们返回巴黎。欧嘉的法语流利,却爱听毕加索用浓厚西腔的法文叙述各种荒诞传奇。次年7月12日,毕加索与欧嘉在巴黎一座东正教教堂举行了一个俄国式的婚礼。婚后不久,他们搬进拉博埃西路一栋豪华的双层公寓,地处巴黎上流社会的第八区。居住环境再次更新,生活方式亦随之转变。

欧嘉将住家装潢得美仑美奂,摆设许多沙发和长椅以接待宾客。画室在二楼,依旧任意摆满毕加索的各类宝物,及新近收藏的卢梭、马蒂斯、塞尚、雷诺阿等人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