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中)
1866000000008

第8章 《红楼梦》风俗之谜

曹雪芹是汉人,又属旗人。大约在天命六年(1621)。其祖先入“正白旗包衣”;编入八旗。清初满人入关.汉人不得不接受部分满族的风俗习惯,满族也学习汉族文化,经过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曹雪芹生活在康熙、乾隆年间,上距清人入关已近百年,《红楼梦》中的风俗究竟是满是汉呢,是北还是南呢?

《红楼梦》中的男性着满装吗

作者自述《红楼梦》只为黄粱一梦,“无朝代年纪可考”,为了抹去时代痕迹,作者对涉及装饰均用虚化的描写方法。明清易代,男性服装变化极大,尤其是士大夫的服饰打扮有较大区别,除剃头梳辫外,一律穿窄袖袍子。而普通百姓服装则与明代多有类似之处,如清初所刻《康熙耕织图》,田间劳作的百姓的装束仍与明末相同,只有头顶梳髻,不戴帽不覆巾网。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六月颁布雉发令,规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十天之内所有男人剃去前额一圈长发,编成长辫。许多遗民不堪忍受,纷纷削发为僧。《红楼梦》有意回避描写男性发饰,贾宝玉出场经常戴冠,只有第二十回,写湘云替宝玉梳发,“只将四周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非满非汉。

《红楼梦》中的男性装束,多类似于戏台打扮,如贾宝玉戴的“束发嵌宝紫金冠”,以及北静王“头上戴着净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就是生活中绝对不会出现的装束,明清时也只有戏台上才会出现,是为突出其身份的戏剧化描写。宝玉有时会着清代服装,如第十九回贾宝玉偷跑去袭人家,身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鼠排穗褂”,便是清代的标准官服,一袍一褂的瘦袖袍和貂褂,大红金蟒则是作者戏剧化的描写,生活中蟒衣绝对不能乱穿,违制将被处以重刑。贾府有官职的男子正式场合需要着官服时,作者往往一笔略过,因为明清官服相差很大。清代官服内为瘦袖袍,外套对襟褂,长袍一般两百或四面开楔,便于行走、骑马,代表官位的补子钉在外褂上,头上红缨帽,顶戴花翎;明代则是圆领官袍,补子钉在圆领官袍外,头戴乌纱帽,腰系玉带,脚登皂鞋。

《红楼梦》中的女姓如何装束

与男性装束的大变动不同,汉族女性基本沿袭明代装束,反而有的旗人妇女为求美观改着汉装。在《雍正行乐图》中,画有四位妃子,两人汉装着裙,发式是明代流行的发髻,另两人长袍及地,已具后世旗袍雏形。又据清初画册《故宫珍百美图》,南方一般中层妇女的家常装饰与晚明并无区别,虽然花饰图样日见翻新,首饰、钮扣等小有变化,其余大体照旧。

《红楼梦》中对女性装束的具体描绘多为汉装,反映出满汉女性在装束上的趋同。如凤姐出场时,“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是典型的汉装,红楼诸小姐不仅着汉装,而且是南方繁华的苏州、扬州一带的习惯装扮。

旗人妇女不缠足,穿花盆底鞋,而汉族妇女必定缠足。缠足始于南唐,尚属个人行为,宋代逐渐风行社会,明清时期已成普遍现象,社会通行的审美趋势,文人更是趋之若鹜,方绚《香莲藻品》等小品文对三寸金莲玩赏再三,有如病态。连入关的旗人也在世风感染之下,纷纷效法这一陋习,虽然顺治、康熙、乾隆三帝都曾下令禁止裹足,却难以实现。《红楼梦》十二金钗有没有裹小脚,不得而知。作者避免写女性之足,涉及之处不多,如写傻大姐“两只大脚作活简捷爽利”,又如贾母首次见到尤二姐,命鸳鸯揭起尤二姐的裙子,夸奖“倒是个齐全孩子”,可见脚是衡量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一定是缠足。启功先生的《读(红楼梦)札记》认为红楼女子缠足,因为第六十二回写香菱:“连小衣、膝裤、鞋面都要弄上泥水了。”小衣是裤子,也称中衣,膝裤又称裤腿,是缠足妇女在小胫上系的一种饰物,是缠足所特有的。脂本第七十回写晴雯穿红睡鞋,也是缠足女子就寝时才会有的装束。尤三姐似乎也是小脚,脂本第六十五回写她“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但是,下雪天,红楼诸小姐脚登羊皮、鹿皮小靴,无疑是满族妇女装扮。总之,曹雪芹有意模糊书中妇女之足,写得亦满亦汉,亦大亦小,反映了曹雪芹受满汉两种文化的薰陶。

《红楼梦》竭力描绘女性的能力,这也是满人风俗的反映,汉族绝不把能干的妇女当作榜样,而旗人妇女料理家务很干练,家里一切由老太太、姑奶奶当家作主,如风姐当家、探春理家,生动地反映了旗人的这一风俗。

《红楼梦》为什么没有南方名茶龙井、碧螺春

品茶是文人雅事,明人小品文屡屡提及品茶,要求色清,味淡而醇厚,以南方绿茶为主,风气所及,北京宫廷也以品茶为雅。明代有名的是六安茶、宜兴茶、虎丘茶等,龙井茶还没有闻名,碧螺春则到康熙南巡时才起此雅名。

《红楼梦》也多次写到品茶,但茶的种类不同,有暹罗国的贡茶,安徽六安茶、普洱茶、枫露茶等等。六安茶是安徽出产的有名绿茶,味略苦,贾母不爱喝。其他都是红茶,或花茶,与明人的偏爱绿茶显然不同。如第八回贾宝玉在薛姨妈家饭后略有酒意,“酽酽地喝了几碗茶”,以茶醒酒,完全不在“品”。宝玉说的好茶“枫露茶”,泡三四道后才出味,显然是发酵茶,而不是清淡的绿茶。《红楼梦》中妙玉是苏州人,懂得品茶。她请贾母喝的“老君眉”是上品红茶,宝玉、黛玉、宝钗喝的茶,讲究茶具的古色古香,用旧年雪水沏成,“轻浮无比”,应是绿茶。刘姥姥喝完妙玉的茶,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虽引得贾府之人哄堂大笑,但恐怕代表了大多数北方人对茶的要求。

北方人爱喝“香片”,即茉莉花茶,用茉莉花薰绿茶,浓香无比,酒足饭饱之后冲上一壶,既可解渴,又可去油腻。清末满族人震钧《天咫偶闻》写北京人的喝茶喜好:“大抵京师士夫,无知茶者,故茶肆亦鲜措意于此。而都中茶皆以末丽(茉莉)杂之,茶复极恶。南中龙井,绝不至京,亦无嗜之者。”花茶之外,红茶、普洱茶也为北方人所喜好。满族起于关外,以游牧为主,多肉食,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消化。另外,北方不产茶,绿茶经长途运输,色香味难以保留,北方的硬水也不适合沏绿茶。所以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也遵从这一北方习俗,以喝浓郁的花茶、红茶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