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大书生
18701600000010

第10章 覆水难收

新市街果然是新市街,什么都是新的,行人如织,高楼林立,一个接一个的精美靓丽的广告牌从眼前晃过,服装店,大超市,理发店,一个个店铺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像是县城般热闹喧哗,这与在学校时的安静环境大相径庭。

郑小越对这一切既熟悉又陌生,这个新市街上演了一幕幕的繁华与萧条,不断有人开新店,也不断有人关旧店,新市街上的富人,穷人,农民,工人,商人,学生,过客,甚至乞丐,小偷与地痞无赖,都能在这个街上共存,新市街俨然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郑小越突然想起来,爷爷根本不在新市街,已经搬到老市街上了。他心里暗暗埋怨自己,于是调整行进路线往回走,当看到自己两手空空时,他才想起来要给爷爷买些礼品带去,于是他拿手里的零钱,到了一家大超市,给爷爷买了一箱纯牛奶。

望着那些面带笑容的营业员,郑小越想起爷爷也曾在这个大街上,也曾笑容满面地经营着自己的店面,而今却不得不退隐到老市街,心里不禁一阵阵酸楚,于是他加快了步伐,转向了老市街。

老市街就这么自然地展现在了郑小越眼前,老市街像一个看淡了凡尘的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青阳镇上,默默地见证着青阳镇的过往与沧桑。

老市街的房屋是明清的建筑风格,但却不是现代的翻版建筑,而是青阳镇古时流传下来的原始风貌。这条街上显然没有那么多行人,更多的是本镇的土著居民,偶尔出现的商户零星地分布期间,但却并未破坏了老市街原有的风韵。

一块黑色的牌匾慢慢浮现,“善诊堂”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这三个字郑小越再熟悉不过了,望着眼前鎏金黑底的大字,郑小越感慨万千。

爷爷……郑小越默默地叫了一声爷爷,心里泛出一丝酸楚。

郑忠义此时正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在读书,他手里拿着是一本《黄帝内经》,这本书他已经精读了无数遍,虽此时年过花甲,但仍不忘初衷,誓要活到老读到老。

朦胧之中,忽听得耳边有人叫“爷爷”,莫不是自己的孙子来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自己的这个孙子了,七十二岁的郑忠义眼不花耳不聋,这一切都来源于他长久以来良好的生活习惯,行医将近六十年,也养成了眼明手快胆大心细的生活习惯,他听出这耳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无奈而又渴望。

于是,他放下放大镜,把书做了标记,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隔着一道青竹帘子,他见到来人果然是自己的孙子郑小越。

郑小越手里提着那箱纯牛奶,竹帘子被挑起,爷爷的脸庞浮现在他眼前。

他看到,爷爷原本并不高大的身材显得更加瘦弱了,头顶是稀薄的花白头发,爷爷并不是那种富态的人,干瘦的身材像是一把骨头,一阵风吹过,恐怕爷爷也难抵挡得住,爷爷捋着花白的胡须,神采奕然,双目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光泽,他笑眯眯地看着郑小越,点头赞赏道:“果然是小越来了,怎么样了?工作找好了?”

郑小越见了爷爷,兴奋地说道:“爷爷,工作的事暂时还没着落,今天正好有空,我来看看您。”说着,他随爷爷进了诊所。

诊所里里还是这般布局,迎门而放的是诺大的中药柜子,一格格抽屉里放着的是分类储藏的中草药,柜子最顶端摆满了瓶瓶罐罐,里面放的也是配置好的药材,柜子面前是一张红木案子,上面放着一个脉枕,在柜子右侧,则是爷爷的书柜,这个书柜比较精巧,中医古籍居多,药柜后面是生活区,爷爷一个人在这里做饭起居。

祖孙两人在前面的诊区坐下,这里摆放了两把老藤椅,病号来看病的时候待诊时可以在此休息,两把藤椅中间放了一个茶几,茶几上有个暖水壶,旁边放着几个纸杯子。

郑忠义拿起暖壶为郑小越倒茶,郑小越连忙起身,接过来暖水壶,先给爷爷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精瘦的郑忠义稳坐在藤椅上,眯着眼睛盯着郑小越:“感觉……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爷爷是说这杯茶呢,还是问自己的学业呢?看来肯定是问自己的学业的,于是郑小越躬身答道:“爷爷,我感觉还行,我觉得自己最起码能胜任诊所的工作。”

郑忠义表情立即变得严肃起来,皱眉不解道:“还行?什么叫还行?你是拉车上坡?力气将就点还行?还是挖树坑?大小可以误差还行?记住,不从医便罢,既然要从医,就要知道你手里握着的是条人命,这是要人命!什么叫还行?必须严谨,必须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你这孩子!还是年轻!”

冷不丁被爷爷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这是郑小越始料未及的,他变得严肃起来,要知道,爷爷轻易没发过这么大脾气,自己的这个态度显然惹怒了爷爷。

“把你的牛奶拿走,我不喝!”郑忠义愤然起身,要送客了。

“爷爷,您老别生气,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可是我在学校都已经学完备了,也学精通了,爷爷。”郑小越也起了身,想要争辩。

郑忠义拿起了手中的这杯茶,迟疑了一下,泼在了地上,侧目怒视道:“我问你,你能不能把这杯水重新收到杯子里?”

郑小越微微笑了,不好意思说道:“爷爷,这不是覆水难收么?”

郑忠义坐下了,杯子被他重新放在茶几上:“人不是商品,人是万物之灵,人死不能复生,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咱们就是要挽救这最宝贵的生命,病人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你,就是对你放心,对你最大的信任,咱们怎能不慎之又慎?就像这杯茶,一旦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你把病人耽误了,这命就没了,怎么后悔都来不及!你要警钟长鸣啊!”

郑忠义用指头摩挲着茶杯,继续说道:“当年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里面有云,说此书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你知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