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1871000000028

第28章 开启禅智点燃心灯(2)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外在的因缘都会让我们的心为之动乱,如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这就是我们的心。但其实很多时候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在觉性明朗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也清明了,便回归自我本性。

自证自悟,见心见性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慧能大师,慧能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慧能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慧能问:“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慧能又问:“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道:“感觉痛,又不痛。”

慧能也说道:“那我是也见,也不见。”

神会又问道:“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慧能说道:“我见,是因为常见自己的过错;我不见,是因为我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至于你不痛,那么你便像木石一样无知觉;如果痛,那么就像俗人一样会有怨愤之心。见与不见都是两种执著,而痛与不痛都是生灭的现象。你连自性都摸不清楚,居然还说什么无来无去。”

神会一听,大为惭愧。立刻向慧能行礼。

慧能谆谆教导道:“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你自己能够看到,你如果心迷不见,就请教大德高僧。你如果心悟见性,就依法修行。你执迷不悟,却来问我见与不见,我悟不能代替你悟,你悟也不能代替我悟。为什么不自证自悟,反问我见与不见?”

神会顿悟,再次向慧能禅师行礼上百次,求得饶恕,从而成为慧能最虔诚的信徒。

禅来缠去

参禅就是这样:不务外求,自心见证。悟则心即佛,不悟则无佛。如果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自证自悟,则最终能够获得人生智慧的真谛。这就是开悟的结果。而自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并且觉悟到这其实是一种固有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从内心的纠缠中解脱。你会突然间发现,一切都为之改变了。

无佛可求

义玄禅师非常推崇自然朴实的禅风。风和日丽的一天,义玄禅师和徒弟信步走出禅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义玄禅师看到徒弟手里拿着一卷佛经,随口说道:“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

徒弟一听,便把佛经装在袋子里,问师父道:“不看佛经,怎样求得佛法?”

义玄禅师边走边答:“无佛可求,无法可得。”

徒弟听了,紧逼着师父问道:“我跟师父参禅,该怎样用功呢?”

义玄禅师越走越快,说道:“佛法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用功处。”

禅来缠去

人本来清净,一开始就是佛,就是解脱人,这是本来面目。多思多虑的人不知道这个事实,或者虽然知道了这个道理却不能当下承当,他不在本来面目的真实体会中。一旦人明白了本来,一切都云开见日,再没有什么羁绊,大家都是无事人,在真实的面目里自在生活。在本来面目看来,修行也是不必要的,这时候如果谈修证、成佛、解脱,都是作茧自缚。

而世间人因不明自己本性,终日心外觅佛,心外求法,所以患得患失。《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记载:“灵训禅宗初参归宗,问:如何是佛?……宗曰:即汝便是。”每个人自己就是佛,问“如何是佛”就是向心外求佛。一个人如果念念不忘要成佛,那就不能自自然然的生活,而刻意有所求,这样反而成为成佛的障碍。正如《坛经》中说:“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

当下见道

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到翠峰山时,就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初见面时,翠峰禅师就问临济禅师道:“您从什么地方来?”

临济回答道:“从黄檗禅师处来。”

翠峰禅师听到黄檗禅师的名字,非常高兴,因此问道:“平常黄檗禅师如何教导学生呢?”

临济:“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黄檗禅师是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

翠峰:“什么都不言说,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如何参学?”

临济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字也无。”

翠峰:“能否举个例子?”

临济:“我是举不出例子的,因那是足迹所不能到达的境地,就如一箭射过西天。”

翠峰:“足迹不能到达,心念总可到达。”

临济:“如果一定要心念到达,那就有所偏差了。因为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有不到达的地方。”

翠峰:“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那我们如何见道呢?”

临济:“当下见道!”

禅来缠去

禅,机锋如电,稍一犹豫便错过去了,略一思索就不是了。所谓起心即错,动念即乖。禅,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缘灭绝。因为灭绝你我对待,灭绝时空限制,灭绝生死流转,那不是言语可教的,也不是足迹所到的,甚至也不是心念能想的。所以历代高明的法师、大师们在接引众生时往往用三心切断的方法,使其了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过去心去掉,把没有来的未来心挡住,就是现在心,当下即是。

禅,超越有与无,超越内与外,超越知与不知,但禅是无处不遍,无处不在的。正如诗云: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过桃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念心开

法达禅师七岁出家,遍览佛经,尤其爱读《法华经》。他最初参见六祖慧能时,自认所读佛经很多,颇自负,见了慧能也不施大礼。慧能告诉他,即使读了万部经,得其经意,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接着便问法达道:“你念《法华经》,以什么为宗?”

法达答道:“学人只知照经上的文字诵读,根性暗钝,哪知什么宗趣?”

慧能说道:“我不识字,你可把经念一遍,我便为你解说。”

于是,法达高声诵经。

当读到“譬喻品”时,慧能打断法达的诵读,说道:“停!这部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为宗,不管它说多种譬喻,都没有超出于此。什么样的因缘呢?经上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高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后来,法达经过慧能多方开示,终于大悟。

禅来缠去

六祖说,“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高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生命的本原只有自己才能够看到,而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让无名烦恼把智慧遮障了,所以佛的知见,不是别的,也不在外面,就是你自己,“汝今当信佛之知见者,只当自心,更无别佛”。佛就是自己用功,自己悟入的。迷悟的关键在于自己,迷也由你,悟也由你。自己心里光明也好,暗昧也好,全在自己一念之上,这一念就关系到你是开佛的知见还是塞佛的知见。

法达禅师初学迷执于文字,饱读佛教经典,却不明其意。这就是禅家经常所说的,纵然阅得一大藏教经意,而未能悟涅槃妙心,也是枉然。正如诗偈云:

禅非语文可阐扬,

祛除妄心能品尝,

人人心中皆有禅,

心外觅禅空自忙。

起疑才能有悟

有一个小和尚心中有疑问,始终找不到答案,于是决定去问老和尚。

小和尚说:“师父,咱们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一种虚静。那么,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为了什么?究竟还有什么属于我们呢?”

“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属于我们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这山那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又补充说,“当一个人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时,这世间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梦游四海、思度五岳,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企及的呢?”

小和尚就说:“那尘世间的人们不也拥有这些东西吗?”

“不,”老和尚说,“有钱的人,心中只拥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记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只关注权势……他们摄取、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这项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这时,玉兔东升、金乌西坠,山岚炊烟拂拂袅袅。小和尚观望着山水云月,终于舒心地笑了。

禅来缠去

中国佛法中的禅宗强调一个“疑”字,就是要你起疑,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怀疑中。没有成佛前处处是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佛法说有前生,你见过?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谁能证实?这些都是问题。禅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你说你有痛苦,那么,痛苦从哪里来?因为有我,你又是什么东西?肉体?肉体不是你。真正的我是心,心在哪里?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

“疑”字从哪儿提起呢?从一个“不明白”上提起: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讲话的是谁,不明白念佛的是谁,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我是……关于疑情,大师们留下了很多公案,公案虽然多,但终究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不明白”。这个“不明白”不是简单的“不明白一句话”。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才能来回地参究。一次想不明白,多想几次,还可以去问别人,这样你才能不断地进步,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僧从某地来,想见禅师问禅。

佛光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谁是禅师?”

有时,佛光禅师在吃饭时,侍者问:“禅师!你吃饭吃饱了吗?”

禅师也像茫然地问道:“谁在吃饭?”

一次,佛光禅师下田锄草,从早到晚,都没有休息一下,寺里大众见到他都慰问说:“禅师!你辛苦了!”

佛光禅师礼貌地答道:“谁在辛苦?”

“谁在辛苦?”“谁在吃饭?”“谁在经行?”“谁在说话?”佛光禅师经常忘了自己这样回答别人,也反问别人。

不少的禅者学人,因佛光禅师的话而寻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禅来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