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真的很有料
1889300000015

第15章 微教育(1)

赏识:比尔·盖茨的母亲玛丽·盖茨,为华盛顿大学出过一个问卷:你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什么?她的儿子,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人差,您总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比尔·盖茨得到的,是赏识。美国人说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总统,可如果缺少了赏识,孩子就会背离人生的幸福。

冠礼:有些学生喜欢玩冠礼。冠礼,是古时的成人之礼,行过成人礼后,你就不再是个孩子,而是成年人了。仪式的目的是促使年轻人产生责任意识。这一风俗仍然在日本保留,与我们的区别是,日本人的冠礼仪式并不刻意穿扮,而是要强调选举权,从这一天开始你就有了投票权,并凭此权利影响并改变你周边的世界。

岁月:年轻人务必要记住这样一件事,那些老气横秋、有气无力、退缩保守、不思进取的老家伙们,他们也曾经年轻过,更曾经如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满怀雄心壮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然而岁月消磨了他们的斗志,最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自己失败的命运,从此将自己视为一座横亘在年轻人面前的山梁,成为了让年轻人气恼的顽固势力。

代沟:清朝有个书生,拿文章请老师修改,老师大笔一挥,气壮山河,把文章批得一无是处。正改得开心,早有衙役破门而入,将老师拖入大牢,原来,学生拿来的文章,是皇帝写的……老师狂妄,毕竟是人之常情,学生狡诈,未免可怕。年轻人一旦与上代人争战,总是依附于权力,这才是我们无法摆脱权力阴影的肇因。

旧闻:1947年6月,湖南云麓中学三名学生夜归,途经警备司令部哨卡,哨兵喝问:口令!三生齐吼曰:老子!哨兵气愤,朝天开了三记空枪。三名学生悲愤,回到学校一吵,全校师生大怒,蜂拥而出,包围了哨所,缴了哨兵的械。警备司令部向学校低头认错,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招惹学生……历史如梦,往昔如此辉煌。

读书:读书是少数人的乐趣,许多人并不知道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还有人天生对文字麻木,没有感觉,让这种人读书,犹如让他们嚼木头,是非常不舒服的。但越是不读书的人,对书本越是挑剔。经常有人抱怨说,现在的书写得如何之差,但你或许不知道,就是这些最差的书,卖得远比世界名著更多——他不是在抱怨书差,而是寻找不读书的借口。

结构:凡是学术书,莫不是逻辑上环环紧扣,再生动的逻辑,也需要绞尽脑汁去琢磨,琢磨的人会觉得生动有趣,不喜欢琢磨只喜欢喊口号的人,就会敬而远之。

考试:国学大师黄侃,晚清年间考秀才,考完之后,就在考场闲逛,看到一名考生支起锅来煮鸭子,他在一边等着,等鸭子煮熟,上前一脚把老鸭汤踹翻。人家要揍他,他笑曰:你打吧,再打你也吃不成鸭子了……考举曾被说成最坏的考试制度,可是却可以煮老鸭汤,可以打架,其人性化可见一斑。

怀疑:如果只是想相信什么,是不需要读书的,如果你怀疑什么,那就需要去书里寻找答案了。

教育:日本现任明仁天皇,他小时候的老师,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爷们儿,每当小天皇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哐哐哐地拍他的后背。每当小天皇偷懒不想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冲着小天皇怒吼:您将来是要成为天皇的,现在不努力的话,将来可怎么办?

教育:1936年,蒋介石派陈布雷邀请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竺说:可以,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给多多的钱,二是你国民党不能进学校。陈布雷说:头一件事没问题,可以保障,至于第二条吗,你再考虑考虑。竺可桢考虑过后,仍然决定将国民党拒之于大学门外,学校不设国民党部。蒋介石对此表示屈服让步。

教育:蒋纬国说,父亲对他的教育,有两件事让他最为难忘:

一是父亲教他挂衣服时,要提着衣领挂起来,才不会没有头绪;二是父亲教他坐在凳子上时,一定要坐在中间,偏坐就会翻倒。头件事让他学会了提纲挈领,第二件事让他学会了把握要点——实际上,第二件事给他的教导是:人的思想观念,万万不能走偏。

教育:民国时代的大学,学生可以自由转系。比如说臧克家最初读的是外语系,可他只会摆弄方块汉字,哪搞得了那么复杂的字母?就要求转到国文系,从而成为了著名的诗人……学校不是军队,学生不是士兵,教育更不是管制,确定专业应该是在毕业前一两年的事情,未入校门专业已定,这种僵硬的模式应该改变了。

唐纳利:英国17岁少年,乱买彩票,误中200万英镑大奖,买房买车旅游买豪宅。统统玩过之后,顿时丧失了人生目标,搬家远走,避居人世,患上了抑郁症。他说:每个人以不同方式面对死亡,所有人终有一天会离开。29岁那年,他死于豪宅之中——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

圈套:我们被教育:要学习某人的某精神。当我们点头时,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凡提到精神一词,必然是由权力来定义精神的内涵外延,所以我们最终学到的,只是对权力的绝对服从。然而我们真正该学的,是具体人的具体事,好事未必有精神,坏事未必没精神,宁学没精神的好事,也莫学有精神的坏事。

美女:有人问林志玲:谁是台湾第一美女?林志玲抢答——我的妈妈!理由呢?林志玲解释:她柔情似水的眼里永远充满慈爱与温情,她豁达开阔的大智慧中永远绽放出女人的从容与优雅……点评:父母是我们生命中,唯求付出而不望回报的圣洁天使,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只是因为你沐浴在他们的关爱之中。

相人:曾国藩的相人之术,百不失一,最是灵验。那么他有何诀窍呢?没有诀窍,只有笨功夫。曾国藩有一本鉴人日记,每遇到人,就将其特征与判断书写于其上,例如,他在日记中写道:喻科癸,平江亲兵百长,年二十四,满面堆笑,可爱,矮而精明……智慧源于积累,记上三年日记,自然就养成一双识人的慧眼。

承传:进化论的观点,源自于达尔文的祖父拉斯漠斯,他认为:世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源自生命力很强的祖先。没人相信这个,达尔文当然也不信。可是当达尔文去南美洲的时候,他却可以在上帝造物和拉斯漠斯的观点之间选择……如果你脑子里没有正确的观念,也就看不到一个正确的世界。

自愚:清雍正年间,有个百姓的母亲病了,于是割下肝来给母亲吃,当地请求旌表,礼部官员认为这是愚昧之举,不应该旌表。

雍正批奏:1.旌表。2.礼部官员失职,把百姓弄傻了。3.以后再有这种事,直接杀掉,不再旌表……不怕别人愚弄我们,怕就怕自己愚弄自己。别人愚弄是一时的,自我愚弄是长期而持久的。

别了,司徒雷登:他生于杭州,说着杭州话长大,父亲虽然是一个美国人,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成年后他出任燕京大学校长,以完全是美国式的教育影响了一代人。抗战年间,司徒雷登从美国回来,问接他的人:我们教的学生,是否已经上街请愿。回答说:是。司徒雷登大喜,说:这才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先哲:梁启超认为,教育应该分为智育、情育和意育三部分。

智育教知识,目的是达到知者不惑。情育养完美的人格,目的是达到仁者不忧。意育是磨炼人的意志,目的是达到勇者不惧……现在想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知识、人格与勇气,所有这些应该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自己领悟了。

无助:真正赋予我们智慧的,是我们有意识的自我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来这些热爱学习的人,为他们提供一条上升的通道。

愤悱:教育无法改变才智,也无法影响到人的品德,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最大的痛苦,是那些亟须接受教育的人拒绝教育,如果你想施教,必须先让受教育者自己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七十二人愤了悱了。

早恋:有些家长为孩子的早恋而担忧,这大可不必,看看法国的国王路易十三吧,这孩子新婚之夜,不敢走进洞房,内侍和女官们言传身教,不起作用。后来国王的姐姐旺多姆出场,拉着她的丈夫亲自上床,让小国王在床下看……表演过后,姐姐告诉小国王,去,找你的皇后,就是这么个搞法,把小国王吓得号啕大哭。

自强: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与教育无关,如果我们不想沉沦,就必须不靠天,不靠地,不靠教育,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人生教育,如果这一步你没有做到,那么抱歉,你现在就得马上开始。

对抗:大观园的贾宝玉,得天独厚地拥有着最优越的教育资源,但最终他却成为了一个教育失败的典型,正是因为对他的教育失败,才引来了世人的无限同情。我们都不希望别人来教育我们,我们希望自己一如荒原中的野花,自由地生长。

毒害:一个青年询问苏格拉底,如何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青年带到海边,将他的头按入水中。苏格拉底问:沉入水中的时候,你最渴望什么?年轻人回答:呼吸。苏格拉底高叫道:没错,你必须像在水中追求呼吸一样,追求知识,否则你就会被愚昧淹死……此后不久,苏格拉底被处死,罪名是,毒害广大青少年。

教育家:胡适在考试的时候瞎考,当时的题目是《论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可是胡适根本不理题是怎么问的,竟然搞起考据来,把规矩两个字的来龙去脉考据了一番,评卷的老师一看:这死孩子,跑题了,给满分吧……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啊,他是依据学生的长处来打分,而不是挖空心思地非要把孩子塞进死框框里去。

奖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在一所教会学校任教,一个男学生和人打架,罗斯福问:为什么打架?学生答:那人欺负我妹妹。罗斯福听了大喜:打得好,奖励你一美元……居然真的掏出一美元,奖励给那名学生。校方对此目瞪口呆,当天就将罗斯福轰出了学校……唉,一个窝囊的国家,大概容忍不了这种血性的领导人吧?

宣言:1919年,蔡元培发表他著名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说: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于是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总之一句话,思想自由,民族才有希望。

家教:海上闻人杜月笙,在临死前,将别人写给他借钱的借据统统焚毁,说:不希望我杜月笙的后代,成为四处追账讨债的人。

评价:高锟曾出任香港大学校长,备受学生杯葛。有一次校庆,学生们突然拥上讲台,夺过话筒,哇哇哇乱说一气,还硬塞给高锟一个裹了避孕套的公仔,意思是说他高锟把学生都教傻了。还有学生发表公开信,说高锟出任校长以来,一事无成。高锟不争辩,不和孩子生气,离任3年后,拿下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