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1892600000048

第48章 后记

书在送去印刷之前,作为作者,总是会生出许多情愫,这其中,一是因为写书不易,其间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二是因为惴惴不安,唯恐书稿有太多缺陷,一旦出版,难以弥补。

因此,写一段文字,将本书出版的前因后果向读者做出交待,就势在必行。

其实,这本书,是作者关注、研究招商局十多年之后的第二本专著。

2007年,在招商局135周年华诞、“再造招商局”大功告成之际,招商局集团找到作者,希望能系统梳理招商局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史实,为招商局的变革做一次断代史式的纪录。这次合作的结果,最终化成了《再造招商局》一书,此书于2008年11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再造招商局》出版之后,得到了企业界人士、商学院专家及媒体同行的不少肯定,认为这本书在研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纪录当代中国公司“企业史”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这让本书作者、招商局集团以及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等参与者颇感欣慰。

其实,作为近代民族企业血脉仅存的一家,招商局集团对于自身的历史使命传承、企业文化建设一向重视有加,尤其是近年来,一直着力于系统地发掘、梳理、研究自身的历史,出版了大量图书。从这些图书中,人们不仅可以发现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难得一见的史料,还能感受到企业个体与民族整体之间休戚与共的命运关联,更能得到一些企业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规律性的启示。

为了迎接2012年招商局创立140周年,招商局计划出版一系列图书,梳理自身与中国不同产业经济(如“招商局与中国港行业”、“招商局与中国地产业”等)、不同城市地域(如“招商局与上海”、“招商局与重庆”等)的关系。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2009年秋,招商局集团再次找到本书作者,将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的写作任务,交到了作者手中。

作为长期关注招商局、关注民族企业发展案例的新闻工作者,作者自然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这是从某一个侧面研究民族企业近140年发展历史的不错的机会;但是,同样是因为只是新闻工作者而非专家学者,这样的任务又是具有挑战性的,要知道,时间跨度如此之长,涉及的人物和企业不胜枚举,专业知识上又必须达到一定水准,作者们并没有完成任务的充分把握。

庆幸的是,本书的参与者表现出了敬业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在本书的资料收集、采访与写作中,王玉德负责了其中的历史部分,即1872年至改革开放之初这一时段的写作内容,其间资料的浩繁可想而知;郑清主要负责写作改革开放至今的银行业、证券业部分,所参考的书籍、所采访的人物既广且丰;付玉主要负责写作改革开放至今期间保险业、基金业部分,资料的发掘、采访的范围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在时间跨度上也可以看出本书撰写的艰辛。从2009年秋天至今,本书的写作过程跨越了四个年头,这中间,是不停地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尽最大可能地采访历史当事人,之后是依据所掌握的资料修订写作提纲、求证其中的数据和故事,甚至在本书初稿成稿之后半年的2012年7月,作者们又一次对相关的9名人士进行了补充采访。

当然,如同《再造招商局》一书一样,本书也是招商局集团各位人士倾力相助的结果。

在本书的策划和成稿修订阶段,身为事务繁忙的企业高级管理者,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先生、招商局金融集团总经理洪小源先生给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没有他们,本书不会显现出现在较为理想的立意和结构;四年中,在常规的资料搜集、采访衔接、文稿修订等方面,招商局集团办公厅李亚东先生、招商局金融集团办公室林平先生,事无巨细地给予了最大可能的协助,没有他们,本书的出版可能会继续拖延;在采访方面,马蔚华先生、宫少林先生、杨鶤女士、兰奇先生、钟茂如女士等近20位人士,都给予了最大可能的配合,没有他们,本书所呈现出来的史实和视角可能不会如此鲜活。

因此,有必要在此向招商局内的上述诸位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出了招商局人的使命感、担当精神和专业精神。

还要特别鸣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先生。在本书开始写作之前,受招商局集团的邀请,吴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搜集整理了有关招商局与中国金融史的许多史料,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本书作者的消化吸收,已经成为本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必须要感谢的是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王留全先生、宣佳丽小姐、陶英琪小姐,他们延续了《再造招商局》的策划水准,给予了本书出版最有力的支持,承担了本书具体而烦琐的大量工作,同样值得每一位读者为之鼓掌。

无论如何,本书在经过诸多的琐碎与劳碌,在许多人的期待、纠结、协作之下,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对于书的内容,作为作者,自然希望读者能从中读到有益的知识并有所感悟,这是对本书参与者的劳动的最好安慰;同时,作为作者,自然也知道其中一定存在资料的片面、细节的疏忽和笔力的不足,我们期待着您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