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蜀汉大帝
18927800000089

第89章

兴平二年十月,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益州兵都在为关中的发展建设紧张忙碌着,尤其是刘阐,每日苦心孤诣的拜访寻找贤才,统筹规划士兵和百姓的花销支出,忙的焦头烂额。

两个月内,刘阐已收编招纳部队共计两万三千人,加上现有部队,共计五万。为了解决关中地区的粮食问题,迫不得已,刘阐将一纸书信送到了成都。

锦官城内,刘璋目瞪口呆的看着书信内容,半晌方才平静心情。儿子在外做的好大事业!自从刘阐击败长子刘循以来,刘璋就认为刘阐变了,可没想到变得如此生猛!

征战汉中,剿灭张鲁,现在居然占领了长安,简直是胆大包天!长安那可是三朝帝都,皇巢龙庭,川兵这么弱的战力居然攻下了长安,挫败了西凉铁骑!

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刘璋遮拦不住,毕竟刘阐是统帅大军擅自出征,视自己如无物,这一年来已经让刘璋在世家地主面前颜面扫地,他开始纵情酒色,白发也开始多了起来。

“小儿向我索要粮食,说关中民生艰难,你们说我是给也不给?”刘璋眉头紧皱,看向座下众官问道。

“主公。”王累是广汉什邡豪族,家有良田四万顷,在什邡县举足轻重,一直以来他就不看好刘阐,总感觉是在打压本土世族,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劝谏道:“少公子多次不听您的命令,违背三纲五常,理应使其受到惩罚,知错能改。因此不能给他粮食,助长气焰。”

从事杨洪闻言立即出列反驳:“王公宪此言差矣!少公子此次出征关中,胆敢袭取李傕后路,壮志可嘉。少公子为国为民,深明大义,乃是主公的骄傲,应当嘉奖安抚。”

杨洪为人严厉方正,有着极强的主权观念,小了说是州土观念,大了说就是国土观念。刘阐擅自出征,收复汉中,这让杨洪十分钦佩。

王累闻言瞪了后者一眼,心里开始问候起杨洪来。和王累家境不同,杨洪是犍为郡武阳县人氏,虽然也算得上世族,不过无法和王累这样的大族相比。

武阳处在偏远地带,靠近南中,因此犍为杨氏家产并不丰裕,土地和钱财更是没法和前者相比,家族为官者也很少,这也是刘璋如此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见刘璋神色犹豫,开始动摇想法,旁边的官吏黄权立刻出言劝谏。黄权字公衡,一个月前得到刘璋提拔重用,现任州中主簿,地位不小。

黄氏是巴西阆中豪族,同样有着田亩四万三千顷。重用黄权,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黄氏地主的支持,一方面黄权却是很有治政才能。

黄权拱手道:“主公,扬季休此言才是慌悖!少公子攻下汉中,可见川地百姓对主公歌功颂德?我倒是听到不少子民在颂扬少公子的功绩。现在少公子又不自量力,孤军深入,岂能长久?”

刘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摇了摇头:“公衡言之有理,这粮食倒是不能给这犬子。”

“主公!”旁边一名臣子急了,说道:“少公子安顿关中流民,拯救黎庶,宣扬主公一家鲁恭王刘氏的德行,这正是主公收拢天下人心,仁义广布天下的时候,请主公舍小利而顾大义,为天下百姓着想!”

众人扭头看去,只见此人容貌颇为成熟,看这样貌便是一名德才兼备之人,此人正是董和董幼宰,现任成都县令。

董和本是南郡枝江人,南郡江匪作乱之时,董和家族迁到益州蜀郡,得到刘焉厚待任用,董家也有不少能臣清关,因此董氏一族这两年也有成长的趋势,不过还是无法和本土世家相比,至少在田地上就差了一大截。

“董县令,你此话何意?难道是在说主公的眼光不够长远吗?”户曹从事费观此刻讥诮道。

和所有大臣相比,费氏家族在蜀郡现在是如日中天。事实上,费观本是江夏鄳县人,整个鄳县的人口中竟然有七成人是费氏宗族。

刘焉本是江夏竟陵人氏,世代与费氏交好,交情极深,因此刘焉入主益州后,费氏便为了安危着想,举家迁移到蜀郡,得到刘焉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扶植,一跃成了蜀郡最大家族,从此费家便以益州本土世家自居,而蔑视外来家族。

董和冷冷的看向费观一眼,充满了恶寒之色,说道:“我只是如实呈辞,少公子的确是在为主公远播仁义之名。”

校尉孙肇本来就看刘阐不顺眼,自从经历上次战败,更是对刘阐嫉恨参半,他也是本土家族,和费家、王家、黄家此刻为了共同的利益达成共识,出言道:“主公效仿高祖的方针休养生息,少公子偏偏要穷兵黩武,挥霍粮食物资,葬送生命,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劝学从事尹黙出列说道:“主公,依我看则不尽然。”

“哦?思潜请讲。”尹黙是梓潼涪县人,博学多识,年少时曾远游荆州,师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书,因此得到刘焉赏识。

“主公啊,少公子一向素有大志,从前他就熟读诗文,知书达理,现在更是继承了老主公的壮志,廓清寰宇,拯救苍生,主公应该感到自豪啊!方今大汉遭殃,生灵涂炭,主公想要复兴大汉,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公子恰恰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主公为何不能为公子解决后顾之忧呢?”

刘璋闻言面皮忍不住抽出一下,尹黙这家伙学识渊博,智商也高,这是在变相讽刺自己。

他说自己复兴大汉心有余而力不足,分明就是在指责自己贪图安逸。事实上刘璋根本就没打算开疆拓土,拯救苍生,他只想坐拥益州千里之地,颐养天年罢了,尹黙这番话正毫不留情的戳中他的尿点。

“不可!尹从事这是在助长少公子的野心,主公越是依他,公子就越是猖獗,甚至有可能拥兵自立,谁敢保证他占领三辅之后会不会割据一方?”

众人惊诧回首,说话之人正是从事张肃——张松的兄长!张任的族兄!

和其余世家相比,张家才是真正的本地世家,张家是蜀郡成都人,在江原县有十万良田,多的惊人,财富也是不小。相比于第一世家费氏,张氏可以排在第二!

众人诧异的是,张肃居然公开反对刘阐!要知道,他的弟弟张松可是刘阐的左膀右臂,族弟张任也是刘阐麾下大将,怎么唯独张肃痛恨少公子,总是唱反调呢?

“主公,占领三辅,可以种植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百姓……还能……”刘巴此刻站起身来急声进谏,却被刘璋挥手堵住了。

张肃最后一个发言,却十分犀利,几句话就直戳刘璋尿点,是啊,刘阐占领三辅,保不齐会拥兵自立,羽翼丰满,到时候就真的控制不住了!

想到这里,刘璋终于从多疑中挣扎出来,方才反复思考差点儿让他憋死,他大挥衣袖,厉声正色道:“都别吵了!我意已决,不会给犬子运送粮食,让他好自为之吧。”

说完狠狠一甩袖袍,走了出去,留下官吏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唉!”董和杨洪的人重重的叹了口气,看来这个刘璋的眼光根本不及老主公一半,这是仁人志士的悲哀,却使得世族地主窃喜。

费观将出言劝谏刘璋运粮的官吏一一扫视,不由得握紧了拳头。董和、刘巴、尹黙、杨洪,这四个人他都一一记下了,将来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

而董和等人则是愤愤的看向费观、黄权、王累、张肃、孙肇五人,心里暗骂:“败类!误主之贼!”

原本这些官员并无太多过节,可自从刘阐势大之后,便形成了两个鲜明的派别,一个是拥戴主公刘璋,反对刘阐,维护自己利益的本土世家。

另一个是拥戴少公子刘阐,劝谏刘璋,拥有雄心壮志,报国救民的仁人志士。两者相比,孰优孰劣,立见分晓。由此也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君子与小人。

“几位且莫先走!”见到大堂空空,董和等人要回府,杨洪立刻出言留住。三人便停下脚步,询问道:“季休有话要说吗?”

杨洪正色道:“诸君都是堂堂君子,仁人志士,我敬佩刘公子的为人,相信诸君也一样。目今天子受辱,君臣蒙羞,百姓流散,少公子只身犯险,拯救苍生。某人不才,打算为少公子献上肱股之力。”

“季休不妨之言,我们都是同僚为官,有什么不可说的?”刘巴手抚胡须正色道。

“好,那我便直说了。”杨洪目露精芒,神色凛然道:“主公不给公子粮食物资,我给!”

众人神色一怔,旋即被杨洪此言深深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