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杰(1201—1283),字仲梁,号止轩,原名之元,字善夫,济南长清(今山东)人。金朝末期,出仕隐居,不问世事,只与友人诗篇唱和往来。入元后,拒不受征,得到元好问赏识。有《善夫先生集》传世。今存小令一首,套数四套。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1]。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2]”。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3]。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4]。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幺拨[5]。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坐,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6]。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挨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注释】
[1]闹穰穰(rǎng):热闹的样子。
[3]团□(luán):环绕。
[2]妆哈:一作“妆合”,捧场、喝彩。
[4]直裰(duō):长袍。
[5]爨(cuàn):正式开演前的小段歌舞或滑稽表演。
[6]刬(chàn)地:平白无故地,一下子。
【解析】
题名六个字点明了人物、地点、事件,其中“不识”二字更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庄家人进城,并在勾栏观看演出时的所见所闻,制造出一种陌生化、戏谑化的喜剧效果,使整支套曲充满了深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