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问琴音:“你到省城闯荡,究竟学到了什么?”
不知是对饭馆生活的怀念,还是对陈来试水个体经营的膜拜,抑或是对林前提问的即兴思考,琴音随意地答道:“开个饭店。”
林前嘲讽道:“哦,开个饭店这样的事,到处都有,还要到省城去学呀?”
琴音没有回答,陷入了沉思。她想,何不真的开个饭店呢?一来可以为将来赚些学费,二来也可以暂时有一个清静之所,在开店的同时复习功课。琴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马上让林前帮忙找地方,想开店铺。
林前说,“公社集市的一角就有一间,原先是药材铺,后来不知怎么的,就空置了。你如果要开饭店,那里可以。”
“位置不行”,琴音说道:“我还要一边卖粥一边学习呢,太热闹的地方可不行。”
经琴音这么一提醒,林前思路大开:“哦,对,往县城的半路上,有一间山寮,改造一下即可,能住宿,又安静又能复习功课。”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林前当然负责去联系山寮的主人。离开小山村的时候,林前偷偷地在心里骂道:“做生意还挑偏僻地方,有病!折腾!”
琴音则在盘算着,开个饭店要是像陈来那么忙可不行,会浪费很多时间。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卖简单一点的东西。山里人不像省城那么讲究,干脆就开一家蕃薯稀粥店吧。琴音记得自己第一次到陈来饭馆的时候,点的就是蕃薯稀粥,陈来一听便知道她是农村来的。
对,就开蕃薯稀粥店。家里虽然还没有突破温饱线,但屋子里有一小堆蕃薯,至于米,托林前买一些或者弄一点,煲稀粥。再将家里那小坛咸菜弄去做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林前用自己的名义办理了开张饭店的手续。而琴音也与琴奶奶、琴母商量好了开店的事,琴奶奶和琴母都以为琴音放弃高考、专心做生意了,十分高兴,将家里省吃俭用剩下的蕃薯、咸菜都让林前帮忙运到了店里。
饭店顺利地开张了。琴音也悄悄地将复习材料运到了饭店。
饭店内、外各放置两张八仙桌,一下子可以容纳三十二人喝粥。饭店之外的草坪上,架起一个炉子,放些干柴烧火。琴音暗暗地打算,每餐只煮一锅粥,卖完就算,再除去洗碗、搞卫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
饭店开张的第一天生意就很好。琴音用大铝锅精心煮了一大锅蕃薯稀粥,洗干净咸菜,切成薄片。路过的行人都十分喜欢,两毛钱一碗蕃薯稀粥,一毛钱一小碟子咸菜,价格便宜。在这里吃过都说好,比在县城和其他地方的饭馆要实惠。
一天下来,琴音悄悄地计算了一下,营业额竟然有十八元之多。再想想当时供销社陈姨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三十元,琴音喜出望外,她为自己的这个行当十分满意和自豪,既能赚钱,又能学习,两不误。
琴音开饭店的地方位于通往县城的路边,平时除了早上和傍晚两个高峰期,店前的行人和自行车铃声,其他时间段除了来喝粥的人外,基本上是清静的。又由于琴音每餐只煮一大锅蕃薯稀粥,卖完即止,所以每餐真正用于经营的时间并不多。琴音可以利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很多。
像琴奶奶那样的老人家,最能唤起琴音的同情。饭店开张还没几天的一个中午,琴音猛然发现两个穿着蓝色大帕衫,柱着拐杖,背还有点驼的老年妇女在路上慢慢腾腾地往县城方向走去。
琴音眯眼看了一眼天上的烈日,脑海里浮现出奶奶的样子,立即跑上前去,扶着两名老妇人到店里歇息,免费提供蕃薯稀粥。两名老妇人高兴得笑眯眯的,不断夸奖琴音有菩萨心肠,将来会有好报的。
俩妇人一边喝粥,一边讲着哪个村哪个人孝顺老人,后来得了好报;哪个村哪个人做了坏事,后来得了恶报,不得善终。你一言,我一语的,尽是这些。琴音笑嘻嘻地给她们端上一碟子咸菜。
自从免费接待了那两名老年妇女后,到琴音的店里来喝粥的人越来越多,琴音每餐只煮一大锅粥根本就不够卖,常常老早便卖完了。
不是用餐时间,店里没有人。林前来看望琴音,建议琴音多煮些粥卖,每餐可以多设一个炉子,多煮一锅,收入会翻倍。琴音说,我本来就是为了复习功课才开的店,你别假戏真做了。林前纳闷地说:“那你为什么打起广告呀?”
“广告?”琴音也纳闷起来,“我什么时候打过广告呀?”
“话说,有一天天气炎热,人们争相喝粥。你这店里突然来了两个白衣老仙,老仙打扮成很可怜的、快饿死的老人,驼背,柱着拐杖,你看对方可怜,便好心施舍她们。结果,老仙赐你秘术,喝了你的粥能长生不老。”林前说完,问琴音这是哪里学来的,这么厉害,搞得十里八乡的人都准备到你这喝粥来了。
琴音心想,这又是哪个过路的人,胡编乱造一些神仙传说?但她也明白,肯定是上次免费给两个老妇人提供免费的粥,赚回来的美名。琴音说:“当时看到两个老妇人怪可怜的,给了她们一碗蕃薯稀粥而已。当时店里也有别人,传来传去,也许就成了你说的那个版本了吧?”
林前似乎很惊讶的样子说:“啊?原来不是广告,而是真人真事?”
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两人正说着话,店外已经乌云滚滚,电闪雷呜的。琴音知道林前骑自行车来,想搭林前的车子,在风雨前离开店子,林前也答应了。
正当她要出门,两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匆匆走进店里来,其中一个说:“哇,要下雨了,我们就在这先避一下吧。”两名孩子好像很怕打雷,雷声一响,便依偎到妇人的怀里。
见此情景,琴音打消了离开店里的念头,跟林前说:“你先走吧,我等她们走了再走。”林前不耐烦地说:“管他呢,你就说你要出去了,让她们离开,她们会走的。”“你别管,我自有主张。”琴音说完,继续留在店里。林前了解琴音的脾气,不再说什么,骑着自行车走了。
不久,大雨倾盆,风声鹤唳。避雨的妇人和孩子静静地在店里的八仙桌子上坐着,也没有说话。琴音则抽出时间,在风声雨声中学习功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风雨停了。妇人和孩子也准备离去,出门前,妇人硬要买一个蕃薯,给两毛钱。琴音不收,妇人硬是要给。
开店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琴音也像陈来一样,偷偷地数了赚的钱,哇!半个月赚了二百五十元。真没有想到,开一个蕃薯稀粥,半个月竟然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缝纫机钱都赚回来了。
林前知道了琴音的店赚钱了,半分妒忌半分羡慕地说:“真没想到,你去了一趟省城,竟然学会了赚这么多钱。”
琴音说:“都是从省城的试水者那里搬过来的。”
林前说,有句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倘若你本人没有慧根、缺乏悟性,再好的师傅恐怕也白搭。
琴音回答,我也是无心插柳的。
林前说,等你考上大学,我就接了这饭店,卖多些蕃薯稀粥。还有,把猪肉档也搬过来,一边卖猪肉一边开蕃薯稀粥店,那还不赚钱赚个够。
琴音不置可否,但心里早就默许了林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