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
麦当娜十几岁那年,凭借舞蹈老师的一句鼓励,冲破了束缚自己的枷锁。不过,在这之前,她已经通过多年苦练掌握了舞蹈技巧。她通过舞姿展现天赋,慧眼识珠的老师才会说出那些令她终生难忘的话。与他人互动对于构建自信固然极为重要,但是在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塞雷娜·威廉姆斯和维纳斯·威廉姆斯的父亲将这对姐妹花一手打造成了网坛传奇。他培养威廉姆斯姐妹自信心的方式尤其值得称道。他总是一遍遍地对姐妹俩说,自己对她们有信心,她们将通过网球摆脱限制,走出贫困的阴影,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但是,他也不仅仅满足于培养威廉姆斯姐妹的信心。在父亲的督促下,姐妹俩从能握住网球拍的年纪就开始刻苦训练。加利福尼亚州康普顿小城的居民至今都还记得威廉姆斯姐妹训练的场景:她们几乎所有时间都在网球场上,陪伴她们的只有父亲和一筐网球。就连康普顿地区猖獗的匪帮也对威廉姆斯姐妹礼让三分,甚至担当起保镖角色,不让其他人干扰她们训练。威廉姆斯姐妹从父亲那里承袭了极具攻击性的打法,发球强劲有力,底线接球势大力沉,偏爱强攻战术,有时在两三球之内就能结束比赛。女子网球界从未见过这样的选手。父亲让她们一遍遍地重复,一遍遍地练习,尤其是练习发球,小威廉姆斯后来成为第一位发球时速超过200千米/时的女子网球选手。不负父亲所望,她们确实成了全世界顶级的网球运动员,先后登上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排名第一的位置。小威廉姆斯共拿下三十九次大满贯冠军,其中包括二十三次女单冠军,这打破了施特菲·格拉芙的纪录,还赢得了十二次与姐姐搭档的女双冠军,其中一次冠军还是在她怀孕两个月的时候赢得的!凭借如此辉煌的战绩,她足以担当“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子网球运动员”这一赞誉。不仅如此,她还是网球史上唯一在赛末点破发逆转赢得大满贯的女子网球手,即在世界级的大赛上面对不利局势,连续三次在一球定输赢的关键时刻挽救赛末点,最终反败为胜,这需要多强悍的信心啊!
这份自信来源于能力,而能力本身来自高强度的训练。但是信心又不仅仅取决于能力。积年累月的重复训练会形成第二天性,能力训练到极致便会与精神和性格融为一体。小威廉姆斯便是一个典型,她本人似乎已经成了自信的化身。不过,努力训练是否一定能拥有自信呢?
在风靡全球的《异类》一书中,《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向“天赋与生俱来”的传统理念发起挑战,详细介绍并进一步丰富了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松提出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一理论源起于安德斯·埃里克松对柏林音乐学院同一年龄段小提琴手的研究。在这批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中,最优秀的那些将成为顶级乐团的首席乐师或者享誉国际的独立演奏家,比较出色的那些可能成为专业音乐人,其余学生则只能成为普通的音乐教师。究竟是什么让同一批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呢?在研究过程中,安德斯·埃里克松向所有受访者提出同样的问题:“从第一次拿起小提琴开始到现在,你演奏了多少小时?”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在二十岁时,那些后来成为普通音乐教师的学生当中,没有一个人的演奏时间超过四千小时;所有成为职业音乐人的学生,演奏时间都在八千小时左右;至于那些成为小提琴明星的佼佼者,他们的练习时间均超过一万小时,无一例外。此后,安德斯·埃里克松对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如出一辙:专业钢琴演奏者的平均练习时间在八千小时以上,而出类拔萃的顶尖高手至少积累了一万小时的练习时间。没有一位天才音乐家的练习时间在一万小时以下,相当于在十年中每天坚持练习三小时。
我非常喜欢桑尼·罗林斯的萨克斯即兴表演,总能在他的乐声中听到淋漓尽致的自信。桑尼·罗林斯开创了史无前例的音乐道路,抒情的乐曲让听众在天堂与梦境之间神游,让人享受到如痴如醉的自由。最近,我正巧找到一段桑尼·罗林斯的采访,他在访谈中坦言,有段日子他每天演奏萨克斯的时间长达十七小时。台上的自信是台下多年苦功换来的结果。在即兴演奏美妙的篇章之前,他早已经历无数次枯燥的重复练习,为掌握演奏技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伟大艺术家之所以能够走入自如的化境,首先需要的是刻苦练习。准确地说,只有近乎偏执的苦练才能造就这份自如与自信。
但是,不要将安德斯·埃里克松的研究结果简单理解为“任何人只需坚持练习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大师”。不,你必须在练习中感到快乐,有所收获,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坚持下去,不断打磨技艺。只有一万小时的有效练习才能成就大师。除了练习时长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但这项研究结论仍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通过不同强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技能对信心逐渐产生潜在的影响:经过八千小时的练习,技能足以支撑一个人成为专业人士;累积达到一万小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小威廉姆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全美第一女子网球手,她的练习时间毫无疑问早已超过一万小时。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以安德斯·埃里克松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一条极具煽动力的定律,还因此成就了一部畅销书。这条定律就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只需积累一万小时的努力,就能熟练掌握该领域的技能,成为信心十足的专家。格拉德威尔援引了包括莫扎特和披头士乐队在内的大量案例,证明所有天才都是在跨越“一万小时”这个门槛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殿堂级人物。毫无疑问,莫扎特在识字之前就能读乐谱和演奏乐器了,六岁时就开始了音乐创作。但是格拉德威尔指出,莫扎特直到1777年才在萨尔茨堡创作出代表作《降E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又名《叶耐梅协奏曲》)。那一年莫扎特二十一岁,在作曲方面付出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万小时。
格拉德威尔还在书中重新解读了披头士乐队1964年在美国大获成功的故事,重点计算了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在台上的表演时间。根据格拉德威尔的表述,1960年的披头士还只是支高中生摇滚乐队,他们有幸受邀前往汉堡的一家俱乐部演出,每晚要连续表演八个小时,有时甚至是通宵。这与他们在利物浦的日子有天壤之别,在利物浦时他们每次顶多表演一小时,而且总是重复同一首歌曲。格拉德威尔指出,在汉堡的俱乐部里,披头士乐队得到了练习机会:他们的演出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对表演方式尤其是现场合作更有自信了;彻夜的演出让他们掌握了精湛的演奏技巧,拓宽了曲目风格;他们不断探索唱腔的更多可能性,还学会了观察听众、感受听众、调动听众,成为一支真正了不起的乐队。根据格拉德威尔的计算,1964年披头士乐队远渡重洋抵达美国时,舞台表演时间累积已经达到一万二千小时。正是这一万二千小时让他们征服了美国。
安德斯·埃里克松最初的研究,严格说来确实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在任何领域练习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佼佼者,这种说法无法证实,也难以反驳。虽然格拉德威尔以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廷的科研成果为依据,指出一万小时是大脑完全掌握某一领域的技能所需要的时间,但是这一结论似乎依旧缺乏足以支撑它的科学依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它表示怀疑,但必须承认,这一理论确实对我有一定吸引力,因为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原来天才和普通人一样,需要日积月累地练习,需要逐步掌握技巧;所谓的天赋并非与生俱来,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托马斯·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当你怀疑自己的能力时,请好好想想这句话。在很多时候,当我们难以找到自信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将原因归咎于自己缺乏天赋与才能,然而真相往往只是训练得不够刻苦。如果你陷入怀疑的旋涡,担心做不到,这种时刻与其哀叹自己无能,倒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事,在实践中锻炼技艺。格拉德威尔的论述别出心裁,可取之处是在于让我们意识到:莫扎特也许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但他同样付出了刻苦的努力,甚至比天赋不如他的音乐家们更加勤奋。这才是我们应当从莫扎特的案例中学习的地方。
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格拉德威尔对自信的研究范围过于狭隘,他只关注在一万小时的练习中通过能力习得而获取的自信。而在实践中,虽然熟练掌握技能确实会极大地增强自信,但是自信远不止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小威廉姆斯在网球场上能力超群,职业生涯的辉煌战绩让她拥有强大的自信,但是这份自信并不局限于网球赛场。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她不仅是一位顶尖运动员,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女性和母亲,一位支持性别平等的公民,以这些身份发声的小威廉姆斯同样吸引公众的目光。
2016年,小威廉姆斯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反对体育界的性别歧视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不平等现象。她在信中写道:
有人认为我的种族和性别是劣势,我却将它们视为成功的动力。我从不让任何人和任何事来定义我、我的潜力和人生……女性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面临众多考验。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总被人提醒“你们不是男人”,仿佛这是某种天生的缺陷。有人说我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女运动员”之一,但是人们会将勒布朗·詹姆斯、泰格·伍兹和费德勒称为最出色的“男性”运动员吗?为什么呢?不应对此视而不见。大家应当根据我们取得的成就来评价我们,而不是性别。
这份自信充分展现了小威廉姆斯在网球之外的能力。经年累月,每天与网球相伴数小时,这样的训练教给她的不仅仅是打球的技巧。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磨练了她的意志力、求胜心,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决心,她在表达主张时展现出的果敢与坚定也是多年艰苦训练的产物。不管是在网球场上还是其他地方,她在提高发球和正反手接球能力的同时,心理素质和生命力也在日渐强大。网球让她不断靠近自己生命的真谛,她取得的成就来自她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
在培养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有幸获得更广泛意义上的自信。那些经历的训练,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都可以作为树立自信的支点,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因为自信会影响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所锻炼的任何技能,都可能成为稳定内心的支点。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曾说:“一切意识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句话意在指出,“自我”意识总是通过对其他事物的认识才得以建立的。比如说,此刻我感觉到口腔里的咖啡香气和手握住杯子的触感,才认识到“我”的存在。我们无法脱离物质存在意识到纯粹而抽象的自我。
自信的构建也是如此:人感觉到的自信,是对某一具体行为的自信。完全可以借用胡塞尔的那句判断:自信是对完成某事的相信。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能力和实实在在的成功来树立信心。因此,再小的成功都值得庆祝,因为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建立自信的小小里程碑。人们在鼓励孩子时,更能体会到这点:大人给孩子的每一次鼓励,都让他们更有信心。
小时候第一次迈步行走,第一次在田字格里写出笔画,第一次骑自行车;长大后,掌握看谱视唱的本领,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方向,与人交谈,提出不同意见,表达欲求,在公众场合发言……我们在点点滴滴的成就中感受能力的增长。
直到有一天,我们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
我将这一过程称为自信的飞跃。上述种种活动让人切实体会到信心的增长,每一次增长都是促成最终飞跃的跳板。不过,这是条没有捷径的路:自信不是只靠渴求就能得到的,还需要付出恒心和专心,然后有一天,甚至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终于走进了得心应手的自由王国。
到底什么样的奇迹才能促使能力飞跃成为真正的信心呢?有些能力只会让人更加封闭,永远不可能化为自信。在小威廉姆斯背后,有多少在赛场之上叱咤风云、在赛场外却毫无作为的网球运动员?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很多人的信心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局限于已经掌握的技能。更糟的是,有时我们对熟练的领域都缺乏足够的信心:表面技能熟练,内心却紧张得发抖。那么,怎样才能促成能力到信心的质变呢?
在培养需要的能力时,最首要的是从中收获乐趣。我每天都在观察我的学生:看着他们享受进步的快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这种感觉无比美好。有些学生在钻研课题和阐述论点时格外享受过程,他们比那些分不清“刻板用功”和“态度严谨”的学生进步得快得多。“快乐学习者”不受盲目用功的束缚,也更早建立自信,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快乐让他们更加放松,更加从容,就算做错了题目,至少也收获了快乐。换句话说,他们享受过程的时候多,犯错的时候少。快乐是判断某项活动是否适合我们的标志:如果一项活动让我们快乐,就有继续深入的意义。知道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这会让我们很有安全感。
因此,如果一种能力让你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加深对自身能力、特质和品性的了解,这种能力就更容易转化为自信。如果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不能开凿出专属于你的探索之路,就不可能造就持续的自信。小威廉姆斯正是在多年的网球练习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强项和弱点,以及自己究竟是哪种类型的女性。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也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人物之一。
通过磨炼技能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就不会再局限于刻板的学习。故步自封并不能让我们摆脱恐惧,如果在培养能力时总希望避免意外,那么在面临真正的意外时,反而有陷入信任危机的风险。人生中有太多不可预测,如果幻想凭借一己之力操纵全局,必然要在沮丧中备受打击。因此,在磨炼技能时,应当做到心中有数:你不可能掌控一切,相同的场景不可能发生第二次。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都无法百分百还原之前的行为。外科医生可以对手术技术、手术工具和手术时机了如指掌,但他每次面对的终究是完全陌生的肉体,人与人的身体结构大体相同,但总有独特之处,不是完全相同的。医生必须依靠专业技能面对新情况,针对个体和无法预料的情形随机应变。再看小威廉姆斯,她的专业能力固然登峰造极,也是首次遇到在大满贯赛事上逆转赛末点,这完全是第一次。而之后的两次也不是对第一次的简单重复。外科医生也好,小威廉姆斯也罢,炉火纯青的技能无疑是随机应变的基础。他们可以行云流水般完成熟练掌握的动作,但又不是止步于此。在关键时刻没有一丝犹豫和颤抖,这样的行为绝不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面对具体的情境发挥独创性和适应性,才是关键所在。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塑造了一个怪诞的人物形象——“有良知者”。这个角色让我们得以窥见故步自封的技能与使用自如的经验之间的区别。在尼采看来,人展现的能力取决于“肚子里的存货”。如果指引我们的只有“恐惧本能”,只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而努力追求专业技能,那么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信。我们可能具备卓越的能力,但不会有信心,就像尼采笔下那位面无血色的“有良知者”一样。“有良知者”影射的是一类十分可悲的专家:他们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水蛭”倾注了所有精力,对它的大脑了如指掌,但丰富的知识反而让他们与真实的生活格格不入,因为他们对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在尼采充满戏剧张力的怪诞故事里,人甚至会死于知识:“有良知者”失足落进布满水蛭的沼泽里,最终被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水蛭吸干鲜血……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选择相反的路,走向尼采所说的“艺术本能”,这种创造能力与“恐惧本能”恰好相反。人类的发展是为了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生命,而不是远离生命;个人的发展应当让人更有活力,而不是丧失活力。刺激我们进步的,应该是好奇心而不是恐惧。当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恐惧本能和艺术本能。每当艺术本能战胜恐惧本能,每当创造性战胜恐惧心,都在促进我们的自信心不断发展壮大。
让我们接受查拉图斯特拉的忠告吧:用艺术家的匠心培养自己的能力。记住,提高能力是为了进步,而不是束缚我们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确实能给人安全感,但是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份安全感的最终目标:走出舒适区,构建自信心。如果培养能力只为让自己感到彻底的安全和放心,那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自信,至于其中的原因,冷酷无情的哲学家尼采已经给出完美的诊断。生活中充满不可预料的因素,有时甚至很不公平。说到底,生活本身就是让人焦虑的,除了头脑不清醒的那些,没有人能完全放下心来。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绝不只是简单重复做过的事。能力是培养创造性的土壤,是寻找自我的手段和载体。从培养能力到发现自我,质变需要漫长的过程。技能的掌握让我们逐渐接受“自己无法掌握的事”,让我们学会放手。得益于学到的、经历的、领悟的一切,我们终将获得自信。
小威廉姆斯从三岁开始学习网球,第一次坐上场边长凳的时候,脚还够不到地面。慢慢地,她学会了击球,掌握得越来越好,直到球技炉火纯青。当她三次在赛末点镇定地力挽狂澜时,不仅对球技有信心,更是信赖自己这个人。在不断的重复性练习中,技艺渗入了她的血液和灵魂,成为第二天性:这就是我们在前文所说的飞跃,小威廉姆斯的能力转化成了自信心。
这种飞跃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研究,但有一点很清楚:要想实现这一飞跃,必须不断重复,去尝试“无法掌控的事物”,走出舒适区,再回到舒适区,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边界。
将自己的舒适区想象成一个圆圈。在这个圈里,你感到安全舒泰。走出这个圈,便是等待你探索的广袤世界。历经一番探索后,你再次回到圈里,获得安全,恢复元气。然后再次踏出去。每一次在舒适区内获得提高,都是为了下一次去圈外闯荡。这就是你的舞步、你的征途。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边界,扩大探索范围。有节奏地重复这一过程,就像一曲由两套舞步组成的华尔兹。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把握在舒适区内外“起舞”的步幅和节奏。我们在童年时获得的安全感越少,在之后的人生中就越要给自己安全感。必须有足够的自知之明,才能找准属于自己的舞步。
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逐步掌握了一些学科知识。在中学毕业会考临近时,一旦遇到没探讨过的论述题,他们就会吓得瑟瑟发抖,请我赶紧在课上讲授新知识或者之前遗漏的知识点。我总会在这种时候告诉他们,只要把已经掌握的内容好好温习一遍,再看看喜欢的课程内容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让学生再次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而成就感才是信心最好的伴侣。换句话说,我所做的就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内。在此之后——必须在此之后——他们才需要去学习新知识。我所做的,是让他们跟随内心的节奏跳起华尔兹。
除此之外,我还会建议学生动笔写写摘要或者总结。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古希腊神话中的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打铁的。他出生时因为太过丑陋而被父神和母神丢到海里,被海中的仙女抚育成人,教给他锻造的技艺。赫菲斯托斯练习打铁的时间想必远远超过一万小时吧!我要求学生多练习,但也会提醒他们不要过于刻板:考题不可能和练习题一模一样。教师这个职业的矛盾和难处正在于此,既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不能只看重能力的培养。
有些学生在考试时始终很紧张,总担心复习没覆盖考试范围内的所有内容,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真正自信地发挥所长。他们或许会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始终缺乏自信,总有一天会一败涂地。在哲学考试中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时,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容易惊慌。他们过于依赖自己的能力,却不够信任自己。
另一些学生则相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但并不太在乎分数。他们不要求自己复习到无懈可击,而是勇于尝试新事物,乐于迎接挑战。他们并不想停留在舒适区内,而是渴望发挥创造性,享受实践的乐趣。他们提问的方式都与前一类学生大相径庭:语调中的兴奋和好奇让他们的疑惑显得格外鲜活。考试结果往往让人大吃一惊。当其他学生为考试中的偶然因素惴惴不安时,这些孩子却像在参与游戏,会坦然接受任何结果。他们明白,无论什么结果,都是人生常事。
自信心不是安全感。给自己信心,就要有能力接受不测风云,而不是用“生活是可预测的”想法来自欺欺人。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出色的能力确实能将不可预测的因素降到最低甚至是零,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信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这种时候只要有能力就已足够。
法国哲学家埃马努埃尔·德莱塞在评论文章《敢于相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信与能力的区别:“成功了一千次后,告诉自己这一次也可以,这不是自信。恰恰相反,这种想法既短视又可悲!真正的自信,是抚平内心的不确定,唤醒从未发挥过的潜能。”要建立自信,就要去做试了一千次都没成功的事,去做过去从不曾尝试的事。当最终成功时,我们获得的不是对自身能力的信心,而是对自己的信心。
中国有句俗话很有意思:别人的经验就像秃子捡梳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有亲身得来的经验才最有价值,因为只有经历过才能增强自信。他人的经验就像秃子手里的梳子,顶多提高一定程度的能力,但终归派不上大用场。随着能力的增长,我们走过的道路和走来的路径才是经验的主要源泉,才是真正的宝藏。在这条路上,我们探索直面困境、失败或成功的路径,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实现欲望和野心;经过这段旅程,我们对自己有了深刻而充分的认识。没人能代替我们走完这条路。
因此,尽可能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吧!但不要紧张,时刻谨记:通过自身能力去认识内心。将能力最大化,但是不要受其所限。水到渠成时,自信心便自然产生,仿佛是上天奖赏给我们的惊喜和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