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200000024

第24章 民俗风情(6)

在适当的位置放石雕狮子,这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一种传统习俗。人们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不但能驱灾降魔,而且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再者,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在门楼、房前供上一只石狮子,希望它能镇住已延伸到门前的深沟不再坍塌。

“关东三大怪”是指什么

提到关东三大怪,闯过关东的老人们都知道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其实,这三大怪是过去独特的民俗,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

为什么“窗户纸糊在外”呢?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穷,住房大多数是土垒草房,其窗户大多数是木棂格子窗,因买不起玻璃,只好用纸糊在外窗上,以挡风御寒。为什么要糊在外边呢?因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护木制窗棂不受雨水腐蚀和风吹日晒,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糊的方法是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麻绳,糊在一起,然后再糊到窗棂上,再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豆油,纸干后,挺阔结实,既不怕雨淋,又不怕风吹,经久耐用。现在绝大多数的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了,都换成了明亮的玻璃窗。除了个别的穷困地方已很难看到“窗户纸糊在外”的现象。

“大姑娘叼个大烟袋”,是因为过去生活单调,该地区又冬长夏短、冬天没什么活计,乡亲们就猫冬、串门、唠嗑、打牌、抽旱烟。抽旱烟没有卷烟纸,只好使用烟袋锅抽。大部分的男女老少都会抽烟,所以大姑娘也不例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抽旱烟,对不嗜旱烟的妇女们来说,当然被视为一大怪事。

“养活孩子吊起来”,是说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悠车子”中摇晃,可以代替母亲抱着看护。悠车子是长椭圆形,1米多长,下有床底,四周有护栏,铺好被褥,小孩躺在里边既舒适又安全。将悠车用四根麻绳拴好吊到天棚木杆上,推一把悠车便来回摆动,小孩在里边悠哉游哉,不哭不闹。现在除个别乡村外,已经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方式了。其实这倒是一种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解放母亲劳动力的比较科学的方法,还是应该保留下来,为百姓日常生活作贡献的。

铜鼓的故乡在哪里

两千多年来,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里,流行着一种青铜乐器——铜鼓。铜鼓那别致的造型,优美奇异的装饰图案,动人心弦的铿锵之声,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同时铜鼓被人们视为引渡人的亡灵走向天堂的圣使,是财富的代表,它还具有号令群众的威力,是王权的象征。铜鼓丰富的文化含义引起了研究我国西南和东南亚各国的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而铜鼓的故乡在哪里,则是他们目前研究讨论的热点。

1897年德国学者迈尔和富瓦在《东南亚的铜鼓》一书中提出铜鼓起源于柬埔寨。1900年荷兰学者狄葛乐发表的《东印度群岛和东南亚大陆铜鼓考》认为铜鼓为广东西南蛮人所创造的。1932年法国学者戈露波在《金属鼓之起源及流布》一文中又认为铜鼓起源于越南北部。法国人拉古伯里却说铜鼓产生于印度……然而,铜鼓究竟诞生在哪里?让我们看一看古代铜鼓分布区域内主要国家和国内主要出土铜鼓的地区。

1961年5月于越南海防越溪船棺墓出土的一面铜鼓,年代是距今2480±100年。1964年马来西亚出土铜鼓所垫木板的年代是距今2500±105年。广西在1977年于田东锅盖岭发现的一面铜鼓,年代是战国晚期,约相当于公元前3世纪。贵州于1978年在赫章可乐祖家老包墓地出土一面铜鼓,年代是西汉晚期,约公元前一世纪。四川在1975年5月于会理县罗罗冲出土一面铜鼓,年代是西汉晚期,约公元前一世纪。云南在1975年于楚雄市万家坝23号墓出土四面铜鼓,年代是距今2640±90年,即公元前690±90年。

通过各地最早年代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铜鼓,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铜鼓。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铜鼓,也是最原始古朴的。让我们做些具体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一般的铜鼓,鼓面中心都有带光芒的太阳纹,鼓面、胸、腰部都有一圈圈弦线构成的晕圈和繁密的纹饰。但是,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却别具一格,有的鼓面中心只有一个圆饼状的太阳纹,完全没有晕圈。铜鼓胸部、足部也没有花纹。腰部花纹是一些竖直线条和回字形的雷纹,显得朴实极了。铜鼓上的纹样绘制技巧是十分稚拙的,与其他较晚铜鼓上生动、流畅、技法高超的图案相比真有天渊之别。鼓面是铜鼓发声的主要部位,万家坝出土的铜鼓鼓面较小,似乎表现了铸造者对铜鼓造型与音响之间的关系还认识不清楚。铜鼓的表面很粗糙,凸凹不平,鼓壁上有许多砂眼,表明冶铸时不能很好掌握合金配比。铜色紫红,显然含锡过低。铜鼓在墓坑里都是鼓面向下倒放着,四面外表是黑黑的烟迹,看来当时的铜鼓也可以做炊具,说明做乐器的鼓和炊具还没有完全分家。万家坝这种铜鼓的原始性,说明它处在自身发展的初期阶段。

这样年代既早、又很原始的初期铜鼓,在云南并不止万家坝一地出土的5面,在楚雄市牟定县小贝苴、弥渡县青石湾和三岔路、祥云县大波那、昌宁县八甲大山、腾冲县固东、晋宁县石寨山等地都出土过,计20余面。在国外仅泰国出土两面。如果将铜鼓出土地点在地图上标志出来,就会看到大多数都集中在云南滇池以西,洱海以东、元江以北、金沙江以南的这片地区,这意味着该地区最有可能是铜鼓的起源地。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有一则笑话说:“山西老乡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几乎家喻户晓。据传1930年“阎冯倒蒋”时,阎锡山率领的晋军被蒋介石的队伍包围在一座山上,当时正是夏天,口渴难忍,可是晋军被围了三天三夜,却平安无事。原来晋军每人腰间都悬着一个醋葫芦,渴了就饮一口。被俘后,谁也不肯把醋葫芦缴出去,蒋军不知何意,还以为那是什么“宝葫芦”,就纷纷上前去抢。哪知拿起葫芦打开一饮尖酸难忍,这才知道尽是些醋葫芦。从此“老西儿”爱吃醋就成为趣谈了。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有的说山西省内不少地方的水,碱性大,吃醋可以起到酸碱中和的作用;有的说这里人爱吃面条、拌凉菜,调点醋,味道好,又便于消化;还有人说因为当地家家户户取暖、做饭多烧煤炭,吃醋可以消减煤气。然而,更重要的是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规模大,味道纯,吃醋条件“得天独厚”,吸引着一代一代的山西人不得不吃醋。

我国古代称醋为酢,周时称醯。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崔霆《四民月令》都有制醋的记载。据历史学家郝树侯的考证,公元前479年,山西一带就有醋的酿造者了。外地人称山西人为“老西儿”,这里的“西儿”就是古字“醛”的谐音。把古字“醯”字作为山西人的代名词,从中亦透露出山西酿醋时间之早,人数之多。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叙述酿醋的全过程,总结了20种酿醋法。贾氏曾到山西考察过,因此他的记载是可信的。当时山西酿醋已有了相当规模的作坊,每个醋坊前都要悬挂一个木质圆葫芦作为实物幌子,这葫芦既是盛醋的器皿,也是酿醋销醋的标志。

制醋的方法名目繁多,就生产方式来看,主要有薰制、发酵两种。醋的品种各式各样,按制醋原料分,有米醋、麦醋,糖醋、果醋等。按生产工艺分,有薰醋、黄醋、淋醋、回流醋、封缸醋等。按用曲类别分,有大曲醋、快曲醋、自然发酵醋。就商品牌号来看,有老陈醋、陈醋、特醋、双醋、名特醋等。山西酿醋地域广,品种全,并各具特色。然而,诸醋之中,太原清徐老陈醋可谓“醋中之王”。

山西自周以来酿醋业一直在我国北方居于领先地位,醋在民间广泛用作调料,逐渐形成了“无醋不成味”的风尚。古老的酿醋方法在广大城镇农村中流行,因而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名醋。例如,襄汾县汾城镇的太平米醋,采用当地优质小米为原料,色泽金黄,气味香醇,酸度浓烈,只要拧开醋瓶盖,酸味就扑鼻而来,品尝一口更是沁人心脾。陵川县玉泉醋,取“八角井”泉水,用麦制曲,酸度适宜,色佳味香。榆次南堡的大曲醋,软绵香酸,风味独特。壶关辛寨醋,颜色清紫,药用价值高,据记载,宋代该村李家曾因向宋皇献醋有功,被提升为传令官,这个村历史上便形成了“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风气。

“久在山西住,哪儿能不吃醋?”这句俗语,是说外地人在山西工作、生活的时间长了,也会像山西人一样,有了爱吃醋的嗜好。确实,山西人爱吃醋已成为独特的饮食习惯,每天吃面条、炒菜或拌凉菜,总要掂起醋瓶“咕咚”两下,这样吃方才过瘾。有人测算,山西人每年人均食醋10千克,高出其他地区好几倍。

我国各地的舞狮习俗

舞狮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欢快的舞狮活动,把老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狮舞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舞的生动描写。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在我国民间,元宵节舞狮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盛事,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我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要表演舞狮子。现在我国流行的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磕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狮则重技巧和武功的运用,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性格。

在长期的流传中,通过民间艺人不断的创造,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舞狮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以狮头重量见长,狮头重达90余斤;河北徐水县的舞狮动作矫健,能跃上五张方桌子,在桌面上表演;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山东的《大狮子》在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既惊险又显勇猛;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以演绎破阵法为特色。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青海省藏族的《雪狮》就很有特点。广东醒狮舞以其独特的造型、雄壮的鼓乐、南派武功等特色,在国内外都获得很高的声誉,影响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