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500000018

第18章 动物的实用功能(5)

16世纪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赋予鸽子新的使命,使它成了圣灵的化身。新教徒鲁卡斯在一本书中写道:“耶稣在做祷告时,忽然天门洞开,圣灵化为一只鸽子朝他飞了下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丢勒的一幅版画里,圣母玛丽亚的头顶上有一只圣灵化身的白鸽。而在宗教改革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宗教改革之父马丁·路德的头上更是经常出现象征天命的鸽子。

直到17世纪,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时,鸽子才“官复原职”,再次充任和平使者。当时,德意志帝国各个自由城市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图案是一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底下有“圣鸽保佑和平”的铭文。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杰出的代表席勒很早就把鸽子从宗教意义上的和平象征引入到政治。在其名作《奥兰西的姑娘》的序幕中,他让法国抗英女英雄贞德庄严宣告:“奇迹将会出现,白鸽将要起飞,她将以鹰的勇气,去击败那蹂躏我们祖国的秃鹫!”在此,鸽子已不再是毫无抵抗力的希望之象征了,它成了斗士!

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恐怕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一大发明。1950年11月,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特意挥霍,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当时,智利着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从此,作为世界和平使者的鸽子,就为各国所公认了。

无言的通信兵

鸽子有惊人的导航能力。1978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鸽子的头部有一块含有丰富磁性物质的组织磁石。它不仅能靠太阳指路,还能根据地球磁场确定飞行方向。因此,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依然能重归故土,从不迷失方向。据记载,1935年,有一只鸽子整整飞了8天,绕过半个地球,从越南西贡风尘仆仆地飞回法国,全程达11265公里。

由于鸽子有导航的特异功能,自古以来,就广泛地用于军事通信。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古罗马凯撒大帝的将军们在战争中已开始使用信鸽。相传中国远在楚汉相争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鸽子就被用来传递信息了。在交通和通信不便的古代,城市的商人也常把鸽子作为互通行情的工具。那时的航海者在远航时,也免不了要带上几只鸽子,用它们来传递家信和报告归期。即使在科学发达、交通方便的现代,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边防军,也仍然用鸽子当“义务通信兵”。

在战争史上,所有参战的动物中,信鸽是战功显赫的,它与军犬不分高低。它历来被编成“通信兵”,担负传递信件、药品和文件的任务。

法国革命以后,拿破仑征服欧洲。但终于在1815年败于滑铁卢之役。当时,见到战况的罗斯奇尔德用信鸽将战况通知伦敦,竟使股票交易进行顺利,获利甚厚。这就是信鸽在一夜之间使他骤变为富翁的佳话。

1870年普法战争时,巴黎被德军包围,与外部的联系完全断绝。但这一期间与法国各地的通信一直保持到最后,就是由信鸽一手承担的。随后,法国人民对此很受感动,从而热衷于饲养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信鸽曾为交战双方作出不少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德国是世界上建立军鸽最早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许多城市都有相当数量的军鸽房,每个鸽房可容纳400只军鸽。在战争中经常会发生电话线路被炮火摧毁,无线电通信也因气候恶劣、地形险阻不能畅通的情况,这时优秀的军鸽能大显神威,将重要的军事情报迅速送到目的地。

英国空军于1916年建立拥有11万只军鸽的军鸽团。

1936年成立了全国信鸽学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为英军培育了20万只优秀信鸽并为驻英美军提供了5万只信鸽。英军的军鸽被分配到各种战斗机上以及陆军情报部门。当时每名英国伞兵胸前带有一个圆筒军鸽笼,这种装备成为英国伞兵标准装备。

美国于一次大战后先后在新泽西、南卡罗来纳一些地区建立了数所军鸽学校,培养出大批驯鸽人才和军鸽。美国军鸽事业发展极为迅速,军鸽部在一位将军领导下,不仅在本土建立了许多大型军鸽场,还在北非、意大利、英、法、德、缅甸、印度、冲绳岛建了军鸽场。

1942年,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法国轮船出了事,由于对外联络中断,船上数千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幸好,有一只信鸽把遇难的信息传了出去,结果船上的人被营救脱险。人们为了感谢鸽子的救命之恩,在法国首都巴黎修建了一座鸽子纪念碑。

军鸽携信的原始方法是将信函装入鹅毛管内,以蜡浸丝线系在信鸽尾部。照相术问世后,信鸽一般携带薄而轻的软片。一只军鸽一次可带18张软片。

今天,人类虽然进入了卫星通信的时代,世界各国信鸽的数量仍有增无减。据有的资料介绍,仅保持4万现役军人的瑞士,在军队中服役的鸽子多达4万余只,与其军队人数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

“美国大兵”和“爱咪”的功勋

绰号“美国大兵”、足环号USA43SC6390的雨点花雄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着名的美国军鸽,当时在意大利英国第7兵团司令部值勤。1943年10月18日英军第52师正在进攻德军占领的柯尔维·维契亚城,英国步兵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该城以削弱德军防御。空军答应要求并开始做出动准备。可是这时候英国步兵进展很快,突然拿下该城,而司令部并不知道这个新战果。空军一旦起飞执行任务,炸弹必然落在自己人的头上。在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美国大兵”的足筒内带着这个最新战报展翅疾飞,迅如闪电,仅用20分钟就飞了32公里,及时飞到司令部。这时轰炸机的马达已在隆隆作响,准备起飞。情报及时送到,挽救了1000多英国兵的性命。

“美国大兵”因此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迪金”勋章。在二次大战中,共有32只鸽子获得这种勋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军鸽部成立了中国分部。首批运往中国的军鸽从佛罗里达空军基地出发,到太平洋海岸后,装上军舰,运达印度加尔各答,然后用军用飞机转运到昆明和重庆,并在那里建立军鸽基地。为了适应战场的需要,美国军鸽房可以移动,无论这种房盖涂有特殊标记的鸽房移到何处,军鸽返巢时都能识别出来。一次,一批美军越过前线进入敌人阵地,被敌人重重包围,粮食、军火即将用完,通信联络也已中断,当时这批美军只剩下一只叫做“爱咪”的军鸽,他们将求援的一线希望寄托在这只军鸽身上,当“爱咪”携带情报起飞后,先在她所栖息的鸽房上空盘旋几周,似乎要认清自己的基地似的,然后在炮火掩护下,勇敢地向目标飞去,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然而“爱咪”的胸部和腿都受了伤。“爱咪”这次飞行立了大功,主人精心为她治疗,死后将她的“遗体”放在军鸽博物馆中。美军为数百只像“爱咪”那样立下战功的军鸽建立了详细战功档案,“遗体”都放在博物馆中。

“听话”的侦察兵军

鸽不仅用作通信,而且用于侦察。让它带上微型照相机或其他侦察器材,到对方阵地上去搜集情况,为军事指挥员决策提供战场信息。

70年代初,美国情报机关独出心裁地研制出一种大功率的窃听器。他们先把它系在经过专门训练的鸽子身上,然后再把一束激光射向要窃听的目标(如某个房间的窗户),鸽子就会乖乖地按着激光的导向,飞落到这扇窗户的窗台上。这只不寻常的鸽子用嘴啄一下它身上的按钮,窃听器就脱离鸽身,开始窃听,而这只“听话”的鸽子就又轻松地飞回原地。

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利用4只鸽子来搜寻遇险落海的飞行员。这些鸽子被安置在直升机上,它们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啄动一个按纽,这个按纽与驾驶室内的“发现目标指示灯”相连。

军鸽取药救战友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信鸽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军从50年代起,每年都选征大量信鸽入伍。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一侦察员忽患急症,必须立即赶到后方取药。如果派人,途中往返至少两天,这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军鸽员当机立断将任务交给服役的4只鸽子,结果只用了30分钟的时间,往返传递,取回了必需的药物,使病员得到了及时抢救。麻雀——“播火兵”

20世纪50年代,麻雀在我国曾被定为“四害”之一,被判处“死刑”,人人得而诛之。但是麻雀并没有被消灭,现已得到平反昭雪。

顽强的麻雀无论是论长相,还是论歌喉,都很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没有人会注意这种极不起眼的小生命,更不会有人像养画眉、百灵、鹦鹉那样把麻雀当成观赏鸟来饲养。但是,鸟类学家的研究表明,麻雀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鸟类。

据科学家的研究,在300年前,麻雀仅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大陆上,但是现在,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老家贼”的身影。以美国为例,在1852年以前没有麻雀,后经引入和繁衍,目前,麻雀已经遍布美国各州,并成为美国最常见的鸟类。甚至在人迹罕至、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阿拉斯加,也有麻雀那小巧的足迹。在人类不断破坏环境,大量鸟类濒临灭绝的时候,唯有麻雀“雀丁兴旺”。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麻雀的数量约有100亿。

麻雀除了经常出没房前屋后、丛林野外,还经常光顾甚至栖息在一些出人意料的地方。几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个庞大的麻雀家族竟生活在伦敦地铁里。这些小家伙们出入地铁站时还会“坐电梯”,即使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它们也要堂而皇之地挤进电梯,而从来不走“冤枉路”。另外一个麻雀家族,则看中了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旅客候机大厅。每天来来往往几千名世界各地的旅客给这些麻雀留下了丰富的食物,因此,它们从来不用外出觅食。而一年四季享受机场的中央空调。

与“地铁麻雀”和“机场麻雀”相比,生活在英国一座矿井下的麻雀就更令人感到吃惊了。1975年,一名矿工在深达650米的矿井里发现了一对“麻雀夫妻”。这对“地下夫妻”竟然在这暗无天日的矿井里生活了5年之久,而且还养了十几个“黑孩子”,鸟类学家在对这些“地下鸟类”进行了长期观察以后发现,由于终日见不到阳光,这些麻雀的生物钟已被打乱,它们的“作息时间”极为混乱,完全遵循“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的原则,它们的主要食物多是下井干活的矿工留下的。但是,它们是怎样在黑暗中找到食物的却是一个不解之谜。

科学家们认为:麻雀家族之所以能如此不断“发展壮大”,原因之一是麻雀的相对脑容量(即大脑重量与身体重量的比例)和大脑皱褶,都在鸟类中名列前茅。这说明,“麻雀虽小,智商不低”。

科学家们预言,麻雀和另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老鼠,将成为地球上最后的“飞禽”和“走兽”。

雀撒火种攻城

唐将薛礼(薛仁贵)征东时,高丽王盖苏文退守岩州城(今辽宁省辽阳地区)。这座城池非常坚固,城里粮草如山,有利于长期坚守。薛礼几次都没有攻破,一筹莫展。这时,有人献计。薛礼听他如此这般讲了一遍,激动得高声叫道:“妙极了!”

第二天,薛礼命所有的士兵去捉麻雀,然后放到笼子里饿着。同时,薛礼又下令把城外四周的草垛全部烧光。

一天清晨,刮起了大风。薛礼吩咐士兵把硫磺和火药装在小纸袋里,用纸绳系在麻雀爪子上。士兵们同时将成千上万的麻雀放了出来,由于城外找不到草籽和粮食,麻雀都飞到了城里的草垛上,攫食时挣断了细纸绳,一个个小纸袋就留在了草垛上。这时,从城外又飞来一群群爪上系着香火头的麻雀,它们刚一落下,大火顿时冲天而起,整个岩州城顷刻大乱,陷入一片火海。薛礼乘机挥兵攻城。盖苏文见大势已去,弃城夺路而逃。

猪——活探雷器

为猪树碑,或许会令人咋舌,可是在西德的一个小镇上就有一座猪的纪念碑。关于这座纪念碑,还有着一段趣闻。相传这个地方过去缺盐,以致盐价高得出奇。有一天,镇上居民发现一头猪老在一个地方拱土,挖开一看,地下竟是一个盐矿,于是知恩的人们便建立了一座猪的纪念碑,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美国一头名叫“普里斯希拉”的母猪,不久前因救活主人家一个溺水男孩而获得勋章。当时,小孩紧紧抓住这头猪,猪从容不迫地把孩子从湖中心拖到岸边。

“活探雷器”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猪肉好吃,但人们对猪却存在着很深的偏见,嫌它脏、笨、懒、馋。其实猪并不笨,经过训练,能学会狗所能够做的任何技巧,而且比狗学得快。猪会打滚、跳水、跳舞、取报纸、拉车子,甚至还会把东西找回来。在战争年代,人们把它赶到地雷场去,让它排地雷。如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有一支游击队为了突破敌人的地雷阵,训练了一头猪,准确无误地探明了一个个地雷,为游击队开辟了前进道路,被称为活的“探雷器”。

今天,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猪在战争和防毒、反恐怖中的运用。据报纸报道,最近,联邦德国的两尔德斯海姆警察局驯养了一头警猪,它的名字叫路易斯,现已两岁半,体重约130千克,它从1984年末就跟随警察们破案,凡是在搜寻毒品和爆炸物时,警官们都愿意带上它。它不但有军犬般的嗅觉,而且有一张长而大的嘴巴,当它发现地下有疑点时,便使劲地掘地,直到把埋存地下的东西拱出来。这头猪还和摄影师配合,表演了它在参与破案的各种技能,其动作之敏捷,令人惊叹。据说,这头猪将在一部侦破故事影片中担任角色。

如果我们对猪的嗅觉器官和猪嘴巴进行深入研究,仿照猪鼻子、猪嘴巴的功能,制造一种探挖结合的排雷工具,在战斗中,将能大大提高探雷和排雷的效率。

猫——它得过一枚勋章

猫的身上总共有230~247块骨头、500块肌肉,比人类和某些动物还多。故而四肢运动频率高,奔跑时姿势就像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猛虎和猎豹一样。猫爪的钩朝后生长,因此上树容易下树难。位于高处时,不是滑下来而是直接跳下来。这与它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即使猫从高处四脚朝天地落下,也能够在瞬间迅速地转过身来,四脚着地,脚底厚实的肉垫能大大减轻猫体的反冲震动;猫在围墙或栅栏等较高而窄的物体上行走时,尾巴高高竖起,如同飞机尾翼般使身体保持平衡。

猫是怎么来的?

据传说,在上帝创世时大洪水之前是没有猫的。挪亚造了一条方舟,把地球上的动物每一种都放一对进方舟,可没有想到老鼠会成问题。老鼠在方舟里开始大量繁殖。挪亚灵机一动,摸了一下狮子的额头,狮子低下头,一对猫从它嘴里冲了出来,这才使老鼠的数量降到合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