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500000039

第39章 动物名星(2)

一只重达3吨,时速达到30公里的河马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河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奇的事情。

河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可实际上他们却不会游泳。在他们憨厚可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暴躁的习性。

河马是装备着一英尺长獠牙的野蛮的领地守护者。对于河马来说,他们的成就是以所占据的地盘来衡量的。

河滩是他们的生息地,但维持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他们的名字叫河马,河流是令他们感到安全和自信的地方。尽管他们呼吸空气,但在水下却显得更加轻松自如。他们能一次屏住呼吸长达6分钟。他们的脚上长着指甲,但这不是蹄形足,而是呈部蹼状。

因为不会游泳,河马不喜欢涉足过深的水域,他们喜欢让自己的脚踏实地踩在河底。但是不会游泳并不是个缺点,实际上河马在水下倒显得体态轻盈,在水流中迈着太空步行走,要比游泳容易得多。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沙滩顽童”在陆地上的运动能力。他们不是长跑运动员,但在百米距离内却能健步如飞。

当河马潜入水中,一种特殊的阀门会自动封闭它的耳孔和鼻孔,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水下的听力和通讯能力。河马被封闭的气孔中会发出“嗡嗡”和“嘀哒嘀哒”的声音,听起来与海豚发出的声音相似,而这并不是巧合。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河马与海豚和鲸鱼的关系密切,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和它们的亲戚海豚不同,河马不吞吃鱼类,而且情况恰恰相反,甚至连年轻体壮的河马都会经常遭受以粪便为食的鱼类的骚扰。其他一些乞讨者会吸食它身上的死皮,或是从它6英寸长的恐怖的牙齿上敛取食物。

蜿蜒曲折的河道和沙质的河滩,为数百只结成大小群落的河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家园。这位是河滩的主宰者,一只重达几吨年富力强的公河马,他已经统治这片沙滩和河流许多年了。他的王国或许只有几百米长的距离,但他征服了所有他视察过的地方。目前,他的王国里还有大约40只河马,全都对他唯命是从。雌性总是最受欢迎,而其他公河马也是如此,但前提是他们要认清自己的地位。这位沙滩君主是个绝对的独裁者。清晨,他炫耀着自己的武力,以借此维持他的统治地位。

大象

哺乳纲,长鼻目,象科。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长鼻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捡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非洲象

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从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1175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亚洲象

学名:Elephasmaximus

英文名:Indianelephant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亚洲象(又名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由一只雌象率领,无固定栖地,日行性。嗅、听觉灵敏,视觉较差,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繁殖期不同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同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长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

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饲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长颈鹿

长颈鹿是非洲的一种特有动物,长长的脖子,抬起头来,最高的雄长颈鹿身高可达6米,因此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它就像一座流动的了望塔。

一对对雄性长颈鹿通过打斗来确定谁最强。它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用头互相猛烈撞击。还把脖子缠在一起,但战斗中没有一头长颈鹿会受重伤。

成年长颈鹿用它那大而有力的蹄子保护自己,它们可以把一头狮子一脚踢死。而年幼的长颈鹿尽管出生时就已有约2米高,但还不是很强壮,所以它们更多的时候处于危险中。

长颈鹿通常生一对角,终生不会脱掉,皮肤上的花斑网纹则为一种天然的保护色。长颈鹿喜欢群居,一般十多头生活在一起,有时多到几十头一大群。长颈鹿是胆小善良的动物,每当遇到天敌时,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奔跑。当跑不掉时,它那铁锤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长颈鹿除了一对大眼睛是监视敌人天生的“了望哨”外,还会不停地转动耳朵寻找声源,直到断定平安无事,才继续吃食。长颈鹿喜欢采食大乔木上的树叶,还吃一些含水分的植物嫩叶。它的舌头伸长时可达50厘米以上,取食树叶极为灵巧方便。

长颈鹿怀孕期14个多月,每胎产1仔,生下来的幼仔身高18米,出生后20分钟即能站立,几天后便能奔驰如飞,幼仔4岁后成熟,寿命可达30年。

长颈鹿生活在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群居。它们的食物是各种高树的叶子和枝桠。雌雄长颈鹿进食的方式不同。雄鹿伸长脖子吃最高处的树枝上的叶子,而雌鹿俯身吃矮灌木上叶子。长颈鹿的嘴唇非常灵活。而且它的舌头竟然可伸长到46厘米,真是不可思议。

长颈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锐。眼睛可以看到身后的东西,但它们却沉默的像个哑巴,很少发出声音。雄性长颈鹿比较“好战”,交起手来时间相当长,互相同绕着,像两个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样,谁也不肯首先离去。

长颈鹿是非洲的代表性动物,通常组成小集团群居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干草原或树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带。在分类学上,长颈鹿为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长颈鹿属。

长颈鹿科是偶蹄目中最独特的一类,牙齿为原始的低冠类型,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头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头上有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长颈鹿科现存仅分布于非洲,有2种,而史前分布较广泛,可以分成古麟亚科(古长颈鹿亚科,古羚亚科)、长颈鹿亚科和西洼兽亚科。古麟亚科是长颈鹿科的原始类型,体型较小,四肢和颈均较短,生活于森林中,史前时期分布较广泛,我国也能见到。古麟亚科至今仍有一个代表生存,即霍加狓,分布于非洲刚果东部的热带雨林中,保持着很多原始特征。长颈鹿亚科是生存于稀树草原地带的长颈鹿,由于稀树草原的树木多为伞型,树叶集中在上层,长颈鹿进化出较长的颈和四肢,可以吃到树叶。长颈鹿亚科现存仅长颈鹿一种,广布于非洲的稀树草原地带,是现存身材最高的动物,也是人们最熟悉的非洲动物之一。西洼兽亚科是比较特化的长颈鹿,体型较粗壮,角大而扁,现在已经全部灭绝。

动物园中常见的长颈鹿属于分布在东非的亚种,称为网纹长颈鹿。除此之外还有十一种不同的亚种,这些亚种的栖息地、角的发达状态及斑纹的形状等均各异。然而有些学者则指出,刚果长颈鹿和苏丹长颈鹿、三比亚长颈鹿和安哥拉长颈鹿、克鲁格长颈鹿和南非长颈鹿却无法细加区分。

奇特的外貌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雌雄都有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角。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适宜远望。遍体具棕黄色网状斑纹。

出众的脖子

长颈鹿的长脖子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独树一帜,这样它们在非洲大草原的上,就可以吃到其他动物无法吃到的,在较高地方的新鲜嫩树叶与树芽。但长颈鹿和其他动物的脖子椎骨同样只有7块,只是它们的椎骨较长,一块椎骨有两公尺长。长颈鹿的脖子上有短而直立的鬃毛状毛发,尾部则有丛生的长毛。身体上尚有点状、网眼状或手掌状的不规则斑纹,这些斑纹则依亚种的不同各有差异。不论雌或雄的长颈鹿,头上均有二角,角上覆盖着长有毛的皮肤。

长颈鹿虽然能够摄食高处的树叶,饮水的姿势却很滑稽。它们必须撑开左右前脚,然后弯曲张开的前脚才能喝到水。一般的草食动物均站着低头喝水,长颈鹿却因脚太长或脖子太短,喝水时似乎得大费周章。

长颈鹿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动物了。长长的脖子高高地耸立着,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它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原来长颈鹿“祖先”的脖子并不很长。地壳的变迁,生存环境的不利,灾难的频临,江河的漂溢,火山的爆发,地面食物的缺乏……只有高树上的叶子可供它们摘食。为了食物和生存,它们只有不断地把脖子加长。当然,这要经过漫长的岁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长颈鹿的脖子一代代地加长了,从脚下到头顶高43~53米。而有的科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

人们不禁又要问:长颈鹿的血压一定很高,否则,它的血液怎么能够送到高高的头顶上呢?原来长颈鹿心脏的重量超过11公斤,心壁厚达75厘米,特别强而有力。它静止时,心率每分钟高达100次,而马不过28~40次。每分钟输出血量达60升,比马高一倍。心脏压力达300毫米水银柱,脑下部的颈动脉的血压保持200毫米水银柱。如果人的血压这样高,早就昏倒了,但对于长颈鹿,这是正常的。否则,倒是一种病态了。它脑基部的动脉网络和带有瓣膜的颈静脉,是它能适应高血压的有效保证。

为了配合它的长脖子,长颈鹿的背部也是倾斜的,四肢和舌头也长,舌头还能伸缩,伸出口外有25厘米。雌、雄都有角,但它的角很短。上面生被毛。在两角之间的前额地方,还有一个“瘤”,有的头后部还有一对像角一样的东西。长颈鹿的体色也非常好看,棕黄的体色上面印有深棕色的斑纹,斑驳陆离。斑纹的形状非虎、非豹,也非斑马。这和它所栖息环境的树枝、叶片的形状相似,色彩非常协调,成为一种天然的保护色。长颈鹿身上斑纹的形状和大小随亚种不同而异。一般产于北非的长颈鹿比较白,尤其是小腿,斑点稀疏,到膝盖以下就消失了。头顶中间的“瘤”非常发达,身上的斑点也少;而产于南非的长颈鹿,腿的颜色较深,头顶中间的“瘤”缩小或缺乏,斑纹的形状非常不规律,参差不齐。

长颈鹿生活在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好群居。群体的数目相差悬殊,从2头、3头到40余头,有时可达70多头。它们的食物是各种高树叶子和枝桠,尤其是豆科的树是它们的主要食物。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用来进食,特别是早晨和午后,它们几乎都在吃东西。由于有长长的腿和脖子,所以它们能够到离地面6米高的树叶。虽然吃的是嫩嫩的植物性食物,但长颈鹿每天都要喝水。如果水源缺乏,它们定时喝水的规律也就打破了。长颈鹿喝水的姿式是非常有趣的,两条前腿大大地叉开,降低高度,然后再把头低下伸到水里。

长颈鹿善跑,时速可达50多公里。跑起来的姿势很奇怪,后腿在前腿的外侧摇摆,由于脖子太长,所以颈和头也做自由摆动,以平衡身体。尾巴却高高地卷到背上,前肢和后肢一起移动。

它们是反刍动物

由于它们要时常咀嚼从树上摘下的树叶,这就使得它们的下颚肌肉不停的运动,而脸部的肌肉缺少运动生长缓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颈鹿总是一副僵硬的表情。

沉默是金

长颈鹿的长舌是雪青色的。这是萨克斯管的颜色,一种令人心颤的颜色。然而它们并不是“长舌妇”,它们安静的像修女一般,从不发出声音。因为它们没有声带。也许沉默是金的该是它们吧。(其实长颈鹿能发出一些声音)

长颈鹿的高血压

长颈鹿身高上的优势要求他们要拥有比普通动物更高的血压,以便于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大脑。其血压大约是成年人的3倍。

长腿带来的不便

由于腿部过长,长颈鹿饮水时十分不便。他们要又开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时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所以群居的长颈鹿往往不会一起喝水。

长颈鹿腿长脖子也长,躺下和站起来都很不容易,所以常常站着睡觉。其他很多动物和长颈鹿一样站着睡。好在动物都不动脑筋,不需睡很长时间,一般打个盹就行了,一天大概只睡30分钟。当然有时长颈鹿在觉得周围很安全的时候,也会躺下来睡觉,把脖子转向后面,头紧靠在屁股上,看起来很舒服。但是,如果遇上突然袭击,它很难再站起来逃跑,结果会被吃掉。

长颈鹿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