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500000073

第73章 珍禽异兽(17)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这个长着兽的身体却有鸭的嘴巴的怪物,连恩格斯也向它认过错。1843年,恩格斯在英国看到一只鸭嘴兽的蛋。人们告诉他:这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哺乳动物。恩格斯听后哈哈大笑: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卵生的,因此肯定不是哺乳动物。后来,事实使恩格斯“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自己的傲慢与无知”。

鸭嘴兽又名鸭獭,现为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鸭嘴兽的大小和兔子差不多,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雄性鸭嘴兽后脚上有一根中空的毒距,能分泌毒液,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人若受毒液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符”,也是哺乳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特点。

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既不同于哺乳类,又不同于爬行类、鸟类。它生殖、繁衍后代的方式非常奇特。它既下蛋,又哺乳。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鸭嘴兽与鸟类、爬行类也有相似之处:卵、尿、粪都由一个孔排出体外,所以叫“单孔类”。雌兽受精后在体内发育成两个卵。卵排出后,由母兽孵化,10天后,小兽破壳而出。小兽发育不全,仅25厘米长,光秃无毛,眼睛无直觉。母兽没有乳房和乳头,只在腹部有一片乳区,像出汗一样分泌乳汁,小兽就爬到母兽的腹部舐食乳汁。两个月后,幼兽睁开眼睛,但活动能力还很弱,四个月后,小兽毛才长齐,并能独立游泳、觅食。

还有个奇特现象,成年鸭嘴兽没有牙齿,而小兽出壳前有一种特殊锋利的“卵牙”,用来打开卵壳。出壳后“卵牙”很快脱落,又长起10多颗“乳牙”,接着又脱落,再生出来的是特化了的角质垫,是成兽当牙用的进食工具。

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觅食者,取食时潜入水底,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以及昆虫幼虫和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冬季不活动或冬眠。雌兽挖相当于16米长的洞穴,将卵产于用湿水草筑成的巢内,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兽发育很不完全,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乳头,成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服食乳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五个月。

鸭嘴兽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但因追求标本和珍贵毛皮,多年滥捕而使种群严重衰落,曾一度面临绝灭的危险。由于其特殊性和稀少,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澳大利亚政府己制定保护法规。

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小哺乳动物,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取食时潜入水底,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狒狒

据动物学家介绍,“人与狒狒之间的进化差距很大。大约3000万年以前,狒狒遵循的是与人、黑猩猩不同的进化途径,它们没有语言能力。过去,狒狒被认为几乎不具有推理能力;然而,在2001年底,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狒狒有完成复杂抽象推理的能力。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非人类及非猿灵长类动物具有这种复杂的能力。

狒狒属于濒于灭绝的珍稀动物。根据科学研究发现,由喜欢聚堆交流的雌狒狒生育和培养的孩子,其生存率特别高。

狒狒是灵长类中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14~41千克;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具颊囊;体型粗壮,四肢等长,短而粗,适应于地面活动;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毛黄、黄褐、绿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共5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

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于这里较开阔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主要在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寻找食物。善游泳。能发出很大叫声。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

狒狒从不忌口,它们捕食羚羊、搜寻水果、采摘水百合,几乎什么都吃。狒狒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再恶劣的环境也难不住它们,这也使得它们能够从容地应付人类的挑战。食物包括蛴螬、昆虫、蝎子、鸟蛋、小型脊椎动物及植物。通常中午饮水。

主要天敌是豹。无固定繁殖季节,5~6月为高峰,孕期6~7个月,每胎产1仔。野生寿命约20年。

狒狒在猴类中是唯一集大群营地栖生的高等猴类。狒狒也是猴类中社群生活最为严密的一种,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明的纪律,惩罚的残酷令人骇怕。上海动物园新建了狒狒山后,先后从日本、荷兰引进两批狒狒放在山中。荷兰的一批狒狒中有一头体大壮实的雄狒,担任了狒王。但另一头成年的雄狒狒并不甘心俯首称臣,间接对“大王”发难,袭击“大王”的王后和王妃,把两头母狒狒咬得遍体鳞伤而死。

其实在人工饲养下的狒狒,饲养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狒群的结构,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而在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经过几年一个周期,就会发生争战,或分群或换王。因为以新换旧、以强换弱是狒王国的法则。当一个年幼的、地位很低的雄狒狒成长起来发育到肌肉强健,牙齿尖尖时,它的好斗天性便暴露无遗。狒狒一般性成熟在六岁左右,它的好斗自然也有争夺配偶的繁殖因素。通常先是向比它地位稍高的雄狒狒主动发起挑衅。说来有趣,这和某些人类吵架一模一样,先是瞪眼睛、竖胡子,放开喉咙大叫或吼一通,进而撞台拍凳,但狒狒则是拍打地面进行威胁。如果原来地位高的心虚怕了就认输,那么,自行退下承认青年狒狒的地位比它高。如果都不服,就开始拉拉扯扯,爪对爪、牙对牙厮打。结果会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打赢了,胆子越打越大,一直打到“大王”地位,但在狒群中单靠蛮力也不行,也要会团结众狒,要会一点手段,即比较聪明;二是打输了投降,主动抬起臀部,让胜方骑一下,承认自己地位卑下,可以免去进一步的惩罚,被活活咬死;三是输了落荒离群而逃,逃到其他狒狒群中去当小三子,若这一群狒狒群体较弱,过了一段时间,也许又争了一个王位,但那是非常少的幸运儿。

狒狒群体大的有200~500头,夜晚它们集体住宿在峭壁悬崖上,并有专门担任警卫的狒狒,遇有食肉兽侵袭,狒王率领年轻力壮的雄狒,与敌对抗,母狒和幼狒则迅速撤退。白天,狒狒为了觅食的方便,分成30~50头小群,分散觅食,每一小群都有一个首领带路,其他雄狒在两侧警戒,中间是母狒和仔狒,仔狒得到全群保护,一旦哪头雌狒生了幼仔,就受到格外优待,怀中的幼狒,会让其他表示友好的雌狒抱一抱,这也是狒狒王国笼络感情的方式。

当然,狒狒群并非一直烽火争战,一般新王产生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很安稳,而且繁殖增加,群体会迅速增长。这时的狒王也会主动对地位低下的雄狒、雌狒表示友好。为它们理理毛,这结果更加固了它的地位,群狒也争相拍狒王的“马屁”,狒王只是象征性为臣狒理毛,而地位低的狒狒则尽力而作,故狒王的毛总是油光顺溜,最为光滑,一眼就能看得出。

穿山甲

穿山甲,顺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除头部、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锡金、尼泊尔等地亦有。

穿山甲在分类上属于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身长50~100厘米,尾长10~30厘米。体重15~3公斤。不同个体的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琏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2对。

穿山甲多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较长,末端有巢。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行动活跃,能爬树。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虫幼虫等。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的1月产崽,每年1胎,每胎1~2崽。

我国穿山甲的产量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尚须自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一般进口商品分为大甲片与小甲片。大甲片呈灰黄色,又称为“铜甲片”,品质较次,民间常制成搔痒器;小甲片呈褐色,又称为“铁甲片”,品质较优。

眼镜猴

这种动物最奇特之处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和它的小身体很不相称,好像戴着一副特大的旧式老花眼镜。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镜猴。

主要分布于菲律宾的萨马岛、莱特岛、迪纳加特岛锡亚高岛、保和岛和棉兰老岛等岛屿。

体长如家鼠,身长85~160毫米,尾长130~270毫米,体重80~165克,是体形极小的一种灵长动物。背毛质地柔软,为带有银色光泽的灰毛,腹毛浅灰色。头圆,吻及颈镀,耳壳薄而无毛,眼睛非常大,直径达16毫米。前肢短、后肢长,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头大而圆,眼睛特大,脸盘向前,眶间隔薄。眼适于夜视,视网膜没有视锥。颈短,这是许多跳跃类群的特征。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具扁甲。后肢长,胚骨和诽骨溶合。而附骨特长,因而有附猴之称。尾细长,尾端多毛。

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白天睡觉,夜间活动,能在树枝间跳动,距离可达几米,从不下到地面上活动。听觉敏锐,颈部几乎可旋转360°。主要捕食昆虫,也吃小型蜥蜴。捕捉食物时,行动极为迅速。数量稀少,是濒危物种,受到保护。

眼镜猴会笨拙地沿着树枝慢吞吞地挪动,但通常它们是通过跳跃来移动的。跳跃时,它们突然伸直自己长长的后腿跳向空中,再落在距自己2米远的另一棵树上。如果有必要,它还能中途拐弯。

眼镜猴有大眼睛,非常适于夜间捕食。它们吃昆虫、青蛙、蜥蜴及鸟类。据人所知,有一种眼镜猴还能够捕食比它们自身不大的鸟与毒蛇。

小眼镜猴生下来时就已发育得很好。它们有厚实的毛皮,眼睛也是睁开的,一生下来就能爬,能抓往母亲的毛。如果母猴要走比较长的路,它会将幼仔衔在口中带着走。

眼镜猴能身体不动而让头几乎整整转动一圈,这有助于它发现猎物和避开像猫头鹰与小猫等敌人。

眼镜猴有着长长的手指和脚趾。每只手指和脚趾的前端都有吸管状的圆形衬垫,这有助于它们抓紧树干与树枝。

像其他许多夜间活动的动物一样,眼镜猴有一双大眼睛。实际上,它的每一只眼睛重达3克,比它的脑子还重。它们对危险非常敏感,甚至在休息时,也会睁着一只眼。

眼镜猴个儿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黄褐色,乍一望去仿佛一只褐家鼠。如按照身体的比例来计算的话,眼镜猴在灵长类动物中可荣获得项冠军: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长。

熊属国家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体肥大,头大,尾巴短,能爬树,能直立行走。种类很多,如:棕熊,白熊,黑熊,马熊等。已能人工饲养。熊胆是贵重的药物。

熊科,目前世界仅存8属种。以体型粗大有力,尾极短,出生的幼兽常发育不完全为特征,种类不多,现存仅8种,是犬型类中种类最少的一科,且多数种类数量稀少。熊科成员多数食性很杂。也有少数以肉食或植食为主,体型多比较大,其中包括陆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动物。熊科成员虽然体态笨重,但是多数能爬树,并有不少是游泳好手。熊科成员视觉不佳,但嗅觉比较灵敏,主要依靠嗅觉觅食。

熊科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棕熊,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并不多。不同地方的棕熊体型习性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600~800公斤,而小型的棕熊体重不及100公斤。阿拉斯加棕熊由于体型超大,过去曾被当作独立的物种。

我国西部的一些棕熊颜色和体型与其他棕熊也有些差别,又是被单列为马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