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500000080

第80章 珍禽异兽(24)

扬子鳄如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这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

扬子鳄的子孙曾兴旺发达过,七八十年前,安徽芜湖万春圩一带的河滩上还生活着很多扬子鳄。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可是到了1949年,那里已很难听到扬子鳄的吼叫声了。现在,扬子鳄的分布区不断缩小,数量也日益减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分析起来,主要还是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加上扬子鳄全身都是宝,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它的皮是制造高档革制品的上好材料,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遭到人们的乱捕滥杀。又因为扬子鳄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能在圩堤上挖穴打洞,因此农民曾把它当作有害动物,见了就捕杀。扬子鳄已处于几乎要绝灭的境地。

为此,我国政府于1972年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将它列入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禁止贸易。1981年,据专家估计,野外生存的扬子鳄仅有300~500条,这一物种可能在10年内绝灭。然而令人高兴的是,时至今日,扬子鳄不仅没有绝灭,而且数量已大大增加。这一人间奇迹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为了保住扬子鳄这一物种,改变濒临绝灭的状况,让它世世代代生存发展下去,我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建立了安徽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可是仅靠扬子鳄自身的繁殖,仍无法挽回种群趋向绝灭的总趋势。从70年代起,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迈上了充满坎坷的人工繁殖扬子鳄的征途,现在我国人工孵化鳄卵、人工繁殖鳄群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扬子鳄的数量已从建场初期的170条增加到4000多条,现在每年的繁殖数量都在1000条以上,扬子鳄已成为被国际贸易公约批准的第一种可以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受胁动物。

关于扬子鳄,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我国浙江省长兴县一个叫尹家边的小村庄里。1982年,尹家边的农民捕获到一雌一雄两条扬子鳄,虽然生活穷困,但他们怀着“决不让国宝在我村失传”的朴素信念,自发建立了也许是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自然保护区。尹家边的村民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赤诚的心,为国宝——扬子鳄自行做窝12次,产下了236枚卵,并孵出幼鳄208条,存活了170条。人们保护了扬子鳄,扬子鳄一定会为人类造福。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面积44300公顷,197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扬子鳄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江南占陆与金陵凹陷的过渡地带,全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错综复杂、沟塘、渠、坝星罗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沟冲、山洼和水库中,分布有我国特有的,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扬子鳄与美洲密西西比河鳄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种淡水鳄,数量极其稀少,被国家的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双角犀鸟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两双版纳州的勐腊、景洪、临沧地区的耿马、沧源、德宏州的盈江那邦,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区。

双角犀鸟是大型鸟类,也是我国所产犀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达120厘米左右。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有趣的是雄鸟眼睛内的虹膜为深红色,雌鸟的却是白色,在它们的眼睛上还生有粗长的睫毛,这是其他鸟类所少见的。

双角犀鸟是一种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它在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贯前进。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向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每年的3~6月是双角犀鸟的繁殖期,巢大多是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上的天然树洞,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整而成。这种树洞又大又宽,离地面也很高。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少数为1枚或3枚。雌鸟承担孵卵,孵化期大约为31天。有趣的是,雌鸟在孵卵期间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同时雄鸟也在外面用它的大嘴衔泥,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颇有点“金屋藏娇”的意味。雌鸟在洞中孵卵、育雏,既安全,又舒适,不怕风吹日晒,还有利于保护雏鸟免遭蛇类、猴类和猛禽等的威胁和侵害。雌鸟和雏鸟排便时,把肛门对准洞口,直接喷射出去,雌鸟还不时地用嘴将洞内的污物清除出洞口,以保持洞内的清洁。雌鸟在雏鸟孵出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换羽,这时几乎没有飞翔的能力,换羽之后,便将洞口的封闭物啄破,与长大的雏鸟一起飞出来。整个孵卵、育雏期间的食物,全由雄鸟供给。为了使“娇妻爱子”们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这时,雄鸟还会将自己砂胃中的一层壁膜脱落下来,吐出体外,形成一个薄囊,它就用这个薄囊临时贮存觅到的浆果、坚果等食物,带回巢中。如果雌鸟没有伸出嘴来迎候,雄鸟便用嘴轻轻地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取食。因此,到繁殖期结束的时候雌鸟和雏鸟都长得很肥胖,而雄鸟却累得精疲力尽,瘦骨嶙峋。

由于双角犀鸟奇特的繁殖习性,产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爱情鸟”。

在现实生活中,双角犀鸟奇特的封闭式繁殖习性虽然能够保证雌鸟和雏鸟不被大敌袭击,但在人类的不法行为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出外觅食的雄鸟惨遭偷猎者捕杀,雌鸟和雏鸟由于得不到食物供给,像“玉砍”一样被活活饿死在洞中。因此,必须坚决地铲除偷猎,以及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现象,才能使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繁衍生息。

犰狳

犰狳,俗称“披甲猪”。贫齿目的1科。体长125~100厘米,尾长25~50厘米,体重可达50千克以上;上体两侧和4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构成保护躯体的盔甲,这一盔甲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可将身体蜷缩成球状,以防御天敌侵害;耳小;舌能伸缩;前肢3~5指,指爪弯曲强大,后肢5趾,具爪;牙齿细小,钉状,终生生长。共9属21种,分布从北美洲至南美洲。

尽管犰狳怪模怪样,长相介于猪和穿山甲之间,犰狳还是和食蚁兽和树懒等树栖哺乳动物血缘最为接近。它和它们一起被列为曾被称为“贫齿目”的一类古代物种。虽然字面上“无齿”,但是和食蚁兽不同,犰狳的确有一副简单、牙一样的圆形“牙齿”。这一目类已于最近被更名为异关节亚目。

犰狳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一副鳞状铠甲。就是因为这副甲胄,它被西班牙征服者冠以“披甲猪”之称。在西班牙人在中美洲肆虐的时代,他们常常见到阿兹台克部族人中的小贩在村镇的集市上用犰狳肉换取可可豆,他们也注意到犰狳肉“非常美味可口”。

尽管现在一些人仍然猎取犰狳,取其肉食用,取其皮制成篮筐,但是犰狳主要还是作为科研对象,用来研究遗传学和胚胎学。科学家有可能证明在彻底消灭麻风病的努力中,犰狳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遥远的过去

虽然动作缓慢、笨拙,外表傻乎乎的,犰狳却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5500万年。在冰河期,它是繁茂的一个种群,至少包括体重达2000磅的一种叫雕齿兽的巨兽。千百年后,它们中的大部分都灭绝了,只有20个物种幸存下来。其中,除了一个物种之外,都生活在拉丁美洲。在南美热带雨林中的犰狳,有5英寸长的小家伙,也有100磅重的巨兽。

可以抵御大部分食肉动物的一身甲胄是犰狳得以存活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副甲胄包括由鳞状角质化表皮包裹的骨质薄片。它像盾一样护卫着头、背、肋、足和尾部。甲胄上还有一系列的皱裂,使身体可以在自由移动中随意弯曲,尽管这套甲胄使犰狳行动起来步态僵直、古怪。在覆盖着铠甲的头部长着两只明显特大的耳朵。犰狳的下腹部和腿内侧没有这种独特的甲胄,但是有厚厚的表皮包裹。

九皱犰狳因背上的九条皱褶而得其名。它是在美国现存的唯一物种。它体长10英寸,有9~15磅重。从生态学角度看,它从美国内部边界迁入美国的时间并不十分久远。当巴拿马地峡在900万年前重新连接南北美大陆时,犰狳、负鼠和硕大的地獭与其他动物一起走过地峡迁徙至北方、硕大的地獭在上次冰河期即将结束时灭绝了。犰狳却活了下来,但仅限于一定的区域,而负鼠却成功地散布到北美大陆各处。

在美国,在人们开垦荒原、消灭了犰狳的天敌之前,它的分布一直局限于南方。科学家埃莉塔诺·斯托尔斯发现犰狳对麻风病极易感染,是天生的病菌培养体。主要由于她的工作和全美健康组织的资助,犰狳的寄生实验中心在南北美洲和欧洲大量建立起来,成为廉价的麻风病菌来源。这就为促进生产更为有效的疫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到麻风病和艾滋病之间共性的启发,科学家正在进行调查研究,来弄清是否可以把犰狳作为实验载体来帮助探求艾滋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许有一天,这种怪模怪样的犰狳会在治疗人类的“沉疴”和“新疾”两个方面都扮演起关键角色。

犰狳会因各种食肉天敌的捕食而夭折。这些天敌包括狗、美国山猫、熊和郊狼。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犰狳会奔向附近的树丛,用浓密的枝条作屏障,或者团成一个紧密的球体。如果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躲避,它会飞速地刨出一个可以紧紧裹住身体的洞穴,这使得攻击者几乎不可能把它拽出来。

不过,犰狳最大的天敌还是人和车辆。它天生近视,又有上公路觅食死亡猎物的习性,所以它常常会出现在公路上。犰狳所具有的“自然惊吓反应”使情况变得更糟。一受到惊吓,犰狳便向上跳跃,恰恰就撞在途经车辆的下部。

“益”、“害”兼有

犰狳是一种益兽,能吃掉大量的白蚁、火蚁、甘蔗蛀虫、蝎子、切根虫和其他害虫。但是另一方面,当昆虫食物缺乏时,犰狳就要转向农田。它可以使花生、玉米和甜瓜等庄稼造成严重损失。从生态角度讲,犰狳的洞穴也为习惯穴居的猫头鹰、家兔和负鼠,甚至鼻鼠提供了理想的寄居洞穴。但是犰狳的洞穴也损害了大堤和路基的安全性,还常常使得过路的牲畜摔断腿骨。犰狳肉的鲜美,使得它长期以来成为猎人的捕杀对象。据说经过烘烤,它有一种鲜美味道,胜过猪肉。甚至时至今日,农村的家庭餐桌上偶尔还会出现这道“穷人的猪肉”。除此之外,在有这种动物栖息的地区,犰狳外皮还被制成篮子或被做成像吉他一样乐器的弦。

犰狳生性温顺,易于驯养,拿在手中也不用担心咬手。一些人还把它作为宠物饲养,防治白蚁和其他家中害虫。但是犰狳的强烈的麝香气味对家庭环境却是一种污染。1928年,这种动物曾在俄克拉荷马和路易斯安那地区被发现过。自那时以来,犰狳慢慢向北扩张,进入阿肯色州,向东则扩张到海湾边缘。

另外,一支独立的佛罗里达犰狳群体源于一些曾被作为宠物饲养、后又放归于原野的犰狳。它们在20纪50年代和扩散到海湾边缘的犰狳一同出现在这一区域。自那以后,犰狳栖息区域扩大至佐治亚、俄克拉荷马和堪萨斯。不过,向北方的扩散看来是不可能的。如果冬季过冷,它们会冻饿而死,因为它们没有冬眠的习惯。

生存本领

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犰狳在哺乳动物中,是具备最完善的自然防御能力的动物之一。其防御手段可概括为:“一逃、二堵、三伪装”。

所谓“逃”,即逃跑的速度相当惊人,犰狳具有令人吃惊的嗅觉和视觉,当它所到处处境危险时,能以极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身体隐藏到沙土里。别看它的腿短,掘土挖洞的本领却很强。曾有人这样描述犰狳的打洞本领:它打洞速度非常快,你骑在马上还看见它,但在下马一瞬间,它已钻到土里去了。所谓“堵”,就是它逃入土洞以后,用犰狳的尾部盾甲紧紧堵住洞口,好似“挡箭牌”一样,使敌害无法伤害它。所谓“伪装”,就是前述的蜷曲法,全身蜷缩成球形,身体被四面八方的“铁甲”所包围,让敌害想咬它也无从入手。

为了生存,犰狳除了身上御敌的甲胄外,还有杂食、昼伏夜出和能够栖息在自然界形成的天然洞穴等有利习性。栖息处可以是茂密的灌木丛、草地、荒野,通常还有一处浅塘或泥坑用来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