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600000042

第42章 对文明的探索(13)

又如在1990年的一天,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根据弗兰克的小彗星理论,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充满幻想色彩的吟诵之作。

倘若弗兰克的新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诗人所言或许就是事实。并且,从天上来的,又岂止黄河之水呢?

针对弗兰克的小彗星理论,美国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论。科学家们虽然没有对卫星图像上的那些黑点或带状物表示异议,却不同意弗兰克作出的这些水将全部降落到地球上的解释。

然而不久后,美国弗吉尼亚技术大学和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联手打开了一块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毋庸置疑,这一发现是对弗兰克彗星理论强有力的支持。

据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米切尔·佐伦斯基介绍,这块陨石是1998年坠落在美国得克萨斯莫纳汉斯的两块陨石中的一块,并在发现后48小时之内被送到约翰逊航天中心,在一个空气已被过滤的净化室里被打开后,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陨石里布满奇怪的紫色晶体,化验的结果让人震惊:竟然是盐!进一步分析后,结果令科学家们目瞪口呆:这些神秘的盐晶体里竟然有水!

科学家们因而认定:这些水绝不可能来源于地球,其唯一的来源就是产生陨石的天体或者包含盐分冰体的彗星。

地球之水是从天上来吗?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这一论断,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地球虽然多水,却是一个缺水的星球。我们固然知道,地球上有大约145亿立方公里的水,每一立方公里为1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大得惊人的数量;我们也固然知道,如果把这些水全部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地球上的平均水深可达到2800米,地球真可称做“水球”。但是我们仍然说地球是个缺水的星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是不适合人类使用的,海洋虽然是个巨大的天然水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4%,但因海水含盐太高(每公升含盐量35克),故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

在人类居住的陆地上约有2800多万立方公里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在这些陆地水中,有冰川2400万立方公里,又占地球淡水总量的85%。由于冰川在自然界的特殊地位,开发起来十分艰巨。陆上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地下水、淡水湖泊、土壤水和河流,共有400多万立方公里,只占地球总水量的3‰。而且由于这些水在地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所以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十分贫乏。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地球面临缺水的挑战。

通古斯大爆炸探索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5分,在俄罗斯(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通古斯河原始森林里,发生了一次骇人听闻的猛烈的大爆炸,有人估计,这次爆炸的威力是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的千倍以上。这次爆炸不光毁灭了通古斯地区,而且影响了欧洲、美洲等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接连三天的“白夜”,它给后人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它是怎么发生的?

让我们先看看爆炸的实际情形。据目击者叙述:“爆炸时,从空中升起一个比太阳还亮得多的火球,火球发出的热量使周围一切能燃烧的东西全部燃烧起来,巨大的山林烧毁了,林中的动物无一幸存,燃烧的浓烟升到20公里的高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炬,然后成为蘑菇状的烟云,紧接着就是一阵猛烈的爆炸声……”

另据当地的报纸报道:本地区发生了一次实属罕见的异常天气景象。6月30日上午,大风接踵而来,干燥的狂风夹杂着巨大的噪声横扫大地,接着地动山摇,许多建筑物发生震颤,爆炸震倒了路边的行人和马匹,震碎了房屋玻璃。有人亲眼看见一个燃烧的物体从天而降,从南向北划过天空,至东北消失。据爆炸结束后的调查,爆炸中心32公里的地区再也没有生命存在,冲击波形成的飓风,把周围几百公里的房屋马匹全部卷走,损失之大,难以估计。

对于这次亘古未见的大爆炸事件,科学家们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调查,却得不出明确的结论,他们只是通过想象,提出各自大相径庭的假设。

一、陨石爆炸说,由俄罗斯矿物学家科列克提出。他认为如果不是重量达几万吨以上的物体迅速坠落到地球的大气层内,单是普通的火山喷发或风暴,是不可能有这般巨大的威力的。为获得证据,科列克带领科学考察队四次进入通古斯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以期发现预期中的陨石或陨石坑。然而只发现了几十个大小各异的洞穴。科列克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洞穴,把钻头打入达75英尺深处进行探测,结果却连陨石的碎片都没有发现。对此,科列克的解释是:这些洞穴可能是陨石反弹所留下的,而陨石则极可能气化或又被反弹到太空中。明显的是,这种说法论据不足。

二、核爆炸学说。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现场启发了人们。科学家发现,二者有许多地方极其相似。倒伏的树木呈放射状沿爆炸中心倒伏,没有倒伏的则树叶尽落、树木枯焦。通古斯天空的闪光则是核爆炸的闪光,那种远在上百公里以外的目击者所能感受到的灼热,类似于核辐射的结果。那片飘荡在通古斯上空的黑色云雾,则是核爆炸的特有特征——蘑菇云。为此,前苏联科学家普列汉诺夫于1959年率领考察队,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对通古斯地区爆炸中心周围进行了土壤及植物的放射性测定。结果发现,爆炸中心的剂量比三四十公里外的地方要高出15~2倍。另外,于1961年,一位科学家综合已有资料,推算出这次光辐射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30%。这个比例也是核爆炸所特有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可通古斯发生的是一次核爆炸。可是,1908年时地球上还没有一颗原子弹,比广岛能量大1000倍的核爆炸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又一问题摆在科学家面前。

三、反物质爆炸说。既然1908年的核爆炸不可能。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李比和另外两名着名物理学家提出“反物质爆炸说”。也就是正、负电子相遇生成一种能量发射到地球所导致的。当这颗“反物质陨石”与大气层相撞时,就会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双方所有的物质在刹那间全部转化为能量,既没留下陨石坑,又和核爆炸所出现的现象相似。李比说,反物质爆炸的结果之一是使空气中碳14的含量有所增加。他研究了亚利桑那州和洛杉矶的树木年轮,发现正是通古斯爆炸之后,树木中碳14的含量高出很多。但李比本人也承认,这种测量和预测没有极为明确的证据证实其真实性。

四、彗星说。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在1975年2月26日提出“彗星爆炸说”。他认为,来自天外的不速之客是由稀松的雪团和宇宙尘埃所组成,它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于地球表面上空10~15公里爆炸,其动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波,温度极高,既摧毁了树木,又点燃了森林。雪团本身蒸发掉了,宇宙尘埃则留在地下。

五、天外宇宙飞船失事说。由前苏联科学家卡扎切夫提出。他提出以下假设,一艘来自遥远星球的核动力宇宙飞船,以西伯利亚选择为降落地点。但在降落着陆之前,也许是机件损伤,也许是其他原因,宇宙飞船闯入大气层时没能减速,所以当它接近地球时,像陨石一样由于摩擦产生的高热而燃烧起来,飞船的外壳被迅速地熔化掉,并且使飞船里储存使用的核原料发生了链式反应,从而引发起原子弹式的超级大爆炸。这种假设的前提尚没有获得直接的证据,但在人类已经进入宇航时代的今天,依然有一些科学家倾向于它。

迄今为止,虽然陆续也有其他假设提出,如天然气田爆炸说、地球内部热核高能爆炸说、微型黑洞说等,但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完全使人信服,因为找不到证据,多年来它一直是个谜。

时光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为解开通古斯大爆炸探索提供了证据。他们在南极的冰层中发现了大爆炸的金属残粒。通过测定,这些直径仅一毫米的金属颗粒,证明了在通古斯上空爆炸的,是一个来自宇宙的小天体。并测算出,这个小天体的直径约有180米,总重量为700万吨。

然而,这些小金属颗粒是小天体上的吗?如果是,怎样会从地球北部飞到南极冰层中去了呢?原来,它们是随高空气流飘到南极上空去的。落下后,又被埋在冰层中,从冰层的变化,即可准确算出它是1908年的天外来客。

南极厚厚的冰层记载着地球的历史,保存着地球每个时期的标本,诸如火山爆发、气象变化、陨星坠落和核试验等等,都会在南极冰层中找到痕迹。

宇宙间神秘的生命形式

任何生命都是神奇的,然而人类在为自己的生命体欣然自慰的同时,却又面对着未能彻底自我认识的苦恼:我们的生命到底来自何处,如果我们是外星人的后代,那么究竟谁是地球的原住民?如果我们本身即是原住民,我们为什么对所有的生命形式这样敏感?地球人在寻根,寻得这样久,寻得这样苦,在大海,在高山,在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