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600000059

第59章 对宇宙的探索(10)

这个研究小组的领导人迪休斯已证明,球状闪电之所以呈球状,是因为原子粒子融合,产生内聚力。只要能控制这种融合作用,就可以利用球状闪电廉价发电。

第一步必须人工制造出球状闪电。迪休斯听说,许多水手曾表示潜艇电池发生短路后,往往出现球状闪电,于是向荷兰海军买了一套有400个电池的旧设备,装在鹿特丹港码头上一个棚子里,把电池联结起来,然后使之短路。1985年,果然制出了火球,不过这套设备所产生的火球,直径只有4寸,而且不到一秒钟就消失了。科学家希望在未来的实验里,火球能持续不灭,连续不断释出能量。

这个荷兰研究组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没有人能对球状闪电的成因作出简单的解释。有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光学幻象,只是普通闪电留在视网膜上的像;但是许多人说在见不到闪电的建筑物内见过球状闪电,推翻了这种假设。

英国两位研究员斯坦霍夫和伍丁博士根据五十多份报告,列出了球状闪电的特性,证实了科学家以前猜测的多项球状闪电特性。

他们发现69%的球状闪电在室外发生,其余的在密闭的空间内出现,例如住宅的房间里或飞机舱内,就像那架伊留申—18型运输机的乘客所见到的。89%的球状闪电与雷雨同时出现,然而目击者中有1/3表示并未看见普通闪电放出球状闪电,令人百思不解。

斯坦霍夫与伍丁归纳的结果如下:球状闪电直径大约为10英寸,亮如40瓦特的灯泡,出现约5秒钟后消失,有时留下刺鼻的气味。过去出现的球状闪电,约有1/4造成破坏,例如,撞碎玻璃窗,烧焦草地。接受调查的人中,有半数以上说球状闪电破灭时似乎曾经爆炸。

球状闪电依然是个神秘的谜,引人遐想。有些科学家认为球状闪电绝不仅仅是未来能源,他们相信那是等离子体,在地球上并不多见,在太阳和大气层外的其他星球上则极其普通。仔细研究球状闪电的特性,或会加深我们对宇宙的了解。

这类研究对碰巧遇到球状闪电的人来说也许毫无意义。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女士看见“大如篮球”的球状闪电滚进屋内时,并没有作什么科学分析,只是拿起苍蝇拍狠狠打下去而已。

在前苏联的某农庄,有两个小孩子在牛棚的屋檐下避雨,这时雷鸣电闪,忽然天空中飘下一个橘红色的火球,首先在一棵大树顶上跳来跳去,最后落到地面,滚向牛棚。火球好像烧红了的钢水似的,不断冒着火星。两个小孩吓得一动也不敢动。当火球滚到他们脚前时,年纪最小的一个,还不很懂事,他忍不住用力猛踢了火球一脚,轰隆一声,奇怪的火球爆炸了,两个小孩被震倒在地,但二人都没有受伤,可是牛棚里的十二条牛却死了十一条,只一条幸存,也未受伤。

在美国一个名叫龙尼昂维尔的小城里,在一次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之后,某家庭主妇从市场回到家里,打开电冰箱一看,她十分惊奇地发现里面放着烤鸭、熟蛋和煮透的莴苣菜,可是她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东西放进冰箱里时全部都是生的,为什么会突然变成烤熟的呢?这一怪事轰动了全城,人们议论纷纷。但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怪事的真相,原来这是球状闪电开的玩笑。这个家庭主妇离家外出时,忘记关上窗户,有一个球状闪电从窗户飘进屋内,然后钻入电冰箱里,在刹那间把冰箱变成了电炉,结果,里面的食品全给烤熟了,有趣的是,电冰箱竟然没有损坏,还能照常使用。

1977年8月9日和1980年6月5日,中国有两架民航机遇到雷雨,两次的情况大致相同:一个火球——球状闪电闯入飞机内,它从前舱滚到后舱,最后一声巨响,神秘地爆炸了。旅客们只感到脚底下有些发麻,却没有一人伤亡。

19世纪法国着名的学者弗拉马里昂,家住在巴黎。有一次,一个球状闪电闯进了他家一个房间的壁炉里,随后又滚到地板上,它好像一只蜷伏成团的闪光的“小猫”,滚到屋主人——学者的脚边,似乎要和他玩耍一般。惊慌失措的学者,害怕得往后退缩,火球又魔术般地跟着他走,并升到了他的脸部附近的空间。学者竭尽可能地把头侧向一旁。火球发出噼啪声飞上了天花板,进而转向房屋的烟筒口飞去,这洞当时是用纸糊着的。火球从容地穿过了纸层,钻进了烟囱。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球消失了,烟囱也倒塌了,满庭院里散落着烟囱的碎片。

1965年夏天,前苏联物理学家德米特耶夫正在奥温加湖畔度假。8月23日傍晚,下了一场暴雨。德米特列耶夫正站在木楼门前观赏自然景色。这时空中掠过一道强烈的闪电,一、两分钟之后,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淡红色的火球。这个火球在离地面两米半的空中,缓慢地向他站立的方向飘来,黄色、绿色和紫色的火星四溅。当火球接近他时,改为向上浮动,并且在空中一动不动地停留了几秒钟,然后又飘向远处森林,在一棵树枝上“降落”下来。火球团剧烈地发射出火星,不久就很快地熄灭了。当德米特列耶夫清醒过来以后,只觉得火球经过的地方,空气中有股少有的清新气味。职业的本能驱使他立即取来烧瓶,急忙跑到火球经过的地方,在他举起手来的高度上,采取空气样品。在实验室内对这些空气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其含量大大超过正常值,还有烟雾。这表明在火球内部很可能发生过某些化学反应。

为什么会有球状闪电?火球的能量来自何方?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与普通闪电有何区别?一般闪电只能持续十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秒,为什么球状闪电的发光时间却很长(从几秒到几分钟)?火球的发动机理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保持球状并且能够移动?为什么它有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而最后消失掉,有时却震耳欲聋地爆炸呢?……上述这些问题长期使全世界的科学家迷惑难解,谁也找不出十分准确的答案。

人类能在太空久居吗?

前苏联太空人鲁明与莱阿霍夫1979年在“敬礼六号”太空站中破天荒地居住了175天后,看上去健康状况十分差,一连4天大量出汗,心跳很快,头晕恶心,而且要靠人搀扶才站得起来。经过6个星期的治疗与静养,他们的健康才恢复过来。

这两位太空人的病,是长期处于无重力环境(即无重量状态)下引起的。在太空中,因为不必抵抗重力,心脏在压送血液时,费力较少,所以转弱了。腹腔内的内脏,也稍稍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控制平衡与定位的机制,更大受干扰,例如,太空人在爬上梯子时,很可能觉得自己是头向下往下爬。

更糟的是,骨骼在无重力环境下迅速退化,因失去钙质而变得脆弱。1985年,一批8个星期大的老鼠在美国“太空实验室三号”内,在无重量状态下生活了仅7天,骨头大为减轻变弱,骨肉力量降低了40%。

如果老鼠所受的损害可作参考,那么年轻人在太空所受的损害应比壮年人大,科学家相信发育中的胎儿在太空中受到的损害会更大。

将来的人若要完全适应在太空中生活,大抵会变得身材粗矮,骨头脆弱。如果有一天回到地球,相信将无法生存。

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安葬着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耶维奇·加加林的同伴谢烈金。

在他们飞机撞地的地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前摆满了鲜花,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这里,他们敬慕加加林,这位人类征服太空的优秀战士。

加加林这一光辉的名字,在世界人们的脑中都是那么清晰,人们不难想象他在宇宙飞船中自由自在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宇航员,在飞船里安然无恙,却在飞机上丧了命。

从1968年3月初开始,加加林又恢复了训练,开始作新的单飞。按计划,从3月13日到5月22日,他将乘米格—15歼击教练机飞行18次,总共7个多小时。

3月27日,加加林要绕圈飞行两次,每次30分钟。9点15分,他和谢烈金开始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由谢烈金进行,并由他在加加林的飞行日志上签字同意。

飞行准备工作完全按照现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他们接过飞机起飞技术准备报告,又仔细地检查了飞机,并在飞机准备程度簿上签了字。

然后,加加林坐进了驾驶舱前排,谢烈金坐在他后面。10点19分,飞机升向空中。

飞机越飞越高,最后在两层云带空域里飞行,已经看不到地平线了,到10点30分,加加林把空域作业的情况报告飞行指挥,请示准许取航向320°返航。

加加林平稳地驾着机,准备从70°航向向320°航向下降转变。

飞机飞出低层云,航迹倾斜角已达到70~90°,飞机几乎是垂直俯冲向下坠,离地面只有250~300米了,在仅2秒钟的时间内,两位飞行员仍保持高度的镇定,一点儿也不惊慌,他们密切配合,力图使飞机退出俯冲状态但没能成功。

那时是10点31分,无线电通信中断后的1分钟,事故就发生了。

这一飞机出事的原因,在当时曾由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

事故发生之后,飞机坠毁的现场立即被有关方面封锁,马上组织人员拍照测量,收集所有零碎的飞机部件进行研究,还设立了科技鉴定专家小组。

对这一事故,政府和各界人士非常重视。人们首先是惊讶之极:加加林驾机失事!继而又是大惑不解:怎么会呢?那么优秀的一个飞行员。

随着调查结果的一样样出现;调查飞行员训练、组织、飞行安全和飞行准备情况后,表明一切都是按照要求严格进行的;调查航空技术准备的可靠性及正确操纵情况的结论是……飞机上的设备没有受到任何毁坏,也没有在飞行时出现什么故障;飞机没有发生起火,也没有发生爆炸,防火系统飞行时没有使用;飞机上的电路畅通,氧气系统完好无损;发动机在与地面相撞时仍在工作;飞机是在与地面相撞时毁坏的,没有发现零件和结构元件陈旧磨损的痕迹。

米格—15歼击教练机性能是优越的,航空技术准备没有任何麻烦!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有人蓄意谋害?

医学专家详细分析了加加林遇难前一分钟的谈话录音,对谈话频谱曲线进行研究,并弄清了在飞机撞击地面时的姿势,多方面检查了飞行员的遗体,他为什么没有试图从飞机中弹射出来?

结果证实,加加林在死前没有中毒、催眠等因素发现,在死前一分钟他仍完全处于正常的状态。

根据各种数据精确测算,他的死亡时间是10时31分,也就是在飞机撞地时。

人们期待着调查委员会找出出事的原因,而在一段紧张的调查报告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谈兴的淡化,这一事件仿佛也不了了之了,3月27日飞机撞地仍是一个谜。

而事实上,调查委员会已找到了原因:加加林在最后一段飞行中没能使飞机摆脱俯冲状态,结果飞机坠毁。但当时,为维护加加林的声誉,再则也还不能解释确切原因,因而一直没有公开。

多年以后,当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一事件之后,它的结果却又被透露了出来,这不由又引导人们一番惊讶和议论。

而加加林的死,毕竟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