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600000085

第85章 对自然奇观的探索(8)

谜之四:盛夏结冰川的洞穴

一般岩洞内都是冬暖夏凉,但这也仅是相对暖和而言,凉倒也罢了,可是隆冬热风扑面来,犹如置身于暖气房;盛夏冰川林立,好像钻进了广寒宫,这样的现象就很奇怪了。神农架就有这样一个奇洞,名叫“冰洞”。冰洞山高耸在宋洛河西侧,主峰海拔2400多米,顶部呈棱台状,正中内陷,形成一个倒扣的漏斗形天坑。天坑约10米深,7米宽,20米长,原来曾盛着半池清水,大概是周围林木被砍伐殆尽的原因,水位渐跌,以至于到今天完全枯竭了。冰洞口便显露在石体上,仅有一人多高,宽也不过4米左右。在洞口处站不到1分钟,就能强烈地感到这里气候与外界截然不同。冰洞的主洞道不长,支岔却很多,门洞稍微宽展些,越向前越狭窄,可容游人通行者不足1000米。洞内有一条暗河,基本沿主洞道而流,水量不大,却可闻潺潺之声。究竟洞深几许,尚属未解探索。冰洞内的景象因时而异:春来珠光宝气,夏至冰塔林立,秋季碧水轻流,冬时暖气融融。结冰一般在七八月开始融化,有人做过测试,化冰时洞口温度为21℃,山麓温度为30℃。三伏盛夏,进入冰洞,犹如登上了嫦娥蟾宫。先前还是汗流浃背,马上就有了彻骨寒意,得赶紧加穿衣服,适应了才能慢慢观赏。只见头上悬着各式各样的冰灯,脚下踩着形状各异的冰球,四壁耸立着奇形怪状的冰柱,深处飘逸着时隐时现的冰流。那些冰灯无不灵巧生动,辉煌耀目;那些冰球无不通体透明,漫地滚动;那些冰柱无不攀龙附凤,熠熠生辉;那些冰流无不从天而降,气势逼人。在冰洞里,似乎一切全是白银打造而成,所有景观都是翡翠装点,满目是玉树琼花,遍地皆锦鳞秀甲。以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冰洞的奇特现象极有可能与洞体结构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冰洞山高达2000多米,冰洞深藏在天坑底部,洞道又呈正东西走向,洞体全是坚实的岩石,石体具有吸热快、散热也快的特点。冬季,地心温度高于地表,寒风有天坑遮挡,难以吹进洞内,来自地底的暖气流同外界的冷气流在洞口处相遇,于是形成了水珠。夏季情况则相反,外界的暖气流从天坑底部涌入洞内,遇上了来自地心的冷空气,温度骤降,就可能结水成冰。但这尚不是最终结论,人们仍须继续探索。

谜之五:信疑难定的“野人”传说

神秘的神农架,久为世人向往,而神农架“野人”探索更是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神农架“野人”被称为当今世界四大自科学探索中的一个(其他三个为尼斯湖水怪、百慕大三角和天外来客飞碟)。

神农架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野人”的传说。在鄂西北地区的历代地方志中都有“野人”出没的记载。据报载,至今有数百人声称他们见过“野人”。而且类似的报道现在仍时有耳闻。在传说中,“野人”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体形似人,满身红毛,无尾巴,身材高大,能直立行走,能发出类似鸟类的鸣叫声。

如此众多的报道、如此言之凿凿的描述,不能不引起科学界的关注。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林区,收集了大量“野人”脚印、毛发、粪便样本。经初步鉴定,认为“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推测其正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正在形成的人”。

其后又有数支考察队进驻神农架林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它们是尚处蒙昧阶段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或者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人类能捕捉到一个活的“野人”,也许这一切都将迎刃而解,我们拭目以待。

渤海湾内的水下影像

渤海是中国的一个内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之间,是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8米,最深处也不到百米。渤海古称沧海,有30多个岛屿,总称庙岛群岛或庙岛列岛。

据说渤海曾是一个地势坦荡、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当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曾是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山丘高度约200米。当时气候寒冷,由于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飘来了大量的黄土物质。风沙不仅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而且还堆起了山丘,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仍依稀可辨。现今,在黄土中有许多适宜寒冷气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和鹿等动植物化石,这些动植物化石表明,当时渤海古陆平原生机勃勃。

在对渤海湾卫星图像进行解释时,科学家发现多波段彩色合成的卫星图像中有一清晰的矩形影像异常,中间有一中线将其分成两个方格。矩形影像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中心位置在大连市西北方向约79千米处渤海湾内。矩形影像异常的纵边与子午线一致,上下底边与纬度线平行,从经度和纬度上量恰好都合14分,这种巧合不像自然现象,而像是与人类的活动分不开的,并体现了与天文地理上的自然联系,这种方方正正、坐北朝南的布局似乎体现了我国古代城池建筑的风格。这会不会是沉陷在海底的水下古城池的显示呢?为此,科学家搜集了有关水下资料,从水深图中发现有三条浅水带与影像的三条纵边吻合。该区附近平均水深在30米左右,三条浅水线深在10~20米之间,说明该异常为一正地形显示,这与推测影像为古城池的解释相一致。

此外,科学家还走访了有关单位,根据古地理研究,渤海湾有过多次海进海退,最后一次海进距今约六七千年左右,从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分析是不太可能完成如此巨大工程的。那么,是否是沙俄或日伪时期偷建的水下军事工程呢?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似乎完成这样大的水下工程也并非容易,这种推断从有关单位得到的回答也是否定的。

渤海湾内水下影像异常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海底地形地貌或海底地质构造现象的显示吗?如果是,这样规则的图形是很难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的,也不好断言定论。但是,鉴于该异常位于郊庐断裂西侧边缘,该区地震频繁,新构造运动强烈,因此不能排除古代人类活动的人工遗迹因地壳下沉被海水淹没形成影像异常的这种可能性。

不管目前如何解释,对渤海这一影像异常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如果这系人类活动遗迹的推测得到证实,无疑对研究渤海湾的形成、古地理的演化变迁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罗布泊探索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768米,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由于河流改道和入湖水量变化,湖面逐渐缩小。沿岸盐滩、荒漠广布,人们虽然经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于是科学家们就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产生了争论。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滩,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试图冲破层层阻碍穿越大沙漠,完成对罗布泊的考察,然而许多人都是壮志未酬甚或是魂断沙漠。仅有的几次成功考察,却又在罗布泊确切位置上产生了分歧。

最先认为罗布泊是游移湖的人是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他在1876年曾到的罗布泊位于塔里木河口的喀拉和顺境内,比我国地图所记的位置还要往南,纬度大约有1°之差,而且,他所见到的湖泊是一片淡水湖,芦苇丛生的大沼泽地,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鸟类。而北罗布泊的水都已干涸,变成盐滩,十分荒凉。

普热瓦尔斯基认为,罗布泊从形成时期起,它的位置和形态就随着充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着,有时偏北,有时偏南,有时水量很多,有时则很少,甚至干涸。

瑞典的斯文·赫定到罗布泊地区考察,也认为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斯文·赫定还推测了罗布泊游移的原因,他认为罗布泊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塔里木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泥沙沉积在湖盆,使湖盆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方向移动。过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罗布泊像钟摆一样,南北游移不定,而且游移周期可能为1500年。

但也有人认为罗布泊从来就不是个游移湖。卢支亭先生认为,罗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入湖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常出现积水轮廓的大小变动,此种变动本来是一种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不能称之为游移湖或交替湖。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组通过对罗布泊进行实地调查和卫星照片分析,证明罗布泊从第四纪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罗布泊洼地,虽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古代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最新断块运动而导致其水量的涨缩,但它始终是在湖盆内变动,湖水从未超湖盆范围以外的湖面。

罗布泊在水面涨缩变化过程中,除了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古代水文因素,还有人为因素。一些河道的改道总是以人为因素为主,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的改道,如果不与社会联系起来,从人与自然的相处上面寻找原因,是难以找到正确答案的。

从目前看,以上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势均力敌,不管这个谜底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对自然、对子孙负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