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1914700000010

第10章

长孙皇后有个异母兄长,名叫长孙安业,他酗酒,脾气暴躁,经常寻衅滋事,不务正业。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去世的时候,皇后和长孙无忌都还年幼,长孙安业就把他们兄妹俩赶回他们的舅舅家里,自己独霸了家业,不管他们两人。皇后对此事毫不介意,时常请太宗厚待长孙安业,长孙安业的官位做到监门将军。但他并不知道感恩戴德,后来长孙安业与刘德裕密谋叛乱,按照法律,太宗要杀掉长孙安业,长孙皇后叩头流泪说:“长孙安业死有余辜,可是他早年对我不仁慈的事,天下人都知道,现在若您对他处以极刑,人们会猜测是我倚仗皇帝的宠幸而报复自己的兄长,这对我倒没有什么,但损害了陛下和圣朝的威德和名誉却是件大事,您要慎重考虑。”唐太宗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长孙安业才得以免去死刑。

长孙皇后确实是出于为唐太宗和朝廷的声誉着想才这么做的,并不是为了替自己的哥哥说情。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皇帝早在少年时期就交往密切,二人可谓情投意合,又是辅佐太宗取得成功的元勋,并且很有才能,太宗对他十分信任,他经常出入内宫。太宗把朝廷重任委托给他,让他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而这一次,皇后坚持认为不可,对太宗说:“我既已托身紫宫,尊贵已到了极点,实在不愿让我的兄弟子侄在朝廷提任要职。汉朝吕氏、霍氏两家外戚专权,最后的结局是祸国殃民,应该引为教训,本朝不要重蹈覆辙,让我的兄长担任宰相。”太宗没有采纳皇后的意见,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来,虽然没有发生像长孙皇后所说的那样严重的情况,但长孙无忌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

长孙皇后对太子李承乾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太子的起居条件很简陋,他的乳母遂安夫人常对长孙皇后说:“东宫的用具缺少,想奏请皇上、皇后予以添置。”皇后不答应,说道:“作为太子,所担忧的是美德不立、美名不扬,何必计较用具少呢?”

长乐公主为长孙皇后所生,太宗特别疼爱。到长乐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命令有司,陪送的嫁妆要是长公主的一倍。魏征进谏道:“长公主,应该比公主尊贵,感情远近虽有差别,但礼义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如果让公主的礼仪超过长公主,恐怕于理不合,请陛下考虑。”太宗回到内宫后,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非常佩服魏征,叹息着说:“我听说陛下十分器重魏征,但不了解其中的缘故,听陛下刚才说的事,我才知道他实在是能用义来制止皇上感情用事的,他真称得上是国家正直的大臣了。我与陛下是结发的夫妻,深受礼遇,情义深重,可是每当进言时,我还要看陛下脸色行事,不敢轻易冒犯陛下的威严,何况臣下感情比我与您要远,礼节上又有君臣之隔呢。魏征实在是难得啊!韩非子因为向君主进言难专门写了文章来提醒君王注意,东方朔也说向君方进言不容易,确实是这样啊!忠言虽然逆耳,可是对行事有利。有关国家事务的意见,若采纳,则社会安定,若拒绝,则政局混乱,我诚恳地希望您仔细考虑,则天下人都十分幸运。”长孙皇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唐太宗听从忠臣的劝告的。她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让魏征觉得因为减少自己女儿的嫁妆而对他有什么看法,就派内宫太监带着五百匹帛,前往魏征的住宅赏赐给他。

有一次,唐太宗在宫廷上被魏征毫不客气地顶撞了,他嫌魏征总是与他过不去,下朝后说:“早晚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说后,立刻换上一套衣服,给唐太宗道喜说:“我听说,君明臣直,陛下有魏征这样的直臣,正说明陛下是明君。”唐太宗听了她的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转怒为喜,魏征因此避免一场大祸。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太宗住在九成宫,不幸染病,病势沉重,太子李承乾入宫侍奉,秘密启奏皇后道:“医药已经用尽,您的病不见好转,请让我奏请父皇赦免囚犯,并度人入道观,希望能得到上天赐福。”皇后不同意这种看法,说:“人的死生由命注定,不是人力所给予的。若做善事就能延长寿命,那么我平时从未做恶;若做善事无效,又有什么福可求呢?赦罪是国家的大事,佛教、道教不过是产生在不同地域的宗教罢了,不仅国家政体无此弊端,而且是皇上所不做的,岂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扰乱国家的法令?”

听了母后的这番话,太子十分感动,不敢向父皇提出这个要求。太子把皇后的话告诉了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又把这些话奏闻太宗,太宗和侍臣们听了这些话,无不流泪叹息。朝臣们都请求大赦天下罪犯,太宗答应了朝臣的请求,长孙皇后听说以后,坚决要求撤销赦罪的决定,这个决定才没有实行。

长孙皇后在病危时与太宗诀别。当时,宰相房玄龄因为小的过失触怒了太宗,被免官回家,皇后强撑着病体对太宗说道:“房玄龄侍奉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可谓是个至忠至勤的人。您的各种定国大计,都是他参与策划,他始终不曾透露过一个字,他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希望您不要抛弃他。另外,我家族之人,侥幸成为皇亲,既然不是因德高望重而被抬举,就容易踏上危险境地,若要永久保全,一定不要让他们把握重权,只以外戚的身份朝见皇上就很幸运了。我在世时,既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死了也不要厚葬。况且所谓葬,就是藏的意思,就是让人们看不见。自古以来的圣人、贤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朝代,才大造陵墓,劳民伤财,被有智识的人们嘲笑。我死后只求依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埋葬我所需的物品,都用瓦木造就。俭薄送终,就是对我的怀念。”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6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享年36岁。

长孙皇后曾撰述古代妇女的善事,刻成十卷《女则》,皇后亲自为这部书写了序言。还着论批评东汉明帝马皇后,认为她不抑退外戚,使他们当朝掌握重权,是开其祸患之源而节其末节。并且告诫主管的官员道:“这些文章是我用来约束自己的。妇人的着述没有条理,不想让皇上看到,千万不要对皇上说。”皇后去世后,宫中的官员把这些事奏明太宗,太宗读了以后,把这些书拿给臣下们看,并且说:“皇后此书,足可以流传后代。难道是我能割断思念之情吗?她常能规劝我,补足我的缺漏,如今,我再也不能听到她的话了,我失去了一位贤德的助手,因此令人哀痛啊!”

纳粹假档案计杀大将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发生的一桩奇特冤案,也是纳粹盖世太保成功地运用“无中生有”这一计谋的结果。

1936年,希特勒羽毛渐丰,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欧洲。但北面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希特勒不敢轻举妄动。如何削弱苏联的军事实力,扫清独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成了德国决策部门,尤其是盖世太保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经希特勒批准。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制订了一个恶毒的计划。

1937年初春的一个深夜,纳粹德国的国防部大楼里一片漆黑,除了偶尔响起的巡逻哨兵的脚步声外。整座大楼里死气沉沉,毫无半点声气。就在此刻,几名化了装的盖世太保人员偷偷地潜了进来,直奔参谋本部的秘密档案室,经过一番折腾,他们终于找到代号“R”的特别处的文件,并从中悄悄抽走了当时的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档案。

图哈切夫斯基是苏联红军着名的统帅之一,在十月革命以及后来的保卫苏维埃的斗争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转战南北,所向披靡,是一名“常胜将军”,被苏联人民誉为“红色的拿破仑”。从1921年起,他就出任军事学院院长,红军总参谋长等要职,1935年,被首批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国力,曾和德国签约结盟,开始只在经济领域,后来扩大到军事领域,而作为苏联红军主要领导人的图哈切夫斯基曾多次同德国的军事部门及军官有过接触。因而,德国的国防部里也就自然存有图哈切夫斯基的档案,这并不足为怪。然而,图氏哪里知道,一个意在置他于死地并削弱整个苏联红军的罪恶阴谋由此发端。

1937年4月的一天,盖世太保柏林总部的一个阴森森的地下室里,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瞪着一双黑洞洞的大眼,脸色阴沉地站在桌子旁,向他身边的几位“专家”交代说:

“诸位,我手中拿的是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档案。有关图氏的出身、经历、讲话语气、书写特点以及个人的特长、爱好等均在其中,我受元首的委托将你们召集在一起,就是希望你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编造一份有关企图和他的亲信正在同德国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进行接触,阴谋推翻斯大林独裁统治的假档案、假计划。以便我们从根本上动摇和削弱苏联统治集团及其庞大的军事力量,顺便说一句,此事关系重大,除了要求各位精心编造外,任何人不得透露半点风声,否则格杀勿论。”

海德里希说完,那一双隐含杀气的贼眼又骨碌骨碌地对在场的每个人巡视了一遍,使人不寒而栗。

很快,一份有关图氏的、经过德国专家模仿、编造而又无懈可击的假档案搞出来了。档案中有关图氏的笔迹、说话的语气乃至图氏的个人签名都惟妙惟肖、难辨真伪。几天后,案卷送到了希特勒手中,他看后大为赞赏,指示海德里希尽快将“炸弹”扔到苏联去。

为了将档案内容透露到苏联去,并让苏联人相信这份编造的档案的确是真的,海德里希颇费了一番心思。他首先让人有意无意地向捷克斯洛伐克驻柏林公使马斯特内透露,德国人正在同苏军中一个反斯大林集团进行接触,柏林在等待着莫斯科政府的更迭。马斯特内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刻向总统贝奈斯发电作了汇报,而当时的捷克正面临着法西斯德国要侵吞它的苏台德地区,因此,贝奈斯希望苏联能够站在他们一边,为捷克说话。于是,贝奈斯及时将这一重要“情况”告知了苏联驻布拉格大使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而这位苏联大使,则又急急忙忙地飞回莫斯科向斯大林作了汇报。

为了使斯大林相信这个“情报”的准确性,海德里希又让在法国的盖世太保散布,纳粹德国的武装力量正与苏联红军达成了某种协议。而此事终于“巧妙”地传到了法国总理达拉第的耳中。

在巴黎的一次外交官招待会上,达拉第将苏联驻法大使悄悄拉到一旁,惶恐地问道:“有消息表明莫斯科可能会改变政治方针,纳粹武装力量也要同苏联红军达成某种协议,阁下能否澄清这些令人担心的谎言呢?”

苏联大使波特金闻言大吃一惊,但他毕竟是一位老练的外交官,灵机一动,用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搪塞了过去。但他心急如焚,10分钟后,他便离开招待会,匆匆返回大使馆,以加急密电向莫斯科报告了他听到的上述情况。

海德里希为了把这出戏推上高潮,他派自己的心腹、元首卫队头目贝伦斯前往布拉格,与捷克总统的私人代表进行了接触,向其出示了几份图哈切夫斯基的“罪证材料”。贝奈斯总统立即将此情况通报给了斯大林。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苏联驻柏林使馆的官员和苏联间谍机关(内务人民委员会)头目叶若夫的代表找到了党卫军的门上,用300万卢布“买”走了那份德国专家精心编造的假档案。

1937年6月11日,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及其他7位高级将领,因犯间谍罪而受到军事法庭审判,所有被告均已被枪决。

图哈切夫斯基这位出色的苏联军事领袖,被纳粹盖世太保无中生有的奸计所杀害,年仅44岁。

指鹿为马

秦始皇在外地巡视中不幸病死。他身边只有小儿胡亥。太子扶苏正在北方边境与蒙恬一起防御北方匈奴入侵,未能及时接受遗诏。

丞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伪造了两份诏书。一是说传皇位给次子胡亥;二是说将扶苏、蒙恬赐死。

后来,扶苏、蒙恬接受伪诏书后都自杀了。

胡亥本是懦弱无能的昏庸之徒,又因年纪小没有经验,以致完全受制于赵高。赵高势力越来越大,但是还惧怕李斯的力量。索性在秦二世第二年就诬陷李斯通匪。胡亥信以为真,就将李斯腰斩并诛灭了九族。这本是“无中生有”的罪名,而秦二世胡亥反而感激赵高:“如果没有你,我几乎被李斯所害!”赵高见胡亥如此愚蠢,越发依仗权势而胡作非为了。

李斯死后,赵高升为宰相,越发统霸天下,总揽国事,杀害异己,无恶不作。秦二世也乐得不问朝政,整日荒淫无度。

赵高仍不满足于位其人臣,唯恐群臣因他出身低贱不听他调遣,还想篡夺皇位。于是想出一计以试天下的反应。

有一天,他特意带来了一只鹿献给秦二世,他说:“臣献给皇上一匹马。”胡亥虽然愚蠢,但不至于连鹿与马都分不清,于是,笑着对赵高说:“丞相你弄错了吗?这明明是鹿,你怎么说是马呀?”赵高没有回答。秦二世转问左右的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呢,还是马呢?”朝臣中许多人畏惧赵高的权势,不敢做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便说:“这当然是一匹马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原是“无中生有”的弥天大谎,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想起那些专权者,仍然令人骨寒。

草人借箭

公元756年,唐朝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今日的北京地区起兵叛乱。唐将令狐潮投降安禄山,并奉安之命包围了雍丘城。

城中只有很少的防守士兵,装备也很少,守城大将名叫张巡。他下令,扎一千个左右如同真人大小的草人,给它们穿上黑衣服,用绳子扎牢。夜里将它们从城墙上缒下城。

围城的叛军误以为是城中的士兵从城上下来偷袭,一阵乱箭冰雹般地射向草人。几个时辰后,张巡命令将草人提上来,结果一下得到了几十万支箭。

过了不久,张巡又将真的士兵从城墙上放了下去。令狐潮和手下人以为又是张巡在玩草人借箭的把戏。他们只是看着冷笑,而没有作任何战斗准备。

缒下城来的五百名敢死队员闪电般地冲进令狐潮的军营,烧毁了营栅帐篷,杀死了一部分叛军,幸存者则被追得四下奔逃。

雪舫做媒

焦理儒先生系北京刑部侍郎。他有一女,性喜挥霍,又吸食鸦片。即使这样,焦先生仍希望能给她找个好人家。在焦大人心中倒有个挺合适的女婿人选,这就是年近30、刚刚丧妻的太史周辅成。但做父亲的不可能代女儿提亲。后又得知,太史伉俪情深,念念不忘去世之妻,提亲者都一概谢绝。无奈,焦大人就去找刑部主事雪舫。这雪舫同周太史是两榜同年,为人又极其能言善辩。他听焦大人说后,便拍着胸脯保证道:“请大人放心,司官总有法子说得他服服帖帖地来求亲。不过大人这时还不要立刻答应他,放出欲擒故纵的样子,然后许成其事,方不失大人的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