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文学探谜
1916000000044

第44章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要问《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大家都会说:当然是王之涣。但是,却也有不少人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北宋着名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渚三篇能状其景。……王文涣诗曰:‘白日依山尽……’。”王文涣是什么人?沈括没说。会不会是王之涣的笔误呢?不大可能,因为当时的彭乘《墨客挥犀》和李颀的《古今诗话》也有相同的记载。司马光在《司马温公诗话》中说,“在鹳雀楼上题这首诗的是王文美,因为王文美文名不显,其诗被记在王之涣名下,所以后人以讹传讹。”这个“王文美”是不是“王文涣”的笔误呢,极有可能,这样,《登鹳雀楼》的作者就应是王文涣而不是王之涣。

但是,又有怀疑者根据盛唐太学生芮挺章选编的《国秀集》,认为《登鹳雀楼》一诗的着作权应归属于唐代诗人朱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曾注《登鹳雀楼》诗曰:“此诗作者一作朱斌,是为《登楼》。”

最近,又有人发现,《吴中人物志》卷七《文苑·唐》部分,记载有:“朱佐日,眼吴?演郡人,在唐两登制科,三为御史。武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匹,转侍御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中国人名大辞典》,其中称朱佐日“两登制科,三为御史。武后尝吟诗曰……”而在王之涣条下,却对《登鹳雀楼》诗一字未提。

研究者认为,李峤(644~713年),是唐代大臣,着名诗人,高宗时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朝,官至中书令(宰相),富才思,善诗文。因而绝不可能移花接木,戏言以欺武后。武则天因欣赏《登鹳雀楼》一诗而“赐彩百匹”于朱佐日,其事不讹。

那么,这首诗的创作权,到底为谁呢?恐怕又是一个文学之谜了。李商隐的诗为何多名为《无题》

李商隐(813~858年)是晚唐一位着名诗人,他的诗既受杜甫诗歌的影响,又受到梁陈宫体诗的影响,还吸取了李贺诗歌的手法,表现出情深绵邈、绮丽精工的风格。

他的诗作中,咏史诗和爱情诗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而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多以爱情生活中的相思为主题,着重抒发那种处在重重压抑之下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情怀。他的爱情诗,不局限于个人爱情的表达,还有着诗人对人生的慨叹。加上其表现上的含蓄、深沉,故他的爱情诗表现出凄凉伤感的情怀,但又不失于颓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一种追求。

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是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动细致地表达了那种至死不渝的思念之情,成为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但联系作者的经历,这又何尝不是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所以他的爱情诗内容丰富深刻,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也因为这样,他虽极写相思之情,却毫无齐梁那种绮靡颓废的诗风,表现出凝炼、沉郁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因为作者遣词用字上的精辟、典雅,他的诗虽多用典故,含蓄深沉,但不显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