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数学探谜
1916600000032

第32章 十进制和二进制的故乡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数学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远远领先于巴比伦和埃及。

中国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了数学符号,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刻在甲骨或陶器上的数字,已十分常见。这时,自然数计数都采用了十进位制。甲骨文中就有从一到十到百、千、万的十三个记数单位。

在运算过程中用的是算筹。算筹就是一些用木、竹制作的匀称的小棍,算等纵横布置,就可以表示任何一个自然数。据考证,至少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5世纪的春秋时代,我国算筹记法已经完备,而印度正式使用0这一符号是在公元876年以后。只有表示0的方法使用后,十进制才算完备。因此,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十进制故乡。

中国还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发展地。二进位制中,只有0和1两个符号,0仍表示零,1仍表示“一”。但“二”就没有单独数码代表,因此得“逢二进一”,这样便可以表示一切自然数。

例如:

自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进制12345678910二进制11011100101110111100010011010规矩和直尺圆规。

规和矩发明于中国,是古人用来测量、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规”就是画圆的圆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尺上有刻度。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这个意思。规矩发明的确切年代已无法查清,但在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已有规、矩二字了。汉朝着名史学家司马迁着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夏禹治水的时候,是“左准绳,右规矩”。这意思是说,夏禹是左手拿着水准绳,右手拿规和矩进行测量,规划出治水方案的。说明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约公元前2O00年)就有了规和矩这两种几何工具了。

规矩的使用,对于我国古代几何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周代数学家商高曾对“用矩之道”作过理论总结:“平矩以正绳,堰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这一段话,精炼地概括了矩的广泛而灵活的用途。“平矩以正绳”,是指把矩的一边放置水平,另一边靠在一条竖立的线上,可以判定绳子是否铅直。“堰矩以望高”,是指把矩的一边仰着另一边放平,可以测量高度。“覆矩以测深”,是把上述测高的矩颠倒过来,就能测量深度。“卧矩以知远”,是指上述测高的矩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测出远处两地间的距离。

古希腊人研究几何问题时,一般用直尺和圆规这两种工具。这种直尺没有刻度,只能画直线。希腊人作图只能从最基本的工具——直尺和圆规开始,完成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由此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否用直尺圆规画出这个图形;二是如能画出,怎么画。在这方面,最有名的是所谓直尺圆规作图的三大问题: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和化圆为方。对用直尺圆规作图的研究,导致了许多数学定理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