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1918900000003

第3章 和谐社会与社会体育的辩证关系研究(2)

在日常体育工作和体育活动中,人们常将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两个词混用,这种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概念上严格地讲,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含义是不同的。就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视角看来,我国体育主要由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板块构成,其中的群众体育主要囊括军队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部分。此时的社会体育属于群众体育下属的一个分支;但是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所展现的内容看来,我国体育囊括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军队体育、竞技体育四大板块,而此时的群众体育是渗透在上述四项体育内容之中的。

已知“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礼部奏请午秋节休假日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意为村民集会。19世纪末,我国学者在翻译外国社会学著作时,已经使用了现代意义的“社会”一词。至迟在1897年,我国学者已使用了现代意义的“体育”一词。“社会”与“体育”两个词的流行,为我国学者将两个词组合成“社会体育”提供了可能。据史料记载,“社会体育”一词出现最早使用于1918年,其中,文献中说道:“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而“群众体育”一词最早使用于1929年。社会体育是指居民充分利用业余的闲暇时间,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以此实现促进健康、强身健体、增强技能、增加情趣、增进交往之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实现其的最佳选择。发展社会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人获得发展的全面化。因为社会体育本事就是全面发展的彰显,同时也能起到促进人的发展之功效。社会体育是隶属于社会体育的一部分,是众多体育现象中一种极为平常的存在。但是,与军队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相比较而言,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差别是参加社会体育的群体上,此类群体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社会文化与社会体育关系紧密,二者有的地方互相弥补,有的地方又存在着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社会体育的活动形式种类繁多,不仅包括体育健身锻炼、体育旅游娱乐、体育探险观赏等,还囊括有常规项目如体育教学训练、体育竞赛表演等等;不仅包括以体力投入为主的活动,而且包括以精力投入为主的活动。社会体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规范的,也有随意的;既有成套的,也有单一的;既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既有对活动条件要求较高的,也有要求较简单的。人们站立在空地上或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都可进行身体运动。例如,传统的床上八段锦和现代的椅上健身体操。

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现在虽然极为平常,但又极为特殊,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一种体育现象都要存在的广泛和普遍。当学生走出学校、当军人专业、当职业选手退伍的时候,他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都将成为社会体育活动的一部分。社会体育存在于众多的人群之中,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离不开体育。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

(一)健身性与娱乐性

社会体育最基本的形式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出于强身健美、延年益寿、交友娱乐、陶冶性情等需求,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体育锻炼中来。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相比,没有复杂的考试成绩束缚;与竞技体育相比,没有严格的训练过程;因此,社会体育是最放松、最自由的,完全可以跟随着自己的心随意主动地去练习。社会体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是统一的,这是人的身心合一特点的反映。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全的身体孕育健全的精神。体育活动既作用于人的身体,也作用于人的精神。社会体育健身性与娱乐性和谐一致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二)全民性与普遍性

社会体育产生与发展的进程,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这种多层次的需要经常交织在一起,并且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什么层次的人们有着何种不同的需求,社会体育是都可以对其满足的。因此,社会体育的准入条件几乎为零,只要人们意识上愿意参加即可。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3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50%左右的人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体育的全民性。社会体育对象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体育范围的普遍性。因此,社会体育或迟或早地会出现在那个地方。

(三)余暇性与主动性

社会体育不是一种工作或劳动,它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产劳动、饮食睡眠、家务劳作之余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从事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参加与否自愿;活动内容自选;活动方式随意选择。在社会体育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将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不用听从或者受限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组织。正因为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而不是要求公民必须参加社会体育活动。

(四)多样性与灵活性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社会体育种类繁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阶层、不同目的等多种多样的需求。人们进行社会体育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着社会体育文化的传承。正因为如此,我国人民才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创造了并且继续创造着灿烂的民族体育文化。社会体育活动不仅包括体育健身锻炼、体育旅游娱乐、体育探险观赏等,还囊括有常规项目如体育教学训练、体育竞赛表演等等;不仅包括身体直接参与的而且包括精神直接参与的社会体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和社会体育的全民性和社会性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五)公益性与社会性

社会体育所具有的全民性、普遍性特质,就决定了社会体育事业会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等特质。社会体育事业着眼于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体质强壮,仅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它就必然会带有公益的特质。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对发展和管理社会体育事业、普遍增强人民体质的政府职能,保障在“市场调控”的条件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社会体育公共物品,满足公民的基本体育需求,保持社会体育的社会公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同时,社会体育事业作为一项涉及13亿中国人民的事业,仅仅依靠政府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的,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体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体育需求之外,依靠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等所谓“第三部门”来提供“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间”所缺失的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性。

(六)时代性与永恒性

社会体育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时代的社会体育发展方向与内容、规模和水平。不同时代的社会体育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社会体育的发空间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在治疗疾病方面,运动可以起到一定疗效,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取代药物,但是药物却远远起不到运动的功效。目前,人们还没有预见到可以替代社会体育的东西。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社会体育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对于人类自身发展而言,社会体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社会体育将与人类共存。

(七)民族性与世界性

社会体育是当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共有的社会现象。民族文化是民族创造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包含着自己独特的体育形式和内容。我国目前已整理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个,汉族体育项目301个。中华民族体育也正因为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而不可动摇地存在着。而正是各国瑰丽的民族体育,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世界体育。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是对世界体育的巨大贡献。社会体育的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间的体育互相排斥、互相隔绝。相反,各民族之间、各国家之间始终在体育交流中相互吸纳着对本民族、本国体育发展有益的东西,最终成为本民族、本国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社会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社会体育夯实社会发展的内容,激发国民素质提高

社会发展是“社会以一定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满足社会成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进步过程,是反映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过程”。而社会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前进的步伐,最大限度的去满足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社会发展作为与经济发展相并列的概念,一般包括人口、就业、分配、社会安全、生活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大众传播、环境、资源、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社会体育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贡献着自己突出的力量。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所谓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与空间,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的种种奇思妙想和日益增长的需求。总而言之,社会发展的主要宗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其主要目标。当然,人的素质是包含很多方面的,诸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仅从身体素质而言,体育对其的贡献度是最大的。因而体育对社会发展和人整体素质的发展都功不可没。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小康社会阶段,社会体育是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小康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社会体育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