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19280000000002

第2章 对于生存的思考:命运要把握在自己手中

——揪出温州人更愿意“当老板”的原因

一个人只有学会对自己不满足,不甘于现状,才能更好地激发潜力,从而走向成功。温州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敢于吃苦,勇于奋斗,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射中了梦想的箭靶。

1.打碎铁饭碗,我要当老板

温州,在浙江的两大城市——宁波和杭州的夹缝中生存。然而,它既没有宁波那样的政策扶植,也没有杭州那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靠天天不应,靠地地不灵”,这就是温州人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残酷的环境给温州人带来很多磨难,但也同时磨练了温州人的意志,改变了他们的思想。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想生存必须自己掌握命运。金饭碗,银饭碗还是国家给的铁饭碗也罢,始终都是将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掌控之中。要想改变命运,就要打碎饭碗,自己成为主宰命运的掌舵者。

20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人人都想捧着“铁饭碗”,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对于温州人来说,温州的饭碗再铁也“铁”不过近邻“两座大山”的铁饭碗。近邻人家的铁饭碗是“精钢”打造的,而自己的铁饭碗是“废钢”打造的,死守着这破碗,就别想有出头之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温州人别无选择,只有求变。不甘居于人后的温州人率先砸碎了铁饭碗,自断后路, 义无反顾地投入商海之中。

按照温州人的思维逻辑:再铁的饭碗,终究还是和别人要饭吃?既不理直气壮,又要看别人脸色。说不定哪天主家不高兴了,自己就要饿肚皮。与其做讨饭的人,不如做施舍的人。倒不如干脆给自己打工,自己做主,自己的前途自己说了算。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影响下,温州人成了打碎铁饭碗,下海当老板的急先锋。

1980年底,薛林华从部队退役,被分配到温州老家的市检察院,当上了一名检察官。

检察官的工作可是个实打实的铁饭碗。就是放在今天,有多少人挤破脑袋去挣这个位置都挣不上。所以,薛林华战友来看他的时候,都不无羡慕地说薛林华谋得了一个好差事但是,薛林华却不这么想。

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薛林华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就想:“检察官这饭碗,稳当是稳当,可是这碗里能盛多少饭、盛什么饭,我可说了不算。单位今天给我肉吃,我就吃肉,明天给萝卜吃,就只能吃萝卜,这可不行。要是这样混下去,这一辈子只能这样了。”

结果,薛林华把到手的铁饭碗往地上一丢,背上行李卷,下海了。

薛林华的第一站是深圳。

几经奔波,薛林华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但是,一无经验、二无关系,干了两个月,薛林华没有做成一笔业务。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一行,再熬下去也是白费时间,不如转行,于是就离开了广告公司。

后来,薛林华相中了一家贸易公司。他筹措了5万元钱以承包的形式成了这家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在当时,5万元钱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薛林华也是咬着牙,顶着压力豁出去了。

但是,这一次薛林华又失败了。他在做第一笔生意时就被骗了30万元。尽管贸易公司帮他承担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薛林华仍然受到很大打击。不过,通过这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这条路自己还是走不通。没过一年,薛林华从贸易公司退出了。

朋友们还有以前的战友知道消息后,都埋怨薛林华,原本有着好好的铁饭碗,不捧住了、把牢了,还把它给丢了,然后跑出来找罪受。这些话并非全无道理,薛林华每每想起来,心里也不是滋味。不过,他不后悔。因为薛林华知道自己想要的不是盛饭的器皿,而做那个决定自己“吃什么饭”的人。

接下来,薛林华接连在音像业、房产业进行尝试。尽管同样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在这中间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与客户洽谈起草协议;如何协调各方关系等。最重要的是,薛林华接触到很多海外投资商。这为薛林华事业的崛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呼吁经济改革。此时的薛林华已经今非昔比,头脑里已有了捕捉机会的意识,他敏锐地觉察到深圳地产业所具有的潜力。于是,薛林华决定在地产业干出一番作为。薛林华通过之前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在短时间内聚集资本,投资地产。

人,只要不懈地努力,终有一次会成功。

这一次,薛林华成功了。邓小平南巡后,深圳的地产业大振,薛林华的投资也带来了成倍的利润。紧接着,薛林华收购了粤海集团下属太阳能开发公司8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注册资金也从原始的100万元追加至1000万元。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薛林华办起了投资咨询公司,真正的成为一个决定自己饭碗盛什么饭的人。

对于薛林华来说,如果死守着检查官的职务,衣食无忧确实可以做到,可是也许一辈子就被栓死在小职员这个位置上了。而对于所有温州人来说,如果抱着铁饭碗不放,那么整个温州就被栓死在不上不下的境地上了。

当上天没有给你得天独厚的资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你换一种方式去取得成功。这就是温州人的思维,这就是温州这个“靠天天不应,靠地地不灵”的小城市能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地方的原因。

时至今日,温州人“当老板”的意识已将沿袭了下来,砸不砸碎铁饭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去闯荡,去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正所谓“不要乌纱要铜板”,与其守着铁饭碗,不如自己为自己挣饭碗,这就是温州人的核心思维。

如今,对于温州人来说,铁饭碗已经不存在了,更不需要去砸碎铁饭碗了。但是“当老板”的观念已经在温州人的思维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对于温州的年轻人而言,这种自主创业的思想更为强烈。

1983年,在西北大学的校门口,出现了一位补鞋的温州姑娘。她的生意出奇的好,大学生们都很愿意她补鞋。一些接受正统教育的大学生们对这位补鞋姑娘一半是不理解,一半是同情。

有一天,一位大学生来到她的摊前补鞋,且怜香惜玉地说:“姑娘,你这么年轻,怎么不去找份工作,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家补鞋,不觉得难堪吗?”

温州姑娘只是细心地补着鞋,并没有抬头:“自己挣饭吃,这有什么难堪的?一个大学生穿着破鞋,这才叫难堪呢!”

大学生有些语塞:“那你以后打算干什么?”

“当老板啊,将来我要有自己的鞋店”,姑娘边说边把鞋给大学生试穿,试穿后,觉得合适,这让姑娘开心地说道,“实话告诉你吧,我毕业后也干过许多工作,但觉得都没有自己为自己干实在。这些年补鞋我走过了很多地方,但还是大学校园生意最好,今后我要是开公司也要在大学边上!”

大学生感到非常惊讶,仔细打量着这个补鞋姑娘,根本无法想象,在她的内心世界会有一个这么远大的梦想。

这就是温州的年轻人,“创业当老板”的意识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脉。现在,社会上其他城市的人在提起温州人时,就会有这样的说法,温州人骨子里就有一根创业的神经,而且这根神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只有创业,才会有出路。

创业精神成了新一代温州人的思想基础。只要血液里流淌着自主创业的思想,就会朝着创业的方向不断努力,而财富也就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在温州人的脑子里,创业思维已经深入骨髓了,只有创业,才能有出路,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十个温州人中九个是老板,还有一个准备当老板。”想靠别人终究靠不住,最终还得靠自己,这样才会有激情与动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2.主宰命运,吃点苦算什么

温州人为了赚钱,为了谋生,离开自己的家乡,跋山涉水,漂洋过海,吃尽苦头,就是为了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无法想象背井离乡的温州人在异地他乡的遭遇,初涉异地的他们,体会到了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不同,还会遭到白眼,受到冷遇,更会遭到当地人的排挤,居无定所,被当地人视为异类,过着人下人的生活。

这种漂泊的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并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宁愿选择放弃,也不愿继续承受这种残酷的折磨和考验。然而,温州人却选择笑对。不是温州人喜欢这种生活,而是在他们的观念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难是一种历练,是通向明天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温州人之所以不畏艰辛,敢于赤脚闯荡天下,也正是因为有这种观念作为支撑。温州人的苦,吃得有价值。对于他们来说,吃了苦,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以摆脱被命运的控制。因此,温州人面对吃苦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

我们可以看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现在,200多万温州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不愿意待在生活安稳的家中,而是更愿意走向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面临着无法预料的灾难与艰辛,甚至生命危险。孤独寂寞、两地分居、骨肉分离、举目无亲……温州人默默地承受着这些,就是为了用创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温州人不仅能吃苦,而且更愿意把吃苦当作一种享受,因为他们认为,不懂吃苦的人就不懂得做生意。有了这样的信念,温州人可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什么脏活都愿意干。

现在,很多温州人都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他们骨子里的创业基因却无法让他们停下脚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放在苦难中去磨练。温州人认为,只有时时刻刻保持吃苦的意识,保持奋斗的精神,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有了这种“甘于吃苦”的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温州人不仅成为吃苦的杰出代表,而且他们创造的商业王朝更是永葆青春,历久弥新。

现在身在西班牙的华商李汝龙就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人,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的脑子里有这种“吃苦中苦,做人上人”的信条。

1990年的时候,李汝龙已经赚到了两万美金,这在当时,他已经算得上一个彻彻底底的万元户了,他本可以在家乡做点小生意,在那里安稳、平静地度过一生。

但李汝龙没有,他心里的不安分因素又开始蠢蠢欲动,经过反复思量,他最后决定带着全部家当,去海外创业。

人离乡贱,虽然李汝龙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现实的残酷远比自己的设想要严重得多。刚到法国的李汝龙打算从零开始,为了谋生,他制作起了皮包,眼看生意刚刚有点起色,灾难就发生了,他刚刚赚到的20多万法郎被一伙骗子骗光了。

而就在当时,李汝龙的两个儿子也从国内来到了法国,由于李汝龙刚刚被骗,身无分文,3个人只好蜗居在一处9平米的房间里。3个人挤在一间9平米的房间,这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你要知道,在国内,李汝龙早已经拥有了一幢400多平方米的豪宅,而相较之下,现在的居住条件和国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李汝龙没有放弃,他只是把这种艰苦条件当作自己奋斗的动力。有一天,李汝龙发现,西班牙有很多不要的碎皮,他就用这种廉价的原材料来制作箱包,意想不到的是,用碎皮制作出来的箱包竟然受到了当地人的青睐,这令李汝龙兴奋不已。

但不幸再次发生了,当李汝龙准备扩大公司规模的时候,他又遭到了一伙匪徒的抢劫,刚赚到的第一桶金再次消失。

这时,温州人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精神再次充盈在李汝龙的脑子里,他仍然坚持做皮包生意。

有一次,李汝龙看到了一种款式新颖的皮包,然后联系皮包厂家,学习制造工艺,然后自己开始制作这样的皮包,最后他取得了成功。在这次之后,他拥有了千万资产,从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皮包商业王国。

人不能安于现状,即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也要坚信自己能挺过去,坚信自己能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李汝龙做到了,他一直为了梦想奋斗着,甘愿承受苦难,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了一段传奇。

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温州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他们付出了多少年的努力。

一个人要想致富,总需要有付出。如果一点苦都不想吃,只会坐在家里空想,财富是永远不会光顾到你的。

温州人就能吃苦,他们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在见到温州人之后感慨地说:“我了解温州人吃苦的经历,但从他们的脸上永远看不到丝毫痛苦的痕迹。”

这种从思维里渗透出来的吃苦意识,正是温州人的力量所在。

很多温州人喜欢离乡背井,到国外去闯荡,而且往往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温州人经商有特点,他们吃苦耐劳,做事敢于争先,每天工作废寝忘食,一年到头,都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他们深深懂得,苦难是一笔财富,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正泰企业可谓风头正劲,在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里排名第四,可是谁又知道,正泰的创始人南存辉,他的创业史真可谓是一部民营企业家创业的辛酸史。

1984年,南存辉创业的时候,他和公司员工总共8人,8个人吃一锅饭,晚上又睡同一张地板,一个月店里只有35元的收入。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而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他们坚持了下来。

刚开始创业是艰难的,南存辉什么都不懂,只是凭借着自己发现低压电器行业市场前景广大,才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创业生涯。既然什么都没有,南存辉就开始在“借”字上大做文章,借人才、借脑袋,并借用其他企业的设备来生产自己的产品。当时低压电器技术主要靠上海,于是南存辉决定去上海,请3位工程师来帮忙。

南存辉亲自赶往上海,每天去和工程师洽谈,三顾茅庐不行,他四顾茅庐,四顾茅庐不行,他五顾茅庐……就这样,3位工程师被南存辉的诚心打动了,开始了和他一起创业的生涯。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南存辉手上的资本也是越来越多,到了1991年,南存辉就拥有了100多万资本。这时的南存辉又开始把目标转向美国市场,组织起了企业联盟,经过不断的努力,南存辉大获成功。

斗转星移,现在的正泰企业已经成为温州首屈一指的知名企业,回首来时路,南存辉吃过的苦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而正泰企业也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南存辉深知这一点。在苦难面前,他选择不屈服,选择扼住命运的喉咙,然后突破它,最后成为命运的主宰,成就一段传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温州人认为,成功的人必须吃苦,而且知道什么样的苦应该吃。吃过人生的苦,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甜。能吃苦的人,才能比别人站得高,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走得远。温州人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甘于吃苦”的思维,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走出来的康庄大道。

只有苦中作乐,才能体现出一位企业家真正的魅力,才能体现出他们的高尚品格。温州人深知这一点,他们把吃苦当作成功之前的调味剂,当作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只有学会吃苦,才能让人生更完整,更有价值,才能散发出人生最耀眼的光芒。

3.始终清楚自己的需要

温州人喜欢赚钱,在温州人的观念里,赚钱是光荣的。而且“赚钱光荣”的观点也是温州人首先提出来的。既然自己需要钱,就要努力去赚取。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温州人更想得到它。自己需要什么,就要为之付出努力。如果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这就激发了温州人身上奋发图强的基因。

不过,温州人对钱的渴望是一种“执着”,而不是“贪婪”。在温州人的字典里,“唯利是图”是不存在的,他们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持之以恒地努力,通过汗水来实现目标。这条路是漫长的,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认清自己的方向。头脑是冲锋最好的武器,奋斗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只有用智慧和勤劳,才能最终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拼搏取胜的思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激励他们去奋斗,成就一番事业。

一位成功的温州商人说,他能够走到今天首先就是自己一直坚持赚钱是自己最终目标。然而,年轻的时候他只想赚钱,可是发现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很难突破。他明白,他是要用财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他又没有什么学历,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现实相差太远。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渐渐缩短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现在,他边学习边赚钱。用他的话说,学习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有学问,而是为了去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

温州商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不仅仅只是有个目标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该去用什么来为自己实现目标而服务。道理很简单,他们清楚,满足需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是积累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个人都想要赚钱,但想赚钱不能急功近利。要学会积少成多,学会“放长线,钓大鱼”,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并且要具备长期的投资观念、毅力和耐心。既然有需要,就要努力奋斗。温州商人正是被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才会坚持不懈地奋斗。温州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就要求自己为了实现目标去奋斗什么。聪明的温州人为了满足需要,要求自己统筹兼顾,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努力去实现这种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让一个人永远保持一颗奋斗的心,才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只有不断满足自己需要的人,才有实现目标的勇气。温州人有时候会“借鸡下蛋”,但是他们永远清楚自己的方向。虽然是“借”,但是不会迷失方向。“百济林”凉茶的发展模式就是其中的代表。

温州地处南方,温州人喜欢喝一些凉茶,当然,前提是他们认可这个品牌,毫不夸张地说,王老吉就是温州人喝出名的,是温州人喜欢喝王老吉到疯狂吗?显然不是,主要是他们在跟王老吉学习,准备创办出另一家凉茶饮料“百济林”。

温州人思维里清楚自己的需要,而王老吉是中国的品牌,如果温州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去跟它碰撞,结果只能是血本无归。温州人深知这一点,如果避重就轻,先依附于王老吉,再谋出路,未尝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温州人想要让王老吉做百济林的嫁衣,然后从王老吉的身上蜕蛹化蝶。于是,温州人就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思维,开始了依附于王老吉的征程。

如果“百济林”去和“王老吉”抢市场,无疑是以卵击石,但聪明的温州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百济林公司根据温州当地人的特点,又在凉茶里面加入了蜂蜜,蜂蜜可以滋润养颜,强调清润养颜的功效,这一举措,很受温州消费者的欢迎。

更为有趣的是,人们常常把“百济林”称作“王老吉”的“弟弟”。当然,这也是有据可依的。凉茶一直是广东和广西的优势饮品,温州人做出的“百济林”无论从口感还是价位上,都与之有一段距离。虽然百济林也大打喜庆牌,外包装也是红色的,有去火的功效。

百济林公司深知在全国与王老吉抢市场必然会失败,他们也毫不避讳地说,王老吉在温州市场卖得很旺,在这样的基础上,百济林公司就利用王老吉做的“嫁衣”,开始在温州推销“百济林”饮品,温州地区是百济林销售的重点区域,通过在温州当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始了向温州市场进军的步伐。

在进军的同时,百济林还采取促销活动,比如揭盖有奖活动,大奖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MP3等,小奖也有非常实惠的“再来一瓶”。就这样,百济林打开了温州的市场,被温州当地人所接受,但温州人不会满足,他们继续把市场扩大到整个浙江省。

范围扩大了,百济林就打算打出自己的品牌,与王老吉区分开来,逐渐渗透到上海、北京等市场,最后,辐射全中国,进军海外市场。

百济林的需求明确,就是想率先抢占温州市场,然后慢慢向外扩张,他们刚开始向王老吉靠拢,就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后甩开王老吉的束缚,实现品牌的差异化,做出自己的特色。成功学者陈安之就说过,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帮成功者打工或者为成功者服务。百济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算在依附于王老吉的时候,他仍然在不断完善自我,最后实现超越,彻彻底底摆脱了王老吉对自己的束缚。

依附还是不依附,对于百济林来说,这是一个问题。聪明的温州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为这个问题迷茫过,但是他们一想到自己潜意识里的需要,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借助王老吉的先天市场,来为百济林这个新产品谋发展。意识决定物质,更决定命运,百济林成功了,他们的目标实现了。

温州人清楚自己的目标,每天的思考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自己的需要服务。温州人从来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更不会停止思想,因为他们还有梦,还要去奋斗。

需求什么,就要努力什么。要懂得为自己的需求投其所好,然后实现自己的目标。温州人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先干了再说。如果你不敢去干,只能白白耗掉时间,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相对的,如果目标确定了,并且努力了,就算失败了也会觉得光荣。温州人从来都不是打仗逃跑的士兵,他们永远是身先士卒的那一个。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让目标更加清晰,才能让目标得以实现。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温州人奋斗的身影。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强者创造机会。而温州人无疑就是强者,他们对于自己的需求早已准备好了,只等待时机一到,翱翔在无穷无尽的商业苍穹中。

4.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个人想要成功,不仅要有目标,更要求稳,世上没有任何事可以一蹴而就。温州人认为,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的做事,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自己的人生,才有实现人生目标的可能。

温州创业者一直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骨。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依旧我行我素,严于律己,不受外界影响。既然选择了去做,就要做好。温州人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半途而废。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多行少说,先行后说,言行一致。“讷于言”的意思不是不能言,而是要求自己不要以偏概全,要学会严于律己,用行动说话,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可以称之为“君子”,这不仅是古人的道理,更是温州人的思想。

温州企业家和其他地方企业家有一个重大的不同,那就是温州的企业家低调,不喜欢言谈,也不喜欢抛头露面。有一位温州老板,企业庞大,在业内享有盛名,但十几年来,他从来不会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仅在公司看不见老板的相片,甚至有些员工都不知道老板的名字,很多场合,老板都不会出面,而是由其他人代为出席,在和其他企业谈合作时,也往往是只知其名,未见其人。

非是这位企业家羞于见人,也并不是有什么生理缺陷不敢出头露面。他的这种做法是一种低调,是一种内敛,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大智慧,同时也是温州人脚踏实地做事的一种表现。温州人爱财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财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衡量价值的尺度,而不是炫耀的资本。

此外,温州人低调重行的性格还塑造了他们沉稳的做事风格。“少说多做”并不仅仅是因为“内向”,同时也是一种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手段。

废话是土,沉默是金,温州人深知这一点,说得越多,暴露的缺点也就越多。温州的老板们做人低调,做事情却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温州老板在企业经营中总是保持低调,并不是他们不合群,而是他们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只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体现出价值。

也许在外界人眼里温州企业家是在韬光养晦,是不舞之鹤。但只有他们心里最明白,他们所做的都是在一步步地向自己的梦想靠近。等到有一天,时机成熟,他们必然会做出一番事业。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尊卑,就算你从事的是一份很普通很平凡的工作,只要你踏实守信,稳扎稳打,成功的那一天终将会到来。

1995年,秦和平从温州孤身一人来到了沈阳。在当时,沈阳人很排斥南方人特别是温州人。当地一些地方部门也处处为难温州商人,就算注册企业也不让温州人当法人,要让他们必须聘请当地人当法人。当地的商人也对温州人非常介怀,不愿意和他们合作,怕他们中途会跑掉。

初涉沈阳的秦和平,人生地不熟,一个柔弱的南方女子在异乡漂泊,有着诸多不便。但秦和平脑子里有着温州人的倔强,她在心里暗暗想着:既然来了就要做出一番成绩,不然就决不回家。起步的困难并没有打倒秦和平,有思想的人永远都会站在困难前面,在异地他乡,秦和平第一次理解了“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的含义。起初,在沈阳的温州人给予她很多帮助,让她从沈阳扎下根来,她慢慢地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

有一次,一位北方人来买仪表,当时公司的一名员工对业务还不是太熟练,一不小心把仪表的价格报低了,但秦和平为了赢得诚信,还是按所报价格出售,她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顾客源源不断。

初来乍道的秦和平没有固定客户,她就认真仔细搜集起客户的需求和建议,然后把销售网络建立起来,渐渐投其所好,让客户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就这样,秦和平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着,而且客户也越来越多。

没有市场,秦和平就自己跑市场,穿梭于东三省的各个角落,饿了就在路边摊随便吃点,吃完了又继续上路。

时间梭掷,转眼已经十年了,秦和平终于在沈阳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如今,秦和平已经垄断了东北的仪表市场和仪器市场,主管东北三省的仪器销售,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500多万元。付出终有回报,与其说秦和平的成功是靠机遇,不如说是靠她自己,是她自己在生意场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到达了成功的顶峰。

秦和平带着希望,从南到北,跋山涉水。十年来,她几乎走遍了东北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人生,用自己内心的星星之火,燎起无边的商业草原。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正是温州人的思想。秦和平让时间去证明一切,让时间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思想是行动的先行者,秦和平摆正自己的心态,用思想创造出了属于她自己的成功。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温州人就是这样的立大事者,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美德,并且活学活用,使得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温州人的商业角落里大放异彩。

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遭罪。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的奋斗路深深印证了这一点。他从一个小小的学徒,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稳扎稳打,最后,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冯根生小时候在胡庆余堂当学徒,他父亲是第二代学徒,他是第三代。当学徒,要学的东西很多,冯根生年纪小,又是新来的,要学的东西就更纷繁杂乱了。可冯根生在胡庆余堂当学徒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主要是想学做生意。明确了自己的梦想,所以即使当学徒的日子再苦,冯根生还是坚持了下来。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冯根生在胡庆余堂忍受着煎熬,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他从认药开始学起,学完认药,又学配药,还要打理药堂生意,如果有顾客来,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冯根生都要去给人开门,然后配药。同时,冯根生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师傅们学习如何做生意。

到了1972年,胡庆余堂一分为二。以前的制胶车间独立出来,成为了杭州中药二厂。那时,杭州中药二厂位于杭州的西郊,地理位置极其偏僻,而且环境艰苦、设备简陋。原来胡庆余堂的9个副厂长、副书记没有一个愿意去那里任职。就这样,当时正在担任制胶车间主任的冯根生被任命为杭州中药二厂厂长。

刚建厂的杭州中药二厂困难重重,面对着这个荒草遍地、乱石林立的烂摊子,冯根生决定从头做起,改变药厂这一现状。这条路任重道远,但他有信心。

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想让杭州中药二厂发展起来,第一步就要修好路,修好了路,才能让药品走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杭州中药二厂。修好路之后就要翻盖厂房,这是门面问题,只有安内才能攘外,冯根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改造工程。但在当时那个“文化大革命”年代,翻盖是要被批斗的,但冯根生却说,中药是中国的品牌,只要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药事业中,就绝对不会让所有人失望。

门面问题解决了,冯根生便开始招贤纳士。有时为了招揽一名技术人员,冯根生甚至亲自出马,三顾茅庐。冯根生愿意用诚心去感动所有人,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所有人的认可。

此外,冯根生在十年动荡时期,冒着政治风险,咬紧牙关狠抓生产,为的就是能够尽快改变工厂的落后面貌。

最终,凭着立志献身中药事业的信念以及脚踏实地的稳健作风,在十年内乱结束后,冯根生迎来了人生的机遇,凭借着经济管理、植物化学、生物工程、化学分析以及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终于使得中药行业发生了一场革命。

而这,也为冯根生后来取得辉煌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根生在胡庆余堂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就是为了等待机会。等到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不盲目,从药厂的根本问题开始解决,一步一步摸索,一步一步实践,最后终于到达了梦想的彼岸。

我们不缺少什么,缺少的只是面对机会时的把握能力,缺少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温州人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平时沉默寡言,韬光养晦,而到了工作上,就变得精明无比,无人能及。

温州人认为,工作才是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屈指可数,但温州人就是金子,他们禁受住了现实的考验,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在应该出现的位置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三缄其口。

温州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是他们凭借汗水和智慧,一步步地脚踏实地,一点点的克服困难,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出来的。

5.只有学习,才能主宰命运

中国人常说“知足者常乐”,相对而言,温州人却是其中的特例,他们崇尚“不知足者常乐”。温州人认为,知足是人生最大的敌人,只有对自己不满足,才能激发起斗志,才能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生活得过于安逸,你就会落后,原地踏步终究会被淘汰。温州人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感,他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不去努力奋斗就会让自己低人一等。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一种空想,那更是温州人努力奋斗的目标。只有不知足,努力学习,才能紧握自己的命运。

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它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温州人对学习无时无刻不饱含着热情,他们认为,学习能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不做井底之蛙,成为真正的翱翔在苍穹的雄鹰。

战国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要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会很累。但温州人就是这种很累的人,他们就是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学海无涯,在学海上我们不知道温州人学习的时间,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身影。

学习不只是学习东西,更是学习一种思想,温州人一代一代传承了这种思想,而且愿意去学。温州人认为,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才能获得成功。

人要以学为本,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接受知识的洗礼才能让梦想的羽翼更加丰满。温州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认为学习没有捷径,更没有止境,没有文化是可怕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郭丹,1998年毕业于天津中山涉外金融中专学校,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同时获得了天津商学院经济贸易专业的大专学历。然而,这样一个高学历毕业生却没有选择工作,而是选择另一条路——创业。

郭丹得知,自己的一位同学天津在静海县做起了洗车业。于是郭丹去同学那里做了两次实地考察,最终在2006年筹集了3万元资金,在天津河西租了一间不到100平米的旧厂房,开办了一家名家“久金”的洗车房。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经验不足,设备简陋,仅仅凭借从同学那里学到的一点点洗车技术,郭丹的洗车房可谓举步维艰。洗车质量差,顾客不满意,每天只有十几辆的洗车业务,整个店面的经营简直是入不敷出。

面对这些困难,郭丹并没有退缩,而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提高操作技术和服务质量上。面对与同行的差距,郭丹选择了学习。为此,她几乎走遍了河西区所有的洗车房。不仅这样,她多次去其他市区,寻找那些经营的不错的洗车房,虚心求教,想方设法的将洗车技术学到手中。同时,她还与同行不断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最终,“满腹经纶”而归的郭丹终于使自己的洗车房摆脱了困境,走上了正规。

不仅这样,郭丹在运用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理念,从细节着手,提高服务质量。渐渐地,凭借着良好的口碑、过硬的技术以及优质的服务,郭丹的久金洗车房在市场竞争中有了立足之地。

当郭丹谈起这段经历的时候说道,创业并没有阻碍我学习的热情,反而逼着我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创业肯吃苦,肯干的确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目的和别人去学习。道理很简单,只有学习才能发展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提高自己的方法。如果问我成功的捷径是什么,答案是“学习”。

思想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左右一个人的一生。温州人深知这一点,学习正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完善,能够随时吸收新的思维,新的方式,然后更好地为自己的事业服务。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学习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现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认为,影响人的发展有很多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学习等,其中学习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能使人不断地发展、提高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习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国内外的教育学家,特别是心理学家,对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学习理论,对改进人类的学习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学习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认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未来的社会将是学习型的社会。要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学习。

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更是学习的社会,温州人深知这一点,而他们面对学习的时候,也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为此,40%的温州人选择“报各种学习班”,37%的温州人选择“参加沙龙、跟朋友交流经验”。

其实,学习更是一种态度。它需要你时时刻刻有发现知识的眼睛,只有善于去发现,才会找到更多要学习的知识;只有善于去发现,才能让一个企业更加繁荣。温州人的思想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奋斗,让学习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重要筹码,学得越多,收获也就会越多。命运只会把机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而学习恰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只有学习,才能让你博古,更能通今。只有博古通今,你才能在现在的竞争社会站稳脚跟。科宝厨具的创始人蔡明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企业家。他深知只有学习才能改变企业,才能完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价值。

科宝现在在国内非常出名,但在科宝刚起步的时候,涉及的领域却非常单一,只涉及抽油烟领域。

单一的发展,只会自己把前进的道路堵死,蔡明很清楚这一点。为此,他留意顾客的言行和建议,渐渐地,蔡明发现很多顾客在买完抽烟机后,还会向他们定做几件厨房用具,比如橱柜、吊柜,用来放置一些厨房用品。在这时,蔡明才开始有意识要向整体厨房方向进军。

刚开始,蔡明对整体厨房用具的了解是非常片面的,他只是想到橱柜就是几个柜子,只要能把抽油烟机和燃气灶之类的东西放进去即可,但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货不对路,这让蔡明非常头疼。

蔡明想过,如果单做抽油烟机,只能让企业走向一条死路,这样专而不精,明显是在埋下隐患,而如果做整体厨房,自己又不懂,无异于投鼠忌器,但身为温州人的他不会向命运低头,温州人的思想要求他不懂就要去学。于是,蔡明十分努力地去学习,他到全国各地制作整体厨房的地方去考察,可收获甚微。

直到有一次,蔡明赶上了去德国科隆的末班车,这次德国科隆的配件展完完全全改变了蔡明的单一橱柜思想。蔡明彻底地开阔了视野,想想自己做的整体厨房,和这里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参加完展会之后,蔡明并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了去意大利,他花钱雇了一个意大利司机,并按照司机安排的路线,去参观了十几家生产橱柜的企业,而且每个厂家生产的橱柜也是各有不同,古典的、现代的、大众的、前卫的,蔡明把所有流派都看了一边。

这一看,蔡明就看了20多天。他回到国内后,开始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把这些天的见闻汇总融入到自己的理念之中,终于创造出了全新的整体厨房。

蔡明成功了,从一个只做抽油烟机的小公司,做到了做整体厨房的大型公司。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蔡明把学来的东西全都为己所用,逐渐完善,最后,不仅实现了突破,而且做出了“科宝厨具”这个知名品牌。

做整体厨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蔡明通过不断学习,把自己默默无闻的企业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也是温州企业家的一个共性,那就是懂得应该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习。

人只有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只有学习才能让一个人从平庸走向伟大,才能让一个人不出门却能知天下事,这正是温州人的思想。学习的东西终究是有用的,也许是现在,也许是在不久的将来,只有你去学,才会让自己知道得越多,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6.对自己完成不断地超越

温州创业者中的成功者之所以数不胜数,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有一种不甘于平庸的潜意识。他们不仅要超越别人,更要超越自己。温州人认为,超越别人的人,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而超越自己的人,却是对命运的一种挑战!这是强者才会拥有的意识,而温州人就是拥有这样意识的强者。

温州人认为,没有什么样的人是无法超越的,包括他们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让自己完成蜕变,才能让自己在社会的商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要做自己的国王,就要超越自己。

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只有抓住机会,才能实现超越,才能让自己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鸟瞰全世界。这正是温州人的思想,人生就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攻城略地,谁停滞不前,谁就会丢失掉更多的城池。

中国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温州人却对这话说“不”!命里无时,也要不断超越自己,去努力,去奋斗,让这个“无”变成“有”。温州人认为,只有“强求”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才能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甘于现状,不去挑战,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是温州人,因为他没有温州人超越自己的动力。

温州人思维力的“超越”不是一种夸大其词,也不是为了向任何人显示自己的豪情壮志,更不是那种浮夸作风,好高骛远地盲目冒进。温州人思维里的“超越”要求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实力,然后步步为营,取得最后的胜利。

股神巴菲特说:“我给你们一个让自己的人生开足马力的建议:选择一个你钦佩的人,把你钦佩他的原因写下来。你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里面。然后,再写下一个你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下那个人身上让你拒其于千里之外的那些品德。我建议你们思考一下你们所钦佩的人的行为,使这种行为成为你们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留心一下你讨厌的人身上应受到斥责的东西,并下决心不犯同样的毛病。如果做到了,你也能成为富翁。”

温州人与股神不谋而合,他们知道只有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去完善,才能实现超越。他们将超越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战胜自己而后战胜别人的快乐。在他们看来,人生就是不断地挑战“不可能”。

麦当劳、肯德基世界闻名,在中国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如果要是跟肯德基去抢生意是不是肯定会一败涂地?可是温州人却不相信,作为投资者的宣杰思想里认为,外国人能做成的生意,温州人一样能做成。

于是,在2000年,宣杰就在温州市区解放北路开了一家模拟快餐店,但由于快餐店定位模糊,管理不完善,仅仅过去了3个月,就以失败告终。

然而,宣杰并没被打倒,他又投资了以童子鸡闻名的新加坡的一家企业,竞标200万元拿下了新加坡这家企业温州及周边地区的代理权。而这次投资,正是因为宣杰不死心,在温州人思想里,在哪里失败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这样才能超越别人,也才能超越自己。

有了童子鸡,宣杰又开始向肯德基发起“挑战”,3个月后,宣杰的宁波店铺开业,又过了4个月,宣杰又进军湖州。宣杰并不盲目,他经过调查,把市场定位于直营店。如今,宣杰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市场,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敢叫板肯德基的快餐店。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宣杰的思想里处处隐藏着智慧。肯德基定位是青少年群体,而宣杰定位于儿童,而且在宣杰的店里还有儿童乐园。这样的求同存异,让宣杰取得了成功,不仅超越了同行,更超越了自己。

温州人从来不缺模仿,模仿是一种学习,学习之后才能精通,精通之后才能超越。温州创业者认为,自己想要超越自己,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模仿他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最后拿过来的,才是自己的。正因为温州人有这样一种思想,才能让他们不断奋斗,不断成功。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在他把企业生产总值做到1000万时,当他参加会议的时候,总会扪心自问:“为什么不让我上去发言?”可现在,企业规模到几十亿元了,每次开会时,他就在心里祷告:‘“千万别让我上去发言!”因为,企业做得越大,他就越感觉到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越感觉到要如履薄冰。人爬得越高,就越容易摔下来。所以,必须时时警惕,要不断超越自我,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一个大写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一个企业。”这不仅是南存辉一个温州人的思想,更是所有温州人的思想。

超越是一种境界,这需要你时时保持着一颗奋斗的心,要永远对自己不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超越。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拉芳舍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先是依附于上岛咖啡,然后做回自己,做好自己,实现了超越。

“拉芳舍”,也许外地人听到这个名字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这个品牌在温州早已成为一种成功的标志符号。“我不在家,就在拉芳舍;不在拉芳舍,就在去拉芳舍的路上”——这句广告语在刚出炉的时候,在温州几乎成了一句流行语。业界普遍认为,拉芳舍就是一个商业奇迹。

说起拉芳舍的崛起,更像是从上岛咖啡身上化蛹成蝶的,在这点上,拉芳舍也不否认。

在2001年的时候,林小芬就有了开咖啡店的打算。基于此,林小芬与台湾的上岛咖啡取得了联系。可谁知,店面租下来了,联系到的技术人员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到位,这让林小芬非常头疼。无奈,林小芬只得“亲自上阵”,走 “迂回路线”。一方面自己动手做咖啡,另一方面从休闲食品开始入手,弥补咖啡制作技术上的不足。于是林小芬先去广州订了菜单,请了厨师,要求厨师根据温州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菜肴搭配。林小芬的“上岛咖啡”食物融合了温州和广东的风味,还融合了咖啡的特色,就这样,林小芬的“上岛咖啡”开业了。借助“上岛咖啡”的影响力,加上迎合温州人口味休闲食品,这个并不正宗的“上岛咖啡”很快得到了当地人的喜欢和认可。

牛刀小试的成功让林小芬倍受鼓舞,她决定打破自己先前的想法,决定超越自己,把公司做大。于是,林小芬在香港注册了香港拉芳舍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并在国内注册了拉芳舍商标。同时,林小芬也不忘涉足其他领域,她自创的咖啡美食休闲吧也随之开业,取名就叫拉芳舍,林小芬开始了市场多方向尝试。

从刚开始的牛刀小试,到现在的步步为营,林小芬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最后取得成功。这正体现了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只有认清自己,找对方向,才能实现超越;只有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能取得更大的超越。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一个人不管身边的风景,不去管身边同路的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温州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懂得如何统筹兼顾,懂得何时应该伺机而动。在他们的思想里,战胜敌人的前提就是战胜自己。只有向自己不断发出挑战,超越自己,才能最终战胜所有的敌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7.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无奈;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温州人的思想里,也有同样的理论,但却不是关于爱情的,而是关于奋斗的,他们认为,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就是一种成功。

人生漫漫长路,面临的选择多种多样,其实,在人生行进过程中,重要的选择只有几步。只要能牢牢把握住这几步,你就可以平步青云,相对的,如果在这几步里,你失足了,你就只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这更需要你有市场眼光和发展眼光,需要你的经验,需要你的人生积累。为什么温州人比其他人敢闯?那是因为他们一代一代的人都愿意走出去,都愿意去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只有走出去,才能不拘泥于自己的方圆之地,才能体会到世界之大,才能体会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伟大。走出去,让温州人事业开阔了,更练就了过人的胆识,让他们敢于临危受命,敢于在危急的时刻做出决定。

优柔寡断是人生的大忌,它会让很多机会从你身边溜走,只有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才是正确的。这样不仅成功了,而且没有浪费时间。当然,这需要一个人冷静的思考和沉着的态度,只有经历多了,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快刀斩乱麻,才能取得成功。

里根是美国的前总统,他当总统的时候叱咤风云,但在他小的时候却因为优柔寡断,遭到了鞋匠的嘲笑。

里根年少的时候记忆力很差,常常会忘记一些事情。有一次,他去一家鞋店订做一双鞋,鞋匠看了看里根就问他,你想要做圆头的鞋还是方头的鞋?里根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根本就无从回答,挠了挠头,最后只能傻愣愣地站在那里。

无可奈何之下,鞋匠叫里根回家去考虑清楚,然后再给他答案,但是鞋匠等了很长时间,都没见里根回来。等到几天之后,鞋匠偶遇里根,就问他鞋子的事是否考虑清楚了,但是里根还是犹豫不决,好像根本把这件事忘到爪哇国去了。最后,鞋匠摇了摇头,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了,并且让里根两天后来取鞋。

里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两天后就去取鞋了,但是鞋匠交给他的鞋子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鞋子一只是圆头的,而另一只却是方头的。

里根非常惊讶地问,我的鞋子为什么是这样?

鞋匠语重心长地说,等了你好几天,你都做不出决定,那就只好由我代劳了,这只是给你的一个小小教训,不要让别人帮你做决定,记住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决定。

犹豫不决只会让你错过良机,遇到问题时,只有靠自己,综合所有因素去分析,然后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才是成功者应该做的。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这正是温州人的信条。只有走对人生的这几步,才能比别人少走弯路,才能比别人先到达成功的彼岸。

温州企业家经营企业时也是如此,面对卖方和买方,他们做决定时,非常果断,同时也兼顾对方的需求,选择最佳的决定方式,让买卖双方在自己的掌控中走完整个交易流程。一旦对方做出不和自己合作的决定,到时候,后悔的只能是企业家自己。

网易的创办人丁磊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生活就像在大海里航船,如果暴风雨来了,你还没有做出决定,那么,失败已经在向你招手了。”丁磊说,在创业中,他从未丢弃过自己的理想,而且做决定的时候,从来不会优柔寡断。

丁磊小时候就喜欢无线电,在他还上初一的时候,就自己动手组装了第一台6管收音机。这种收音机,在当时组装起来是非常复杂的,能够接收短波、中波和调频广播。丁磊这种超强的动手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认为自己长大后最骄傲的事就是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为此,丁磊在读大学的时候,毅然的选择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非常担心计算机的辐射会对丁磊的身体造成影响,于是就不同意丁磊学计算机。但丁磊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学计算机,因为这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毕业后的丁磊中规中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去宁波电信局上班了。而到了1995年,丁磊就受不了这种枯燥的工作了,尤其是那种死板的工作方式,于是他想到南方去走走。但这样的决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可在丁磊强烈的要求下,父母最后也只能选择妥协。

到了南方,丁磊在外企工作了一年,每天都是重复着做同一件事,这让丁磊非常反感,而且公司上下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Internet将会给信息产业带来很大的改变和飞跃。因此,丁磊决定离开外企和别人一起创办一家与Internet有关的公司。

当时的丁磊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nternet,为此,他决定自己创业。事后证明,丁磊离开这家公司是明智之举。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创业失败了,但是接下来,他的第二次创业成功了,创办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头,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网易公司。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技术都是丁磊自己在做,但是由于他缺乏商业经验,刚刚创办起来的公司在中国电信的打压下逐渐没落。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丁磊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继续创业。

1997年,丁磊决定创办网易公司。这次创办网易公司是丁磊在合适的时候做了最合适的决定。当时的丁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互联网经验,而且对互联网市场做过深入调查。丁磊认为自己已经万事俱备了,才决定创办网易公司。在创办网易公司的过程中,丁磊从来都没有向朋友或银行借过一分钱,走这样一条路,丁磊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但是由于他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做到果敢地解决问题,一一克服困难,而不是犹豫不决,最后,才成就了今天的网易。

丁磊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目标,更在于他在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能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定,翻越过困难的大山。就这样,丁磊在梦想的路上踽踽而行,不断失败,不断探索,不断坚持,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也正是温州人的思维方式所在,他们和丁磊一样,有目标,并为之努力,遇事有主见,善于处理问题。

温州创业者认为,有目标,有理想的人值得尊敬,能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决定的人却是值得崇敬的。因为这样的人,不仅有经验,而且有头脑。温州人正是时时刻刻用这样的思想要求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8.忍,是心头的那把刀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并不是委曲求全,企图偏安一隅,而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温州创业者骨子里一直有着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认为,只有能忍的人,才能够成就不朽之业。

河蚌只有忍受住沙砾的磨砺,才能孕育成绝美的珍珠;铁剑只有忍受住烈火的淬炼,才能炼就成锋利的宝剑。温州人就是珍珠,就是宝剑,在成功的背后不知道他们忍受了多少痛苦,最后才孕育成绝美的珍珠,才练成锋利的宝剑。

百忍成钢,温州人就是能忍。温州创业者认为,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成功,经历过失败的洗礼,才能让人生更完整,经历过痛苦的考验,才能让自己更珍惜成功后的美好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是艰辛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创业又是快乐的,因为风雨过后就会出现绚烂的彩虹,就会出现成功的曙光。温州人在创业上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能忍,要能忍到点上,忍到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机会,才能主宰命运。

在困难面前,如果能跨越过去自然是最好,如果跨越不了,就要忍,要学会迂回。迂回不是说你要缴械投降,而是要不断地积蓄力量,不断地提高自己,最后一击制敌。当然,这需要强大的定力,温州人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不单单因为他们有一颗勇敢的心,更多的是在于他们能忍。忍已经潜移默化到温州人的思维里,而这种思维,总会在恰当的时候释放出来。

历数中国的帝王,最厉害的要数刘邦。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毛泽东曾说:“刘邦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其他,独独在于能忍,他与项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忍与不能忍。”

刘邦出生在丰县中阳里金刘寨村,从小便不爱学习,经常逃课,但他为人豪爽,又喜欢结交朋友,所以人缘很好。

其实,在刘邦和项羽少年的时候就见到过秦始皇,项羽当时就说,我必将取而代之。而刘邦却说大丈夫就应该这样。项羽有什么就说什么,反观刘邦却是话有三分,说一分,却要留两分,这就是忍。

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的兵力远远不如项羽,但项羽听说刘邦要入关,马上就拍案而起,脸红脖子粗地说,要把刘邦军队消灭。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刘邦却说,如果有优势就进攻,没有优势就退守。

刘邦派能说会道的张良去游说项羽的叔叔项伯,让项伯去旁敲侧击项羽,让项羽明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第二天,刘邦还带着樊哙,带着礼物,低声下气地去找项羽请罪,来缓和项羽的敌战情绪。

表面上看,刘邦是忍气吞声,实则是向敌人示弱,使其对自己疏于防范,以此来保证军队的安全,为占领汉中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最后,刘邦击败项羽,让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死。

纵观刘邦一生,贵在能忍。刘邦做到了宠辱偕忘,外事不萦于怀,善于谋划全局,不在乎一成一时的得失。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成就了不朽的帝王之业。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谁不想冲冠一怒,不去管成功或者失败。但温州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高瞻远瞩,不脱离成功的轨道,他们能忍,让人生绽放出异样的精彩。

虞锡龙是入选美国“2010年50位杰出华人企业家”的温州人,但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窘迫和艰辛。他就是靠一个“忍”字,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在大洋彼岸成功地占领了市场,为中国争了光。

1992年,虞锡龙怀揣着梦想,辞去了自己在温州又辛苦又没钱赚的工作,从温州的永嘉来到了美国纽约。刚刚来到美国的虞锡龙看到这里繁华的景象,就有了一种想要创业的冲动,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此,虞锡龙想到了要做食品生意,这样既能养活自己,还能赚到钱。

为此,虞锡龙在格兰街摆起了路边摊,由于他不懂英语,就用手势和表情与美国人交流。这样的路边摊生活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虞锡龙的营业执照被查出不是合法的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告上了法庭,虞锡龙才被迫停止了路边摊生活。

但虞锡龙要生存下去,就不能没有工作,为此,他又在百老汇开了一家小超市,以经营蔬菜和水果为主。

虞锡龙终于在美国落了脚,但日子却从来没有轻松过。每天凌晨一点钟,虞锡龙就要起床,然后去批发市场进货,到了两点,又要赶去另外一个地方进海鲜,五点后再去别的地方进水果蔬菜。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一年365天,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虞锡龙始终如一。但就是凭着这种“忍”劲,短短10年间,虞锡龙就在纽约开了6家超市,2家商场。

回顾虞锡龙的创业史,更多的是在于“忍”。十年如一日,他每天都在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他不断努力,不断向着梦想靠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才让虞锡龙走到了今天。这种定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尤其是精神上的折磨,但虞锡龙做到了,他坚持了下来,在美国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忍耐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但凡成功之人,不是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就是有坚韧不拔的志气。纵观温州人创业,没有多少人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的,多数都是经历过坎坷,经历过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但他们的成功比别人要长久,因为他们能忍,在成功之前,经历了很多的困难,阅历丰富了,自然懂得了居安思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忍,是心头的那把刀。这把刀更是一把双刃刀,用得好的人必将千军辟易,所向披靡;用得不好的人,只能连连败退,直至崩溃。人生贵在能忍,忍才是世上最可贵的品质。只有忍可忍之人,忍可忍之事,才能让一个人步步为营,最后,后来居上,超越别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9.不怕没钱赚,就怕不想赚

人都有欲望,但欲望的限度却是一个问题。有的人是欲壑难填,有的人却是不敢有欲望。但相较之下,不敢想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有欲望是好事,然后懂得联系实际,去分析欲望背后的价值,只有这样步步为营,才能取得成功。

温州创业者是有欲望的,但是有欲望却不盲目。他们会合理分析自己,然后计划好每一步,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只有认清自己的目标,才会行之有效地去努力,才会成功。

温州人习惯停下来思考他们的欲望,然后步步为营,把欲望转化为现实。普通人习惯朝九晚五上班族的生活,每天就是上下班的重复,他们安于现状,永远不会成为富翁。而温州人却想要赚更多的钱,并且积极努力的去做,不以安于现状为满足,他们更希望生活变得多彩多姿,每天都充满赚钱的活力。如果有这样的不满足的心理,有这样的欲望,就算条件再恶劣,工作再辛苦,也会心甘情愿去做。当赚钱成为一种习惯,财富的到来就像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林立人如今是九九加一公司的总经理,但这家企业却是他在失败之后吸取教训,且越挫越勇后才取得的成绩。

1985年,刚刚21岁的林立人开始做销售生意,主要做销售文件夹等一系列的文化用品。随着销售的不断深入,林立人发现如果销售编织袋会非常有市场。当时,全国各地的化肥厂刚刚起步,对编织袋的需求很大,于是,林立人开始大量收购编织袋,然后运往全国各地,就这样,林立人做出了名气。

1989年,林立人和一家化肥公司签下了一笔1.2亿元的大单。刚开始时,他心里非常高兴,可后来通过慢慢了解,发现这家化肥公司处境堪忧,还经常拖欠货款。虽然林立人立马果断停止供货,且开始进入无休止的讨债生涯,但最后还是有300多万元贷款石沉大海。

等不到贷款,乡亲们的血汗钱只能靠自己偿还了。林立人为了偿还贷款,就把自己家的房子卖了。1990年,林立人偿还完了贷款之后变得一贫如洗。

就是这样,林立人仍然没有放弃赚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林立人决定南下,远赴深圳。

刚到深圳的林立人发现做房屋中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当时的深圳还没有一家正规的中介公司,但是在中国内地却不可能注册到这样的中介公司。林立人灵机一动,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而实际业务却是在深圳。

由于中介公司很少,林立人在深圳可谓独揽中介生意,一年后,林立人就已经积累了十几万元的资本。

但之后中介业在深圳开始迅速发展,林立人又炒起了楼盘。一年后,林立人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六七十万元。

在深圳打拼两年的林立人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在深圳找一块地皮,然后盖一座小区,小区的名字就叫“温州小区”,盖好之后,专门卖给温州人。

1993年,大亚湾开发,林立人趁此机会找一块地,和当地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盖起了一栋26层的大楼,名叫“温州大厦”,准备卖给温州人。可没想到财政紧缩,原本筹建的“温州大厦”筹不到一分钱,最终成了烂尾楼,就这样林立人又变得不名一文了。

但林立人赚钱的欲望,又怎么会被失败打退呢?在这样处境艰难的情况下,林立人又开始找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立人发现,如果在惠阳经营三轮车的牌照会赚到钱。有了商机,林立就开始付诸于实践,但是事与愿违,一百多辆三轮车还没落地,就被警察没收了,而且还要缴纳10万元的赔款。

那时的林立人,真的有些绝望。不过,就像民间那句俗话说的“浙商不倒”。面对困难和失败,林立人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始终没有放弃创业的激情。2002年,林立人发现商机,开始经营九九加一牌数码相机。凭借灵活的头脑、坚强的奋斗精神以及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林立人通过互联网,在网上开店达80余家,并且将生意做到了美国。

林立是聪明的,聪明的他始终知道自己的梦想,始终知道自己的欲望。而且时时留意商机,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但林立不会偏离自己努力的轨道。他认为,既然要赚钱,就要敢于去想。如果天天闷在家里,只会坐吃山空。只有出去闯了,去尝试了,就算失败了,也是虽败犹荣。

有赚钱欲望是好事,但不能盲目,不能眼高手低,要学会从各行各业发现新的商机,发现之后去把握。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没有爬起来继续奋斗的勇气。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如果你定的目标高,得到的也许会低于这个目标,但如果你定的目标低,得到的只会更少,也许什么也不会得到。只有心中有梦想,才能去实现梦想,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但如果想要成大事,就要高瞻远瞩,不能在乎一成一时的得失,要执着。世上的人千千万万,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只有有梦想的人,并且执着的为之努力奋斗的人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10.睡得地板,当得老板

大丈夫做事就应该能屈能伸。能屈,在于你能在逆境的时候采取迂回战术,积蓄力量,最后完成致命一击;能伸在于你在成功的时候不能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温州创业者中流传着一段话:“有小钱当小老板,有大钱当大老板,没有钱借钱也要当老板,借不到钱做梦也要当老板。”正因为有了这股劲头,温州人勇于做自己命运的老板。在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企业经历了资金短缺、规模过小、没有知名度等等的困难,但是温州人都能靠自己的头脑,靠自己的努力,把这些困难挺过去,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睡得地板,当得老板”正是温州老板艰苦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历数中国的历史人物,但凡有成就的人不仅在各行各业独领风骚,而且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能屈能伸,最后,成就了不朽的功业。如越王勾践,十年受辱,十年养气,二十年后灭吴,最后成就了越国的伟业。

公元前497年,吴国和越国在夫椒展开了大战,结果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守到了一个叫“会稽”的地方。吴王趁势追击,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了会稽山上,一时之间,越王勾践四面楚歌。

此时,勾践果断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让手下去把这些东西献给了吴国太宰,让太宰向吴王去求求情。经过太宰的游说,吴王同意了勾践的求和,双方达成协议。但是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却不同意,这样做无异于放虎归山,只有斩草除根,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然而吴王认为勾践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已然不足为惧,于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越王勾践投降之后,就和妻子一起住进了吴国,开始了俘虏生涯,他们每天要为吴王看守父亲的坟墓,不仅如此,还要为吴国养马。吴王夫差出游,越王勾践要为其拿着马鞭,吴王如果有病,勾践为了表示衷心,还要亲自去尝吴王的粪便,以此来判断吴王痊愈的日期。因此,吴王认为勾践对自己是完全的死心塌地,心里根本没有斗志了,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忘记国耻,他回国以后,立志要东山再起,打败吴国。勾践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心,时刻保持斗志,他睡觉就睡在凹凸不平的柴薪上,而且在自己的房里放上了苦胆,每天都要品尝,让自己记住在吴国吃过的苦,发誓一定要一鼓作气灭掉吴国。经过十年的力量积聚,勾践带领着自己越国的兵士,一举击败了吴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越王勾践能屈能伸,可以在受辱于人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在心中慢慢筹划复仇计划,最后一举击败了吴国。大丈夫就应该如此,逆境中能够有一颗平常心,万事不萦于怀;顺境中不骄傲自满,懂得分析自己的利弊。

温州创业者和勾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懂得创业失败之后如何做,更知道成功之后的路如何走,不断地制定目标,就算天空再黑暗,依然能看到成功的曙光。逆境是生命的试金石,只有在逆境中把握好自己,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黄中超是最早来沈阳的一批温州商人之一,20年的创业生涯让他感慨万千。虽然艰辛的创业路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直提醒着黄中超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

20世纪80年代,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的黄中超,忽然又了一种想走出大山的冲动。为了摆脱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黄中超收拾好行囊,只身北上,第一次踏上沈阳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

初涉沈阳人生地不熟的黄中超,只能从小生意做起,于是,他就主要推销一些家乡产的电器。由于家乡的电器尚未打出自己的品牌,每一次推销,尽管黄中超嘴皮磨穿,但却收获甚微。为此,黄中超就用自己的真诚,用自己贴心细致的服务去打动客户。为了打开沈阳的市场,黄中超广结朋友,为了就是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做足准备。

一次,黄中超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一个朋友随口说了一句:“每天九点都有这么多人吃饭,开一家酒店肯定能赚钱。”

就是这随口的一句,传到了黄中超的耳朵里,成了他创业的出发点。

1993年黄中超拿出自己所有的积累100万元,在沈阳开了第一家温州人自己的酒店。但由于黄中超对酒店行业不是很了解,经营一年之后,酒店业绩直线下降,最后黄中超不得不低价转让了这家酒店。

这次创业失败是刻骨铭心的,十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中超都没有缓过来,变得非常消沉。最后,在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黄中超得以重新审视人生,又干起了老本行,专心推销着电器行业,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时间一转,就到了90年代后期,这时候房地产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一时间涨声一片,凭借多年的经验,黄中超看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果断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但黄中超并没有果断下水,而是先投石问路,先慢慢接手一些小项目,经过几年的实战经验和观察,黄中超的投石问路终于收到了成果,他熟悉了这个行业的市场行情,也摸清了其中的运行规律。

经过几年的发展,黄中超的房地产越做越大。2006年,他和别人合作,投资了3亿元,用于建设沈阳中乾广场,让它成为沈阳市一家集公寓式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

“睡得地板,当得老板”不失为温州人公认的格言。当年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和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去上海学艺的时候,也是挤在小阁楼里睡地板的。温州人不仅在创业初期如此,创业之后也是如此,他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忘记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

温州老板的气度正是在“两板”精神的过程中不断超越,最终他们走向了成功。只有把成功握在手中,再回首来时的路,多少风雨,多少坎坷,也能一笑而过。只要在岁月的长河中,把握好自己,做好自己,才能让人生这坛老酒历久弥香,永远不会消散。

11.白手起家,射中你的箭靶

温州人在创业初期,一无资金、二无门路,甚至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就是靠着自己的闯劲,从不名一文走到腰缠万贯的。而温州人在自己创业初期就非常有经济头脑,明确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正如飞出去的箭要瞄准箭靶的位置一样,定好方向,一路干下去。

创业是艰难的,白手起家更是难上加难。白手起家需要你比其他创业者学习更多,付出更多。首先,你要认清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果你没有确定好自己的目标,你的一生就会像梦游者一样,漫无目标地游荡。如果连奋斗目标都没有,那么你的一生将会碌碌无为。

温州人中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林立于全国之首,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远大的抱负,每天刚一起床就会思考自己一天要做什么,每天睡觉之前都要问自己,我今天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明天还要追求什么。只有不断努力,孜孜以求,机会才会注意到你。如果你每天和时间比懒,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平淡地过完一生。

很多创业者每天都是得过且过,不去想明天会怎么样,只想今天怎么样。这样没有目标的创业,最后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徐文荣是横店集团的创始人,而他所创立的横店集团已经是最大集拍摄基地和最大摄影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而这座最大的摄影棚被美国《世界日报》、日本《朝日新闻》称横店影视城是“东方影视城”,美国《好莱坞报道》称之为“中国的好莱坞”。

但刚开始,徐文荣并没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更没有广泛的经营人脉,甚至连资金都没有,他有的只是实现目标的信念,有的只是射中自己箭靶的决心,敢于在横店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去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最后,他做到了,从白手起家到名扬天下,徐文荣体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体会到的成功与辛酸。

1975年,已经过了40岁的徐文荣带头在“出门看见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饥寒”的横店办起了缫丝厂。虽然缫丝厂发展得不错,但徐文荣的梦想却不在工业领域,而是想把横店这片土地打出品牌,他想搞旅游。但是,在横店这片没有名山,没有名水的土地想要办起旅游,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

然而徐文荣认为,没有风景,可以创造风景,横店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实现目标,射中自己梦想的箭靶,徐文荣拿出缫丝厂的资金来为风景区服务,开始了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的过程。他首先治理南江,然后造桥修路,建设宾馆……就这样,心怀梦想的徐文荣一步一步地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经过徐文荣的一番努力,横店相继建起了“五个村”:一个是神话荟萃的文化村、一个是体育馆及电影院俱全的娱乐村、一个是建有全国最大室内大佛的天堂村、还有两个是民俗村和度假村。虽然这些刚建起来的设施还非常粗糙,但是在当时徐文荣和横店的条件下,能创建起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时间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建设完成后,徐文荣开始对自己风景区不断完善,等待机会的出现,他相信,一定会有伯乐来赏识自己创建的这匹千里马的。

果不其然,1995年,徐文荣终于等来了机会。怀揣着《鸦片战争》构思的谢晋,在四川、上海、杭州等地造景失败后,一个巧合,谢晋意外地跑到了徐文荣的家门口。就这样,在机遇面前,徐文荣牢牢把它握在了手中,谢晋的到来,横店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热闹景象,很多导演演员前来考察,自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徐文荣也开始趁热打铁,开始自己的造城计划,清明上河园,明清宫苑……很多胜景在横店重现,“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也因此不胫而走。

就这样,徐文荣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目标,为了射中梦想的箭靶,拖着年过不惑的身体,一路辛苦一路歌地走了过来。很多人不明白,本应该临近退休的徐文荣怎么会挺过来?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目标,不管目标有多遥远,不管脚下的路多崎岖,有了目标,这些困难,根本就不是困难,只是实现目标前的调味剂。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徐文荣早已经确定了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目标就是一个人奋斗的根本动力,因为心中已经规划出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再大的困难也变得非常简单了。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只要你肯努力,勇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你就会看到,在梦想的树上也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胡成中是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因为业绩卓著而被推选为中国政协委员。胡成中还有很多头衔,这些头衔的光环并不能掩盖它创业的艰难。虽然创业道路中荆棘载途,但是因为心中有目标,胡成中毫不畏惧,他拿起奋斗的利剑,在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最后取得了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胡成中的童年是艰难的,他的童年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更别提什么山珍海味了。这还不是最困难的,在胡成功14岁那年,一天当他从学校快快乐乐的回家后,父亲却无奈地告诉他,因为家庭困难,胡成中没法再继续上学了。

虽无学可上,可胡成中并没有气馁,他化悲愤为力量,开始和父亲学习裁缝。他把对学习的兴趣全部转化到对裁缝这门技术的热爱上,视技术为生命,而父亲对裁缝的精益求精也深深影响着胡成中。但裁缝赚钱少,而且早出晚归,一天干到晚也赚不了多少钱。于是胡成中就在想,难道我一生就要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了?

不甘于平庸的胡成中开始擦亮自己的双眼去发现机会,当时,全国掀起了推销电器的热潮,很多人走南闯北地去推销、去赚钱。这样的情景深深触动着胡成中心里那根创业神经,为此16岁的他决定走出去,去跑销售,但是家里不同意,在胡成中一次一次的坚持下,父亲终于妥协了。

离开家的胡成中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但这条路却是如此艰辛,有时为了推销出一件商品,他要在一条泥泞的乡村公路走上很长时间;有了为了等待买家的到来,他从白天等到了晚上……但他是快乐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胡成中在辛苦过后终于谈成了一笔1000元的业务,这笔钱在当时,相当于他父亲一两年的裁缝工资。

汗水湿衣,烂泥裹脚。但胡成中挺了过来,经过几年的积累,到了1984年,胡成中和弟弟终于办起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但在当时的柳市,电器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成风,导致事故频发。

多年的销售经验告诉胡成中,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而技术是质量的关键。但在当时胡成中的求精开关厂还是作坊式企业,技术上明显处于落后状态,所以胡成中首先想到的是要去“借人”,去别的地方找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帮助企业发展。

为此,胡成中只身赶往上海,但因为柳市电器名声臭名远扬,而且国家政策又没有波及到柳市,工程师根本就不愿意来。

胡成中出师无果,怎会罢休?胡成中发现一位快退休的工程师王一江家中的孩子没人带,因为孩子父母都是上班族,所以很忙。胡成中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主动提出帮工程师带孩子,因为自己资金有限,晚上他就睡在工程师家的地板上。就这样,胡成中拿出了跑销售的那股劲,王一江终于被胡成中的执着感动了。

由于王一江的加入,求精开关厂的技术得到了保障,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厂子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公司的迅速发展,胡成中看到了希望,决定把公司的名字改为“德力西”,立志赶超德国的西门子。

德力西跟随着社会的大形势,变换着方式,不断发展着。2002年4月,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低压电器筛选中,德力西从2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回顾德力西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传奇,像是从荆棘中开出的鲜花。做销售的经验让胡成中积累起了市场经验,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他勇敢地把握住,然后朝着自己的箭靶射箭。只要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射箭,终究会有一支箭命中箭靶,而这支箭就能让你迈向成功。

温州创业者很多都是像胡成中这样的人,他们起步的时候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梦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但他们最后多数都成功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终点的位置。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趋近,趋近之后才能实现。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不管未来道路崎岖还是平坦,只要你为了梦想,敢于拼搏,你就是成功者。

12.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温州人

做事就应该有的放矢,要学会统筹规划,不仅要知道现在如何走,还要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更要知道将来要如何走。要有一个发展规划,要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温州企业家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善于分析自己,分析企业,理论联系实际,胆大而不盲目,朝着目标的方向不断努力奋斗。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实事求是,就算失败了,温州企业家也会反省自己,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深入地用心去思考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无穷无尽的行走,只有有的放矢,不偏离轨道,才能坚定信念的走下去。只有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每一步走的更加坚实,更加平稳,这样,才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徐建平就是温州商人实事求是的代表,他就是认清目标,义无反顾的一个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人徐建平只身一人来到扬州创业。在当时,因为人生地不熟,徐建平只能做一些小生意。

徐建平就做起了纽扣、拉链的生意。拉链、纽扣每次都要从温州进货,然后再转运到扬州。为了创业,徐建平仅仅靠100元,就可以解决他在扬州做生意期间的所有食宿和往返路费。那时候的徐建平只是想要赚钱,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他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再赚钱。

拥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几乎是所有温州商人的共性。徐建平认为,扬州历来属于农业、文化发达的地区,计划经济影响深远,老百姓的创业意识不太浓厚,他们总认为创业就要有“一桶金”。其实,很少有温州老板靠“一桶金”起家,更多的是从开发廊、修鞋摊、倒五金、贩纽扣起步。要知道,在占温州工业企业98.8%的民营企业中,几乎每一个老板发迹前,都有过一段当小贩的经历。在温州人的创业观念里,不论起点高低,持之以恒的坚守才是最关键的要素。对于那些想创业的人来说,如果你还在等“一桶金”来创业,不如先创业赚“一桶金”。

作为一名创业者,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有确定好自己的目标,不管自己距离梦想有多遥远,都会持之以恒地坚持走下去,总会取得最后的成功。顾青就是这样一名企业家,他就是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直前进,最后走到了现在。

顾青,l99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管理学院,2001年获得上海财大——韦伯斯特大学MBA学位。顾青算是温州创业者中学历比较高的了,但是他却对自己不满足,仍然在不懈奋斗。

2000年,顾青考取了上海财大——韦伯斯特大学,成为MBA课程的学员。两年的学习生涯,让顾青受益匪浅,他开始思考自己,思考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为自己的创业做准备。

在当时,武汉的鸭脖早已经在当地风靡十几年了,据说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份古代的神秘配方。武汉鸭脖子的销售一般都很集中,都集中在汉口一条叫做精武路的小巷子里,全都是私人作坊。每天都能看到工人架起的炉灶,闻到香喷喷的鸭脖味,只要吃上一口鸭脖就很难忘怀,而且就更想吃。一来二去,武汉鸭脖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这使顾青不由地想到:武汉的鸭脖是一旦吃过就会再想吃,好像上瘾的感觉。既然武汉鸭脖有这么强的诱惑力,而这种超强的产品是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那么为什么不把它做大、做成品牌,让更多人来品尝分享呢?为此,顾青开始了实质性的运营阶段,很快,他创办的久久丫鸭脖在上海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发展非常迅速。1年之后,顾青在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哈尔滨等地纷纷成立了久久丫公司。

从创业之初至今,顾青一直坚持着同样的质量标准。创业初期十分艰苦,但久久丫公司却遵循大企业的风范进行着启动工作,虽然有资金问题、人力资源等限制,但久久丫公司的厂房完全是按大企业的规划标准进行设计,而且采用当时非常先进的生产技术。尽量把质量做到最好,把价格压到最低,以此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生产鸭脖过程中的所有工具和器械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此来保证鸭脖的不会出现任何卫生问题。不仅工具器械如此,公司中的每名员工都要进行正规的健康体检和培训之后才能上岗。而且要勤洗手,洗脸,工作的时候要穿工作靴,穿无菌连体式工作服,还要戴上口罩,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要先经过消毒,然后才能投入工作。

在创业初期,条件非常艰苦,顾青每天都非常忙碌,几乎没有什么睡觉的时间,往往到了深夜1点多才能回到家。不仅如此,在2003年的时候,他的企业还经历了“非典”的考验,然而顾青顶住了压力,终于把最困难的阶段挺了过去。

现在,久久丫公司已经做好了长期的发展规划,规划好了自己的宏伟蓝图。在未来,有着更大更大的奇迹等着久久丫公司去开拓,去创造。

从创业到企业规划,顾青都是要求做到最好,千万不能出现纰漏,一步错,有可能导致步步错,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才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温州企业家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他们聪明但不盲目,懂得分析自己的梦想,找出所要走的路,然后便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温州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半途而废。只有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13.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中国人常说,“人定胜天”。这是中国人对命运发起的一种挑战,万事全靠人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弱者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怨天尤人,怨天怨地,根本不会去自我反省,这样就很轻易地被命运打败了。而强者却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明知前方道路险阻,但是还要迎难而上,用自己的信念和毅力去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这是温州人的执念,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不相信命运,相信的只是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美国著名人际学家劳迈尔说,弱者之所以弱,就在于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常常不能够找到做人与做事的秘笈,时刻处于一种肤浅的生活状态之中,因此,他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成功,最后在自己脚下,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失败的人生之坑。

做人做事之前,首先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去想失败,更不要想突然之间天降祥瑞,来助你成功,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做事倚重于做人,做人借助于做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有谁会相信你呢?

中国有句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温州人偏偏要对这话说不,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只有靠自己,坚定地走下去,永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了,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完善企业,才能成事在人,才能达到目的,才能取得胜利。

浙江商人叶澄衷被称为“五金大王”,他的发迹与其为人处世有直接的关系。他就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最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1843年,在上海滩流传着一条拾金不昧的新闻,新闻的主人公就是17岁的少年叶澄衷。

在当时,黄浦江是外商船只的停泊中心,周围很多小贩都靠划小舢板为生,叶澄衷就是其中一个。

有一天,有一个英国商人因为喝醉了,把公文包忘在了他乘坐的舢板上。包里面除了一些收据外,就是大笔的现金,英镑和美金都有。叶澄衷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但是他知道这些钱不是自己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要。他坐在那里,耐心等待了一个下午,最后终于等到了失主,把公文包还给了他,并且拒绝了他的巨额酬谢。

英国商人看见叶澄衷见财不贪,非常喜欢,就给他提供了一个致富的机会。他可以为叶澄衷提供一些五金材料让叶澄衷在小舢板上销售,等到货物卖出去再付款。

叶澄衷当即答应,做起了五金生意。经过几天的销售,英国商人发现叶澄衷具有很高的商业头脑,是一个难得的商界人才。于是,资助他开了一家五金店,名字就叫“顺记洋杂货店”。

在创业伊始,叶澄衷显得非常谨慎。他并没有急于接受英国商人的好意,而是先弄清这笔借款有没有附属条款,等到他排除掉被英国商人吞并的危险后才欣然接受了英国商人的借款。英国商人对叶澄衷的这种表现大为吃惊。

叶澄衷的谨慎是出了名的,他认为,这样可以知己知彼,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870年,美国洛克菲勒创立美孚石油公司。经过10年发展后,美孚石油公司进军上海市场,但难以立稳。最后,美孚石油公司在无奈之下找到了叶澄衷。

在双方会谈之前,叶澄衷已经对美孚石油公司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在上海不仅有一个美孚石油公司,更知道在上海除了美孚石油公司以外,还有英国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和美国的德士古石油公司。

当时的上海,使用煤油灯的用户还不多,3家石油公司就是看中了中国的潜在市场,才急于来到中国,想率先在这里分一杯羹。

但是,面对中国地方势力的打压,国外商品很难在中国立足,所以就要借助当地的地方势力来帮助他们拓展业务。所以,叶澄衷就成了美孚石油公司首选的合作伙伴。

经过了解,叶澄衷对3家石油公司的竞争有了一个比较深的了解。而且当叶澄衷看到美孚石油公司的急切神情时,更是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静,他先是陈明利害关系,说其他两家石油公司也在找他做代理。

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负责人慌了,答应了叶澄衷提出的所有要求。最后,双方按照叶澄衷的要求签订了合同。

双方签订的这个合同要求,美孚石油公司给叶澄衷石油后,他可以有3个月的时间去偿还货款。叶澄衷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周转资金,发展其它业务,做地产和钱庄放贷生意,而且不需要缴纳任何利息。这样一来,叶澄衷除了能获得石油经销权规定的利益外,还能获得其他额外利益。

叶澄衷仍然没有停止自己奋斗的脚步。1894年,叶澄衷开办了纶华纱厂,投资10万两,购买缫丝车800架,雇佣工人将近千人。每年到了收蚕茧季节,叶澄衷就动用高达百万的资金收购,在当时各缫丝厂中资力可称雄厚。

叶澄衷不仅如此,他还涉足地产行业,也取得了成功。

纵观叶澄衷的奋斗史,我们发现不到冲动之举,这更体现出了他谨小慎微的一面,他在签订合同之前,叶澄衷已经做了很多充分有效地调查,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千万不能在今后企业发展的时候出现任何纰漏。

叶澄衷具有天生的商业头脑,但他又不盲目,诚信做人,善于发现机会,并且敢于大胆去做。最后,凭借自己的奋斗努力,攀登上了一座又一座顶峰。在成功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萧条中仍旧昂首前行。他真正做到了,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最后,他成为了“五金行业”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温州企业家认为,英雄不问出处,只有用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成功不是靠空谈,不是靠等待,而是靠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这样的人才能取得成功。但是,相反的,很多失败的人,他们会找到一个推卸责任的说法,我去做了,我努力了,但我却失败了。这些人总是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咎于老天爷。

失败的过错不在于自己,而在老天爷没有成人之美。事实上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事在人为。要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跨过失败的黑暗,这时你才能看到黎明耀眼的光亮。

成功要靠自己,没有什么事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目标的,只有确定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走下去的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是很难,这需要你时时用心,处处细心。只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去奋斗,去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