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老莱子是春秋末年楚国隐士。为躲避战乱,他在蒙山下从事农耕孝养父母。七十岁的时候,还经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端着汤水,亲自送往父母的居室。有时,故意跌倒,就势躺在地上学小孩哭;有时,模仿天真烂漫的儿童模样,在父母身边玩弄小鸟,哄父母开心。楚王听说他才高德厚,便请他到朝廷作官,老莱子拒绝了,于是又偕同妻子迁居江南隐居。
上述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上是否确有老莱子其人,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
一种意见认为,老莱子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持此说者,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尸佼,哲学家庄周,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等人。尸佼在其所着的《尸子》一书中,直接引用了老莱子所着的书籍《老莱子》的言论;庄周在《庄子·外物篇》中,叙述了一个老莱子训孔子的故事;刘向在《列女传》中则渲染了老莱子娱亲的故事。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老莱子是“合二而一”式的人物。持此观点的人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老莱子就是道家的老子。南宋罗泌成、清代孙星衍、近代人钱穆皆持此说。如,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老子杂辨》中果断地说:“孔子所见老莱子即老子。”
另一派认为,老莱子不是老子,而是老彭。谭戒甫在《二老研究》及《〈史记·老子传〉考证》两篇文章中断定,“老莱子即老彭,就是老佐之子或孙。”
第三种意见认为,老莱子其人子虚乌有。孙次舟《跋〈古史辨〉第四册并论老莱子之有无》认为:老莱子是“由《庄子》寓言附会而成事实者”。
上述几种说法,哪种更符合历史原貌,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