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者,世人尊称他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却在他37岁的创作黄金时代,与人进行了一场决斗,并因此而死。普希金为何要与人决斗?
普希金,1799年生于俄国一个大地主家庭。虽然父亲只知吃喝玩乐,根本无暇顾及他的成长,但他的奶妈——一个善良的劳动妇女,却教给了他许多民间故事、歌谣。
1811年,普希金进入中学学习。在学习期间,普希金不仅学习了许多课本知识,而且学到了先进的东西,如爱国主义思想、反压迫的斗争精神等。
15岁时,普希金已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成为名震俄罗斯文坛的新星。1819年,普希金创作的多首歌颂自由、解放的诗篇,触怒了沙皇政府。沙皇政府就将普希金流放到了偏僻、荒凉的地方。
后来,沙皇为了拉拢普希金,让他为自己服务,又将他召回了首都莫斯科。然而,普希金在强权面前毫不妥协,依然为自由和解放而奋笔写作。
沙皇政府很恼怒。1834年,在沙皇的怂恿下,一个名叫丹特士的法国贵族,开始追求普希金的妻子。一时间,莫斯科到处流传着有关丹特士和普希金妻子的风言风语。1836年11月14日,普希金正和朋友聚会,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封匿名信,信上对他进行了大肆侮辱。
普希金愤怒得浑身发抖,当即向丹特士提出决斗要求。在决斗中,普希金身受重伤,几天后便与世长辞了。
普希金的逝世,激起了有正义感的人们的极大愤怒。他们说:“表面看,普希金是死于决斗的;事实上,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匿名信、决斗,都是沙皇政府暗中策划、支持的!普希金不是死于决斗,而是死于政府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