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1932000000026

第26章 恐龙的最后王朝(1)

晚白垩纪是恐龙的最后王朝(距今8700万年一6500万),也是地球历史上的动荡年代。陆地的面积在扩大,到处都有低地的沼泽和湖泊,真正的有花植物开始繁荣,大地一年四季都飘散着芳香。除了苏铁、松柏、银杏、棕相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等典型的中生代植物群落外,被子植物大为发展,有了木兰、柳、桦、木栎树等落叶树。总之,被子植物开始排挤了裸子植物而居于统治地位。这样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某些类型的恐龙的发展,霸王龙、鸭嘴龙、甲龙和角龙就是其中的几大类。也有一些类型的恐龙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如大型蜥脚类和剑龙等。

白垩纪晚期,肉食性的恐龙的体型变化空前的大。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有暴龙、霸王龙等。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最早发现于北美,我国的山东、新疆、河南等地都发现过霸王龙的牙齿化石。霸王龙的拉丁文意思是“凶暴的蜥蜴”。它的身长可达17米,站起来有6米高,有普通楼房的两层那么高,估计活着时至少有8吨或更重,比得上三只大象的总和。它是白垩纪晚期最大最凶恶的陆生动物。霸王龙的头骨有1.2-1.5米长,下颚粗壮厚实,颚关节很靠后并且此嘴可以张得很大。头骨上的骨纹粗糙,上面有小的开孔。肌肉附着坚固,强有力的颚肌能撕碎巨大的鸭嘴龙以及甲龙等。颚骨上有短剑般的牙齿,每个牙齿有20厘米长,牙稍稍弯曲,而且边缘有锯齿。它的牙齿在一生中要换好几次,新的牙齿从旧牙的齿根里面长出来,新换牙齿的两边尖锐。因此,它的牙齿是参差不齐的。霸王龙颚骨和牙齿的结构特点,无疑是长期适应撕裂大片肉块的结果。奇怪的是,它的前肢小得使人意外,既小又无力,短到不能触及自己的嘴,而且只有两个短的手指。看起来,霸王龙在捕捉食物时,前肢也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有人认为霸王龙前肢只起从休息状态站起来时的辅助支撑作用。它的后肢粗壮有力,因此骨盆发育得很好,完全愈合。股骨比腔骨长,股骨与胫骨的比例说明了它的行动迟缓。脚掌很结实,上面有三个趾,趾端有爪,爪和牙都是搏斗的武器。它们经常用强有力的后肢穿过丛林,越过旷野。当时,不知有多少吃植物的恐龙被它咬伤,撕裂后变成它的美味佳肴。它一生很可能是独居,与现代的大型肉食者老虎或豹子一样,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称王称霸。

亚洲居住过霸王龙的堂兄弟——暴龙。尽管它的体型略小,但它有灵活的后肢和像小刀一样的牙齿。它曾经横行于中生代的蒙古高原上。

似鸟龙是像鸵鸟一样的兽脚类恐龙,头骨构造已经很特殊化了。它的大小与一只大鸵鸟差不多,有3-4米长,全身比例比较匀称,唯独头骨较小,也很轻,颚骨短而无力,牙齿已退化消失。这种似鸟龙在北美和亚洲自垩纪的地层中都曾找到过,我国内蒙古二连地区发现的亚洲古似鸟龙就很着名。似鸟龙有一对长而苗条的后肢,腔骨要比股骨长,证明它的行动较快,如现代的走禽一样。它的脚很像鸟的脚,脚掌骨细长而结实,脚上有三趾。它的样子又很像鸵鸟,所以人们把它又叫做“似鸵龙”。似鸟龙前趾较短,“手”上三个靠里面的手指特别发育,大拇指与其余两指相对应,显然这是握物器官。长长的手臂也显然适合它的拉、抓和撕裂食物的动作。它的脖子比其他食肉恐龙的脖子要长些,也很像现代鸵鸟的脖子,长而弯曲,在弯曲的脖子上有一个小而纤细的头。更有趣的是,它嘴里没有牙齿,这一点非常像现代的鸟。

在白变纪晚期,与似鸟龙同时生存的而且长相与它有些相像的另一种恐龙叫窃蛋龙,或者叫做“偷蛋龙”。它与似鸟龙一样,也没有牙齿,有一个像鸟一样的嘴巴,这是由其牙床特化而成的。于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似鸟龙与窃蛋龙究竟吃什么呢?有人认为:似鸟龙是奔跑在白垩纪大陆高原上的动物,它像某些鸟一样,从树上摘取浆果、种籽,用前肢的大拇指剥开果壳,或捕捉小的蜥蜴、昆虫或其他什么东西;有人认为窃蛋龙可能是靠偷吃其他恐龙的蛋生活的。“窃蛋龙”这个称号是因为在发现它的时候,在它的骨架下发现了原角龙的蛋,人们认为它是在偷吃蛋时遇难而死亡的。人们原来设想它们可能用嘴飞快地在蛋壳上打开一个洞,然后用像鸟一样的尖嘴吸吮。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吃的食物是很有营养的。假如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会立刻迈开长长的后腿带着像鞭子一样的尾巴迅速逃跑。但新的研究却证明窃蛋龙是食浆果、种籽的,而不是偷吃蛋,它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在北美以及蒙古国发现的恐爪龙,它是一类十分奇特的肉食蜥龙类。它虽然也用两条后腿走路,但与两足行走的似鸟龙、虚骨龙等不一样,它的前肢和“手”特别大,头也大,而且在牙床边缘布满了利刃状的带锯齿的牙齿。恐爪龙的脚也很特别,它的第二个脚趾很长,显然是攻击和防御的武器。第三趾与第四趾的大小基本上相等,很明显,脚的轴线是在第三、第四趾中间通过的,而不像其他肉食蜥脚类脚的轴线通过第三趾。

当恐爪龙走路或快跑时,爪的第二趾也承担着一部分支撑和架高的作用。最使人感到兴趣的是恐爪龙的尾巴,这个尾巴的绝大部分是由长的棒状骨头组成,每一棒骨跨8-10个脊椎骨的距离,结果,这个尾巴变得很僵硬,不像其他恐龙可以自由摇摆。直到今天,人们对这种尾巴的真正的用途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肿头龙的身体结构粗壮,也是用后腿走路的。它的头骨顶部出奇地肿厚,在脑的上方,有两、三寸厚的骨头形成巨瘤,所以它得了一个绰号,叫“圆头龙”。由于头骨的肿厚隆起,头骨上的颞颥孔也随之消失或闭塞,因此,头骨的重量增加了。那么,它为什么在适应中会变成这种样子?有人认为这种头骨是肿头龙搏斗时的“撞锤”,为的是求偶。我们可以想像:在白垩纪晚期的森林中,传出了顶撞和撕裂的巨响,那就是肿头龙正在与它的情敌搏斗。我国安徽、山东等地发现过肿头龙。

鸭嘴龙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之所以被叫做鸭嘴龙,主要是因为它们头骨的前部和下颚骨一起向前延长而形成了扁阔的嘴,在嘴的前面有角质的喙,与鸭子的嘴十分相似。它们的头骨较高,眼睛的位置很靠后,与现代马、牛的眼睛很相似。鸭嘴龙的特点之一是在它的嘴里,上、下、左、右都有牙,每个牙床上多的可以有500多个牙齿,嘴里最多的可以达到2000多个牙齿。牙齿是棱柱形的,交互排列成覆瓦状,旧的牙磨光了,立刻有新的牙齿长出来补充。有的科学家认为,鸭嘴龙之所以有这种特殊的牙齿,是与它吃的东西分不开的。据调查,鸭嘴龙当时吃的植物中,有一大部分是石松类植物中的木贼,而这种植物含有的硅质较多,对牙齿的侵蚀性很大;同时,在鸭嘴龙生存的时代,已经有了较多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与一些水生植物比较起来质地较硬,鸭嘴龙的牙齿就是适应吃这一类植物的。

鸭嘴龙主要用后肢行走,前肢小而纤细,好像长了一双“小手”,但它们也能用四条腿走路。最小的鸭嘴龙有3米多长,最长的约有15米。休息时,扁平的尾巴正好与后肢形成支持体重的三角架。从发现的鸭嘴龙的化石来看,它们前肢的指间有蹼,而且有一层很厚的皮革性的皮肤,上面有成千上万的小结节,很像现代鳄鱼的皮肤。推测它们在活着时,皮肤的颜色与毗生存鹏鱼近似,是暗褐色的。

使我们感到惊奇的是某些鸭嘴龙头骨的特化。有一些鸭嘴龙的头上是平平的,没有特别的装饰;但有些鸭嘴龙的头上长着冠状的突起,也可以叫做顶饰,它是由头上的鼻骨或额骨形成的,从鼻孔进入的空气要到这个突起里面绕一个圈子再进入气管和肺。因此,不同类型的鸭嘴龙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头骨上。头后的骨骼,除了荐椎和坐骨的差别较大外,其他的骨骼相对而言差别就较小。

分类上,一般都按照头上顶饰的有无而分为平头的鸭嘴龙和带棱的鸭嘴龙两大类。有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头饰是雄性的特征,像现代的鸡雉类的雄性头上有彩色的冠一样。平头的一类以北美发现的鸭龙为代表。鸭龙的大小变化多在9-12米之间,它活着时的体重至少有5-6吨重或更多。头骨低而平,在顶部没有冠状的顶饰,习惯于用后腿走路。埃德蒙顿龙是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城附近发现的。它的头比鸭龙要大得多,嘴也比鸭龙宽而扁,约有12米长,是一种行动笨拙的鸭嘴龙。我国第一次发现的黑龙江满洲龙就是平头的鸭嘴龙。此外,还有巴克龙、谭氏龙、山东龙等,都是平头的鸭龙,化石地点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地。但最重要并引起全世界重视的,是在山东省诸城县发现的巨型山东龙。

1964年8月,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在诸城县的一条冲沟(当地老乡称作龙骨涧)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腿骨,经地质科学研究院鉴定,是一个大型的鸭嘴龙的胫骨。实际上,很早以前,当地的群众就发现该地有脊椎动物化石,所以把产化石的地点叫“龙骨涧”。1964年10月至1968年5月,由第一普查大队、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地质研究所和地质博物馆共同组成采集队,先后进行了四次有系统地采集与发掘,共采到化石将近30吨,代表5个个体。又经过三年的精心修补、复原,终于在胡承志先生指导下于1972年正式装架完毕,并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山东龙的头骨顶面较平,后部较宽,从侧面上看,有点像鸭龙。荐部的脊椎由10个脊椎组成,腹面有较深的真沟。坐骨较长,末端有微弱的尖顶。装架后的骨骼,从头到尾长约15米,站起来约有8米高,被认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大的鸭嘴龙。由于它首次在山东省发现,所以被命名为“巨型山东龙”。80年代,诸城市博物馆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协助下对龙骨涧化石点进行了再次发掘,获得两具较完整的山东龙骨架,其中一具已装架陈列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

鸭嘴龙家族中的另一大类是头上有顶饰的。在我国发现的青岛龙属于这一类。装架后的青岛龙的全身长度为6.62米,身高为4.9米。它的顶饰是在相当靠后的鼻骨上长着一条棒状的带棱的棘,此棘向上向前突出,所以它的正式的学名是“棘界青岛龙”。估计,它活着时的体重有4-5吨重,但它只有200-300百克重的脑子。因为它发现在我国青岛市东北莱阳,又有棘鼻状的顶饰,所以才得了“棘鼻青岛龙”的美名。近来人们对青岛龙的鼻状棘产生怀疑,认为它是一块鼻骨与额骨在埋藏时受压变形所致。法国古物学家菲力普·特盖认为青岛龙应是一只平头型的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