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尊名为《摩西》的雕像。这尊雕像以其精湛的艺术形象,成为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
几百年来,人们从《摩西》那充满睿智和刚毅的脸上,以及同时迸发的爱与憎的神情,深切领会到艺术给人带来的巨大魅力。
米开朗基罗何以会有如此完美的构思,《摩西》的生活原型是谁?这是后人格外关注的问题。
据前苏联一位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他大胆地提出,《摩西》的原型是大画家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交往甚密,俩人曾长期居住同地。《摩西》就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米开朗基罗十分欣赏达·芬奇漂亮的仪表,对达·芬奇骄人的气质、风度崇爱有加。歌德曾赞誉:“达·芬奇是全人类的楷模。”
雕像《摩西》不仅在外表,就连神情也同达·芬奇极为相似。因此,有人相信米开朗基罗是以达·芬奇为模特儿而创作《摩西》的。
有些学者则认为,《摩西》的原型就是创作者本人。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有人持这种观点。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无一不深刻地反映他本人内心深处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米开朗基罗是用自身去塑造心灵上的追求。
是否可以说,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摩西》是作者本人心目中所有美好形象的综合体。
这样认为或许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