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的起源
最初的军衔出现在欧洲。
最初的军衔出现在15~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
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雇佣军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等普通人。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他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样,形成了军队职务与军衔等级相对应的两大体系。军衔制度的出现,促进了军队建设。正因为军衔制度对军队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逐步被世界各国军队所采用,400年相沿不衰。
编制军衔
编制军衔是指编制每一个职务所规定的军衔等级。
军人个人的军衔必须是在其所担任职务的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各国军队编制军衔有的一职编一衔,有的一职编数衔。规定一职编一衔的英美等国家,则在编制军衔之外,辅以临时军衔制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规定一职编数衔的国家,则用编制军衔的幅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
永久军衔
永久军衔是指由个人终身享有的军衔符号。
永久军衔是根据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对事业的贡献和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等综合因素,授予个人的军队等级称号。这种军衔称号是军官的终身荣誉。军官退役后仍然予以保留,只是在军衔称号前冠以“退役”二字。永久军衔的特点是将军官的荣誉称号、待遇等级和职务因素融为一体,使其兼有调整部队指挥关系和调整个人利益关系的两种功能。
临时军衔
临时军衔是指按照所任职务临时佩带的军衔符号。
临时军衔就是按照军官所任职务佩带的军衔符号,任何种职务就佩带与职务所对应的军衔符号,职务下降军衔也随之降低,职务消失军衔也随之作废。按临时军衔佩带军衔符号,可以实现职务和军衔符号相一致,便于对部队的作战指挥和平时管理;按永久军衔享受个人生活待遇,使军官的待遇同全部的劳绩贡献挂钩,有利于调整新老军官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美国的军衔制度分6等25级,美国军衔设6等25级: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五级准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土;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俄罗斯军衔设7等20级:俄罗斯联邦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大士、上士、中土、下士;上等兵、列兵。
军衔等级的设置
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如果说世界各国军衔制度有所不同的话,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
从军衔发展的历史看,军队的规模、军队的组织体制、联盟作战及国际交往的对等原则等等,都是军衔等级设置的重要制约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3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4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8个等级。
元帅
元帅是军阶的一级,为许多国家最高军衔。
16世纪时,法国和德国先后开始以元帅作为最高军衔。17世纪的奥地利、俄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的印度、波兰、芬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前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巴西、泰国、乌干达等国都先后设立元帅衔。
前苏联设立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空军元帅,兵种元帅和专业兵主帅、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时,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衔,并将这一军衔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
将官
将官是军衔的一级。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亦称将军。
美、英、法、印度等国的将官军衔设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美国自1866年起还设有五星上将,一般在战时授予,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前苏联、古巴和东欧国家的将官军衔包括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国清朝末期编练“新军”,于光绪31年定上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都统”;1909年11月规定上等军官第一级内增设“大将军”和“将军”衔称,为正都统和有勋劳者赏赐荣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定上等军官军衔称号为“将军”。同年8月,北洋政府改上等军官军衔为“将官”,并区分为上将、中将、少将3级。
国民政府时期,将官设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
校官
校官是军衔的一级,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
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体系中均设有校官阶次,多数国家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有的国家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历史上有的国家只区分为上校、少校两级。构成校官这一军衔阶次的上校、中校、少校等术语,最初是团队首领的职务名称。以后,随着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原来的官职名称,逐渐与职务分离,成为与职务相辅相成的军衔等级称谓。在中国,清朝末期编练“新军”,参仿西欧式军衔制度,于1905年8月规定中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参领”。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改中等军官军衔称号为“都尉”。中华民国政府于同年8月改中等军官军衔称号为“校官”,区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及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后,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为师、团、营职的编制军衔。
尉官
尉官是军衔的一级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
世界上凡实行军衔制的国家均设尉官这一阶次。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有的国家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4级,还有的国家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5级。构成尉官这一军衔阶次的上尉、中尉、少尉等,最初是职务名称。如15世纪在意大利雇佣军中,连队的最高长官称为上尉,副职称为中尉。随着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官职名称逐渐由职务系列转变为军衔系列,成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在中国,清朝末期的“新军”,于1905年8月规定初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军校”。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沿用。1912年8月,民国政府改初级军官军衔称号为“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为连、排职军官的编制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尉官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4级。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3级,分别为连职、副连职、排职的编制军衔。
军士
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3级或4级,分3级的通常为上士、中士、下士;为4级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6~7级。而目前我国设士官8级、军士3级,共计11级,是当今设军士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
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数国兵的衔级设2~3级。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2级:上等兵、列兵;美、英、法、意等国设3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兰、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军衔识别标志
军衔识别标志,是军人制服上表明其等级身份的符号。通常包括肩章、肩徽、领章、领徽、臂章和袖章等。广义的军衔标志还包括帽徽、胸章等。
另外,一些服饰、帽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识别军衔和军兵种。军衔标志是军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装饰、点缀、衬托、美化军容和标志军衔等级、区分军兵种及专业勤务的作用。因此,军衔识别标志也是军衔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到了20世纪初,世界上大数国家的军队都有了军衔识别标志。由于军衔制度是一项国际性制度,各国的军衔标志具有一些共同点,但又受各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因此军衔标志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标志形式多样,种类繁杂,但最主要和常见的有肩章、领章、臂章和袖章等。
肩章
肩章是目前世界各国军队最常见的一种识别标志,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军衔等级。
肩章的形状通常为狭长的多边形,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肩章版面上通常镶有杠条、星徽和其他图案。从总体上看,前苏联、东欧、朝鲜、越南、蒙古和我国军队的肩章多采用纵杠,而西方国家军队多采用横杠。
另外,各国海军肩章大多采用横杠,这已成为国际惯例。多数国家肩章上的星徽为五角星,英国、德国的肩章星徽为四角星。有一些国家是将星徽直接缀钉在军服的肩袢上,而不是镶在肩章版面上,因此这种肩章也叫肩徽。
领章
佩带在军衣领子上的识别标志。各国军队的领章大都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领章按其作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勤务领章,仅区别军兵种和专业勤务,没有军衔等级;一种是军衔领章,既有军衔等级标志,又有专业勤务区分。一般在不佩带肩章时佩带军衔领章。领章通常以各种形状的军兵种和专业勤务符号、不同数量的杠条和星徽以及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军兵种、专业勤务与军衔等级。有些国家的军队是将金属星徽或专业勤务符号直接缀钉于军服领子上,因此也叫领徽或领花。
臂章
臂章一般佩带在军衣左袖上臂部位,是表示军衔等级、专业勤务或部队番号的标志。多为盾牌形状,也有矩形或圆形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曾佩带过臂章。
“东方型”军衔
前苏联的军衔制度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都采用前苏联式的军衔制,故称之为“东方型”军衔。我国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也属于这种类型。
“东方型”军衔一般设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四等。
元帅军衔的设置,因各国而异。前苏联军队规模大、编制等级多,军衔设置比较复杂,规格也很高,仅元帅就设三级:大元帅、元帅和海军元帅、军兵种元帅,而军兵种元帅则与大将同级;朝鲜在大将之上设有大元帅、元帅、次帅三级;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古巴等国,都设有元帅一级,而匈牙利、捷克等国,则不设元帅衔,大将为最高军衔。
实际上,元帅作为最高军衔,除前苏联外,其他国家一般是授予最高统帅的荣誉称号,而并非为军队将领设置的军衔。如南斯拉夫的铁托、朝鲜的***、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等,并未担任实际军职,但都是元帅。前苏联的大元帅,则是专为斯大林设的。
将官军衔各国均设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与“西方型”军衔相比,多一级大将,少一级准将,但在西方国家的军衔对照表中,一般将苏联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依次对应为西方国家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校官军衔一般均设3级:上校、中校、少校。只是朝鲜多了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取消了上校,实际上校官也是三级(大校、中校、少校)。除了朝鲜的大校是对应师级军官,其他国家的校官一般是对应团、营级军官的。
尉官均设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东方型”军衔尉官虽多一级,但同样是对应连、排级军官。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型”军衔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
“西方型”军衔
现在世界上的其他几种类型的军衔制,都是从西欧军衔制演变过来的。
目前实行传统的西欧式军衔制的,除了西欧诸国外,还有其他各洲的大部分国家,占世界各国总数的80%以上。西欧式军衔是历史最久、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军衔类型,因此也称为“传统型”军衔。有人说,西欧式军衔是军衔制的“正宗”,也不无道理。相对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实行的“东方型”军衔而言,西欧式军衔亦称为“西方型”军衔。
现在一般认为,美国军衔是“西方型”军衔的代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和北约国家的盟主,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制度在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