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1951800000010

第10章 军事趣话(1)

将军的由来

古代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由于军队数量很小,天子也只有6个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3个军。当时每军的统率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3个军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3个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通的。

入伍的典故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队编制有关。

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5人为伍,5伍为两,4两为卒,5卒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5户为一比。当兵时,5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5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5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但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

古代军中的旗帜

古代军中旗帜很多,这些旗帜颜色各异,大小形状不同,图案装饰繁多,各标志一定的意义。

表明身份;国王的旗帜叫“常”,上面画的是日月,表示天明。主帅在军中居于中央,用黄牙旗,为青、赤、白、黑四旗之首。

表示方位:青旗表示东方,赤旗表示南方,白旗表示西方,黑旗表示北方,黄旗表示中央。

指挥队形阵势:在战斗操练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

用于指挥和开道的旗,旗杆头上缀有牦牛尾,下面有五彩折羽。

古代军乐凯歌

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是古代军礼之一。而凯歌也就是军乐,亦作“恺乐”。“恺”与“凯”通。《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说:“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又云:“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可见这是一种蔚然可观的礼乐制度。为什么有这一套排场?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编辑的兵书《司马法》说:“得意则恺乐,恺歌示喜也。”原来是表示向皇天后土、祖宗神灵报喜,可以起到鼓舞军心、提高斗志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宣传手段。

从春秋战国起,奏凯歌的军礼代代承袭下来。最早的“左执棒”,说明有一排手执十二律乐器的军乐队在吹奏,列队在左边,与执黄钺的队列形成仪仗,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有待考证。不过《晋书·乐志上》记载明白:“其有短萧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今军中凯歌也。”由此可知,时至晋代短萧是凯歌的主奏乐器。

大约是从宋代开始,不一定局限于在王师凯旋献俘时才奏凯歌,只要是一个战役或者一场战斗取得胜利,士卒们是可以高唱凯歌的。既然是唱,就有了歌词。古代只有诗人、词人、文学家,而没有专业军歌作家,所以凯歌词一般是士卒自编的,不外乎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只要能表达胜利喜悦的心情就行了。北宋时,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元丰5年前知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夏常来侵扰,他加强防御,时得胜仗。他发现“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但是“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于是这位支持王安石变法、颇有改革精神的州官,一气呵成,“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不用说,边防军是普遍引吭歌唱了。他晚年回忆还粗略记得5篇,现全文抄录如下:

其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

渐见黄河直北流。

其二:

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

从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

马尾胡琴随汉车,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

其四:

旗队浑如锦绣堆,

银装背魅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

待向河源饮马来。

其五:

灵威西凉不用围,

蕃家总持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

每篇都是四句,七言句式,音节二二三,分明采用了方言俚语,朴素,顺口,使歌词增色。具有七言近体诗和民歌浑然一体的格调。体味歌词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收复失地,团结西北方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从现有资料看,这5篇是今存唯一的一组凯歌词。沈括是历史上可知的第一个凯歌词作者。南宋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明代于谦《纪梦中作》诗:“来年二三月,宁听凯歌还。”凯歌历代皆有,而老资格的完璧凯歌词,只有沈括这五篇了。它是可以作为研究北宋与西夏关系史料来看待的。

阅兵

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和大型军事演习时进行。阅兵仪式起源很早,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便已有阅兵的活动。我国春秋时期亦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如齐桓公6年8月,曾举行“大阅”。近年挖掘出来的秦陵兵马俑,就很像古代阅兵的阵式。18世纪以后,在西欧等国广泛普及阅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统帅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很重视阅兵,经常举行各种盛大的阅兵活动。

现代的阅兵,受阅部队多,礼仪时间较长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的检阅。受阅时,受阅的地面部队编组成若干徒步或机械化方队,以护旗方队为前导行进,并配置有司礼部队,军乐团(队)等。阅兵进行时,受阅的空中飞行梯队也依次飞过检阅台上空。

我国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1984年10月1日35周年的国庆大典时,都曾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

最早的军校

宋代武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正规军校。庆历3年(1043年)5月,为了改变军事人才缺乏的局面,初设武学,但在某些臣僚的反对下数月即废。宋神宗继位后,任用王安石变法。熙宁5年(1072年),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从此开始了我国正规军校教育的培训体制。

宋代武学有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其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军事学术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设有实兵演习课。《孙子》、《吴子》等7部兵书,作为武学的经书和教范。

武学学员的来源是未授职的使臣(八、九品武官)、荫补的官将子弟。有一定军事知识和技术的平民百姓,经地方官推荐报考,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入学资格。

武学学制3年,分为上舍、内舍、外舍3级培训体制。如果武艺、策略等各科考试成绩多次居于下等,则逐步降级,直至最后开除学籍。

学员毕业考试合格后,按成绩好坏和资历深浅实授官职。才能特别出众的上舍生,由枢密院严格审查,情况属实者准许提前毕业,并立即录用为军官。同时规定,所有学员必须分配到边远地区任职一段时间,如果在职3年无差错,依例升迁。

宋王朝规定武学由兵部主管,“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设“博士”“学谕”具体负责教务。宋代武学的基本传统和经验,对于后世军校建设和军事人才培训,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兵符

符牌中的重要角色,莫过于古代的兵符。兵符的佼佼者,则莫过于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有关虎符的最早的故事。考古发现的秦杜虎符,是今日所见的最古老的虎符,已有2300多年了。

虎符在汉代,铭文始铭于虎脊,符分字也分。它是今日凭信物普遍在骑缝上盖章、编号的祖型。

虎符到宋代,改成牌状。辽金元也加以模仿。元虎符,牌顶饰一虎头,俗称“虎头牌”。从此,凭信物的雅称“符”,逐渐让位于俗称“牌”。今日称“牌”,而不再称符了。

牌源于符,符源于节。古代节的质料、形制、用途很多。诸如玉节、角节、虎节、龙节,或调兵,或用之外交,然而最古老的是竹节。考古发现的鄂君启节,形若带节竹板,却是用青铜铸成。有趣的事,其节共有5枚,合起来恰是一个带节的竹筒。它生动地揭示,断竹为节,剖节为符,这就是符节的发展史。

剖物为信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符牌文化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

烽火报警

有文记载说,宋末元初,烽火报警已变成历史遗迹,其实此说不确。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9年……分兵守古北口、居庸关、喜烽口、松亭关烽堆百96处……建文元年,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可见,做报警用的烽火台在明初仍是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设施,用以防备蒙古贵族入侵。这种烽火台很多与长城连为一体,同时也有一些仍是单体建筑。这种单体的烽火台,在我国沿海一带设置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