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1951800000017

第17章 长兵器(1)

矛在隋唐时期又称“槊”。一种形状直而尖的刺击长兵器。分矛头和长柄两部分。矛身一锋两刃,两刃之间的中线隆起部分称“脊”,有的在脊两旁开有凹槽。脊往下延长称为“銎筒”,用来装柄,銎侧有环和孔,用来装缨。整个矛长2~5米。矛和枪相似,一般矛头比枪头更长,矛头锋利,柄又长,刺杀效果比戈好,适合于步兵、车兵和骑兵使用。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初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绑在竹木长杆上,就成了原始的矛。商、周时代有了铜矛,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时又出现了铁矛。到汉代,矛非常盛行,并出现了用清一色的长矛武装的军队。公元199年,孙策进攻黄祖,刘表曾派5000长矛兵去援助黄祖,可见长矛是当时军中的主要兵器。矛在三国时期仍然盛行,如蜀国猛将张飞就善于使用长矛。

由于枪制造简易、节省材料、使用轻便,而杀伤效果并不比矛差,所以到晋代枪兴起以后,矛渐渐衰落。

戈是一种可钩可啄的长兵器。由戈身和长木柄组成。戈身呈“T”字形,横出的一边叫做“援”,长约24厘米,内外有刃,内刃可以钩割,外刃可以推割,前锋可以啄击;横出的另一边叫做“内”,长约12厘米,上面有小孔;竖直部分名为“胡”,长约18厘米,有排孔。戈身用牛筋等牢固绳索穿过“内”和“胡”的小孔缚在长木柄上。整把戈就像一把长柄镰刀。

戈由原始时期的狩猎工具演变而来。原始人看到鸟兽打斗时用嘴啄或用角抵,便模仿着将兽角绑在长杆上,以延长人的手臂,这就是最原始的戈。后来吸收镰刀的钩割特点,便形成了具有钩割和啄击性能的兵器。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戈已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装备。当时作战方式是车战,每辆车上有兵士3人,右边战士持戈或矛,他的任务是近战刺击。

战国以后,甲盔坚度提高,戈不如戟的作用大,所以戟逐步在军队中代替戈。步骑兵兴起,并逐渐替代战车后,戈就在战场上被淘汰,成为仪仗、门卫的饰物。

枪亦称“长枪”。冷兵器时期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金属尖锐枪头的刺击兵器。古代实战的长枪和现代红缨枪一样,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枪缨多用犀牛尾、牦牛尾制成,扎于枪头与枪杆的相接处,作战时,枪缨抖洒开,可以迷乱对方的视线,当刺中敌人身体时,敌人伤口的血被枪缨阻挡,不至于顺着枪杆向外流淌,使枪杆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枪杆用白蜡杆、竹竿,也有用铁杆制成。枪头与枪杆的重量比例必须合理,枪杆长则枪头轻,枪杆短则枪头重。

枪为“百器之王”,是在战场上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兵器。相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就削木为枪。后来出现铁枪头,刺杀威力就更大了。从唐代到清代,都以长枪作为近战的主要武器,宋、明期间更为盛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常用的兵器就是枪。明代军制规定,每100个士兵中铳手10人,刀牌手20人,弓箭手30人,枪手40人。戚继光创造的12人的鸳鸯阵中,枪手4人,名为杀手,可见枪在战斗中的地位。

长刀

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

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佩刀又叫横刀,是古代军队中常备的一种短柄战刀)。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相传,三国时大将关公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就是特制的;曹真步将王双使60斤大刀;孙坚横古锭刀,骑花鬃马;还有典韦、韩当等猛将都曾横刀纵马,血战沙场。长刀的砍杀威力相当大。《前汉演义》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秦将章邯袭劫楚营,项梁觅路逃生。章邯金盔铁甲跃马舞刀,锋刃所及,血肉横飞。项梁身着常服,执一把短剑,仓皇出帐,逃出大营。二人狭路相逢,一个长刀乱劈,火焰逼人,一个短剑难支,心胆已落。”

偃月刀

偃月刀是一种刀面好像半弦月牙状的长柄大刀。刀刃长约4米,刀背有一至数个翘起的脊突,脊突上有小孔,可穿缨穗。刀身下的木柄长约1.5米。柄的一端还装有铁鐏,既可插地,又可以增加木柄的重量,使整把刀不会头重脚轻。偃月刀是骑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长重兵器。有的重达40千克,使用时必须双手握把,可劈、砍、剁、抡砍起来落刀的力量很大,如猛虎扑羊,很难招架。一些勇猛健壮的将士都喜欢使用它。

传说三国时关羽曾用这种刀,所以偃月刀也称“关公大刀”。但事实上三国时根本没有这种长柄大刀,《三国志》等所有史书也没有关羽使偃月刀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创作描写了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因此关庙塑像旁、戏剧舞台上都以讹传讹,让关羽使起了偃月刀。

佩刀

佩刀是一种砍劈兵器。属短柄长刀。带有刀鞘,可以将刀放入鞘中佩带,故称佩刀。

刀身呈尖狭条状。刀刃较直,刀端尖锐,刀背厚实,由柄的末端至刀尖渐渐变薄。刀柄为木质,呈弯弧状。佩刀的种类很多。长度、宽度不一,一般全长约0.9~1.6米,刃长约0.7~1.1米,刃宽约3~5厘米。

佩刀使用灵活,既可以砍劈,又可以刺击。是步兵、骑兵近战格斗的主要兵器,常与虎头盾牌配合,一手持刀,一手执盾牌,可攻可守。

在唐代军队的装备中,佩刀占80%,它成为随身护卫的一种兵器。清代时,佩刀种类很多,有皇帝大阅佩刀、皇帝随侍佩刀、绿营佩刀、兵丁佩刀等。

槊是古代最重而长的冷兵器。兵书记载有“重而长的矛和棒称为槊”。

据《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架谱序》载,梁简文帝萧纲对马上用槊技术“搜采抑扬,斟酌繁简”编制成谱。今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

槊的种类很多,技术要求不高,镋、钯、锤、槊,力猛之人始能使用,因此,槊近于失传。架柄长约6尺,坚木制,柄端有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6~8行,栖下有三菱形铁钻,故名“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未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者,大抵皆棒之一种”。除狼牙槊外,还有指槊、槊架、双槊、横槊等。

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中有关于槊的记载,且绘之以图,其柄端系三节似锏,并谱曰:“使槊却有四面刃,出入进道八方巡,心灵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复似年轮。”由此可见,其技击方法与大刀相同。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就使用这种槊南征北战,横扫千里沙场,建立了赫赫战功。后因“鸿门宴上心肠软”,最后只好“挥泪别姬”,自刎乌江。

隋朝末年,在潞州府天堂,二贤庄上住着一位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他的名字叫单雄信。此人专攻狼牙槊,舞起来石破天惊,鬼泣神嚎。

由于隋炀帝景昏庸无道,坑害百姓,使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无以为生。饥寒交迫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单雄信参加这个起义的行列,为民除害。后来被官府收买,成为洛阳王的附马公。王世充利用他反对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捕获,李并不想杀害他,劝他投降,他无地自容,最后抽刀自刎。

戟是一种将戈和矛合为一体的可钩、可刺的兵器。

它的形状像“十”字。前端有矛锋,两面有刃,长约12厘米。矛锋下面横枝的一端称“援”,也是两面有刃,长约15厘米;另一端称“内”,长约9厘米。“援”向下延长的部分称“胡”,长约12厘米。“胡”和“内”都有刀,并凿有几个洞孔,以便穿绳将它固定在柄上。柄的下端装有圆锥形的金属套鐏。整把戟长约3.2米。

戟既有矛的刺击作用,又有戈的钩砍、推割、啄击等作用,一种武器能当两种使。戟自商代问世后,逐渐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战国时,人们常将拥有戟的数量作为国力强弱的标志。

戟在古战场上曾风行2000多年。它的内质和外形不断改进。早期的时节是矛、戈联装的青铜戟。战国时出现铁戟,形状也有变化,矛锋变得窄长尖锐,并和横枝联铸在一起,“内”已消失,整个戟体近似“卜”字。汉代出现方天戟和青龙戟,后汉和晋代又出现了手戟和双戟。

唐代以后,由于盔甲日趋坚固,戟的钩啄杀敌效力大大降低,它在战场上逐渐被枪所替代,加入了仪仗和门卫的饰物行列。

镋这种兵器,似叉非叉,似刀非刀,似戟又非戟,它可勾,可砍,可刺,可劈。

镋属古代杂兵器。在《古今图书集册·经济汇编戒政典·杂器械部》中有关于锐的记载。此器械形似叉,上有利刃,称“正锋”,长一尺半,横有月牙,月牙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间隔的利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在柄上,柄长约七八尺、尾端有棱状铁钻叫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