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1960800000024

第24章 欧洲十八世纪文学(2)

小说以在路易十四统治的最后5年和奥尔良公爵摄政的起初5年旅居巴黎的2个波斯青年与家人通信的形式,对法国的政治、宗教、社会问题进行评述。小说没有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也谈不上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形象的细节描述,只是通过零星故事来阐述人物对各种问题的议论和见解。

作品全面地触及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揭露法国统治阶级庸俗堕落、荒淫无耻,批判上流社会的种种恶习和生活方式。有些信札揭露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种种弊端和政策的失误。同时孟德斯鸠也借波斯人之口宣扬自己的反教会观点,对天主教教义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批判神权思想,谴责教皇,指斥宗教裁判所,反对教士的独身主义,主张离婚自由。

全书贯穿批判精神,有力地向传统挑战。文笔活泼生动,讽刺深刻辛辣,为18世纪哲理小说开辟了道路。

1726年,孟德斯鸠辞掉法院院长职务。1728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获得当时文人的最高“荣誉”。此后,他到欧洲各国旅行,特别深入考察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形成了他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在《罗马盛衰原因论》(1734)发表之后,他发表了数十年研究的成果。重要的理论名著《论法的精神》(1748)。在分析政体特点时他指出,根据政府实施政策的方式,政体可分专制政体、君主政体、共和政体3类,并且为这3种政体规定了所依据的原则和得以存在的基础。此外,他进一步提出三权分立说,即把政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他认为三权分立说限制个人权力,有效地促进民主和自由,英国即是此类国家的模式。这一学说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人权宣言》和《宪法》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启示。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他出生于巴黎中产阶级法学家的家庭。毕业后献身文学事业,出入具有自由思想的社交界。他敢于议论,不怕触犯权贵,曾一度被逐出巴黎,2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首创者和领袖。伏尔泰的著作品种多样,卷帙浩繁,除戏剧、小说、诗歌、史诗、史学和哲学著作之外,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作品和1万多封书信。

他的哲学著作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哲学书简》(1734)、《哲学辞典》(1764)、《历史哲学》(1765)。他的《哲学书简》是法国思想史的一个里程碑,为18世纪哲学确定了主要方向。

伏尔泰基本上是英国唯物的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和唯物自然科学家牛顿的信徒。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又认为物质世界最初是由一个最高的造物主创造的。他企图把牛顿的自然科学原理和上帝的神话统一起来,明确提出“即使没有上帝,也必须制造出一个”。他从洛克那里继承了自然神论,一方面把世界说成是神所创造的,神体现为不可动摇的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反对把神具体化为一种人格的偶像而构成一种具体的宗教。他提倡信仰自由,是一位积极反对宗教狂热、宗教迫害、教派纷争的思想家。在政治上,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偏见,但寄希望于开明君主,是开明专制政体的拥护者。作为一名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不仅深入18世纪法国第三等级人们的心里,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且对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起过很大作用。

伏尔泰开始文学创作时,受到古典主义戏剧传统的影响,推崇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艺术。在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1718)上演后,他被认为是拉辛的继承人,从此使用伏尔泰作为笔名。他第一个把莎士比亚介绍到法国,给莎士比亚以很高的评价,但又从古典主义美学出发排斥莎士比亚的创作手法。他的悲剧形式是古典主义的,但是内容却贯穿着启蒙主义精神。伏尔泰把戏剧作为宣传武器,用来激起法国人民向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狂热作斗争。《布鲁图斯》(1730)是一部政治悲剧,宣扬效忠于共和政体思想,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激起人们对专制暴政的仇恨,宣传自由思想。《扎伊尔》(1732)和《穆罕默德》(1742)这两部悲剧都对宗教偏见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宣扬宗教容忍的观点。

40年代后,伏尔泰创作了几部哲理小说。在小说创作上,他继承了拉伯雷的传统,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是创造富有讽刺性的形象和故事,一般以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蕴涵深刻的哲理,语言精炼简洁。《查第格》又名《命运》(1748)的主人公是一个聪明能干,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青年,但是他每做一件好事都遭到一场灾祸。

小说结尾以查第格当上国王告终,这体现了伏尔泰的“哲学家王国”的政治理想,即开明君主可以使不幸的世界得到幸福。在查第格身上,作者写出了启蒙哲学家的遭遇。18世纪启蒙学者受到社会恶势力的压迫,但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

《老实人》又名《乐观主义》(1759)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篇。小说主人公老实人寄居在德国一个男爵的家里受“哲学家”邦格罗斯的教育。邦格罗斯是“一切皆善”学说的鼓吹者。老实人起初也很相信这种说法,但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却恰恰证明,这个世界并不“完善”。“一切皆善”的说教来源于德国17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他曾提出“上帝所创造的这一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在这个可能最好的世界,一切都趋于至善”。这是一种维护现存秩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舆论。《老实人》无情地嘲笑这一为神权和王权辩护的哲学,并以高度的讽刺艺术,对腐朽的社会力量——贵族、教士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小说中另一个“哲学家”玛丁持有怀疑悲观思想,在他看来,人类是没有前途的,人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老实人并不同意这些观点,他的结论是:“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因此,“种我们的园地要紧”。这也代表了伏尔泰的态度,相信历史是不断进步、人类会趋于完善,这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在小说中写了一段老实人游黄金国的故事,勾画出他的乌托邦理想国。

《天真汉》(1767)和其他哲理小说有所不同,不是通过半神话式的故事或伪托于古代的异国,而是把故事安排在17世纪末路易十四的法国,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直率的指责和批判。在小说中,伏尔泰以赞赏的笔调写天真汉的“淳朴的德行”、“自然的人情”,但他不像卢梭那样提出“回到自然”的思想,而认为“淳朴的人”应该“文明化”。

此外,伏尔泰的历史著作有3部。《查理十二史》(1731)通过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抗击彼得大帝统治下的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进攻这一史实,说明“偶然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路易十四时代》(1751)用大量篇幅描写当时文化界、法律界的情况和社会经济生活状况,为后人了解路易十四王朝统治时的社会提供了可信的资料。《风俗论》(1756)则具有世界通史的性质,论述罗马帝国覆灭以后世界各国的历史,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文明史。

在诗歌方面,伏尔泰创作过史诗《亨利亚德》(1718),长诗《奥尔良少女》等。他有意向布瓦洛那样,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哲学和文学见解。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后期(1751~1800),资产阶级的力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益成熟。法国启蒙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倡导在自然神论或无神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哲学体系,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在自然科学和类书编辑上,具有进步倾向的鸿篇巨制陆续问世,如布封编写的《自然史》,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此时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也以其战斗性的增强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反封建反教会精神更加鲜明,艺术上彻底摒弃了古典主义的陈规陋习。与此同时,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也延续到18世纪后期,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新文艺思潮兴起以后,古典主义的历史时期方告结束。

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上。《百科全书》全名为《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主编是狄德罗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达朗贝,狄德罗把《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变成了一场反封建的斗争。另外几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主要合作者: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为它撰写过文艺批评和历史的稿件,卢梭则是《百科全书》音乐方面的专题作家。因此,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又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在当时全欧知识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它以挑战的姿态,针对政治、宗教和哲学发表了很多激烈的言辞,全面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因而被罗马教廷视为禁书。

德国文学

德国到了18世纪,政治经济仍然十分落后,民族分裂,小邦林立,封建势力特别顽固,资产阶级依附封建经济而生存,思想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非常明显。所以法国启蒙运动的革命思想能够直接转变为革命行动,而德国启蒙运动的进步思想只能在远离现实斗争的精神领域发展,始终未能引向政治革命。但是,德国资产阶级在英法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反对封建割据和要求民族统一的情绪日益增长,给18世纪的德国文学带来了特殊而曲折的发展道路。18世纪的德国文学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1700~1770):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德国启蒙文学最初的代表是戈特合德(1700~1766)。他的主要功绩是反对封建文学传统,倡导建立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他一生致力于戏剧改革和戏剧理论建设,并创作了宣传启蒙思想的著名悲剧《濒死的卡托》(1730),为德国民族文学的诞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莱辛(1729~1781)是德国最有影响的启蒙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他最早提出写“市民悲剧”的主张,并亲自创作了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后来又陆续写出喜剧《明娜·封·巴尔赫姆》(1756)、悲剧《爱米丽娅·迦洛蒂》(1772)和哲理剧《智者约旦》(1779)等优秀剧本。他的美学论著《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1766)和戏剧理论《汉堡剧评》(1769)全面阐明了启蒙主义的美学观点和戏剧主张。莱辛的理论著作和创作活动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狂飙突进时期(1770~1785):18世纪7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德国发生了一场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这一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参加者多为具有叛逆精神的文学青年。他们反对专制暴政,揭露社会黑暗,提倡民族意识,要求国家统一;同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崇尚天才,强调感情,追求个性解放。注重抒发个人的内心感受,形成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运动仅局限在文学领域,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社会革命运动,而且持续的时间不长,到了80年代中期便迅速走向衰落。

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戏剧方面。其次是散文和诗歌。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是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重要代表,理论家赫尔德尔(1744~1803)则是这一文学运动的纲领制订者和精神领袖。歌德的著名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德国文学的重要收获。恩格斯热情称赞这些作品“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

古典时期(1786~1805):18世纪末德国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它标志着德国民族文学的最后形成。1789年的法国革命给德国人民很大的震动,也给德国文学界以深刻的影响。当时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夺取政权,只好在文学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便把目光转向古希腊,认为古代艺术体现了一种淳朴和谐的美,用这种美来教育人便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倡导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创造了德国的所谓“古典主义”文学。这个时期,歌德和席勒密切合作,把德国资产阶级文学推向了顶峰,并且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俄国文学

俄国长期遭受鞑靼人和其他外族的侵略,地理上又和西欧的发达国家隔离,经济文化处于落后闭塞的状态。这种情况直到18世纪才开始有所改变。

18世纪初,彼得一世(1682~1725)厉行改革,按照欧洲发达国家的方式建设军队,统一了国家的版图。他从瑞典人手中夺回波罗的海出海口,为进一步向西欧汲取文明开辟了道路。彼得一世的改革在建立和巩固俄罗斯民族国家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他的改革是依靠扶植新兴的贵族地主和商人、加强封建农奴制来进行的。彼得死后的30年间不断发生宫廷政变,贵族地主在政变中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