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垂于后代。
——《原始章第一》
【解读】
贤人和君子,明白事物兴盛和衰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清楚社会有序和混乱的趋势,知道什么时候该留下,什么时候该离开。所以,虽身怀道术,却韬光养晦,以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出而任事,就能位极人臣;得到合适的机会,一展身手,就能成就盖世奇功。如果碰不到机会,则宁可身怀道术而死,也没有什么遗憾。所以他的道德值得人们尊崇,而他的名字也会流传后世。
【博弈之道】
作为一部蕴含丰富博弈智慧的经典,《素书》一开始就向我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本书是为贤人君子而作的,《素书》所论的博弈之道,既非阴谋诡计,亦非旁门左道,而是堂堂正道。
兴衰有规律,成败有定数,去留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想把握这些规律、定数和道理,就得明道、通数、审势、达理,这是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所谓明道,即“明于盛衰之道”,能看清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所谓通数,即“通乎成败之数”,通晓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所谓审势,即“审乎治乱之势”,清楚社会有序和混乱的趋势;所谓达理,即“达乎去就之理”,知道什么时候该留下,什么时候该离开。
2.张良博弈的秘诀:明道、通数、审势、达理
张良在下邳得黄石公传《素书》,虽不能完全领会书中的奥妙,但其所学却足以使他“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实现了自己灭秦的大志,帮助汉高祖完成了建立汉朝的大业,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终。因为张良是《素书》的第一代传人,他一生的功业,与《素书》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本书的开篇,我们有必要详细地介绍张良的生平。
张良,字子房,韩国人,他的祖父张开地历任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相国,他的父亲张平也曾经是韩国的两朝相国。因为张家做了韩国的五代宰相,秦将韩国灭亡后,张良便拿出全部的家财招募刺客,打算刺杀秦王,结果没碰到秦王,却失误伤着了驾车的人。秦王大为震怒,命手下迅速捉拿刺客。张良无奈,只得更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一天,张良从下邳的一座桥上经过时,一位穿着褐色衣服的老者来到他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拾上来!”突然听到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样和自己说话,张良很诧异,但想到他年纪那么大,还是忍气吞声地下去将鞋子取上来,并屈膝给他穿上。老者穿上了鞋子后笑着离开了。走了不多久,老者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是可教之材。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等我吧。”张良虽然纳闷,但还是答应了。可是五天后天刚亮,他来到桥上时,老者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看到他来,生气地说:“怎么能来得这么晚?你回去吧,五天以后还是在天亮时来见我。”这样反复两次之后,张良终于让老者满意了,这才得知自己前段时间三番五次被考验的原因。老者从身上取出一部书,告诉张良:“读了这部书,你便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过后天下将大变,十三年后,如果你想见我,便去找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便是我。”说着便不见了踪影。张良天明后将书打开,才看清书名叫《素书》。从此,他潜心诵读,每天都有收获,感觉自己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十年后,陈涉起义,张良也聚集了百余个年轻人响应。景驹在留地自立为楚假王后,张良想去投奔他,却在去的路上遇上了沛公刘邦。张良曾经多次对他人讲述《素书》中的智慧,但都没有人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后来他给沛公讲,沛公听了十分叹服。于是,张良感叹道:“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赐予的啊!”从此,张良开始凭借《素书》辅助刘邦一统天下。
刘邦和项羽接受楚怀王的命令,分路进攻秦国都城咸阳,并当众宣谕“先入关者为王”。
刘邦先入,但权力尽归项羽,反受其控制,被封为汉中王,驻节南郑。项羽的谋士范增深忌刘邦,打算把他杀掉,没有成功就想把他软禁在咸阳。刘邦为了脱离虎口,问计于张良,张良说:“我有办法。”
次日,张良先以调虎离山之计向项羽奏请,派范增往彭城催怀王徙居郴州。范增临行的时候,向项羽约法三章:一是不可离开咸阳;二是重用韩信,若不用则杀之;三是不可让刘邦归汉中。
事隔不久,张良再次让刘邦上表说,国家经济拮据,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节约开支,目前驻咸阳有几十万军队,坐吃山空,不如将诸侯遣回驻地,减少开支。项羽准奏,即令新封诸王限五天内起程返国,可是由于与范增有言在先,于是就单独不准刘邦成行。
刘邦大惊,急与张良计议。张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刘邦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地省亲。项羽看过了刘邦的表章,沉思了好一会儿,对刘邦说:“你要回乡接取父母,亦是人子孝亲之意,但怕不是出自本心,是不是我要你留在咸阳,才有此举呢?”
刘邦装出悲戚的样子回答:“我父亲年老,无人侍奉,我日夜怀念,无时或已。往日因见陛下初即位,事务繁忙,故不敢启齿。今见各诸侯已返回驻地,能享天伦之乐,独我留在此地,又不知何年何月得见父亲之面了!”说到这里,哭了起来。
这时,张良故意唱起了双簧,他悄悄地对项羽说:“不可以放刘邦回乡取家眷,宁可遣他驻汉中去,使人去沛地把他的家眷带到这里来当人质,就可以好好控制刘邦了。”
项羽认为张良的计策非常有道理,但是仍然不想放刘邦到汉中去。于是,陈平又乘机启奏说:“陛下既封刘邦为汉中王,已布告天下,臣民共知,不使他上任,恐不足取信于天下,大家会说陛下登位便说假话,那对以后的法令,他们不是也会阳奉阴违吗?”
这样也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本来就有勇无谋的项羽开始糊涂起来,他想了很久,无可奈何地对刘邦说:“既然大家这样说了,也是合情合理,现只可准你去汉中上任,不可回沛地,明天就起程吧。”
汉王刘邦要回封国,张良为之送行,一直送到褒中这个地方。张良劝告汉王把栈道烧掉,这样方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根本没有东还的意思,以便让项王失去提防之心。汉王听从了这个建议,让张良回到韩王身边做事,自己则一边向前行进,一边把栈道烧光。
张良行至韩国境内时,获知项羽已经在彭城把韩王杀掉了。这时汉王在三秦安定下来,张良便回到汉王那里,并被封为成信侯,跟随汉王向东攻打楚国。汉王带军在彭城遭到重创,大败而归。行军到下邑,汉王翻身下马,背靠着马鞍问身边的人:“能与我共同成就事业的人,我计划用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地奖赏给他,但这个人又是谁呢?”张良答道:“楚国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就是九江王黥布,他与项王有极深的矛盾。彭越与齐王田荣正联合起来在梁地共同反叛楚国,事情紧急时这两个人都可以委以重任。而在汉王的将领之中,唯有韩信才可以托付重任,独当一面。如果您现在真想封赏土地,那就赏给这三个人。如能这样,楚国就一定会被打败。”汉王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派萧何游说九江王黥布,然后又派人去联络彭越。果然,后来楚国被汉王打败,这三个人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良因为身体较弱,常常生病,所以不曾独自一人带领军队四处征战,但他作为谋臣,常常为汉王出谋划策。
汉三年(前204年),汉王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汉王忧心忡忡,惊恐不已,便把郦食其叫过来,一起谋划削弱楚国势力的办法。郦食其说:“以前商汤伐桀时,把杞地封赏给夏的后代;武王伐纣时,把宋地封赏给殷的后代。但现在秦国对天下人残暴无比,毫无道义可言,它把六国全部消灭,使其后代根本没有立锥之地。如果陛下能把六国的后代重新封立起来,人们就会因此而对陛下感恩戴德。这样做以后,便可逐渐称霸。”汉王应道:“就这么办吧。”
郦食其还没有付诸行动,张良从外地赶回来见汉王。正在用餐的汉王告诉张良说:“门客中有人替我谋划了削减楚国力量的计谋。”然后把郦食其的计谋详细地讲给张良听,并且问:“子房,你感觉这条计策怎么样呢?”张良回答道:“向陛下献这条计策的究竟是谁?这会彻底坏了陛下的大事!”汉王问:“为什么这样讲呢?”张良说:“我需要用您面前的筷子比划一下,请您拿给我。以前商汤、周武王册封夏桀、商纣王的后代,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把握控制那些人的生死大权。但现在陛下能轻易控制项籍的生死吗?这是不能分封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进入殷,把商容的品德操行表彰了一番,表示十分敬重箕子,并把比干的坟墓进行了一番修整,这些陛下现在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看到普天下的老百姓特别贫穷,便把殷朝积聚的粮食钱财全部赏赐给了老百姓,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些吗?这是不能分封的第三个原因。周把殷彻底打败之后,把战车改成了运输车,把兵器放倒表明不再发动战争,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一点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四个原因。周灭商后将战马放养在华山南面,表明不再发动战争,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一点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五个原因。成群的牛放牧在野外的桃林之中,表明不会再用来运转粮草辎重,现在陛下可以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六个原因。并且那些普天之下的谋士宾客,背井离乡,远离亲戚故友,前来跟随陛下,对赏封土地都是梦寐以求,但您现在却要赏封六国的后裔,这样必然会使谋士宾客纷纷离开陛下,而各自回国侍奉国君,会聚故友,与亲人生活在一起,在这种境况下陛下又能依靠谁去取得天下呢?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七个原因。现在只有削弱楚国的力量,如果让它强大起来而六国成为其附庸,陛下您也就根本不能成就大事了!”汉王听了,把口中的饭食吐了出来,大骂:“这个书呆子差点把老子的大事给坏了!”
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之后,听从了别人的劝告,拥兵自重,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心想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信不但不率兵解救,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王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
汉五年(前202年)冬天,楚军接连失败,被汉王追击到阳夏之南。但汉王在固陵坚守不出,本来相约合击楚军的诸侯到了日期却不见踪影。后来,还是因为汉王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诸侯才纷纷赶来。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六年(前201年),有大功劳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在封赏张良时,高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齐国境内三万户的食邑,你可以自由选择。”张良说:“让臣追随陛下是上天的意旨。我的计策能被陛下采纳,并且经常还能起点作用真是万幸。当年臣在下邳起兵,在留这个地方碰上您,能把留赏封给我,我已心满意足,万户食邑臣实在不敢接受。”于是张良被封为留侯。
二十多位大功臣已被封赏了,其余的功臣没能得到封赏,因为他们的功劳大小还存在争议,一时难以决定。汉高帝在阁楼间的天桥上看见一些将领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大为疑惑,问道:“他们这是在讲什么?”张良回答:“难道陛下不知道么?他们是在计谋反叛。”高帝又迷惑地问道:“天下才刚刚平定,为什么又要去造反?”张良说:“陛下出身寒微,起家于平民百姓,能获取天下,与他们的功劳分不开,陛下登基成为一国之主,仅有像萧何、曹参这样的故旧亲信才在封赏之列,您平时所怨恨仇视的人却遭到诛杀。现在军吏们都在计算功劳,即使把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拿出来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也难以满足,他们十分担心您不能够全部进行封赏,又担心会因为以往的过失而遭致诛杀,就因为这些才聚集在一起计谋反叛呢!”高帝忧心忡忡地说:“那该如何是好?”张良说:“陛下生来最憎恨、又为群臣都知晓的人是谁呢?”高帝说:“我与雍齿素来积怨很深,他不止一次地侮辱我,我一直想把他杀掉,只因他功高不忍下手。”张良说:“马上对雍齿进行封赏,雍齿受封的事实必定会使人人都有信心。”于是高帝设置宴席,封雍齿为什邡侯,并且催促丞相御史抓紧时间把功劳大小确定下来,以便一一论功行赏。吃完酒宴,群臣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等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定都关中是刘敬所献之策,高帝对此犹豫不决。身边的大臣尽是华山崤山以东的人,他们大多劝高帝在洛阳定都:“成皋在洛阳的东面,黾在洛阳的西面,黄河在洛阳的背面,洛阳对面是伊洛,地势坚硬牢固足以依靠”。张良却以为:“洛阳的地势虽然稳固牢靠,但它的腹地却极其狭小,不过几百里,田地不肥沃,四面受敌,根本不是兵家用武之地。但崤山、函谷关在关中的东面,肥沃的陇山蜀地在关中的西面,并且方圆千里,丰饶的巴蜀在关中的南面,胡地草场在关中的北面,地势十分有利,西、南、北三面地势险要可以固守,又可东向控制诸侯。只要诸侯不叛乱,天下的粮食就可以通过黄河、渭水进行漕运,满足京师的需要。一旦诸侯发生叛乱,则可以顺流而下,转运军队和辎重也十分方便。人们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指的就是这儿呀!刘敬的建议完全正确。”于是当天高帝就向西进发,将都城定在关中。
张良跟随着高帝一同进入关中,只因天生体弱多病,就采用辟谷不吃粮食的方法,在家修身养性,一年多都闭门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