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博弈学
1962800000004

第4章 潜居抱道成绝代之功(3)

陶渊明抱道而终,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没有碰到好的时候。那么,一旦机会降临,明主出现,这个时候,贤人君子应该怎么办呢?《素书》告诉我们,应该“时至而行”,“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成绝代之功”。在人生的博弈舞台上,谱写出精彩的篇章。历史著名人物魏征,开始时跟随李密反隋,但因为李密并非明主,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后来遇到唐太宗,全力辅佐终于功成名就,得以“立骄人之功,成千古美名”。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县人。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落魄失意,但志向远大,学贯古今。

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响应李密,命魏征主管文书。李密每次接到元宝藏的文字,总是称赞不已,后来听说是魏征所写,立即将他召来。不过,李密识才却不会用才,魏征给他进献了十条计策,都未能被其采纳。王世充进攻洛口,魏征去见长史郑,对他说:“魏公虽然突然取胜,但死伤了许多精兵猛将。此外,其仓库里没有财物,将士们打了胜仗也得不到奖赏。就因为这两条,军队就无法再出战了。如果我们深挖壕沟、加固营垒,长期坚持下去,贼军粮食吃光了,肯定会逃走,那时我们再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好办法。”而郑却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魏征听他这样说,心中感到很失望,便不辞而别。

后来,魏征随同李密归附唐军,一起来到京师长安,因为终日碌碌,就主动提出去安抚山东地区。当时,李还在反唐,魏征便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李密因叛兵而起兵,振臂一呼,就聚集几十万人马,他的声威达到了全国的一半地区,但一朝失败就萎靡不振,最终入关归附了唐朝。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天命已经有所归属了。现在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早点确定自我保全的办法,大势一去便无法挽回了!”李收到信后,就拿定了主意归附唐朝,并调拨大量军粮供应淮安王李神通的部队。

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了魏征。窦建德兵败后,魏征被太子李建成任命为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军功最大,曾暗中劝太子早点确定对策。李建成失败后,李世民责问魏征:“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太子要是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在今天的祸事中死去了。”秦王见他敢于直言,对他很是器重,登基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

河北有一些曾为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做过事的人,图谋发动叛乱。魏征向太宗报告道:“不向他们展示朝廷的大公无私,此等祸患就不能消除。”太宗说:“那就麻烦你去安抚和告知那些人吧!”在去河北的路上,魏征看到从前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正被押往京师长安,就与副使商议道:“刚有诏书下达,对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一律免罪。现在又将李志安等人逮捕并押往长安,那谁能不心存疑虑呢?我们即使去宣布圣旨,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于是,就先放了李志安等人,然后再奏明朝廷。魏征从河北出使归来后,太宗很是高兴,与他的关系日渐亲密,有时甚至将他引入卧室,向他咨询天下大事。魏征认为太宗对自己的这种赏识是一辈子也难以碰到的,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总共提出了两百多条建议,没有不让太宗感到满意的。因此,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之职。

太宗的左右近臣里有人诋毁魏征偏袒朋友,太宗命温彦博负责考察、讯问这件事,结果与事实不符。温彦博认为:“魏征作为大臣,不能够著明形迹,远远地避开嫌疑,因此遭到了无端的诽谤,这是应当受到责备的。”太宗就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说:“我听说君主和臣子应当一条心,这叫做上下一体,难道可以抛弃主公,只注意形迹?如果上上下下全都这样,国家的兴盛和败亡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很吃惊,说道:“我已经懂得你的意思了!”魏征磕头道:“希望陛下让我成为良臣,而不要让我去做忠臣。”太宗问道:“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道:“后稷、契、皋陶是典型的良臣,龙逢、比干是典型的忠臣。良臣,使自己获得美名,君主的名声得到传扬,子孙世代相传,福泽传之无穷;忠臣,自己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和罪恶,国家灭亡,君主的全家也被杀,只取得一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太宗说:“说得好!”接着,太宗又问:“做君主的人,怎样才能贤明,犯什么样的过失才会昏庸?”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能够听取多方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在于偏听偏信。尧、舜两位君主大开四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听的话和荒谬的行为,不能迷惑他们;秦二世躲在深宫之中,不出去体察民情,偏信赵高的话,天下人都逃亡和叛乱了,他也不知道;梁武帝偏听朱异的话,侯景即将破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盗贼遍布全国而自己却不晓得。所以说,如果君主能多方听取意见,奸臣就不能蒙蔽君主,而下情才能顺利上达朝廷。”

郑仁基有一个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请求皇帝将她纳入宫中,册封的典册都已经办好了。魏征知道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定有婚约,就向太宗进谏道:“陛下在楼台里居住,就应当让人民有居住的地方;陛下享用美味佳肴,就应让民众能吃饱肚子;陛下看到身边的嫔妃,就应让百姓有家室。如今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许配他人,陛下却要把她纳进后宫,难道是百姓父母的做法吗?”太宗听后,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诏停止册封。

太宗登基后,曾感叹道:“现在正是大乱之后,国家真是难以治理!”魏征说:“大乱之后国家容易治理,就好比饥饿的人容易喂食一样。”太宗说:“前人不是曾经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然后才能消灭残暴、去掉死刑吗?”魏征回答:“这不是圣哲之人说的。圣哲之人治理国家,其功效就如回声一般,一周年就可以见到成就,不算太困难。”封德彝却说:“并非如此。从夏、商、周三代以后,轻薄奸诈之风日渐厉害。秦代专门靠刑法来治国,汉代也很霸道,都想让天下大治却不能做到,它们并非是能够做到而不愿意这样去做。魏征只是一介书生,喜欢空谈大道理,只会使国家混乱,他的话不可以听信。”魏征反驳道:“五帝和三王并没有互换百姓再实行教化,实行的是帝道便成为‘帝’,实行的是王道便成为‘王’,关键是君主实行的是什么。黄帝赶走蚩尤,是经过七十次战斗才平息这次祸乱的,接着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美好境界。九黎为害人民,颛顼帝发兵征讨,在打败九黎后就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夏桀昏乱,商汤将他流放;殷纣王残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汤与周武王都在自己执政期间,使国家实现了太平。如果人们逐渐轻薄奸诈,再也不能回到淳朴的话,现在该是鬼魅的世界了,又怎么能教化他们呢?”封德彝无法反驳,但心里仍认为魏征的话不对。太宗却对魏征的话全部接受,毫不怀疑。贞观四年(630年),天下大治,少数民族的首领们改用汉族的衣冠,带着刀来京师戍卫;东到大海,南到南越五岭,百姓居家夜里不用关门;行人和商旅外出不用携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告诉文武百官:“这是我听从魏征的劝告实行仁义的成效啊!可惜封德彝已经去世,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后来,太宗在丹霄楼设宴,席间他告诉长孙无忌:“魏征、王从前侍奉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确实可恶,但我能放开旧怨而任用人才,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了话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什么缘故?”对此,魏征回答:“我认为事情不对,就要劝谏,如果陛下不肯听从而我又立即答复,我担心陛下会马上实行。”太宗说:“你先答应,再另找机会把问题提出来,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曾告诫臣下:‘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去又另有话说。’如果我当面服从了,再另找机会提出来,这就是‘退下去又另有话说’,这并非后稷、契用来侍奉尧、舜的办法。”太宗大笑道:“有人讲魏征行为举止怠慢,我却只见到他的恭敬、顺从!”魏征又一次磕头谢恩说:“陛下引导我说话,我才敢这样;若非如此,我怎么敢多次冒犯陛下呢!”

贞观七年(633年),魏征出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太宗下诏命魏征负责处理。魏征虽然不太精通法律,但他根据大的原则,依照实际情况来处理,所以人人都很满意,太宗于是将他进封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为身体多病,魏征提出辞职,太宗说道:“金属在矿山里有什么珍贵?如果把它精心锻造成器物,人们这才把它看成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为金属,把您比作良工。您虽说有病,但尚未衰老,怎么可以就这样辞职呢?”

文德皇后下葬后,太宗在禁苑中建造了一座高楼,以眺望昭陵。有一次,他带着魏征一起登上去,魏征仔细远望后,说:“我的眼睛昏花,看不到什么。”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问:“这不是昭陵吗?”太宗说:“正是”。魏征说:“我以为陛下在远望献陵,如果是昭陵,我原本就看得见。”太宗听到这儿,双眼垂泪,随即将这座高楼拆毁了。因为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墓,唐太宗只关注昭陵而不关注献陵,魏征才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