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舅舅的冀北旅社开业了,马路边上,立着舅舅昨天写着“冀北旅社”的大牌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舅舅将立牌子的杆刷成了蓝色,像天一样的颜色,翠蓝。
北方的秋季,早上起来天气还是有点寒冷的,但是天气的寒冷也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鞭炮响过之后,舅舅和爸爸开始招呼着大家进屋子。
“来来来,大家进来看看,咱们的小店今天开始正式营业了,以后还得仰仗大家对小店的照顾啊。”舅舅红光满面的招呼着大家,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里,有老家的亲戚、舅舅的朋友、爸爸的同事,当然还少不了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房东老刘。大家相互问候、寒暄着,当然也少不了对舅舅的旅社的称赞。
“大平啊,这产业找的不赖,以后乡里乡亲的进城,少不了来打扰你,可要给我们便宜点啊!”一位乡亲搂着舅舅的脖子说道。
“没问题!以后咱们村子里来的,我这只要有地方,免费住!”舅舅很大气的回到。
“我看行,赶明个,我把我老婆孩子都带来,住在你这不走了行不行啊?”另外一名乡亲也过来打哈哈。
“这个问题好说,你能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正好你们一家子给我店里打扫卫生,洗床单被褥,省的我们忙得顾不上,说好了,不给工钱啊!”舅舅永远那么会打算盘,又不得罪人,又巧妙的就把老乡的话应了回去。
“你这家伙就是会算计,那还是算了吧!白打白的活,谁干呢!”老乡拍了一下舅舅的肩膀。
正在这时,房东老刘叼着一根过滤嘴香烟走了过来,只见他扶了一下眼镜,操着普通话:“大平啊!这个院子打今天开始就交给你打理了,可得勤快点啊,保证干净啊,我这院子的砖都是今年刚铺的!”
“行!没问题!我保证一天溜溜扫三遍,不,五遍,保证咱院子的里砖永远红溜的!”舅舅也操着普通话回应着。
“那得儿,刘哥先祝你生意兴隆了啊!那什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生意兴隆啊!”房东老刘边双手作揖边笑着和舅舅说道。
舅舅连忙说道“刘哥,你看,这马上就要开饭了,吃了饭再走呗!”
“不了不了,我刚吃了早点,咱乡下的两顿饭我吃不惯!你们快忙,你们快忙!”老刘摆摆手,慢悠悠的离开了。
“刘哥再见啊!”舅舅用普通话冲着老刘说了一声,然后又改成本地话对前来道贺的其他人说道:“来来,赶紧进屋!”
乡亲们和朋友们前拥后呼的开始往院子里走去,我和弟弟忙着在刚响完的炮堆寻找的没有燃放的小鞭。
爸爸等客人们都进的差不多的时候招呼我俩:“你俩,别在外面了,也快进来吧,别炸着你们,快点!”
“好的!大姑父!”弟弟答应了一声后,一溜烟的向院子里窜去。
我跟在后面,细细的打量着这“冀北旅社”。
我从小跟爸爸去过几次北京,也住过招待所,在我的影像中,旅社也好,招待所也罢,都应该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楼房,旁边有铁制的外跨楼梯,进门后应该有个登记的地方。可是眼前这冀北旅社完全打破了我的概念。
进了红色的铁院门后,南北两排房,两排房之间是红砖铺成的不到两米的过道。每间房门上都挂着用白油漆刷的圆圆的小牌子,上面用红色油漆依次写着1、2、3……我寻思着,这应该就是房间号吧。
北边房子的中间屋子,门头挂了一块方形牌子,上面写着“登记”两个字,当然,刚上一年级的我还不认识这俩字,但是凭着跟爸爸出门的经验,我猜想这两个陌生的字就应该是登记。
进了登记室后,满屋子都是单人床,大约有七八张的样子,每张床上都统一的铺着军绿色的床单,军旅社的被子被叠成豆腐块,整整齐齐。紧挨着进门的窗台边上,摆放着一个比窗台稍微低一点的白色柜子,柜子面上放置的玻璃板,玻璃板下面压着好几张印满铅字的纸,我猜想,这应该是开旅社的规章制度吧。屋子西面墙上挂着几个镜框,每张镜框里都镶着一张质量看似挺好的纸,上面也印着字,有的部分的字是手写的,当然我只认识手写的子里面的“冀北旅社”四个字。其中有一个镜框很特别,它比其他镜框稍微小一点,特别之处在于,在这个镜框里面镶着的纸上贴了四张橘红色的邮票,我十分喜欢这四张橘红色的“邮票”曾经一度想把他们据为己有,然而,到冀北旅社关张的那天我这小小的梦想也没有实现,后来才知道,那四张橘红色的“邮票”本不是邮票,而是印花税票,当然这印花税票我肯定是得不到的。
在我观察这一切的时候,舅舅拎着一个用白铁皮剪成的打了许多孔,每个孔上都挂着钥匙的圆环,领着客人们一间一间的打开房门,让客人们参观着每一间客房,客人们每到一处,都称叹不绝,跟在后面的我,只感觉每间房子都差不多,都是军绿色的床单配着豆腐块似的军绿色被子,只不过房间里的床的数量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北两排房的尽头还有一间小屋子,小屋子的门上没有挂任何标识牌。此时此刻,妈妈、舅妈还有前来帮忙的几个女人在忙碌着,菜香味正在从这间屋子里传出来。叽叽喳喳的女人们进进出出。我想,这里是厨房,舅妈昨天说过,以后每天的午饭就在旅社吃,这里一定是以后为我生产美食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