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科学技术哲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9773200000001

第1章 认识论的前沿问题及其动态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探索

一、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历史认识论的缘起

自历史主义转向直到今日,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自然化的科学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是自然化的,是因为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不再将其研究局限于独立于科学的哲学思辨中,而是利用科学史所提供的经验资源来探讨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问题。

作为一种自然化的科学哲学,当代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在研究方向上大致可分出三个进路。

1.以内史为界限研究科学的合理性、认识论和方法论规范的发展。

2.反对内外史二分,试图通过描述科学实践发展历史的具体过程来获得对科学活动的理解,而不试图寻找可延展到所研究的具体案例之外的认识论规范。

3.历史认识论。

它在反对内外史二分的同时,也并不放弃对科学史中认知过程和认识论规范的关注。它试图通过考察科学史中具体的认识论规范、认知原则、方法论标准和本体论承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来理解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科学实践的基本特征。这个进路也借鉴了社会学、认知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源与方法。与前两种进路相比,历史认识论既不像第一种进路那样忽视科学实践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又不像第二种进路那样失去对认识论规范性的一般性特征的关注,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研究方向。但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去自然化和历史化认识论规范又不失去其局部的一般性,则需要理论上的说明与辩护。因此,历史认识论也包括在元层次上的理论讨论与反思。

总之,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特别是其中的历史认识论,在国外是与从分析哲学为出发点的科学哲学相同重要的科学哲学研究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研究传统,在理论上也不断创新,并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对建立在科学史上的科学哲学并未做出系统的关注。

二、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认识论的研究有其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其理论部分的中心问题是要论证认识论这个规范性课题能够被历史性的研究资源来讨论。

三、对历史认识论的评价与展望

历史认识论作为一个当代科学哲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它也引起了一些质疑。

历史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要在以内史为起点的科学哲学和仅承认社会性规范而否认认识论规范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这也是为什么哈金的科学推理风格理论是历史认识论一个研究典范的原因。

体知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一、传统认识论的缺失

在传统科学认识论中,不管是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希望为人类的认识过程提供彻底的经验说明的进路,还是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希望通过先验论证来阐明人类如何能获得真理的进路,从一开始都把认识论定位为是从理论上逻辑地论证人类的必然知识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并把人类知识理解成是能以命题形式表达的“真信念”,却很少关注与主体的认知能力相关的问题,从而忽视了与认知技能相关的过程性知识。这种观点经过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与改造之后,进一步把知识的追求局限在能言之域,并把语言的界限看成是哲学的界限。这就把科学创造活动彻底地排除在了认识论的范围之外,从而极大地缩小了认识论研究的视域。

二、技能与科学认知

科学认知结果与科学家的认知技能相关,这几乎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但是,关于技能性知识的获得对科学认知判断所起的作用和对科学家的直觉与专长的哲学讨论,却是一个全新的论题。

传统科学哲学隐含了三大假设:

1.科学的可接受性假设,即科学哲学家主要关注科学辩护问题;

2.知识的客观性假设,即科学哲学家主要关注如何理解科学成果;

3.遵从假设,科学哲学家把科学家看成是自律的、具有默顿赋予的精神气质的一个特殊群体,认为理应受到遵从。

在区分科学的内史与外史、规范的社会学和描述的社会学之基础上,科学哲学的这三大假设也与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前提相一致。在以这些假设为前提的哲学研究中,很少关注富有创造性的科学思想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更没有把技能与科学认知联系起来讨论。

与以解决认识论问题的方式传承哲学的科学哲学相平行,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批判理论等则分化出另一条科学哲学进路。这条进路的重点是追求对科学文本的解读和对科学的文化批判,体现出从传统的科学认识论向科学伦理学、科学政治学等科学实践哲学的转变,并通过揭示利益、权力、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把科学知识看成是权力运作、利益协商、文化影响等的结果,从而全盘否定了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甚至走向反科学的另一个极端。这些研究以怀疑科学为起点,隐含了科学知识的非法性问题。他们认为,科学认知的结果不是天然合法,科学哲学不是为科学的客观性作辩护,而是需要讨论与科学家相关的非法性问题。这就把对科学家的认知判断的怀疑与批判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这些研究虽然关注科学观念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但其重点是批判科学,而不是对科学家的认知技能的哲学研究。

三、技能与身体的意向性

实践中的熟练应对关注的是整个活动的域境本身,或者说,是包括身体在内的整个世界本身,而不是单纯地关注对象,也不是专注于工具的使用或操作,更不是依赖于内心的动机与欲望。熟练应对的能力所突出的,是基于直觉思维的情境敏感力,而不是基于逻辑分析的推理能力,是从遵守规则升华为情境化地应对局势的一种直觉判断力。

身体的能动性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意识和理论层面的,所体现的是,某人具有积极从事某件事情的主观愿意和自觉意识。身体的能动性是无意识和行动层面的,所体现的是,某人被所处情境激发出的身体的应急能力和指向性。因此,身体的能动性不是受心理表征或从活动域境中抽象出来的约定规则的调节,而是受整个活动局势本身的调节,是一种召唤出来的身体的意向性。身体动作的目标对象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在实践中相互联系的整个局势。在这种局势中,行动者和有意义的对象或任务都是嵌入在世界或域境之中的,是世界或域境中的内生变量。只有在局势展开时,身体的意向性才能被召唤出来。因此,身体具有的能动性和意向性,使得身体不再是活动场域的中介物,而是意向指向性本身。身体所在的世界或域境既不是纯自然的,也不是纯建构的,而是人的世界或人的域境。

四、应对活动的哲学假设

“熟练应对”概念的内涵与哲学意义,是在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到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再到德雷福斯的现象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与明确起来的。慎思行动范式突出的是逻辑推理,属于认识论范畴,而熟练应对范式所关注的是在流畅的应对活动中世界或域境的诱发性,属于现象学中的本体论范畴。

尽管技能有难易之分,并且,日常生活技能是人人具有的,专业技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职业人员才拥有的,但是,技能学习者在成为专家和大师时,所表现出的熟练应对能力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的熟练应对能力,却有着共同之处。

在德雷福斯看来,把人看成是独立的智者,而拥有外部世界的图像,这种分离的立场属于技能获得模型的初级阶段,而海德格尔强调的“寓居于世”,是指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在的世界之中,这种融合的立场,属于技能获得模型的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技能拥有者已经成长为具有特定专长的专家,并经历了从初学者成为专家时的各种情感转变、实践转变等。这些转变使得具备了熟练应对技能的人,不仅属于不同的技能级别,而且隐含了不同的哲学假设。

德雷福斯把熟练应对活动中的行动者当作是拥有专长的专家或大师,然后,从专家的熟练应对行为揭示出对世界的实践理解。这种现象学所隐含的三个哲学假设是:

1.假设行动者在进行熟练应对时完全处于与世界融合的状态,不能分离开来。

2.假设说明行动的基础既不是单纯地内在于行动者,在因果关系的意义上,也不是完全来自外部对象,而是所有这些互动要素所构成的整个世界或域境的诱发或激发,应对者的行动是对其所在世界或域境进行的一种直觉回应。

3.完美的或最理想的行动不是在经过谨慎思考与认真权衡之后做出选择的结果,而是在长期的训练与实践中塑造的最理想的身体姿势。因此,达到熟练应对的过程反而是逐渐摒弃慎思行动的过程。

五、应对活动的实践理解

技能性知识是指人们在认知实践或技术活动中知道如何去做并能对具体情况做出不假思索的灵活回应的知识。

技能性知识主要与“做”相关。根据操作的抽象程度的不同,把“做”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的操作:直接操作、工具操作和思维操作。

从技能性知识的这些基本特征来看,技能性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但不完全等同于“意会知识”。技能性知识的范围大于意会知识的范围。意会知识存在于文化型知识和体知型知识当中,而技能性知识除了存在于这两类知识中之外,还存在于观念型知识和符号型知识中。不仅如此,掌握意会知识的意会技能本身也是一种技能性知识。

当我们基于这种技能性知识来理解世界时,除了通常强调的理论理解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更基本的理解:实践理解。实践这一概念也蕴含了三层含义:实践是具体的、特殊的和经验的。

实践理解是用做事的主体或应对的主体取代了理论理解的知道的主体,因而相应地弱化了知识优于实践的笛卡尔传统。就理解的内涵而言,实践理解和理论理解都强调互动,但互动的要素有所不同。理论理解强调的互动,要么是认知主体之间的话语互动,目的是在互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要么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表征互动,目的是基于互动来揭示客体的规律。实践理解强调的互动是行动者与域境或世界之间的应对互动,目的是在互动基础的上来迎接挑战。实践理解与理论理解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的类型有所不同。理论理解的不确定性,要么表现为翻译的不确定性,要么表现为证据对理论的非充分决定性。实践理解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应对方式的不可预见性。实践理解与理论理解都存在概括的问题,但概括的方式有所不同。理论理解的概括体现为基于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实践理解的概括体现为基于身体的应对能力。

实践理解过程中的诱发行动不同于理论理解过程中的慎思行动。前者体现的是应对者对局势的回应,是主客体融合的行动。后者体现的是应对者对局势的权衡,是主客体分离的行动,是慎于言的过程。从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得模型来看,专家和大师在熟练应对过程中的行动是被诱发出来的,非专家的行动和专家在受阻时的行动是慎思的,只是慎思的程度或深度不同。在熟练应对的过程中,由局势所诱发的行动与主体慎思的行动,既是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补充的,并在总体上内在而动态地交织在一起,处于不断切换的状态。

专家级的行动者具有的实践理解是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这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或遇到的情况越多,在成长为专家之后,能够直觉应对的情况类型就越多,需要慎思的情况就越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自海德格尔以来的现象学家认为,实践理解比理论理解更重要、更基本。因为实践理解不是表征,而是对具体情境的自发应对。

六、体知认识论的优势与困境

这种认识论的两大优势是:

1.以强调身心融合为基点,内在地摆脱了传统认识论面临的各种困境,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抽象讨论转化为对人与世界的嵌入关系或语境关系的具体讨论,从而使科学家对科学问题的直觉解答具有了客观的意义;

2.以阐述技能性知识的获得为目标,把认识论问题的讨论从关注知识的来源与真理性问题,转化为通过规则的内化与超越而获得的认知能力问题,从而使得规范性概念由原来哲学家追求的一个无限目标,转化为与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相伴随的一个不断地打破旧规范和建立新规范的动态过程。

但是,如果站在传统科学哲学的立场上,那么,通常会认为,这种体知认识论也面临着两大问题。其一是道格拉斯·沃尔顿所说的“不可接近性论点”的问题。其二是如何避免陷入自然化认识论的困境。如何超越现象学家过分强调身体的立场,成为阐述体知认识论之关键。

七、结语

体知认识论强调的是熟练应对的是觉知模式,建立在以身体意向为核心的实践理解的基础上。应对者只有在遇到应对困难时,才会从主客体融合的直觉行动状态切换到主客体二分的慎思行动状态。

使真者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一、前言

真理依赖于存在,而非相反。这是使真者理论的基本观念。使真者必然主义是使真关系作为内在关系的应有之意,而后者又是实在是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使真者理论的基本观念)的应有之意。使真者最大主义则与使真者理论本身休戚相关,因为如果不是所有真理都有使真者,而是部分有部分没有,那么就需要回答:为什么有使真者的那一部分需要使真者,为什么不能如没有的那一部分一样也不需要使真者?最终,这将侵蚀使真者理论的基础,即所有的真理都不需要使真者。

二、使真者

什么是使真者?关于这一问题,使真者理论的支持者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方案,如蕴含解释、投射主义、本质主义、公理化进路,奠基策略等。

三、使真关系

使真者理论的支持者基本同意,使真关系是一种跨范畴关系,但如何解读这个论题,学者们则存在分歧。使真者理论认为,真理依赖于实在,因此实在与真理之间的使真关系具有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即它是一种内在关系。

四、使真者必然主义

如果使真关系是内在关系,那么按照内在关系的定义,使真者与它使其为真的命题之间的使真关系就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的“使真者必然主义”。

缺乏有效的证明或者有力的论证,这是使真者必然主义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使真者必然主义可能会在本体论上承诺一些很多哲学家希望避免的实体,如事实特别是否定事实、一般事实。很多使真者理论家认为,至少就偶然真理而言,需要事实作为使真者。

五、使真者最大主义与否定真理的使真者问题

所谓“使真者最大主义”,指的是:所有的真理都有使真者,所有的真理其为真是因为某个独立于心灵之实体的存在。

人们出于两个理由或动机从而拒斥使真者最大主义。第一个理由是,一些人认为某些真命题,如逻辑真理,甚至一般性的必然真理,缺乏使真者,因为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它们都是真的。第二个理由涉及否定真理问题,它本身包含两个:

1.对于否定真理,我们不需要使真者,即是说,假设对于所有的肯定真理都有一个使真者,那么相应地就可以获得所有否定真理的使真者,因此额外地要求否定真理有使真者,这在本体论上是多余的。

2.对于否定真理,我们无法找到使真者,即是说,现存的关于否定真理所建议的使真者都无法令人满意。

六、结语

使真者理论的基本观念被一个非常强大的、关于真理的直观所支持,即真理依赖于实在。但是,如何精确地刻画这一直观,却是使真者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现有的各种方案,如蕴含解释、投射主义、本质主义等,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使真者理论坚持蕴含原则、使真者必然主义、使真者最大主义,但是这些论题合起来会迫使人们承认否定事实、一般事实或缺失等的本体论地位,在自然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做法在哲学家们看来违背了奥康姆剃刀,因此至少它们中的某一个是错的。

自然定律是必然的吗?

一、引言

科学定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精确认识。科学定律不仅是对现象的描述,而且还是对对象行为的一种模态性断言。只要一个对象属于一个科学定律适用的范围,那么这个对象将不得不如此行动,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从人类已知获得的科学定律来看,科学定律似乎具有某种必然性。正是这种必然性,使得科学定律在系统地解释经验现象、对未来进行准确预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休谟主义定律观

最佳系统观面临的批评分两个方面:一是其理论内部的问题;二是其不能为科学定律所具有的某种必然性提供形而上学基础。理论内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最佳系统如何达到简单性和有力性的平衡上。

休谟主义定律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形而上学承诺很少,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然而,即使其最精致的版本也无法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无法解释科学定律所具有的某种必然性。只要我们同意科学定律不是对自然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且是对现象所遵循的规律的揭示,是对现象不得不如此行事的断定,那么自然定律要想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又不承认必然性,就很难办到。

三、律则主义定律观

休谟主义的失败就源自其对必然性的否定,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律则主义明确主张定律具有必然性。

律则主义所倡导的律则必然性是一种很弱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只是偶然地在某些可能世界成立,而非在所有可能世界都成立。

律则主义在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方面较休谟主义有很明显的进步。由于接受律则必然性,律则主义可以在一种较弱的意义上区分定律与偶适概括,支持反事实条件句。

根据律则主义,定律与偶适概括具有明确的区分。偶适概括是关于殊相的,而定律是关于共相的。偶适概括随时可能被证伪,而定律则可以在同一个世界具有稳定性。

由于意识到休谟主义的不足,律则主义提出了与之不同的定律理论。通过承认律则必然性,律则主义在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如果以休谟主义为起点,我们发现律则主义只迈出了半步。律则必然性随附于共相的随机的恒常联结,律则主义不过是一种二阶的休谟主义。律则必然性只能在一种很弱的意义上解释科学定律所具有的某种必然性,因此自然定律的必然性不太可能是律则必然性。

四、形而上学必然主义定律观

形而上学必然主义定律观基于倾向性属性观。形而上学必然主义定律观内部对定律的界定并不相同,有些认为定律是倾向性属性的本质;有些认为定律是自然类具有倾向性属性;有些则主张定律是倾向性属性之间的关系。然而,三派都承认倾向主义,并且认为定律具有形而上学必然性。其分歧并不影响本文的结论。

形而上学必然主义面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倾向主义,批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倾向主义导致“迈农主义”;

2.倾向的同一性由认识论决定;

3.倾向不具有实在性;

4.展现关系是范畴性的。

通过建基于倾向主义,形而上学必然主义定律观承认形而上学必然性,与律则主义的半步相比,它迈出了坚定的一步,与休谟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正是因为其对形而上学必然性的承认,使它可以很好地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前提。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开篇提出的问题,定律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的是真实的形而上学必然性。

五、评论与展望

形而上学必然主义虽然在为科学定律提供形而上学基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关于倾向主义的很多细节仍在争论之中。即使接受倾向主义,形而上学必然主义定律观内部仍然存在很大分歧。甚至关于定律的本质也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形而上学必然主义这一派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