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暴来临(1920-1929)
1978400000018

第18章 1922年(7)

彭湃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曾留学日本。在日本,他受到十月革命的启迪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决心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奋斗。1921年5月,彭湃从日本返回海丰,从此抱定一种"我即贫民"的态度,彻底背叛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只身来到苦难的农民中,开始了从事农民运动的伟大实践。彭湃在农民群众的帮助下,深入农村进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1922年7月29日晚,在彭湃住处"得趣书室"成立了农会,其成员有张妈安、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彭湃等6人。这是继萧山衙前农民协会之后,共产党领导的又一个农民协会,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农民协会。农会成立后,彭湃同张妈安、林沛一道,继续到农村宣传,并为维护农民的利益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当时,在海陆丰地区存在着互相夺佃、地主加租易佃的现象。农会发现后就定出条例,规定:凡会员,未经本人许可和农会批准,其他会员不得夺佃;凡地主对会员加租易佃,未经被易佃会员声明放弃和农会批准,无论何人,不得佃耕。违者严重处罚;如会员佃耕之地被地主收回,农会对该会员进行帮助或同其他会员磋商让耕等;如果非会员夺耕地于会员之地,农会则劝告非会员,让其交还耕地。如果地主不愿意,便实行"同盟非耕",让地主的土地荒起来。条例公布以后,会员与会员之间夺佃之事从此消弭,地主也不敢对会员任意加租易佃。这样,农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农会是贫人的协会"的思想日益深人人心。因此,农会会员不断增加。1922年9月,赤山约(乡)农会正式成立,会员500余人,推举黄凤麟为会长。年底,平岗、银镇等地均成立了约农会。1923年元旦,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为会长,杨其洲为副会长,加入农会者达2万户,共10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4。这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农民协会。总农会成立时,彭湃起草了《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发表了成立宣言。

彭湃非常重视邻县农民运动的发展。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后,便派林苏、余创之等到陆丰县会同当地农民积极分子组织农民协会。1923年春,陆丰的附城、新田、河口等区部分乡村成立了农民协会。4月,彭湃亲自到陆丰筹备组织县总农会。6月,陆丰县总农会成立,农协会员7000户,人口35万余人。这是广东省第二个县级农民协会。在彭湃的领导下,两县农协组织领导人不断总结经验,制定了农民运动的纲领。主要是:谋农民生活之改善;谋农业之发展;谋农村之自治;谋农民教育之普及。并明确提出农会的斗争目标是:"(1)对付田主;(2)对付官厅。即经济的斗争与政治的斗争并进,使农民有经济斗争的训练及夺取政权的准备。"在这一斗争纲领指导下,海陆丰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最早成立的赤山约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同盟非耕",反对地主任意加租;取缔土豪劣绅勒索"码头捐"、"粪船捐";动员6000名会员参加反对地主"粮业维持会"勾结法庭迫害农友。这些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贫苦农民踊跃加入农民协会。惠阳、紫金、普宁等县的农民也纷纷起来组织农民协会。1923年5月,海丰、陆丰、归善(惠阳)三县农会在海丰县城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发表了《海陆归三县农会"五一"宣言》。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5月,海丰总农会改称为惠州农民联合会,各县分设县联合会。7月,又将惠州农民联合会改为广东省农民联合会,推举彭湃、杨其洲、马焕新、林苏、余创之、兰镜清、黄正当、李劳工、张妈安、鼓汉垣、万维新、万清味等13人为执行委员,彭湃任委员长。彭湃起草了《广东农会章程》。《章程》的开头是纲领,下分10章,要点是:凡属本省贫苦农民,赞成本会纲领,不分男女性别,均得随时加入为会员;区、县、省执行委员会由各该委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全省委员大会为省农会最高机关,全省委员大会闭会期间,省执行委员为最高机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省各级委员会服从省执行委员会之决议;会员如违背纲领、章程或决议等,得由该区委员会报告上级委员会开除之;会员无故连续3次不开会,或不缴纳会费而无通告者得由该区执行委员会直接开除。广东省农会建立后,即担负起领导全省农民同封建、军阀势力进行斗争的重任,从而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农民基础。

中共中央杭州会议召开

中共中央为适应斗争形势,贯彻共产国际指示。于1922年8月下旬在杭州西湖举行的特别会议。

中共"一大"以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曾几次向中国共产党建议:"放弃对国民党的不介入态度,而在国民党内开展政治活动"。他主张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但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由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严重斗争形势尚缺乏深刻的认识,也缺乏实际斗争的经验。同时,党内对于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印象不佳,看法相左。因此,马林的建议遭到中共党内多数人的反对。1922年4月6日,陈独秀特为此写信给共产国际东方局吴廷康,表示坚决反对马林关于"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均加入国民党"的提议,请吴廷康向共产国际反映。陈独秀提出的反对理由是:"(1)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2)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党太不相容。(3)国民党未曾发表党纲,在广东以外之各省人民视之,仍是一个争权夺利之政党,共产党倘加入该党,则在社会上信仰全失(尤其是青年社会),永无发展之机会。(4)广东实力派之陈炯明,名为国民党,实则反对孙逸仙派甚烈,我们倘加入国民党,立即受陈派之敌视,即在广东亦不能活动。(5)国民党孙逸仙派向来对于新加入之分子,绝对不能容纳其意见及假以权柄。(6)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看法开始有了变化。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指出:"依据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而在中国现有的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6月30日,陈独秀在给吴廷康写的另一封信中也表示:"我们很希望孙派之国民党能觉悟改造,能和我们携手。"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进一步肯定了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党外联合"。

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加快了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步伐,先后多次派人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人会晤,商洽国共合作事宜。8月23日,***在上海会见孙中山,共同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问题。在此期间,马林在上海也多次与孙中山会谈。这对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政策。邀请中国共产党和苏俄政府帮助国民党改组起了促进作用。同时,马林还同陈独秀、***商议讨论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具体合作事项。他主张实行"党内合作"。由于说服不了陈独秀,便亲自前往莫斯科,以求得共产国际的支持。在得到共产国际赞同后,马林回到中国,随即建议召集中央会议。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翻译张太雷。会上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7月决定和8月指示,坚决主张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以实现两党的合作。他详述了必须实行"党内合作"的理由:第一,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只能进行民族的和民主的革命,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性质的革命应该联合资产阶级共同进行,而且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还很小;第二,国民党是一个有力量的政党,不能说它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而是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各革命分子的联盟;第三,孙中山只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决不会与中共建立平等的联合战线;第四,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既可谋革命势力的团结,又可使国民党革命化,尤其可以影响国民党所领导的工人群众,将他们从国民党影响下争取过来;第五,中共必须尊重共产国际的意向,学习西欧共产党员加入社会民主党工会得以实现联合战线的经验。尽管马林寻找种种理由来证实他的主张的不可动摇性,但还是遭到了多数中共领导人的反对。张国焘、蔡和森强烈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共产党员加入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就会丧失独立性。他们坚持与国民党建立党外联合战线的主张,具体办法是由国共两党组成联合战线委员会,可以推举孙中山为主席,委员会中国民党党员可以占2/3。他们甚至要求中共中央不采纳马林的建议,打报告给共产国际,请他们对所作的决定重新予以考虑。马林则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认为这是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唯一可行的途径。马林还反复强调共产国际已经批准了他的建议,要求中共中央领导人遵照执行。张国焘言词激烈,对马林毫不相让。陈独秀也不同意马林的主张,而且多次发言,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可能引起的许多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问题表示担心。但他表示如果这是共产国际不可改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应当服从。同时,他坚持必须向国民党提一个条件,即孙中山必须根据民主主义的原则改组国民党,完全取消过去那种打手模和宣誓服从他个人的做法,只有这样,共产党员才能加人国民党。***等支持马林的主张。他认为国民党是一个相当松懈的组织,党员中因政见不同而单独从事政治活动的例子屡见不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也不会受到约束,同样可以继续宣传共产主义。他表示同意马林的这样一种看法:采取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是实现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战线的可行办法,否则联合战线难以成立。他也十分称赞陈独秀提出的先决条件,对马林原先那种共产党员无条件加人国民党的主张提出了商榷意见。为使争执双方取得谅解,***做了许多耐心的说服工作。会议经过讨论,最后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提议。原则确定:只要国民党能够根据民主主义原则进行改组,使国民党成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并取消入党时打手模和向孙中山本人宣誓等封建主义形式,共产党员可以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的合作。同时决定先由少数中共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作为两党合作的桥梁,并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工作,以创造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条件。

通过西湖会议,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得到了中共中央的确认。杭州西湖特别会议所确定的原则,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共"二大"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思想。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便更多地注意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并开始参加现实的运动"。会后,陈独秀、***和马林去上海拜访了被广东军阀陈炯明赶出广东避居上海的孙中山。向他说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实行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孙中山表示同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欢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赞同依照民主的原则改组国民党。当***向孙中山说明自己是共产国际中国支部的成员时,孙中山回答说:"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随后,***经张继介绍、孙中山主盟,率先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不久,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张国焘等人也相继加入国民党,并开始帮助孙中山筹备改组国民党。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它为中共三大确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

《向导》周刊创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机关报。

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出版一个公开发行的机关报,以便更好地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同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正式创刊。蔡和森任主编。编委会成员有瞿秋白、蔡和森、彭述之。毛泽东曾担任编辑委员。报刊主要撰稿人有蔡和森、陈独秀、瞿秋白、高君字、张国焘、彭述之等;毛泽东、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张太雷、李立三等以及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笔名孙铎)也撰写了一些重要文章。1922年10月,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到北京,《向导》编辑部随同迁京,此后又随同党中央迁往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并坚持出版发行。该刊主编前后有所变化,1925年冬蔡和森去莫斯科后,改由彭述之任主编,瞿秋白担任了最后8期的主编工作。《向导》的最初发行量约1000份,以后逐渐增加。1923年为5000多份,1926年达3万份,且国内外均有发行,影响极大。该刊于1927年7月18日停刊,共发行2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