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尽显繁荣(1990-1999)
1978500000040

第40章 1994年(6)

《计划》要求,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应积极与贫困县定点挂钩扶贫,一定几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应继续发挥人才众多、技术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开展科技扶贫和智力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推广技术,沟通信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助西部的一两个贫困省、区发展经济。动员大中型企业,利用其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经济合作、技术服务、吸收劳务、产品扩散、交流干部等多种途径,发展与贫困地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合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直接挂钩,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推广、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继续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帮助驻地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

《计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扶贫的国际交流,积极扩大和发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客商到贫困地区兴办开发型企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实施。坚持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负责制,保证按期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

为全面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务院于1994年2月28日至3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脑子里始终装着贫困地区,与群众同甘共苦,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国家的必要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立足实际,开发扶贫,持续奋斗,讲求实效,"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就一定能实现。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上作了题为《扶贫开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的讲话,提出了八项措施,包括提倡和鼓励先富起来的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国家从财政和金融上给贫困地区以足够的支持;国家重大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改革逐步理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要在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扶贫的试点;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贫困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题为《为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他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一,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要重点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592个贫困县的扶贫开发问题。第二,由政策性银行集中管理扶贫信贷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资金捆不起来、使用分散、济富不济贫的问题。第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方式;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第四,要变封闭式开发为开放式开发,把山里开发与山外开放结合起来,把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达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第五,认真抓好智力开发,科技、教育扶贫,努力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这是扶贫的根本。第六,要认真贯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责任制。第七,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支持力量。陈俊生特别强调扶贫开发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扶贫县在完成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攻坚任务之前,要下定决心做到:不买小汽车,不建宾馆和高级招待所、不新盖办公楼,不搞县改市。这既是纪律,也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取信于民,激励民众、实现扶贫攻坚的任务。

年4月15日,国务院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知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根据《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和任务,制定具体的攻坚计划,动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贯彻实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扬扶贫济困的精神,从多方面给贫困地区大力支持,促进和保障《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的实现。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国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计划的如期实现,将标志着我国消灭绝对贫困历史任务的终结和从下世纪初进入解决相对贫困新阶段的开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中国妇女的现状》白皮书公布

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妇女的现状》的白皮书。1992年3月,联合国决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使中国妇女的状况倍受世界关注。为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在"平等、发展、和平"的方向上取得的历史性的伟大进步,让世人全面了解中国妇女的现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这份长达2万多字的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外,共分8部分,主要内容是:

中国妇女的历史性解放。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对中国妇女的压迫和摧残特别深重。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民族民主革命,伴随着这场革命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妇女解放运动,使中国妇女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解放。(1)在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村妇女与男子一样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男女经济不平等的状态。(2)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的热潮。(4)旧中国妇女文盲比例达90%,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到1958年,有1600万妇女摆脱了文盲状态,初步改变了中国妇女愚昧落后的状况。(5)宣传和贯彻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的婚姻制度。(6)新中国一成立便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禁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种在旧中国屡禁不绝、严重摧毁妇女身心和侮辱妇女人格的社会痼疾绝迹。

平等的法律地位。中国十分重视对女性的法律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依据中国法律、妇女享有的法定权利有以下6个方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在经济领域中的平等权利与重要作用。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实现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基础。中国政府为改善和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妇女成为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就业领域十分广泛。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单位不愿接收女性,造成女性就业难等。中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男女同工同酬原则已基本得到实行。中国对女职工采取了全面的劳动保护措施。随着中国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她们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中国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她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历史功绩和伟大作用赢得了社会的称颂。1949~1988年,全国有24858万人获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78~1992年,有572名杰出的女性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有20152名优秀女性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88~1993年,有936名女性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国妇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时,共有女代表147人,占代表总数的12%;到1993年召开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女代表已增至626人,占代表总数的2103%。中国妇女积极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活动。199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委员中,有女委员283人、女常委29人,分别占委员和常委总数的1352%和92%。中国共产党中,目前已有女党员700多万,占党员总数的14%。参加政府工作是中国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199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妇女已占3244%。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各族各界妇女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是中国妇女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充分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妇女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妇女教育事业。1992年,中国7~11周岁女儿童入学率由建国前的不足20%提高到962%;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中的女性比例分别达到431%、337%和24—8%,在大学工科毕业生中女性也达到27%。自1982年恢复学位制到1993年,中国已有1149名女性获得了博士学位,占博士总数的94%。中国妇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2年,各级各类学校中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0%至445%。中国政府重视对女科技人员的培养,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和扶持她们进行科学研究。不少妇女跨进了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微电子技术、卫星发射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与男科学家一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93年,中国已有女科技人员8097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5%。中国妇女的聪明才智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作家协会、电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文学研究会等12个全国性的文学艺术团体中,女会员十分活跃,比例最高的占418%。中国政府积极创造条件使妇女与男子一样有参加各种体育训练和国际比赛的机会。女运动员在国际运动场上锐意进取,成绩辉煌。从新中国成立到1993年,中国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775个,其中女子冠军460个,占总数的59%。中国妇女在促进社会文明与道德进步、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平等地位。新中国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成为了历史,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和男女平等的家庭生活已成为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中国妇女获得了婚姻自主权。独立的姓名权是中国妇女获得的一项重要人身权利。旧中国男性姓氏是家庭传宗接代的标志,女性出嫁前大多没有正式名字,出嫁后随夫姓,子女则随父姓。新中国,夫妻有了平等的姓名权,子女随父姓的旧习俗也有了变化。在中国城市,子女随母姓的现象已为数不少。中国妇女经济的自立促进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中国妇女与男子一样获得了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中国现有267亿个家庭,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婚夫妇组成新家庭。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保护婚姻家庭,强调夫妻平等,倡导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努力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进程。中国妇女的生育自主权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妇女的生育健康受到国家的保护。

中国妇女权益的组织保障。在中国,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从自己的工作职能和任务出发,依法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中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有关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监督有关法律的实施及政府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工作。中国5800多个群众性的妇女组织经常向政府反映广大妇女的意见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它们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力量。

积极参加国际妇女活动。中国承认和尊重《联合国宪章》中关于男女平等的原则,赞赏和支持联合国作出的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努力。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妇女领域的活动,遵照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妇女的友好交往与合作,为在全世界实现男女平等、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妇女曾被禁锢的聪明才智极大地释放出来。她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力军,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中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半边天"成为全社会对妇女作用最形象的赞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参政能力、文化水平、科学知识、生产技能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旧观念的影响,中国妇女的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参政、就业、受教育以及婚姻家庭中平等权利的完全实现,还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阻力,轻视、歧视甚至侵害妇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妇女的整体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道路远没有完结。中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加强法制,消除一切歧视和轻视妇女的落后观念,促进中国法律赋予的男女平等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实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