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典②是新生产者运动中的劳动模范。甄荣典运动的实质是新生产者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个运动就是要使在经济战线上的工厂工人普遍的变为自觉的新劳动者,使他们在现在能自动有力的完成劳动---坚持敌后抗战,给予他们自己的岗位的光荣任务;在将来又能自动有力的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伟大事业,一直向争取民族与阶级解放的光明大道前进。这是一个长期的思想改造运动,而这个思想改造又是从新劳动观点开始,又在新劳动中进行改造的,事实证明了不这样就会发生偏向。这个劳动首先是劳动认识与态度的改造,要我们工友们都能以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新劳动者运动就是如此,甄荣典运动的实质还是如此。”③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甄荣典运动和新生产者运动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改造工人的劳动态度,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开展生产竞赛,发展生产,实现根据地经济的自力更生。
甄荣典运动的实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发展生产,保卫生产,提高自己。发展生产就是要通过开展生产竞赛来增加产量、节约原料、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保卫生产要求工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工厂自卫队,完成好掩埋设备材料的任务,武装起来保卫工厂,保卫革命根据地。提高自己就是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产技术,改造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新的劳动态度。而能否实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发展生产”、“保卫生产”,还是要靠工人的政治思想觉悟的支持,工人阶级只有真正树立新劳动者观念才能够真正的发展生产、保卫生产。
甄荣典运动开展中,甄荣典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甄荣典积极主动的延长工作时间,改进生产工具,提高产量。在运动中,甄荣典率先提出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力行节约,他节约一个半月的口粮,三①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工会历史文献1937。7-1945。8》,工人出版社出版,1959年7月,第586页。
②黄崖洞兵工厂工人。
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工会历史文献1937。7-1945。8》,工人出版社出版,1959年7月,第609、610页。
个月的工资,150方尺布,小米5斤和全部加班工资,并提出每天加班一小时的义务工。甄荣典主动要求调到八二炮弹生产部,原来的工人一天能够生产一、二十发,甄荣典上班后,第一天就生产了45发,随后又改进了工具和刀具,使生产率不断提高,创造了班产130发的最高纪录。甄荣典运动中,各工厂展开激烈的劳动竞赛,各厂之间、工厂内部各班之间比生产比劳动态度,使工人的生产热忱和革命热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生产者运动和甄荣典运动中涌现出大量的劳动模范和杀敌英雄。为了宣传推广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生产工作经验,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对敌斗争,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各地召开了杀敌英雄和劳动模范大会,即群英会。
1944年11月20日,太行区召开了全区群英会。1945年1月,太岳区也召开了群英会。群英会的召开树立了一批劳动模范和杀敌英雄、推广了先进工作经验是对新生产者运动的总结。群英会的开展有利于根据地广大工人群众通过自力更生实现根据地经济的自给自足。
(2)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英雄主义运动和增产支前运动1946年8月,太行区总工会提出开展新英雄主义运动。新英雄主义运动号召工人提高生产,提高自己。新英雄主义实质上是新生产者运动的继续。一方面要求改造工人的生产态度,提高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求工人开展生产竞赛,发展生产。新英雄主义运动不但要求工人个人要进步,而且要求“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先进的个人要带动落后达到共同进步,尽快的使新英雄主义劳动者的先进水平变成全社会的普遍水平,促进根据地生产的发展。
在新英雄主义运动中,广大职工自愿延长工时,减薪献工,提高生产,支援前线。可见新英雄主义运动中广大工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工人群众能够自觉主动的为了全国解放事业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并且运动中对于劳动英雄模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在生产技术提高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要深入群众,带动工人群众共同进步。
解放战争爆发后,支援前线军事斗争,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是敌后根据地的首要任务。1947年2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总工会向全区职工发出号召,开展一个全面改造、全面提高的大生产运动,并且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贯彻’劳资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在生产运动中,根据生产与群众的需要,把我们的生产工作,群众工作,以及领导工作各个方面加以全面改造,全面提高,认真做到毛主席所指示的’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原料足,销路广‘,以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第二,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基础的工厂、矿山,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积极地参加运动。不论职员或工人,领导或群众,都应制定提高自己,提高生产计划,深入广泛地开展新英雄主义的竞赛,争当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争创模范工厂。在生产中应开展立功运动,每个工人、职员在爱国自卫战争中为人民建立更大与更多的功劳。第三,为把运动搞好,还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关心职工生活,组织职工家庭生产,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与顾虑,以便使职工全心全意,集中精力参加运动。坚持经常教育,加强职工团结,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并组织群众性的检查总结及技术研究,培养工人干部。”①大生产的号召发出后,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各工厂迅速开展起增产支前运动。在增产支前运动中,工厂之间、工厂内部各班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产竞争。在这次运动中同时出现了不同于以往运动的一些特点:(一)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一切都是为了前线,根据地生产建设为了前线军事斗争。(二)不单只是体力劳动的比拼,同时注重改进技术,力行节约。如太行工业研究所的申文德、李影彬、申春岭试制成功了砂布、砂纸、砂轮、蒸馏冷却器等工业产品,减少了从外地进货,节省了财政支出。六河沟煤矿工人通过改装锅炉节省用煤,通过改进水泵和拔绳解决了井下的积水问题,实现了增产节约。(三)运动中注意改善工厂的管理方式。通过改善工厂的管理方式,使广大工人获得更多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来激发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如军工厂改变过去那种军事管理办法,实行工厂管理法,实行集体合同,开展“刘伯承工厂运动”。军工厂与工人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中对职工的工资支付标准、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生产管理、职工文化生活设施和职工应该遵守的制度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企业领导与职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刘伯承工厂运动”是在军工厂中以改进生产技术和增加产量为主要目标的竞赛运动。在公营民用工厂中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来激发广大工人投身增产支前运动的革命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四)“工会还注意引导工人把参军参战、支援土地改革等项工作也列入评比范围,使这场群众性的立功运动不仅促进了边区工矿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支前工作的①郎文荣主编:《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第六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72页。
开展和对广大农民的翻身运动的支援。”①
在增产支前运动开展中,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工人还开展了献金献工运动。广大工人积极主动的延长工作时间,不求报酬,并将自己节约下的口粮、工资捐赠出来,积极支援前线。献金献工运动的开展体现了广大工人思想政治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在党和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增产支前运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工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支援了前线的军事斗争;改进了生产技术,对旧的机器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实行,发扬了民主,有利于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发挥;工人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广大工人开展的新生产者运动、甄荣典运动、新英雄主义运动以及增产支前运动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根据地经济发展的自给自足。这些运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注重提高工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广大工人生产积极性。其次,积极引导广大工人开展持久性的生产竞赛;再其次,在生产竞赛中从注重体力劳动、主动延长劳动时间到注重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进生产管理水平;最后,树立典型的劳动英雄模范,注重对工人基本的政治经济权益的保证。这些特点集中于一点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发掘根据地内部的积极因素最终实现了根据地经济的自给自足。
民用工业方面: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民用工业品绝大部分都要从境外输入。境外输入工业品对于根据地财政经济是一项极大的负担,而且严重依赖境外输入不利于根据地的巩固,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根据地人民的生活需要。经过广大工人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工人生产运动的开展,改造了工人的生产态度,提高了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根据地的工业生产获得巨大发展。“到1944年,根据地在工业日用品方面,油、纸、肥皂、毛巾、袜子、烟、茶、文具等物均可基本自给,并有部分出境。一些入境物资,除盐外,棉花、布匹、颜料、药品、火柴等大部分均能自植自造,或寻得替代品。”②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以经济基础最薄弱的晋鲁豫为例,“从1946年起,全区军民团结奋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发展当地工业,到1948年发展有军工、烟草、火柴、化学、纺织、皮草、造纸、农具制造、机器制①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第六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74页。
②郎文荣主编:《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72页。
造等工业,达到了部分或全部自给自足,工人比较集中的工厂有33个,各业职工约有5万余人”①。
军事工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根据地兵工厂制造步枪9758支,子弹2237524发,手榴弹580774枚,掷弹筒2500门,五零炮弹198020发,八二迫击炮弹37967发,雷汞144斤,发射药7236斤,油甜炸药3227斤。”②军事工业的发展,支援了前线,增强了我军在战场上与日军的抗衡能力。抗战胜利之后,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军事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到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兵工厂调整合并为7个大厂,职工数发展到1。4万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支援前线,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各军工厂开展“刘伯承工厂运动”。其中“到1948年底,冀鲁豫区军工厂共生产炮弹数万发,九二式炮数门,各种炮鞍300架,子弹机一部,甘油2万余斤,直接供给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使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战争”。
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人数虽然少,但在党和工会的组织领导下工人运动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政治上,工会组织广泛建立,广大工人纷纷加入工会组织,扩大了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和工会的组织领导下,广大工人群众积极参与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权,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巩固了统一战线。军事上,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工会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了大批工人武装队伍,大量工人群众加入八路军等抗日队伍,对于我军的发展壮大,对于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日和对国民党作战规模虽小,但是工人对敌斗争机动灵活,积极配合八路军等主力部队作战,长期斗争,集小胜成大胜,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经济上,工人群众进行增产竞赛,技术改革,积极发展军事工业、民事工业,支援了前线军事斗争,保证了革命战争的物质需要。
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工人运动为我们领导工人运动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第一,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的领导。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的领导,才能保证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的基层领导组织能力。基层干部最接近工人群众,是党和工会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领导者,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思想作风直接关系着工人运动的成败。第三,加强对广大工人群众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巩固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领导工人运动首先要做好广大工人群众的思想①郎文荣主编:《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92页。
②郎文荣主编:《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05页。
工作,从思想着手帮助工人树立无产阶级政治思想观,克服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团结就是力量,广大工人群众要发扬阶级友爱,团结起来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第四,保证工人群众的根本利益。革命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广大工人群众。只有满足广大工人群众最根本的利益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生产建设积极性。第五,要注重英模范雄人物的模范带动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在广大工人群众中要善于发现先进的劳动模范,通过先进劳动模范的英雄形象带动广大工人群众共同进步。
四、晋冀鲁豫边区交通邮政事业的发展
抗战爆发后,随着铁路沿线和城镇的陷落,中华邮局绝大部分沦入敌手,留在抗日根据地的为数不多,社会一般通信活动基本陷于瘫痪。根据地党政军民机关团体,为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白手起家组建了最初的交通通信组织,此后边区的交通①邮政事业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开始了人民邮政的新篇章。
(一)晋冀鲁豫边区交通邮政事业的发展历程
晋冀鲁豫边区交通邮政事业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边区交通邮政的初创时期(1937年-1939年);二、边区交通邮政的健全发展时期(1940年-1945年);三、边区交通邮政的成熟完善时期(1946年-1948年)。
1。边区交通邮政的初创时期
这一时期边区的交通邮政由各自机关团体的“收发部门”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边区根据地初创时期,八路军流动作战,各党政群机关团体也由于日伪的“扫荡”常常转移。为了加强部队之间,党政群团体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交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起初,通信多靠派专人直接传送,类似于“鸡毛信”②的形式,有的采用在制高点设置烟火台,“消息村”③的方法传报敌情。在环境恶劣时,交通员只能单独行动,化装秘密传递。为了防止泄密,交通员对所传递的重要文件,都要念熟背会,装在脑子里,分头到各地口头传达,①这里的“交通”指通讯联络、信息传递之交通,而不是泛指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