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1986100000006

第6章 智慧源于心态

智慧从哪里来?智慧来自心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可以产生智慧,萌发智慧的心灵只能是定心,由定才能生慧。那么,什么是定心呢?定心就是一种空与静的心态。这一心态会让人变得宁静澄明、气定神闲,不心浮气躁、不嫉妒猜疑、不自卑虚荣、不刚愎自用。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他也就变成了一个智慧的人。

在喧嚣的生活中,当你感到疲惫、当你感到烦恼、当你被某个问题难住的时候,你不妨静静地独处一会儿,让身心放松,默默地冥想,或者什么也不想——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有益处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一种开启智慧和灵感的有效方法。

中国的古人就深谙此道。

洪应明说:"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静静地坐下,省视内心,就会排除妄念,显现真我。"他说,他常在这种静思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既感知了真我、排除了妄念,又深深为自己的作为产生惭愧。

吕坤说:"在静思时,可以看清楚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日华则设计了一个美好的沉思环境:打扫干净一间屋子,在里边摆好卧榻几案,点上香,沏好茶,非常清静,没有其他杂物干扰。这时独坐凝想,自然就会感觉到头脑清醒,心胸爽朗,世界上的一切烦恼、俗念、丑恶,都会渐渐消去。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都有静坐沉思的良好习惯。伟大的宗教领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都是花很多时间来独处深思的。他们摒除尘世的干扰,独居冥思,因而开发出了大智慧。政治领导人也是如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长时间只能独居养病,而这正好给了他安静思考的机会,使他能更好地考虑他的治国方略。印度的圣雄甘地也总是独处思考,发展了他的超级思考能力和领导能力。南非卓越的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曼德拉,曾有数十年的囹圄生涯,监狱成为他独居思考的最好地方。

我们都知道"达摩面壁"的故事。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在中国南朝梁代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传授禅学。他来到中岳嵩山少林寺,寺中老僧对他并不热情,达摩便在寺后山上找到一个天然石洞,在蒲团上坐定,开始面壁修习禅定。这一修炼,就是九年。因面壁时间久长,达摩的身形竟映入石中,留下了"面壁石"的奇观。起初少林僧众对达摩面壁,都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洞口终日人声喧哗,但达摩我行我素,并不受影响。九年过去,少林僧众都成了达摩的信徒,达摩由此成为中国禅宗初祖。

达摩面壁,是要使自己抵御住外界的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心如墙壁",从物欲的困扰中解脱出来。静坐修炼,成为禅宗的一项重要修身方法。

日本卡通片中的一休小和尚,每次遇到难题,都要独自坐在树下,以手指按头,静坐一会儿,经过这样的思索,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很多科学家也有独自沉思的习惯,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往往在这时候诞生。据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牛顿独自一人在苹果树下沉思时,一个偶然掉下的苹果,触发了他的灵感。另一个有关阿基米德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传说叙拉古亥厄洛王让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王冠。金王冠做成后,样式很好看,而且重量恰好等于国王给工匠的金子的重量。这使国王起了疑心,怀疑工匠偷去了若干金子,而掺入了银子和其他金属。国王命令阿基米德在丝毫不损坏金王冠的情况下,查明金王冠中是否掺入了其他金属以及掺入的重量。

阿基米德苦苦寻找着解决这难题的办法,但没有什么进展。他太累了,决定去洗洗澡,放松放松。他来到浴室,打开进水管,躺进浴盆里。温热的水浸泡着他,好惬意。他享受着这舒适的宁静……安静中,他听到有哗哗的水声。他睁眼一看,发现浴盆里的水已经满到盆口,正在往外溢。他赶紧从浴盆里出来,看见水面已经低于盆口。他忽然领悟到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原理。他欣喜若狂,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往王宫跑去,大声喊着:"我找到啦!我找到啦!"

他找到了两个原理:一是把物体浸在任何一种液体中,液体所排开的体积,等于物体所进入的体积;二是物体所受到的液体浮力,等于所排出的液体的重量。阿基米德将与金王冠等重的一块金子,一块银子和金王冠分别放在水中。金块排出的水量最少,银块排出的最多,金王冠在两者之间。这就证明了金王冠中一定掺入了其他金属。在事实面前,工匠只得低下了头。阿基米德发现的就是液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阿基米德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静静地独处,排除了身体内外的一切干扰,让思维在有意无意中自然进行。这时,灵感就可能爆发,以前理不清的一些事就可能突然得到了解决办法。

这也是一种独处静思的方式,即让大脑休息,从苦苦思索转为放松的、下意识的思索。它和静静地独处,安静地思考问题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保持心灵的平静、身体的放松。可坐、可躺,可在室内、可在郊外,总之,要避开干扰,要消除紧张。

在平日,我们看到有人遇到烦心事时,常会说:"对不起,我要一个人呆一会儿。"这样的人是聪明的,他会通过独处静思,使自己冷静下来,以一种新的平和的心态来重新看待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也应该学会这一方法,再进一步,可以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每天,最好是在晚上,或是清晨,抽出那么十几分钟、半个小时,找一个无人打搅的地方,静静地沉思冥想,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闭上双眼,深呼吸——吸气,吐气,再吸气,再吐气。当有杂念干扰你的思想时,你要轻轻地赶开它们,把注意力继续放在你的呼吸上,一遍一遍重复做。这时候,你心中的浮躁、焦虑、忧愁,就会慢慢离你远去。你会感受到神清气爽,生命的活力又回到了你身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之所以不能够成功,并不是由于其智商不高,而恰恰就在于他们的内心不能够达到"空"与"静"的状态。吕坤说:"心平气和,此四字非涵养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火定则百物兼照,万事得理。"的确如此。我们点一支蜡烛,如果火苗晃动,屋子里的东西就很难看清;如果火苗稳定,屋子里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人也如此。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他就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主观行事,一错再错;如果一个人心平气和,他就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能够万事得理,一顺百顺。

吕坤又说:"心要实,又要虚。无物之谓虚,无妄之谓实。惟虚故实,惟实故虚。心要小,又要大。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小其心不债天下之事。"

人的心灵既要实在,又要空虚。对世间事物都不执著,这就叫空虚;没有一丝邪妄的念头,这就叫实在。只有心灵清虚空灵,才能观照万物;只有心灵纯真无妄,才能虚己受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正在大街上行走,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喂!你脚下好大一个金戒指!"这人低头一看,确实是一个金戒指,看起来大约值一千元。他捡了起来,喊话的人也走了过来,说:"这戒指是我发现的,应该有我一份。"这人一想有道理,但一个戒指怎么分呢?喊话的人出了个主意:"要不,我给你200元钱,你把戒指给我?"这人一想,明明值1000元的戒指,一人一半应是500元,你想多分300元,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反问道:"不行!这样做你愿意吗?"喊话的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也没别的办法了,你给我加200钱,戒指就是你的了。"这人一阵窃喜,照办了。回家后冷静一想,才发现事情有些蹊跷。请人一鉴定,戒指是假的,一文不值。为什么这人会上当受骗呢?因为他当时没有冷静地去想问题。为什么他不能冷静呢?因为他心里不空,他一看见金戒指后,内心的欲望就燃烧起来了:他要得到这个戒指,不能让它失去。他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不冷静了,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去思考了,于是,他就上当受骗了。

几乎所有的骗子和骗术都是在利用人们不能空静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时,人们才不能去审时度势,才不可能发现事实的真相,他们的骗术才会成功。

古人说得好:"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现在扑克牌有一种玩法叫"诈金花"。每个人发三张牌,你可以看这三张牌,也可以不看这三张牌。然后,彼此来比大小,牌大的赢,牌小的输。在玩的过程中,牌大的人往往装出牌小的样子,牌小的人往往装出牌大的样子,于是,很多小牌赢了,大牌却输了。怎样来认识和判断对方的牌的大小呢?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心态。太自信了,就会总认为自己的牌大,一直与对手玩下去,结果摊牌一看,对方比你还要大;太小心了,就会总认为自己的牌小,结果别人的小牌赢了自己的大牌。因此,"诈金花"实际上就是一种心态的较量。那么,什么心态才能赢呢?就是这种"静"与"空"的心态:一是冷静地观察对方动作表情的细致变化:二是不要心存妄念,主观地认为自己牌大还是牌小。如果做到了这两点,你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牌的大小,就能采取相应的办法,也就能赢。

有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人,想钱想昏了头。一天早上,他跑到一家兑换金银的店里,抢了一把钱就走,却被一个店伙计拿住,把他送到了官府里。县官问他道:"许多人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钱呢?"他说:"我抢钱的时候,压根儿就没看见什么人,眼睛里看见的只是钱。"这个人说的确实是大实话,因为他的心里只有钱,只有钱的心态左右了他的视线,使他除了钱之外,什么东西都看不清了。所以,如果心态不能做到空与静,我们也常常会犯同这个人一样的错误。

心态的静与空,实际上是心态的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冷静,这个层次相对而言,人们比较容易做到;第二个就是空,空并不是佛教所言的四大皆空,而是指人在面对问题之时,内心不要有任何偏见、任何杂念,不要受自己固有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更不要受自己喜怒哀乐的影响。要做到这一个层次,相对来说要难一些。但再难也要做到,不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冷静客观;不能冷静客观,就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也就不能走向成功。

甘地说:"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中寻找宁静,真正的宁静是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秀才去考举人,到揭晓那天,见榜上无名,就大骂考官有眼无珠。这时有一道士正巧从旁边路过,看见这一情况后,不禁微笑起来。秀才看见,又把一通怨气发向了道土。道土说:"相公,你的文章写得一定不好,所以主考官才没录取你",秀才怒不可遏道:"你又没读过我写的文章,怎么会知道我的文章不好呢?真是岂有此理!"道士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听说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像你这样心浮气躁、怨天尤人,你的文章又怎么做得好呢?"秀才一听,立刻醒悟,从此以后,反省自我,克服了自己内在的毛病,心态变得空静起来。第二次科举时,终于金榜题名。

因此,一个人的心态如果达到了空与静的状态,他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失意就大为沮丧,也不因一时成功就得意忘形。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他无疑也就拥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