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1988200000008

第8章 帕夫雷什中学——前苏联(1)

名校概况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熟知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他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有密切联系的,当属“帕夫雷什中学”。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正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而变成了闻名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这所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执教过的“快乐学校”,目前已成为我国许多教师景仰的教育圣地。苏霍姆林斯基给后世留下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尽管历经时代变迁,却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帕夫雷什学校享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只因她是20世纪著名教育家、前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毕生的教育探索成就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他自己51载的生命岁月中,苏霍姆林斯基把其中33年的光阴贡献给了这所学校,这期间,他有22年担任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以此为基地,实践并发展自己的教育信念;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感人至深的教育诗篇;他以人道主义价值为基础,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人道化的实验,构建了独树一帜的人道主义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的全部生活都应该贯穿人道主义精神”——这不光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他所领导的整个帕夫雷什教育集体实施教育活动的真实写照。直到今天,帕夫雷什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体系仍然以培养人道主义价值和仁爱思想为目标,努力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如今,帕夫雷什学校共有学生500余名,教师40多位。学校教育集体坚持广泛传播并创造性地应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遗产,这位伟大教育家所创造的教育传统与思想得以精心保留且被不断丰富。

事实上,帕夫雷什学校一直保持着自己丰富而有益的传统。在学校教师队伍里,依旧有一部分是当年曾有幸在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的教师,近二分之一的教师都是本学校自己的毕业生。学校低年级的教师们尤其为保持与发扬帕夫雷什学校的传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那样,努力使学校成为低年级学生真正的“学习乐园”。

名校特色

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

能够将帕夫雷什这所农村中学变成“教育圣地”,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主要因素就在于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他觉得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帕夫雷什中学是怎样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是怎样传承、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的?

帕夫雷什中学采用的是11年义务教育制度,其中小学5年、中学4年、高中2年。一年级入学年龄是7岁。学校的管理层很“精简”,无脱产行政人员,校长一周要兼9节课。使学生成为热爱母亲和家乡、热爱祖国和书籍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高尚、无私的人,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理念,这种办学思想,整个贯穿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及其实施过程中。帕夫雷什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体系如下:

一、精神文化方面的目标体系

举行“知识班会”活动。一年级学生,要形成春秋两季到树林里、湖岸边去迎接日出的习惯,要求学生把大自然中最感兴趣的东西画下来、写下来。二年级,利用冬季的傍晚自编故事与童话,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讲点东西,比如讲自己经历过的事、自己的幻想以及自己编织的故事。三、四年级,举行“读书晚会”,要求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内容,朗诵书籍,背诵散文、诗歌等。五年级,要求学生做学前儿童与一、二年级小同学热心的智力教育者。六、七年级,要求学生担任一、二年级“少年数学家小组”的辅导员。在五到八年级的整个在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们担任数个外语小组的辅导员。七至十一年级,要求每个学生都在“科技晚会”上作介绍或作报告。之所以开展这些知识班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在体验知识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培养学生对集体智力生活的贡献能力。

与此同时,帕夫雷什中学还举行“读书节”活动,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举办“读书晚会”,互送书籍,带动师生观念、行为、风格、习惯的整合,启迪心灵;举办“劳动节”的活动,要求学生要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习惯,为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提供生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空间;举办“科技节”的活动,要求学生喜欢科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意识、科学常识及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二、物质文化方面的目标体系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帕夫雷什中学开展卫国战争英雄雕塑的设计活动。为了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精神、勇敢奋斗精神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师生们共建成了三座英雄雕塑,现坐落于学校的橡木园内。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求在学校各个角落展示学生作品;要求班主任同学生协手布置美观实用、彰显班级特色的教室;成立师生校园绿化组织,要求全员投入校园美化活动。

帕夫雷什中学师生共建校园物质文化,极大地增强与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塑造了他们的人格,提供了为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保障。帕夫雷什中学在发展与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与物质文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也注重制度文化的目标体系建设,诸如《帕夫雷什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大纲》《帕夫雷什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帕夫雷什中学五育评定方案》等。德尔卡契校长鼓励让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制度文化的建设,拟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与节日活动实施方案,其动机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故尔帕夫雷什中学突破了一成不变的、静止不动的常规,赋予了每一堵墙以丰富而鲜活的生命力,使每一个专栏实际上都成为学生开展学习、探索、研究、实践的园地。

一个拥有雄厚实力的优秀教育团队

帕夫雷什中学不但有优秀的校长,还有优秀的教师,由此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教育集体。选择校长是创办学校并使其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极为主要和必要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校长,对于教育科学必须通晓,必须是一个掌握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与具备能影响青少年能力的教育家。因此,帕夫雷什中学始终坚持实行校长选举制,每年通过教育委员会(内含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校医、共青团代表及家长代表)选举产生校长,以使学校始终拥有坚强的领头人。选任教师无疑也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基本标准是:热爱、信任、亲近并同情儿童,热爱所教的课程并有丰富的知识,通晓心理学与教育学,掌握某种劳动技能。在帕夫雷什中学早就形成一个惯例,就是每年开学之前,常常由教师集体作出决定:“若是集体得出结论,觉得某个教师不称职,这个教师就必须辞职。”据悉,20年里也确有5名教师因为此故而不得不离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同样是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学校共有35名教师,大学毕业生25人,肄业生1人;中师毕业生7人;普通中学毕业生2人。25~35年教龄的4人,20~25年的9人,15~20年的7人,10~15年的3人,5~10年的6人,不足5年的4人。其中25人在该校工作10年以上。可见,选配包括校长和教师在内的优秀人员,由此形成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教育群体,是帕夫雷什中学成功的一个秘诀,是学校之所以切实做到“让全体工作人员全来实现教育思想”的根本保证。

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